98年11月09日國文閱讀補充──學高崇銘先生細膩柔軟

柔軟細膩的心思,體恤深刻的觀察,真誠無私的關懷,是現代人缺乏的特質。任職醫院檢驗科組長的高崇銘先生於其著作自然流露關懷人、敬業的態度,捐贈稿費給慈善機構更為實踐典範。閱讀他的大作,反觀自我。 徐茂瑋 誌

1.心頻道/學習走過生命孤獨之谷 高崇銘

2.信任 溫暖了白色冷漠 高崇銘

3.詩 可風花、可解憂、可療癒 高崇銘

4.人心如水 結冰就麻煩了 高崇銘

5.忙茫盲 享受「聽」的寧靜滋味 高崇銘

6.預防醫學 藏在書道世界中 高崇銘

 

1.心頻道/學習走過生命孤獨之谷 高崇銘/ 2009/09/03 聯合報

「高先生,好久沒在報上『喝』你的心靈雞湯囉!」一位老媽媽帥氣地將金邊老花眼鏡懸鏈在胸前,又向我提點這檔事。

「最近沒什麼故事題材可寫的…」,可能老在乏味的行政管理文件打轉,轉得我靈感枯竭。這幾年在聯合報健康版寫了不少醫療人生的故事,帶點生命省思的筆觸與些許創作文學的氣味,不少病友成了我的另類「粉絲」群。

她算是我的「老粉絲」,她常把我的醫療文章當成「心靈雞湯」,看她似乎慢慢走出晚年喪偶的幽谷…

那是兩年前的一次回診,她愁眉籠著一層揮不去的神傷,幽幽地向我道著:「我先生往生了,跟馬兆駿一樣!」由於她先生過世的時間,剛好歌手馬兆駿也在前後幾天猝死,所以「跟馬兆駿一樣」,就成了她回診時常提起的形容詞。

我見過她先生幾次,印象不深,每次她回診抽血,先生總是靜靜地陪在後面,那種感覺就像一株模糊而碩壯的大樹,在她老瘦小巧身驅的背後,守護著、覆蔭著。

現在她身後大樹不見了,沒了樹影蔭覆的孤巢老人。那天回診她聊起她的女兒,原來也是我們醫院的營養師,工作一陣子後,嫁到南部去,留下老夫妻在台北老家。她先生跟她一樣,也是慢性病患,不僅有高血壓、糖尿病,還有心律不整的毛病;也許是三高加上心律不整,體內像裝了炸彈,他先生在不算很老的年紀溘然而逝,不能繼續在她身邊相陪守護。

「妳還住在台北嗎?」她說:「我女兒怕我自己一個住台北,沒人照應,接我到高雄。現在每次回診,都是一個人從高雄坐高鐵北上,有時候回來看顧一下老房子與老鄰居…」

醫院裡充滿了各種人生層面的孤獨,空巢的孤獨、輪椅上的孤獨、老病的孤獨…,孤獨,心理學家常常把它比喻是生命的寂寞之谷、荒原,所以「空虛、失落、被剝奪」自然被連結到孤獨的經驗,成了一種心理學家常說的人生的普世衝突。

「孤獨」的實相,卻是生命存在的本質,當我們從子宮來到這世界後,就成了躲在生命後台惟幕的陌生人,每天不經意地在我們身邊擦身而過。我們卻經常用很浮面的財富、地位、政治、健康、玩樂,想要去支配、控制、填補它的那一份陌生!

但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通過「孤獨」這一個谷口,心理治療學家歐文‧亞隆說:「孤獨是擴展個體完整性、覺察力、敏銳度的谷口」,他建議每個人都要學習「探索如何以新方式在孤寂中安住」,來經驗孤獨、覺察孤獨,當我們面對著老病與死亡的必然時,才能超越孤獨。

那天,我看到「老粉絲」媽媽老瘦小巧的身影,穿著一件綠色的志工的背心,接引著一個拄著鐵杖,步履蹣跚的老人,走過等候人群的雜沓……

 

2.信任 溫暖了白色冷漠 高崇銘 2006/12/31 聯合報

周末在熙熙攘攘的人潮裡正忙著,幾個家屬攙扶著一個灰髮的老婦人在眼前走過,一位女士忽然走近櫃台:「那天謝謝高先生的幫忙,讓住病房的媽媽少了扎幾次針的痛苦。今天媽媽出院了,特地來謝謝你!」望著病患家屬的躬身作禮,相對於自己的健忘,我傻笑著。

「信任,就是再次相見的鑽石定律!」這是德國社會學家盧曼的經典之言。

門診檢驗室,這個在白色巨塔裡的小舞台,化療的病人在輪椅上的微笑、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過號的等待、老糖尿病患間的私語……,都像是朝著我的小舞台投射著「信任」的光暈,讓工作服略感冷漠與疲勞的白色基調,多了一股生命互動的溫暖。

在白色巨塔的舞台上,該選擇什麼角色?有人寧願像高壓滅菌鍋爐似地鼓脹著高張的氣壓,如同醫學工廠裡的「工匠」板著撲克牌臉論件計酬;還是選擇像一把打開壺蓋的茶壺,領納來自病友的信任,有若一泓溫暖與喜悅的甘泉流灌心田,讓生命沖出一口茗茶!

在這個微利、狡詐、虛偽充斥的不信任時代,天下雜誌出版的《信任》提供一個全方位的省思。《信任》公布一份哈里斯的調查,美國醫療產業的信心指標從2000年的44%逐年滑落到2005年的29%。而台灣醫療在道德價值式微下,不時傳出人球、偽藥、八卦……,在種種衝擊社會的病人安全事件發生後,白色巨塔所散放的光影少了幾分傳統的聖潔。

在商業化凌駕一切的迷思下,台灣醫療環境幾乎都以行政體系的「唯物化、唯量化」為主流價值,一直遵循著企業管理的財務理論u怎麼最大化自己預期的利益」!耶魯大學經濟系教授羅伯.席勒呼籲要把「企業倫理」的人文教育放進管理學院的專業課程裡,才能把企業管理拉高到人類更寬廣的歷史視野。

在這個回歸病人安全為訴求的醫療環境,大家都開始尋回似乎已經失落良久的醫病倫理人文教育,正如一位醫學院教授說的:「醫學是關於人的社會科學,少了人文關懷,醫學只不過是生物科學之一,不再完整!」

所以在醫病倫理教育的課程,我們不斷被耳提面命著同理心、視病猶親、視「體(檢體)」猶親(醫檢學界的名詞),這類的制式宣導教育。但是制式宣導教育經常被當成一種人文學分的補修,充滿著聊備一格的隔閡感!倒不如在自己心中體認出「信念」,或許更能貼近自己的生命!

什麼樣的信念?道元禪師說:「珍惜每一個當下,當下只有一瞬!」每一個人都有自我存在的意義,醫病之間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來自不可思議的緣份;就像電影「穿越時空的情書」一樣,當我們從未來的時空回視當前的一次邂逅、相遇的因緣,竟是如此不可思議!所以,即使我們成為一個病人,不是只能讓人看護照顧而已,即使生病也能幫助他人而活出自我存在的價值。

「信念,是相信自己最內在的聲音。」這是我在《不要綁架自己》(橡樹林出版)讀到的一段話,「信念,讓我們有勇氣再次去嘗試、去愛;信念,將我們今時今日的經驗,不論好壞或窮通得失,都能連結到生命根本的脈動!」

每次在門診領納著來自病人那一份信任的禮物,即使是默然無言,都會讓我沉浸在一片充滿著溫暖、喜悅的信念,帶來一種沐浴光明之中的生命質感,或許這就是「信任,就是再次相見的鑽石定律」!

 

3.詩 可風花、可解憂、可療癒 高崇銘 聯合報2007.01.11

在《康熙大帝》有一橋段:老康熙因為皇太子對他的悖逆不軌,震怒之後而身心疲累,就把飽讀詩書的三阿哥胤祉叫到跟前,背些詞氣閒適的詩詞。老康熙原來怒疾傷心的情緒,聽著三阿哥吟哦的詩詞,呼吸漸漸平緩均勻,朦朧入了夢鄉……

「詩歌療癒(育)」在中國古代算是源遠流長,但是對崇尚西方醫學的人而言,聽起來似乎很八股,從所未聞!不過目前全世界最風行「詩歌療癒」的地區卻是在歐美國家,箇中的翹楚首推義大利。

濟慈的詩 可治失眠症

在義大利約5700萬人口中,會寫詩的竟有100餘萬人,以詩詞來助興、消愁、療癒身心。全國除了有許多家詩藥研究中心、詩藥有限公司之外,走進義大利書店,都可以買到如保健食品、藥品一樣包裝的「詩藥」,盒內裝的是印刷考究的精美詩篇,都是由醫學專家、心理學家和文學家精心選擇設計的。

包裝盒上標有國家醫藥衛生部門的核准字型大小,以及種種適應症、禁忌與使用說明。如美國詩人朗弗羅的《生之讚歌》,被貼上了治療抑鬱症的標籤;英國詩人濟慈的《睡去》,被寫上了治療失眠症的效用。

911效應 讀詩心藥方

而美國人經歷911攻擊事件之後,社會大眾也大量的寫詩,詩詞創作與讀誦成了一種大眾化的運動,透過詩詞來相互安慰、撫平哀戚,為迷亂、悲傷的人建立秩序。在日本,還出現了一股復古的和歌吟詩熱潮,吟詩愛好者已在50萬人以上。

除了古典與現代詩詞外,宗教文學自古以來一直提供詩詞療癒的「心」藥方。耶穌當年編寫了許多文辭優美的祈禱詩和讚美詩,讓他的門徒和追隨者們在心理出現問題時反覆念誦,以減輕心理壓力,消除內心的痛苦和憂傷。而佛教大藏經經文,在數以千百萬字長行文中間都穿插著各種層次的詩偈,甚至都以琅琅上口的五言七言詩偈、讚文做為清淨心靈或者深廣情境的引導。

鬱卒時代 詩歌健健美

吟詩療疾是醫學、文學與心理學綜合效應的結果,美國洛杉磯市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勒納積極倡導「詩歌療法」。他認為詩療能把人們帶入空曠無際的漫遊世界,進而改善人們的心理和情緒,對現代社會的都市病、心理和精神上的疾病,產生一種積極效果。

根據日本許多醫學專家研究實驗,發現「詩歌療法」可以增加分泌激素及乙醯膽鹼等活性物質,使得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達到平衡,同時加速血液循環,以及活絡體內的生化代謝,使血流量及神經細胞調節達到最佳狀態,有益身心健康。

眾生共鳴 借境心自寬

中國傳統的詩詞,內容除了空靈、寫景、抒情種種調適心靈情緒的功能之外,特別處是中國五言七言詩詞特有的平仄陰陽音韻,如同音樂療癒(育)一樣,引起心理與生理機制的共鳴效應,心境在朗讀吟哦間,與清新、美好、宏大、幽深的詩詞意境融為一體,使心情完全沉醉於詩境餽贈的健康情緒中。

每當職場的氛圍搞得身心節奏像緊繃的琴絃時,我總喜歡拿起禪詩、淨土詞讀誦一番,讀著「了緣未易且隨緣,借境觀心境自寬;過眼暫時分好醜,到頭半點不相干」,在平仄陰陽音韻之間,提供自己心靈潤澤與證悟生命交流的空間;或臨摹趙孟頫「杜甫秋興」、俞樾「楓橋夜泊」的碑帖,讓浮動的心棲息在書法、詩詞交織出來的黑白分明的線條世界! (稿酬捐贈台灣世界展望會)

 

4.人心如水 結冰就麻煩了 高崇銘 2006/02/05 聯合報

「高先生,你等一下可不可以幫我抽一下血?」

常被門診的老病人這麼攔喚,今天攔喚我的,是個白皙豐腴的小婦人,望著她那生疏的臉孔,記憶裡卻有個呼之欲出的影像?當我瞥見陪在一旁的老公,他那兩頰的瘢痘疤,讓我想起了幾個月前的這對夫婦……。

「好好一隻手,瘀青成這個模樣?是怎麼抽的?」

當我成天被淹沒在一大堆繁瑣的實驗室認證文件資料裡,突然聽到一陣高亢的嘶吼!探頭還弄不清怎麼回事,只見院長室的助理小姐,不知什麼時候被喚了過來,打躬作揖地料理著門診病人的「控訴」!

原來眼前坐在櫃台前的小婦人,一個小時前做完孕婦耐糖試驗空腹抽血檢查,手肘附近的血管已經一片瘀腫。可能壓抑了將近一小時腫痛的不滿,氣沖沖地找上院長室!

「後來換隔壁那位先生,人家一下子就抽到了!哪像他下手那麼粗重……。」

也許被戳瘀的感覺真的很痛,小婦人拉開嗓門唱和著老公的忿怒不悅。

「如果你們不馬上在你們醫院的公告欄刊登道歉啟事,我就到網路上PO你們醫院怎麼幫病人抽血的!」婦人老公帶著昭告天下的口吻,朝著院長室的助理小姐忿忿地說。

「先生請不要那麼生氣,有話慢慢說……。」在公告欄公開刊登道歉啟事,似乎從來沒有過這種例子。院長室助理小姐在一旁忙著安撫小婦人先生突兀的要求,抽血台前一陣似乎燃火爆炸的氣氛,一時之間吸攬了空間裡所有的注意……。

這是現代醫療服務業司空見慣的場景,總在不同的時空上演著。有人說這是消費意識抬頭,與商業意識漫流,糾結成一種病人自覺與醫療迷離的醫療生態網絡!

在這個以病人安全是尚的網絡裡,面對著生命多了幾分脆弱易感的病人,有時候感覺自己的心像是一座天秤,每天不是持平混若無物,不然就是在病人的感恩、道謝,以及瞋怒、不滿、投書控訴的稱量裡,起起落落。不過,總是「百千感恩輕如鴻毛,萬一控訴重如泰山」,這是處在前線的醫療人員共通的心聲經驗。

對望著正做著甲狀腺抽血檢查的小婦人,當前那一份平和,對比起幾個月前「控訴」的激烈情境,人的心確實是妙不可言!

也讓我想起老師父以前說過的:「上善若水,水是最圓融的,你拿什麼樣式形狀的杯子,它都能適應。它是流動的,可以滋潤、洗淨、照東西的。可是當水結凍成冰,它就麻煩了!……人的本心似水,心水本來是柔和、流暢無礙的,但是我們的心水絕大部分時間都透著寒氣,執著了,堅執成冰!與人應對總是菱菱角角,格格不入,處處障礙。像冰一樣,沾拉著手,甚至拉扯下一層皮……。」

形形色色的門診病人,隨著小婦人夫妻倆在眼前不停地川流著,似乎我也瞥見了自己流動的心水,夾雜著大大小小的冰結,不時地滑過心靈角落的天秤!

 

5.忙茫盲 享受「聽」的寧靜滋味 高崇銘 2008/01/05 聯合報

「怎麼想到要訪問我?」坐在醫院八樓餐廳靠窗的位子,對望著雲門舞集的楊小姐,我好奇地問著這場令人頗為意外的邀約訪談。

「我之前在聯合報健康版看過你寫過的『我的健心房』,正好很貼近我們這一期月刊(律動生活雙月刊)的主題,所以想進一步請問你個人在這方面的心得體驗……。」在不知道雲門舞集有「律動生活雙月刊」之前,我還以為這場邀約訪談是與「舞蹈」有關!

「看你的門診工作這麼忙,怎麼在動中求靜?」楊小姐攤開她的小筆記本,開始訪談,我看見擱在旁邊的資料本上,有幾篇我的文章剪報。

「在醫院喧擾不停的門診工作,我學習讓自己的心安住在『返觀』的狀態,這是一種『心』往裡頭看的感覺,整體專注在動作過程的覺受,就像用『心眼』看著每一個動作,當下會覺得自己的動作『慢』了下來,那是心靈時鐘的『慢』……。」

「當處在這種狀態,內心自然會滋生一種靜定、祥和的感覺,對人事環境多一分的敏銳與覺察,同時在工作中不容易有疏失!我們平日生活上的走路、飲食也可以用這種『徐緩』的狀態,就像我喝這杯咖啡……。」講到這種形而上的心靈層次問題,問到我這個初學者,不知如何正確表達,抽象般的觀念可能讓人捉摸不著。

「可是有時工作過於繁忙,心很容易就散動掉,那種祥和感就消失無蹤,我們常說的『心猿意馬』就上來了,心就像猴子、野馬躁動不安!想長時間保持寧靜,的確很難……。」

「『聽』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老師教我『從外到內將每個聲音都聆聽進來』,每個聲音就像河流,全都匯流到你的心海。我們一般人都是往外聽出去的,很浮面的『聽』,尋找一種感官的『刺激』,這很浪費能量,而且靜不下心的……。」

「聽」是個很奇妙的中國字,充滿著智慧與啟發性,有句歌訣把「聽」的真諦詮釋地極為圓滿,怎麼說來的?「耳朵為王十目視,專意安住一心聽」。所以現代有些卓越管理課程把「聽」的真諦納入情緒管理、人際關係溝通的學習當中。

「聽」也是可以用來養神安眠的,「聽覺」是我們所有感官系統當中一種滿分的感官,不像視覺、嗅覺受到空間、距離的障礙。以前顏回就問過孔子,要用什麼方法達到靜心?孔子說「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不是單單用耳朵去聽,要把你的心靈放空,從外到內將每個聲音都聆聽進來。

以前聽我的教授和尚說過他的經驗,有一次因為寺院辦活動,奔忙了一天,人都快累垮了,晚上就坐在躺椅上聆聽自己從心裡吟唱出來的念佛聲,隨著念佛聲徐緩的韻調,精神很快就恢復上來。

現代人開始講究「身心靈療癒」,利用音樂、詩歌來達到療癒身心的效果,這也是要掌握到「聽」的要領,放空心靈把音聲聽進來,就是「虛以待物」的養生之道。

平日臨睡之前,我們可以播放輕柔徐緩的音樂,或聽自己心裡頭念佛聲,把意念帶往下半身,全心地聽、全身地聽,像日光浴、森林浴,把自己從裡到外浸泡在樂音的律動之中,感覺自己慢慢地與音符、念誦聲融合成一片,身心會得到一種鬆弛、紓解。

那天我翻開雲門舞集舞蹈教室寄來的「律動生活」雙月刊,讀著楊小姐撰文的「安靜的滋味」:現代的社會總是動個不停,講個不停,好像很難靜下來。可是,安靜真的很重要,忙碌的生活裡,懂得靜,會獲得很多能量;成長的歲月裡,擁有過安靜的體會,是一生受用美好的力量。安靜,才可以聽見別人,也聽見自己……。 (稿酬捐贈台灣世界展望會)

 

6.預防醫學 藏在書道世界中 高崇銘 2006/05/06 聯合報

在年前「揮毫贈春聯」的活動裡,四十開外就中風的王先生,從我手中領過一幅春聯之後,每次回診便晃著他那不怎靈光的手腳,笑盈盈地跟我打招呼!

重拾筆墨世界裡的怡情,讓我接觸、學習到「書法世界之養生與醫療保健」的觀念,這是香港與大陸的醫學界與書法界在一些老人社區研究,所新興的古老領域。

書法自古有「金石壽、紙壽千年」之美稱,這是根據古代「人生七十古來稀」以及近代書畫家平均壽命的驗證,所得出來書法能延年益壽的生物統計值。

浸淫於書道世界裡,潛移默化的養生保健功效不下於氣功與太極拳,而且多了詩詞文化對性格情緒的陶養與昇華!縱觀古今的書畫家,大多數都活到八九十歲而且怡然少病,這確實是「書道」身為中華文化美學至尊,所遺留下來的奧藏與資產!

書法是心的軌跡,心畫,心裏頭流出來的線條。書法本身源自於自然,是自然節奏的一種昇華,當然其中也富含著生命運動的節奏。習寫書法是動靜結合的一種生命的律動,動靜結合、一張一弛是健康的必須條件。

「形為神宅,動以養形」,這是養生八字訣!書法是一種舒緩、柔軟而有力度的導引性運動。習書執筆的「指實、掌虛、腕平」姿勢,以及書寫過程的懸腕、懸肘,靈活運用指、腕、肘作紙上的撇捺折彎律動,不但調節了手臂的肌肉和神經,而且使指、臂、肩、背、腰、腿部也得到運動。

此外,習學書法也是一種氣功鍛鍊,練習書法要使全身處於端坐或直立的狀態,從頭到腳保持正直,做到「頭正、肩鬆、身直、臂開、足安」;寫字時的凝神投入,平穩呼吸,意守丹田。

所以練字半小時、一小時,實際也就是練了氣功學的「坐功」或「站樁功」。

從醫學角度看,書寫時養神練意的境界能疏通人體經絡,促進氣血流通,增強新陳代謝,改善大腦功能,調節神經,分泌有益激素。所以對神經衰弱、消化道疾病、一些身體虛弱的慢性病人都有裨益。

從形而上學探討,書法是一種「美育」的心畫,具有美好意念的暗示性和創造性。

種種美的資訊,會顯現出良好的情緒反應,刺激大腦皮層及中樞神經,產生良性分泌物質,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減低老人失智症的發病。

台灣常接觸到老人失智預防保健,經常建議老人家打麻將,其實牌桌上依然有輸贏貪瞋的情緒衝擊,書法平心靜氣的筆墨保健,促使身、心、靈的進一步統合、愉悅,達到袪病、強身、怡情、益智之功能,確實有助於健康長壽,實證中國傳統養生之道的「美意延年」。

就碑帖書體方面,不同的書體也提供不同的預防保健。端正工整、筆法嚴謹、沉著穩重的楷書,適合焦慮、緊張、恐懼症、高血壓、心律不整者的心理調節;而書體從容、風格變化多端、形象豐富的隸書,對調節焦躁不安、固執偏激的情緒者有幫助;有焦慮、緊張和躁動傾向者,則適合練習篆書的嚴正安穩、行筆緩慢,達到調節心理之作用;有憂鬱症、精神壓抑傾向者,適合練習行草字體,透過行雲流水、輕鬆自如的筆法,抒情達性。

據香港的醫學研究,曾比較作書寫字與休息狀態,發現寫書法時:一、心律顯得較規律且速度較低;二、呼吸時間持續較長,吸吐較深;三、血壓遠低於休息狀態;四、寫字時還會產生一種電波,刺激右腦,增強思維、聯想和創造力。

就大陸和香港研究後建議,白領階級、知識份子與女性可利用工作閒暇習學書法,書法是形象思維,由右腦主宰,而一般上班族多以左腦來邏輯思維,處理緊繃的工作業務。

閒暇時間練習書法,可以舒緩神經,左右腦交替運用,交替休息,使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勞逸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