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10月26日國文補充閱讀──孩子!宜反思教育本質

高中生受了多年教育,吃了多年的苦,痛恨考試、讀書、分數、名次,卻又迷信補習班,有多少高中生可以跳出此泥淖?然而孰令至此?家長恐怕是禍源,然唯一價值觀罩頂多數國人無能躲開,家長如此,學校的師長不亦陷溺其中?高中生也該閱讀這些文章,思索能否超越?再推薦《慢的教育》,不是只有家長該讀,孩子亦宜閱讀,我以為只要是好的,沒有不可學的。             徐茂瑋 誌

1.社論-孩子的潛能 何須外力激發 中國時報

2.楊照:什麼都靠補習的畸形教育觀念 

3.童年變調 誰之過 許育典、陳碧玉  

4.大腦潛能開發?洪蘭:騙人的   林志成

5.焦元溥:人生,沒有加退選   焦元溥

6.洪蘭:鼓動人生

7.洪蘭:我看見你,我在這裡

 

1.社論-孩子的潛能 何須外力激發 中國時報 2009-10-23

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誰都不忍怪責,但是,台灣升學亂象,教改十年不成,很大部分都來自家長的心態,因為不論教育主管機關如何設想,絕大多數家長還是希望硬擠也要把孩子擠進第一志願,補習就永遠斷絕不了;升學壓力不夠,現在坊間竟出現所謂的「心智開發機構」,說法是要以軍事化的、壓迫式的嚴格管教,激發孩子的潛能到「資優的程度」,結果是花大錢讓自己的孩子遭到如同虐待般的「訓練」。

看看這個潛能營的訓練方式:號稱是催眠大師的人,帶著六歲到十多歲的孩子,高喊「所向無敵」,孩童們跟著回應「勇者無懼」,這還罷了,接下來,竟要孩子們把火塞進嘴裡吞滅!這是什麼訓練營?雜技班?還是特技團?為了訓練孩子的膽量,不但學吞火,還要學赤腳踩過碎玻璃,孩子們不是乩童啊,這群被送進潛能營的小孩,最小不過六歲,什麼都不懂,什麼都害怕,讓他們不恐懼的方法竟是壓迫與懲罰,不肯做或不聽話的孩子,不是被藤條打手板,就是要交互蹲跳上千下,連寫篇文章都要接受冷嘲熱諷式的「公審」。我們的正規教育已經不容體罰,不論打手板或交互蹲跳,哪個學校老師敢這麼做,必然鬧上媒體,甚至法院。結果,不可置信的場面竟在所謂的潛能營出現。

孩子不懂事,如果他們能選擇,連課後補習都不肯去,遑論莫名其妙的潛能營。這群把孩子們送進心智開發機構的家長,不但不是無知之徒,相反的,他們還都是中高受薪家庭,十之八九都是醫生、老師或公務員,兩個小時的諮商費要六千元,報名費二、三萬元,有一名家長送孩子受訓半年多,花費竟高達近卅萬元,家長花錢給自己找罪受就算了,這群知識教育程度不差的家長,花大錢卻讓自己的孩子受罪,簡直不可思議。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天使的眼是最清亮的,天使的心是最潔淨的,他們的潛能自有發揮的空間,何須外力激發?天使來到人間,不能選擇,也沒有恐懼,因為他們碰上的爸媽都應該是最愛自己的人,偏偏這群最愛自己的大人,被世俗成龍成鳳爭第一的世俗價值所蒙蔽,眼睛看不到懷抱中天使的優秀,只想到如何讓我的天使要比別人更強,要比別人更好。結果,英數理化國文科科都有補習班,鋼琴小提琴書法繪畫門門都有才藝班,孩子在巨大的學習壓力下,怎麼可能有好的成績?潛能營說服家長的說法是:孩子學不好因為恐懼,所以克服恐懼是讓孩子學業成績轉好的第一步。家長就這麼被「催眠」了。

壓力,從來不在外界的眼光,而在自己;孩子從來不會恐懼,恐懼的只有家長。「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這句話簡直成了家長間的聖經,補習班和才藝班廣告訴求的對象都是家長,而非孩子。走過升學之路,走過職場競爭的家長們,不論成功或失敗,心中的恐懼都一樣:害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才藝比別人少、分數比別人低、甚至高矮胖瘦都要比一比。被世俗價值掩蔽的成人們,忘記了當自己還是天使的時候所相信的一句話:每一個人都是特殊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特殊的,所以「比較」這件事,根本沒意義。孩子可能數學強而國文弱,可能學科弱而術科格外有天賦,即使學術科都普通,但這孩子只要為人正派大氣不傷害人,他就可以堂堂正正,抬頭挺胸地做人。

揭發潛能營的家長們,一邊泣訴孩子受的苦,一邊坦承該怪自己望子成龍的心態造成這些錯誤。把孩子送進心智開發機構,沒激發孩子的潛能,卻讓孩子心智受到嚴重恐嚇,甚至出現創傷症候群的徵兆,心智開發不成反需心理治療。所有愛子愛女的父母們,醒醒吧!靜下來,回到最初的自己,想想曾經心智清明的小時候,自己要的是什麼?不要的是什麼?孩子是最單純的,他們什麼都可以不要,只要有愛不比較、沒輸贏的愛,這份愛只有自己的父母能給,只要有父母讚賞的眼光,他就是最棒的,何須吞火競膽搶第一?

 

2.楊照:什麼都靠補習的畸形教育觀念  2009/10/27   聯合報

為什麼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社會精英,會願意付出極為昂貴的金額,請人家虐待自己的小孩?是不是這些家長都被用什麼方式洗腦了?

所有的學習都花錢來換

社會新聞引發的問題,很值得探究。不過與其去探究那個虐待小孩的補習班如何對家長洗腦,還不如退一步看看,早在進入那個補習班,聽到補習班的宣傳前,這些家長可能已經被集體社會風氣洗腦改造了的部分。

一個影響家長的社會觀念,是相信所有的學習都應該要花錢來換,連帶地也就相信教育的品質跟花錢行為,把錢花在哪裡、花多少,息息相關。台灣的補教產業蓬勃發展程度,簡直令人嘆為觀止。最驚人的,是補教項目的五花八門,什麼東西都可以補,也就什麼東西都需要補。支撐這麼龐大產業的,正就是受教育要花錢,花越多錢能得到越好教育,不花錢就會害小孩「輸在起跑點」的這一套連環價值觀念。

真的什麼都可以靠補習來教嗎?真的什麼都需要靠補習嗎?語文學習用補的,美術學習用補的,音樂學習用補的,體育技能也用補的,這樣一路補下去,自然就會變成連智力測驗也可以補,最後,連人格養成、個性發展都可以也都應該依賴補習班來幫忙了!

人格養成、個性發展,本來是「自我」最核心的部分,而人的成長,最重要也最關鍵的過程,也就是認識自我,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想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進而明白自己擁有怎樣的能力,適合做什麼樣的事。人類文明經驗給我們的教訓,解決「自我」問題,不能靠別人給的答案,必須自己去歷練去追尋,不是自己歷練追尋出來的,就不是「自我」。

沒耐心給小孩自我歷練

今天的家長沒有耐心也沒有勇氣,給小孩自我歷練、自我追尋的空間。這是最大的問題。相信錢、相信補習班,其實是一種逃避、自欺的態度,努力說服自己:我已經花那麼多錢教小孩了,一定對小孩有幫助有好處。花了錢送小孩進補習班同時也就可以推卸掉責任,不必真正關心小孩實際的個人成長感受,反正國文該這個名師負責、數學該那個名師負責,連小孩不要變成軟弱的草莓族,都可以靠貴死人的補習班來代替負責。

真正發揮最大洗腦作用的,是這樣的逃避與自欺吧!花了錢家長自我感覺良好,但小孩呢?小孩被剝奪了找出自己生命道路的寶貴時光,因為總是在聽命於老師接受別人提供的學習內容,而喪失了找出自己真正興趣及未來自我學習的能力,這些是小孩付出的昂貴代價,補習班會在乎嗎?做家長的,可以矇著眼睛不管不在乎嗎? (作者為新新聞副社長兼總主筆)

 

3.童年變調 誰之過 許育典、陳碧玉   中國時報   2009-10-23

根據報載台南市一家「麥得國際心智研究機構」,以「小孩功課不好,只要克服恐懼就能考好」為由,訓練孩子吞火、走碎玻璃、劈木板來克服恐懼,引起社會輿論的譁然。該研究機構當然有其違法的問題,但是,我們想探討的是:為何父母寧願花大錢來讓自己的孩子受苦?探究其原因,這依然是升學主義所造成的病態問題。

「望子成龍」,往往是新聞為父母所下的註解。但是,當父母的期待是以孩子的身心健全為代價時,成「龍」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還是僅變相地把孩子當成父母「本身」自我實現的代價?孩子的主體性何在?由此可以看出,這裡出現的問題是:父母的教育權與孩子人格自由開展權產生衝突。

我國民法第一八四條第二項規定:「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這是父母的親權在我國法律的規定,而賦予父母親權的原因在於:認為父母是最適合幫助孩子成長的照顧者。不可否認地,親權的範圍極廣,當然也包括了本文的教育權。但是,父母的教育權不是目的,它毋寧是為了保障其孩子的自我實現。也就是說,父母作為孩子的代言人,必須以促使其孩子的人格自由開展為目的,而不能強迫孩子成為自己所希望的人。

就本案來看,父母為了使孩子擁有「好成績」,讓孩子去參加這類的潛能開發課程,結果孩子的成績沒變好,反而因為燙傷、拉傷就醫,甚至求助心理治療師。就此而言,父母教育權的行使,反而造成孩子人格的「不」自由開展。追根究柢,造成這個問題的最根本原因仍在於:升學主義。

事實上,教育的目的是促使每個人獲得自我實現的機會,但是,在升學主義的影響下,卻扭曲了這個目標,最明顯的就是填鴨式的教育。具體來說,為了「公平性」的考試,反而將造成所謂的「一致性教育」。導致最終社會價值沉浸在「高」學歷的追求;陷於追求就讀「明星學校」的可能。久而久之,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學生的自我實現,而是成為獲取好成績的工具,如此教育本質的淪喪,實在令人憂心。

雖然,升學主義不是促使社會階級流動的機制,教育才是。但是,我國的教育體系長期受到升學主義和管理主義的影響,將升學作為一致性的教育管理手段,使其與未來工作取得、社會的成就評量價值,密切結合在一起。如此一來,將會使家長的升學功利意識,提早滲透到孩子的內心,影響其學習的主要方向。更進一步強化孩子的升學競爭意識,驅策孩子去進行同儕間的惡性競爭。由此看來,原本充滿成長色彩的童年,將因升學主義而成為不堪回首的過往。

究竟還要多久,台灣的孩子才能擺脫升學主義的囚籠?究竟還要多久,台灣社會才能脫離「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價值?這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然而,如果連父母都以「成績」來衡量其子女,造成孩子始終認為:成績好凡事好商量;成績不好什麼都免談。那麼,當孩子長大後,成了一個只問「功名」的自私者時,如果父母未來遭到孩子的棄養時,這又有什麼好埋怨呢?

在升學主義的持續荼毒下,不僅兒童的童年變了調,而且社會也成了人人競逐私利的市民社會。請還給十二年國教一個落實空間,讓人民依學區登記進入高中,漸漸埋下台灣未來公民社會的火種。請執政者許人民一個教育希望吧!

(許育典為成功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陳碧玉為同系所博士生)

 

 

4.大腦潛能開發?洪蘭:騙人的   林志成/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9-10-26

一些家長將小孩送去「學吞火」進行潛能開發,引起社會震驚。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昨表示,人的大腦一直都在用,且「用進廢退」,不會有多餘的部分可以用來開發潛能。她並直言,坊間「潛能開發」訓練是騙人的。

台大等十五所大學組成的「邁向頂尖大學策略聯盟」昨天在國父紀念館舉行成果展,並邀請洪蘭專題演講「教出優秀人才:從認知神經科學談起」,吸引眾多民眾聽講。

 

大腦用進廢退 沒有多餘部分開發

許多坊間業者認為,人的大腦只用到一部分,所以可用各種方法讓大腦全部派上用場,即「潛能開發」。但洪蘭認為,從科學角度來看,大腦每個部位隨時在動,沒有可以再開發的部分。

她舉例,盲人眼睛看不見,更倚賴聽覺或觸覺。他們的大腦中的視覺皮質區逐漸消失,然後轉化為聽覺或觸覺皮質區。大腦所有部位都有用、且功能隨時調整,不會毫無功能,也就沒有多出來的腦可以再去開發。

洪蘭說,以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身高和體重而言,他的腦正常重量應該是一三五克,但實際僅一二三克,比一般人還小。後人分析愛因斯坦的大腦發現,他的腦部結構確實跟一般人有差異,但那是後天不斷思考造成,不是天生就贏別人。

 

如何教出優秀人才 身教和閱讀

如何教出優秀人才?洪蘭認為,身教及閱讀是關鍵,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小孩子看到父母言行,就會跟著做。閱讀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洪蘭說,要用有限的人生汲取無限的知識是非常困難的;唯有透過閱讀,不必親身經歷就能得到知識。

洪蘭表示,小孩子喜歡玩什麼,那就是他們的天賦。家長只要順其自然,讓他們好好的玩下去,就會能培養出專長、甚至變成天才。

 

5.焦元溥:人生,沒有加退選   焦元溥 2009/10/10 聯合報

世上男中音很多,男中音明星卻相對少有。男中音能成歌劇頭牌,甚至唱貝爾格十二音列歌劇《伍采克》(Wozzeck)也能全場賣光的,更是鳳毛麟角。但是至少在英國,金利賽德(Simon Keenlyside)就是如此罕見例子。

這絕非浪得虛名。金利賽德聲音好,頭腦也好;我聽過他唱英、法、德、義各國語言,全都咬字清晰且詮釋精確,是嚴謹自律的智慧型演唱家。但在唱技之外,金利賽德還有其他歌手望塵莫及的本領:他演技出色還矯健靈活,不但跑跳拋接易如反掌,更不吝惜展露猛男身材讓觀眾瞠目結舌,堪稱十項全能。

 

想水到渠成 必不辭涓滴細流

究竟是什麼樣的訓練,才能造就出這樣的歌唱家?音樂學院雖然提供戲劇指導,難道也開設健身課程打造肌肉線條?看看金利賽德的學經歷,答案卻再也清楚不過———雖然從小在兒童合唱團學唱,基於對鳥類的熱愛,他在劍橋大學主修人類學和動物學,之後才專研聲樂。念書唱歌之外,金利賽德也參加橄欖球隊與跑步社團,讀書與運動至今都是不變的生活娛樂。

就現今成果來看,金利賽德所有學習無一不幫助他成為全面歌劇人才。但我絕對相信,他當初並非出於功利思考,為獲得分析歌詞音韻的智慧才鑽研人類學與動物學,為擁有傲人身材身手才在球場與跑道上鍛鍊。金利賽德之所以傑出,在於他珍惜每一個學習機會,順應興趣而以學習增進自己的能力。當他最後決定成為專業歌手,那些來自課堂與操場的知識與技能,也就和他一起在音樂廳與歌劇院發光發熱。

若想水到渠成,必先不辭細流。「修這門課,又有什麼用?」許多學生與家長眼中只有短線功利考量,連大學教育甚至都被視為技職訓練。然而教育的可貴或許從來不在學以致用。無論所學為何,藉由嚴密的知識系統培養理性分析,最後自能觸類旁通,在繽紛事物中看出共通之道。

 

價值與意義 非當下可以評斷

即便是音樂這門養成教育甚為漫長,許多樂器更需從小訓練演奏技巧的學科,太多知名音樂家也非只修音樂一科,甚至還非「科班出身」。想當指揮家,應該念音樂而非心理,但看看呂紹嘉,誰又能說他真的曾經誤入歧途?站在指揮台上當然要有指揮技巧,但一位台灣音樂家能夠帶領德國樂團演奏貝多芬,教導法國樂手表現德布西,還能讓人心悅誠服,關鍵或許就在那些音樂學院沒教的事情裡。

劍橋大學有歷史悠久的音樂系,但在今年逍遙音樂節八百歲校慶音樂會上引吭高歌的代表,卻是動物系畢業的金利賽德。台灣大學甚至沒有音樂系,竟也出了呂紹嘉這位傑出校友。人生可沒有加退選;別以當下時空考量任何一項知識是否有用,更不要驕傲地宣判任何一門學問的價值與意義。謙虛認真,你終會擁有自己的舞台。

(作者為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候選人)

 

6.洪蘭:鼓動人生     2009/10/20 聯合報

鼓是最能激發人心的一種樂器,激昂的鼓聲常使人熱血沸騰,所以不論中外,催戰都用鼓,曹劌論戰中就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話;梁紅玉擊鼓退金兵,跟韓世忠大破金兀朮成為千古佳話。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有它的地位,但是西風東漸之後就逐漸沒落了。

 

中國節令鼓 大馬當遺產

台灣自「優人神鼓」後,鼓又復興了一些,但是還是很多孩子沒有看過鼓。沒有想到,二○○九年馬來西亞宣布華人的節令鼓為大馬國家文化遺產。大馬政府不承認華校的學籍,華文也不能上大馬的電視,但是他們卻承認了上面刻有中國傳統廿四節氣的鼓,做為他們的文化遺產,很令人感慨。

節令鼓的由來有著海外華人心心念念不忘祖國文化的感人故事。一九八八年,柔佛州新山的寬柔中學負責中華公會第九屆舞蹈節的開幕典禮,他們想找一個代表中國傳統的藝術,練好了以後,可以在中國的節慶中都出去表演,給華人學生一個舞台。他們想到了中國的鼓,擊鼓是個藝術,曹操宴客時就曾叫彌衡擊鼓以娛他的嘉賓,所以他們便成立了鼓隊,鼓上面用優美的中國書法刻上了廿四個節氣:雨水、驚蟄、穀雨、芒種、白露、小寒,這些我們在台灣長大的孩子都不一定說的出的廿四個節令,將書法、節令及鼓結合在一起,成了節令鼓。

 

專注加體力 擊鼓好處多

擊鼓講究默契,每個人動作要整齊劃一、節拍一致,它特別需要專注,這對學生是個很好的訓練;打鼓需要體力,尤其是臂力,所以寬柔中學的鼓隊學生每天要跑操場、做伏地挺身。但學生卻很喜歡,從初中到高中,一練好多年,他們說每次練習就好像家族聚會,有志趣相投的朋友在身旁關心你,苦澀的青少年期很快的就過去了。這個華校經過廿年的努力,把中華的節令鼓成功的推展了出去,成為馬來西亞的文化遺產。

想想我們自己,好像沒有給孩子什麼紓解心情、上台表演的活動,一般的管弦樂團太昂貴,沒有幾個學校或家庭負擔得起。但是鼓隊則不同,大鼓雖然貴,卻是公用,家長不必替孩子買鼓,而且只要有節奏感,幾乎每個人都可以練鼓,是個平民化的樂器。對好動、精力充沛的孩子來說,是個很好的發洩多餘體力的方式。尤其節奏感是人的本能(走路就是一個節奏),節奏會活化大腦中的快樂中心,使人不由自主的微笑。

 

祖先留珍寶 我們要珍惜

世界所有的民族都有發展出他們文化特色的鼓,我們的阿美族用竹做鼓,我在廣西壯族的博物館看到三千年前壯族人民用藤做的鼓,各個民族都用他生活周邊的材料做鼓,它是文化的一部分。

韻律與節奏是娛樂身心很好的方法,在節令鼓變成馬來西亞的文化遺產後,我們是否也該想一想還有什麼祖先留給我們,還未被外人拿去用的呢?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7.洪蘭:我看見你,我在這裡  洪蘭  2009/09/27 聯合報

開學了,學生都陸陸續續回來了,交談之下,發現都去了災區做志工,讓我聽了很高興。他們自動自發去清淤泥、帶小朋友團康活動、背糧食及水進路還不通的深山災區。我在年輕的這一代身上看到了公民教育的核心參與。這觀念重要到連做父母都要講究參與。

 

參與 公民教育的核心

在微軟變成家喻戶曉的名字之後,比爾蓋茲的父親常被人問:「你是怎麼教的,把孩子教的這麼好?」他說:「這真是好問題,因為我也不知道。我唯一能想到的是他們小時候,我盡量參與他們的生活,凡有球賽,我都盡量到場加油,贏的時候,我帶他們去吃冰淇淋,輸的時候,我替他們擦眼淚。學校的家長會、懇親會我盡量親自出席。除此之外,我跟其他的父親一樣,努力賺錢,餵飽他們的肚子」。

教養孩子無他,參與孩子的生活而已。

「參與」是廿一世紀公民的責任,凡是跟公眾有關的議題,大家要參與,站出來說出你的心聲、貢獻你的時間和精力,監督公共設施的進行,確定沒有偷工減料、沒有不法行為在你周邊發生,外國還有一個叫「公民的逮捕」(citizen's arrest),看到不對的事情,要挺身而出、主張正義。如果每個人都肯參與公共事務的決策與執行,很多人為的災害就可以減少。

 

生命 透過經驗才了解

出席,在場,參與是所有一切的開始,暢銷書《自然心藥》(Kitchen Table Wisdom)的作者雷曼(R. N. Remen)就說:「生命是個老師,但是他教我們的東西不是透過科學的研究,而是透過經驗才得到的。人在這世界上生存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有智慧的成長,學會愛人。我們可以從生命中必然有的輸和贏,成功和失敗,有和無中去學習智慧和愛人。我們所需做的不過就是出席、參與,打開我們的胸襟去接納別人。所以要完成生命的目的就在於我們怎麼主動去扮演角色而不是被動的被分配。你一定要在場才會贏」。

好一個「一定要在場才會贏」,生命教育本來就在實做,有參與才有體驗,有體驗才有感動,有感動,學習就成功了。南非祖魯人見面時,打招呼的話是「我看見你了」(I see you.),對方的回答是「我在這裡」(I am here.)。這麼簡單的對答卻令人感動非凡,一個躲在家中,從來不出來參與任何公共事務的人,不是跟沒有這個人沒兩樣嗎?出來參與打獵、祭祀後,「我看見你了」,我認同你是我族群的一份子。

 

互挺 社會變得更美好

「我在這裡」則是支持,在民主社會中,有人附議,提案才成立,古人說「單線不線,孤掌難鳴」,有人支持,兩人成雙,三人成眾,事情就成了。「我在這裡」對人的心靈更是重要,我小時候怕黑,父親最常講的便是「我在這裡,不要怕」。

想想看,一個有公民參與,互相支持的社會怎會不好呢?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