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子女走過青春時」經驗分享 閱讀資料 徐茂瑋著  101.12.14.麗山高 中

 

1.          聆聽閱讀思維內化──給101班家長的信                

2.          時間管理、情緒管理、金錢管理──給102家長的信             

3.          理性、自律與關懷──給203家長的信                          

4.          給高三家長的信                                             

5.          爸爸媽媽!請放手讓孩子翱翔吧!                              

6.          溫柔敦厚──給畢業生                                         

7.          如何培養正確的人生觀                                       

8.          從哈士奇救幼主  談生命智慧                                 

9.給302班家長的信──請放下小烏龜

 

10.升大學,是生涯的中繼站而非終點站  

 

 

 

1.聆聽閱讀思維內化──給101班家長的信

的家長:您好!

看到孩子的成績請先別急著下判斷,畢竟這是孩子高中生涯的初試啼聲,三年還很長,更遑論人生是長久的累積。是故,我關心的是如何奠定孩子一輩子的重要基礎,即使高鐵時速近300公里,但是教育永遠沒有高速與捷徑,只有紮實的點滴累積,所以別急於以分數評斷孩子,放緩步伐,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與能力,安身立命、好成績、寫作能力也由此而來。

今年我以「聆聽、閱讀、思維、內化」做為本班的班訓,我書寫此八字,鈐上「歡喜」印於引首處,落款曰:「二三子志之。」裱框懸之教室,期勉孩子瞻望、默誌、實踐之。

現代人對喪聆聽的能力與習慣,往往不以為意。孩子於課堂中、對話中常不能或不肯專注聆聽,即使是極為精彩的內涵,孩子總會有許多的藉口不願意聆聽。此外,有不少孩子缺乏聆聽的能力,聽完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的一席話,抓不到要點,就如同閱讀文章後,說不出文章的大意。 當前宜培養孩子專注聆聽的習性,聽課、傾聽家人朋友、聽自然的呼吸、聆聽自我內在的聲音──學習與自己對話。訓練孩子聽完一席話寫下摘要、主旨或心得,讓孩子學得聆聽的能力。

閱讀是吸收學識最易的途徑,然而很多人將閱讀窄化為「讀課本」,其實學習何嘗能分課內與課外呢?人生百態及萬般滋味豈是教科書所能道盡!十年前還有家長向教務主任告狀:「徐老師到高三了還教學生讀課外書!」主任立刻回敬:「現在學測題目非常靈活,不讀課外書一定考不好。」大量閱讀各領域的好書是孩子素養的基礎, 陸放翁教兒子:「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如果缺少深厚素養與人文關懷,縱有再高明的畫畫技巧,還只是畫匠,米勒的《拾穗》與《晚禱》即為明證。科學家與各行各業亦然,出類拔萃者不是只靠專業的技術而已

閱讀將為孩子啟無數扇窗扉,每週我為孩子準備2B4正反面的文章,今年特別安排主題閱讀,第一週「給高一新生的基本功」,我選了劉炯朗校長的〈教養和教育〉、黃崑巖教授的〈抉擇〉高希均教授的〈做一位出色的知識人〉……等六篇;第二週「與陳長文學溫柔」,陳長文寫給他智障兒的公開信〈這是祝福不是詛咒〉,及其後記〈智障兒不是討債者  父母也不是受罰者〉……等三篇;第三週「世界自殺防治日──珍惜自己珍惜家人」,因為正逢910日世界自殺防治日,以黃春明的詩〈國峻不回來吃飯〉,及其散文〈我知道你還在家──孩子,我感到難過,但也為你驕傲〉,並配以《中國時報》的社論〈世界並不完美,你也一樣〉、洪蘭教授的〈絕不自殺〉……等文章。接下幾週分別是「學習如何學習」、「颱風日思索『死亡是什麼』?」、「態度萬歲」、「學書法以讀書與做人為起始點」……等。以上的文章都同步掛在《徐茂瑋網頁》[1]上,歡迎瀏覽,並敬請指教!此外,每位孩子手上都有一本經過我審核的班書,隔兩週傳給下一位,孩子可閱讀不同領域的好書。

開學之初,以龍應的〈政治人的人文素養〉,及《中國時報》民國95年開春的兩篇社論〈新春三願:收支平衡、作息平衡、關係平衡〉、〈尋找台灣集體失落的生命品質〉,由三篇文章的題目可知其主旨,皆直指安頓自我之道, 亦為條理清楚完備的論文。可以練摘要,也是開拓眼界,提昇生命境界的基本功。學習後給孩子做回饋表,大體上孩子的反應不錯,選擇最後四題供您參考:

 

7.你學會做摘要的方法嗎?

一定會0人

會14人

普通 14人

不會0人

一定不會0人

8.你做了三篇摘要後,認為學習做摘要是必要的嗎?

非常必要4人

必要17人

普通 7人

不必要0人

完全不必要0

9.你將用做摘要的方式閱讀重要的文章、書籍嗎?

一定會0人

會6人

普通 18人

不會3人

一定不會1人

10.你認為做摘要對你的課業學習有幫助嗎?

很有幫助3人

有幫助 20人

普通 5人

沒有0人

完全沒有0人

 

如果孩子肯踏實地著閱讀,長期下來將有多少增長呀!然而,目前教學現場最大的困境是:老師怎麼能吸引孩子,亦步亦趨追隨老師的教學。此為教學三十年的我當下的最重要課題。我常有懷才不遇之嘆,某最高學府中文系名教授曾云:「別以為我們在X大教書,現在臺下眼睛發亮的,沒幾對啦!」

聆聽、閱讀之後要思維,老師說的、書上寫的不是全盤接受,亞里斯多德的名言「吾愛吾師,我更愛真理」,宜為學習座銘。教導孩子學習時先了解「是什麼」,再問「為什麼?」然後「對不對?」這樣的理論我接受或反對,依據什麼接受?或依據什麼反對?以理性思索,以理論論述,不可只有情緒性的語言,「因為我喜歡」或「我討厭」。長期的思維、批判、分析、整合……,推理能力、思想體系由此建立。

人格涵養、品德教育最難的是,容易流於形式管制、空洞言教。然而經由聆聽、閱讀與思維,尤其是領域的寬廣、思維的縱深逐漸會有精密的價值觀,何者當為,何者不宜,孩子會有自己的見解,此即內化。內化的涵養與品德是實踐的原動力。

有了思想體系、價值觀、判斷能力,人生目標也由懵懂而漸清明,此時孩子是不是更能自律?更能為自己的前程著想?大概您不必他去讀書了!

歷史博物館正在展出「台灣水彩100年」,我請孩子利用課餘去欣賞水彩畫,凡欣賞「台灣水彩100年」者,給一個100分的美感作業分數,若與家人一起欣賞者,再給一個100分的家庭溫馨作業分數。117日星期五下午的班週會,我們赴故宮博物院欣賞「晉唐法書名蹟」,我也為孩子上了簡單的書法欣賞課,畢竟美感經驗、美學素養提昇人生的品質。

如果您同意一愚之得,先放下分數、名次,不要急著送孩子去補習班,晚上多與孩子吃晚餐,閒聊學校瑣事,飯後與孩子閱讀、論文章,當然孩子也得預習、溫習老師所教的課業(高一學生每天至少要兩小時)。同時與孩子討論,要割捨什麼?關掉電視?少打電玩?減少MSN?但是運動、睡眠皆不可少。敬祝

闔府家庭會議成功!書香盈室!

101班導師  徐茂瑋      敬上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十月二十一日

注:週六、日該是孩子與人相聚之時,除了正式活動如校慶等,我不會要求孩子到校。

                                                                                                   回頁首

2.時間管理、情緒管理、金錢管理──給102家長的信

親愛的家長:好!

歡迎貴子弟來麗山高中,展開另一階段的新生活,冀望孩子一切順利!

我是貴子弟的導師及國文教師,剛剛帶完一屆畢業生,第三屆的孩子在各項比賽及升學都有亮麗的成績,尤其是升大學的表現,遠勝過幾所入學成績比我們高以及相近的學校,這是幾年來全校師生共同努力的成果。這些成效固然可喜,但我們並不驕傲自滿,何況除了升學外,還有更重要的教育核心目標值得付出,是故,請不要只聚焦在孩子的成績,該教授給孩子更廣擴、更深沉的生命意義與價值

就以近日沸沸揚揚的髮禁來說,時勢至今,我以為就順勢開放吧!但是家長、老師該由穿著的禮儀、美學、衛生、健康、時間、金錢……等,教孩子獨立自主。留什麼髮型不是教育的核心,教育孩子有健康的審美觀,不是商業廣告形塑的造作美,不隨著資本主義的商業行銷操縱,而能獨立自主,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2]。豈不比管孩子的髮型不斷對立更有意義?

其實,我現在最關切的是孩子的時管理、情緒管理、金錢管理,我認為教育部才該下令全國國、高中全力衝刺這三項管理的教育,為什麼?孩子打電玩、上msn到深夜,甚至通宵達旦,第二天怎麼上學?不是遲到就是課堂上打瞌睡,大學的一二節開不了課,因為大學生起不了床。豈不要教時間管理?孩子翻臉跟翻書一樣,對越親近的親人越兇,經常氣,心情不好不知如何排遣,很難明確表達心中的感受,各種負面情緒長期鬱積胸中。而開朗的心胸、快樂的性情並不全是天生的。豈不要教情緒管理?年輕人中「月光族」比例越來越高,甚者辦現金卡以卡養卡,債台高築。豈不要教金錢管理?[3]我寧願將時間、精神用在與孩子討論、探索這些問題,而不願在染燙髮上孩子們永無休止的對抗。

那麼,什麼該是教育的核心目標?我一直以為安身立命最為根本。家長常為孩子不用功、好打電玩、生活規範不好、生活散漫……等等煩惱,追根究柢只在於孩子沒有安頓好自我,不知生命的價值與方向,其實,這也是人生最難的試題,有很多人終其一生不得其解,更因此得趁早指導孩子,當他的生命有了懵懂的方向,動力也就來了。

在要求快速的現代社會,人們失去耐心,連百年樹人的教育也被苛求要速成,所以,請您要有耐心,高中的第一年孩子將會奠定一些基礎。我為孩子定的班訓是:專注、聆聽、閱讀。

專注是現代人欠缺的特質,你我都不易專注,畢竟五光十色的紛擾太多了,孩子也飽受誘惑。假使有機會學學靜坐(無關宗教),當有助專注。孩如何能自覺專注的重要,一方面由師長提醒:上課時嚴格要求專心聽課,由外而內;一方面孩子多一點自制,由內而外,長期下來會有功效。然而,如何能使孩子自覺是關鍵。

現代生活的繁忙、焦躁使人無法耐心聽,指導孩子放慢一點腳步,聽聽自己心靈的聲音,聽聽身體的聲音,帶孩子登上麗山的後山聽聽風聲、鳥囀、蛙鼓,在教室聽聽老師說什麼,回家聽聽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兄弟姊妹和樂之聲,聽五月天,聽伍佰,聽古典樂……聽什麼都好,但是一定要專注。

閱讀是知識學習的最快速方法,也考上好大學的不二法門。一綱多本以後完全打破課本與課外書的界線(其實本來就不該有界線),大量閱讀各領域的好書[4],是奠定考大學的實力[5],也是終身學習之道。每週我會發下二、三張國文閱讀補充資料,為了不浪費紙張,三位同學共讀一份,同時會掛在《徐茂瑋網頁》[6]上,另外我上的「生活哲學」[7]課的講義,會印給同學讀。並將成立「班級圖書庫」,與同學討論要一起讀那些書,怎麼輪流。期望藉由這些方法,提供孩子閱讀的溫床,一旦培養好閱讀的習慣、興趣與品味,孩子就離終身學習不遠了![8]

髮禁到時間管理、情緒管理、金錢管理;再從安身立命的教育宗旨延伸出高一的班訓:專注、聆聽、閱讀。都只為陪伴孩子走過生命中重要的三年──然而,請問有那個三年不重要?所以,請您珍惜每一個與孩子在一起的當下!陪伴孩子走上他最愛的人生的路,其他的,該是過眼雲煙。

您的孩子如有任何的問題,請隨時聯絡、指教。敬祝

闔家平安喜樂!

麗山高中102班導師  徐茂瑋    敬上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九月十日

回頁首      本文載於《生命教育1142005.09.16.

 

3.理性、自律與關懷──給203家長的信

親愛的家長:您

歡迎貴子女與我結師生緣您與我結親師緣,盼望我們一起努力創造美滿圓融的善緣!

亞理斯多德定義為理性的動物,肯定理性是人的本質之一。情緒的作用則往往與理性對立,情緒上讀書讀得心煩氣躁,理性要求:「為了月考,讀吧!」成績不佳已很難過, 還要被碎碎唸,想逃離卻遭理性拉回;學生不聽課還頂嘴,真想破口大罵,理性告訴我:「身為老師當溫柔敦厚。」理性與情緒的拉鋸戰每天都要上演許多回,究竟誰勝誰負唯有自己知道。

情緒並不是負面的,是我們生理、心理傳遞的訊息,宜有適當的滿足與疏導,不能一味壓抑;恣意放縱情緒不知節制,才是禍端。理性是理解、思考、判斷、抉擇……等的作用。一般而言,凡是符合理性的行為、信念或欲求,我們就該選擇它。透過學習、體悟、思辨使我們的理性更趨圓熟,生命智慧更完滿。是故,理性是重要的生活態度我們的孩子宜學習以理性面對人生。身教要在言教之先,「有諸己,而後求諸人」,身為師長的我們,平日就宜理性的與孩子互動,同時訓練孩子論述的能力,盡力先放下情緒,平靜地看待孩子的問題,理性地與孩子討論、處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務。因為人的有限性,理性亦不是萬靈丹,不是有了理性的生活態度,所有問題即迎刃而解然而,理性的確能減少因為放縱情緒而帶來的困擾!

自律是個人的行為完全由自己決定,沒有其他力量介入,自律為理性的高度表現。自動自發的學習、自我期許、獨立自主,都是我們希孩子具備的特質。隨著理性思辨能力的增長,觀念內化,自然而然,正向的人格特質於是養成,自律亦在其中!

人際關係是一個人生命圓滿與否的重大關鍵,尤其與家人的關係。當贏得全世界的財富、權勢,回到家沒有一位家人與之分享,與親人形陌路,如果說此人毫不在乎,您同意嗎?家人、親戚、同學、朋友以及孩子將來的事業伙伴,都與孩子的生命密不可分所以如何與人相處,建立正向的人際關係,是孩子從小該學習的。我以為真誠主動的關懷別人,是孩子最容易學習的途徑。有一節上課前,同學正好來辦公室,遂請同學為我帶走講義,上課鐘響起的同時,有人因急事找我,將擔擱兩三分鐘,我一時忘交代同學先發講義,心中正嘀咕,來到教室,見同學已發好講義,我看到的是一位美麗天使!貼心與主動,我將一輩子記得曾有這麼一位天使溫暖我──雖然她只是舉手之勞。

我們將孩子的人生拉長來看,當下的成績、升學不會是最重要的,正向的人格特質才會是最深遠的影響。身為老師的我,當然會在學業上全全力教導孩子,幫助孩子考上理想學校,但是,我會更在乎孩子能否在我的誘導下,培養理性、自律與關懷!因此,這一年我將理性、自律與關懷定為班訓,也是我這一年的教學目標。

生活中瑣瑣碎碎的事非常多,只要孩有任何的問題,都歡迎您隨時與我聯絡。敬祝

闔府平安喜樂!

203班導師   徐茂瑋    敬上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回頁首

4.給高三家長的信

親愛的家長︰

您好!似乎是轉眼之間,孩子已上高三了。如果您細心回顧,縱使是跌跌撞撞中,兩年多來,令嬡已從懵懂的少女逐漸蛻化為懂事的青年,也大概構建了粗糙的人生觀與方向,當然,都還不夠成熟、圓融。然而,看著孩子的成長,固然充滿喜悅與衷心的祝福,內心卻也不免憂心忡忡,怕孩子走錯路,怕孩子不知道安頓自己,怕孩子成績不好考不上理想大學,怕一大堆事情,只恨不得能替她們擔負起人生所有的擔子!不過,再平心靜氣的想想,人生的路還是她們自己得走的,父母、老師總有鬆手讓孩子展翅高飛的一刻,我想此時是不是我們該思考:孩子的獨立人格與獨立思考能力已逐漸成形,我們是否要漸進式的鬆手嘗試著把孩子當一位與我們「大概相當」的成人來看待,以平行的地位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世界,聽聽她的想法,或許您會訝異:我的寶貝居然有這麼深刻的見識與成熟的思想。真的!調整一下角度,您可能會同意我的說法。

雖然,我們要視孩子如同人,但畢竟她們還不夠成熟,我們一邊鬆手,一邊還要在旁隨時提供支援,尊重孩子而不是放任。因之,在一鬆一緊之間的拿捏,就是在考驗我們這些父母、老師的智慧與器量。都不鬆手,把孩子當小學生一樣的管教,是父母最輕鬆不傷腦筋的方法。一旦鬆手,可能要橫生許多枝節,我們一起加油吧!勇敢面對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

高三是高中生最辛苦的年。迎面而來的是新課程的學習、舊課程的復習;接踵而至的是小考、復習考、月考、模擬考……等,似乎永不止息的考!考!考!永遠不夠用的時間要如何調配,讀書計劃怎麼辦?就是一連串的困境。推甄入學、申請入學、大學聯考要如何抉擇?更是日思夜夢,為伊消得人憔悴也未必得到解決。睡眠不足、青春痘、胃痛、頭痛、焦慮、內分泌失調……等症候群來了,我們除了心疼、擔心之外,能為孩子做些什麼?我有以下的建議:

首先,不要把我們對孩子的關心與期望變成施與孩子身上的壓力。又是老話重提,看到孩子的成績,先別急著指責,多一些包容與鼓勵,畢竟孩子也不希望自己考不好。過去的不夠用功,固然是造成今日成績的禍首,但已無法挽回,更重要的是如規劃這一年,不妨與孩子心平氣和的檢討。我常告誡孩子:「現在第一名不必得意,只要一個月不讀書就可能名落孫山;最後一名也不必喪志,只要你趕快努力仍可上榜。要做烏龜,不要做兔子,要每天點點滴滴的努力,持續到終點。」所以,現在孩子是站在他一、二年級努力的基礎之上(有人站的高,有人位置較低),肯努力的就不斷向上攀升;反之,則向下落。現在的成績還不是決定性的成績,如果一、二年級培養的讀書方法不至於太離譜,肯努力自然大有可為。特別是最後一個月左右,學校課程大概都已結束,是孩子的最後衝刺期,往往是成敗的關鍵,我已數次叮嚀孩子,請她們得預先規劃並選擇適當的讀書場所,也請您協助。

其次,做孩子的精神支柱。在這最辛苦的一年,孩子須要您無微不至的關懷,尤其是情緒不穩時、遇到挫折時、徬徨不知所措時,多給與正面鼓勵與精神的支撐。恕我直言,請少責罰,避免翻舊帳、冷嘲熱諷。我並非主張「升學第一其他一概不管」,而是希望我們以多包容的態度來陪孩子走過這一段艱辛歲月。其實,待人不是本來就該多包容嗎?

再者,注意孩子的飲食、作息起居。健康是一的本錢,正常的飲食、作息與適當運動是健康的基礎,尤其避免熬夜,甚至日夜顛倒。

最後,指導孩子減輕患得患失的心理。過度的得心常是成功的障礙,要為孩子心理建設之前,我們先得處理我們的得失心,因為「身教重於言教」,孩子能敏銳的覺察父母、師長的言行不一。我一向服膺儒家的「盡人事,聽天命」,考前盡力協助孩子,期孩子能發揮潛力,結果不論成敗,我們依然得一秉初衷的指導孩子、包容孩子!

兩年多來,感謝您對我的支持與指導!我們一起陪伴孩子走過這最後衝刺的關鍵!敬祝

閤家平安快樂!

           高三愛班導師     徐茂瑋    敬上

 八十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本文於民國八十九年九月十一日發表於《中央日報.青春園地》

                                                                                                                                             回頁首

5.爸爸媽媽!請放手讓孩子翱翔吧!    

每年填寫大學入學願時,同樣的戲碼一定重複上演。

高三下學期時,阿芬為留校讀書與父母鬧意見,爭吵的內容延燒到媽媽要阿芬念藥學系,即使重考都堅持阿芬念藥學系,因為藥劑師薪資很高,工作性質又適合女生。一場爭吵混亂後,阿芬企圖自殺被爸爸搶下水果刀,第二天媽媽態度完全轉變,我以為從此天下太平。殊不知,拿到指考成績後,媽媽又要求阿芬放棄護理系,媽媽告訴我說:「我很了解我的女兒,根本不是當護士的料……」

小明想念化學系,可是分不能上第一學府的化學系,雖可以上第二、第三學府的化學系,媽媽卻希望小明先上第一學府的較低分的系,甚至,媽媽勸說如果重考,一定可以考上更前面的系。孝順溫馴的小明決定將第一學府的系都填在最前面。

大雄志在森林系或植物、生物類的科系,填志願的最後第二天晚上打電話給我,爸爸不准他填這些系,只准填醫學相關及生命科技類的系,大雄說爸爸一向堅持己見,媽媽也勸不了。我問如果老師出面呢?答案還是沒用。聽大雄倒垃圾時,我的內心在爭扎,要不要教大雄……?

親愛的爸爸媽媽!大學是孩要念的,人生的路也是他們自己得開闢的。愛他,不必捏緊他,請放手讓孩子翱翔吧!                         回頁首

 

6.溫柔敦厚──給畢業生      

愛徒們:

恭喜你!即將完成人的一個階段,尤其是將解脫高三艱澀而不人道的煎熬,雖然此時你們大部分都還在煎熬中,切記給你的〈備戰守則〉,堅持到底。

我與你們「同梯」進麗山,共同驚豔於麗山的秀美,一起初嚐所有的麗山的第一次,從跑班、啦啦隊、Taibo、籃球賽、運動會爬金面山、畢業旅行、游泳、畢業舞會……都是甜蜜的回憶。

教你們兩年或三年,到高三有些挫折或使不上力,發覺高一、二所奠定的基礎不夠,半年來我常常思索、反省,檢討這兩年多來的教學,目前已有改進的腹案,九月我又是一個新生命的開始。愛徒們!你們也將是!我教書二十六年還有很多成長的空間,你的人生才十八年,更有無限的空間!我大概反省了我們共度的三年,你呢?什麼時候寫篇週記,告訴我你的檢討,告訴我麗山三年給了你什麼啟發?你又將如何開展你的學術生涯?(注意!我用的是「學術」二字)謙遜與反省是你終身必備的德性。切記!

我當初天真的不准們組班對,你們卻是班對、校對滿校飛,其實不管老師准不准,振倫老師要請誰教誰,該來的都擋不住的,生命總是出其不意的給我們驚喜或震撼,規劃之外的反而是常態。你們談戀愛我並不擔心,我比較在意的是婚姻的經營,婚後才是真正戀愛的開始,婚前的激情多是眼睛糊到蛤蜊肉,耐心溝通、傾聽對方的心聲,不要迷失在事業、名利而忽略最親近的人,家庭的美滿是人生幸福的基石,婚外情只會令你滿頭包,甚至家毀身敗名裂。切記!

在教學上,我最最在乎的是你的安身立命,時時都在思考,提供給你的觀念正確嗎?嚴格要求你不准做這,不准做那,我先做了嗎?斥責你的時候,我是對的嗎?告訴你尋找生命意義與價值時,我的說理周密嗎?親愛的!當你嫌我囉嗦,罵我跟不上時代的時候,我驚恐的是能不能教你成為「人」。人之所以為人,不只是吃、喝、拉、撒、睡,一定有其更高的價值與意義,這就是你安頓自我的地方。有人終其一生尋尋覓覓,仍徬徨無依;有人以為找到了,又失去,反反復復;也有人一路上堅定明確。你會是怎麼樣,我不知道,但我要教會你的是──有一顆清明的心,有所為有所不為,找到安身立命之道。切記!

這兩天在家,為你每一個人寫一張「溫柔敦厚」,有斗方,有橫幀,有菱形,題上你的名,落款鈐印,給你留念,要你記得,高三時導師以「溫柔敦厚」做為班訓,導師也曾盡力以「溫柔敦厚」對待你,希望你終身「溫柔敦厚」。切記!

徒們!再多的訓示、理想,都比不上腳踏實地的實踐。切記!祝

溫柔敦厚!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六月八日

                                                                                                                                                                         回頁首

7.問  題:如何培養正確的人生觀

內  容:請問什麽是人生觀?怎樣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如何培養理性思考的能力?

回應人:徐茂瑋  回應內容:

什麼是人生觀?簡單的說人生觀是一個人在宇宙間的自我安頓。由我從何而生?要怎麼過這一生?到死後歸於何處?對此三大問題的質疑與安頓,至於如何安頓?因人而異,正是「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古聖先賢的安頓之道也不能全盤移植,必得自己探索、領悟、建構,完全獨自咀嚼消化,絲毫都不能抄襲、copy。人經由知識的學習,知道了真、假、對、錯,一方面又體悟是、非、善、惡,產生價值判斷,有「何者當為,何者不當為」的抉擇。當思索「從何而生?死歸何處?」時,很容易生出對「無限」、「永恆」的嚮往與追求。人終其一生都在質疑、安頓或不能安頓之間,不論是否安頓妥當,人生觀是人價值判斷的依據,是言行舉止的指揮者。

家庭是人生觀建立的第個場域,孩子的主要照顧者(通常是父母)是孩子人生觀芻型的形塑人,照顧者的人生觀表現於生活中的言行舉止,孩子初期只能照單全收,我們看三歲小孩如何罵人,大概它的主要照顧者就是如此罵他,所以暴力傾向者往往來自暴力家庭。我以前有位學生待人存敵意,不信任人,拒絕他人的關懷與善意。後來得知,父親棄家,母親長期在外工作,她與弟弟寄養於外婆與舅舅的家族中,從小備受排擠、歧視。因而,她的人際觀是如此。家庭的人生態度、價值判斷影響人極為深遠,甚至一生無法超越、擺脫。

孩子長大進入學校,開始接受老師的教育、同儕互動,逐漸受家庭之外的社會頻繁影響。至此家庭、學校、社會三者錯綜交織影響孩,隨著年紀增長,家庭影響力漸弱,畢業後學校的影響力亦然。這其間傳播媒體、網路與書籍的潛移默化,卻是不容忽視,由幼童對異性模仿A片的動作,可見一斑。

蘇格拉底說:「未經過檢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生活。」人生觀亦當如是。人人有不同的人生觀,然而,當可用理性檢視之。以考試弊為例,作弊成功者當下是有利的,拿到分數,有面子,可免去挨罵……等。但是,內心不安;一旦作弊成習,學習不踏實;下一次可能失風,遭記過信譽掃地……等,長遠來看,弊多於利,而偏偏人生是長遠的累積,不能只圖眼前利。(這也是價值判斷──是否經得起理性考驗?)

除了理性,人還有感性,犧牲個人小利,造大眾之福,藉理性的分析外,熱情往往是實踐者的關鍵;明知不該偷腥,但是性慾作祟,不能控制。如何平衡感性與理性,是人一輩子的功課。人生觀中對情緒管理、慾望的滿足與節制、止於至善的求、救人濟世的熱情……等,都該有所安頓。

是故,以理性思考為基礎,時時檢驗自我,妥善安頓七情六慾,求圓融、和諧的人生觀。行文至此,大概處理了現世的安頓。但是,人將面臨死亡,基督宗教徒以「安息主懷」安頓死後的世界;中國的佛教徒喜以「極樂世界」為往生之依歸;道教徒則到陰府接受閻王審判,陽間的善惡此時得到報應;無明確宗教信仰者,可能也相信「冥冥中當有一主宰」。中國的儒家道家在人性的安頓與天人合一,超越現世生命,能滿足人永恆的意義,都具備宗教情操的最高境界。完全沒有宗教信仰者,大概死後就腐化歸向大自然吧!宗教之於人生是否必要?見仁見智,然而,正信的宗教都主張趨善避惡、愛人惜物,能安頓身心靈,因此,我總鼓勵學生接近正信宗教。

父母如要培養孩子的人生觀首要在於檢視自我的人生觀,提昇人生的境界,身教重於言教,孩子自然受到陶冶,不言而教。

對青年學子建構人生觀,建議下:

一、多吸收──閱讀與聆聽(上課、聽演講、與人對話……等)

二、多觀察──觀察社會百態與大自然。

三、多思索──用理性。

四、多體會──用感性。

五、多反省。曾子每日三省,蘇格拉底不斷檢視生命,深刻自省的確是改善過失,獲得智慧的捷徑。

以上論述即為理性思考的結果,如能行之,理性思考的能力亦在其中矣!

載於教育部「生命教育知識平台.諮詢輔導區」

http://life.edu.tw/homepage/094/subpage_c/subpage_news/guide.php

                                                                   回頁首

8.從哈士奇救幼主  談生命智慧         

今年元旦高雄一隻富靈性哈士奇小母犬,從馬桶中叼起女主人剛生下的男嬰,並且舔乾男嬰鼻中的水,救了小主人一命。小哈士奇犬的女主人A小姐未婚懷孕,懷孕七、八個月時男友不知去向,想墮胎已來不及。元旦陣痛卻因積欠半年健保費,不敢上醫院生產,也不想打擾她的室友,咬著毛巾硬撐到浴室企圖獨自生產。坐在馬桶上生下嬰兒,欲以指甲剪剪斷臍帶,一時暈厥,由馬桶上跌落地面,嬰兒掉入馬桶內,A小姐無力救出嬰兒,也無力呼叫室友,小哈士奇犬及時進入浴室,趴上馬桶,叼住嬰兒的腿,由馬桶叼出嬰兒,A小姐接過嬰兒,嬰兒的頭、臉、鼻都是水,A小姐又站不起來拿毛巾擦拭,小哈士奇犬使命地舔嬰兒的鼻、臉上的水,嬰兒方放聲大哭,A小姐見嬰兒得救了,突然有力氣呼叫室友來幫忙。室友叫救護車將母子送醫急救,母子平安。A小姐表示因無經濟能力,不但無法撫養男嬰,連靈性的小哈士奇犬都要送人領養。

此新聞披露後,掀起相的新聞熱潮,可笑的是新聞焦點都在小哈士奇犬身上,一窩蜂的讚美牠的靈性,居然還懂得為小主人舔乾鼻中水,千鈞一髮救活小主人。許多人詢問、要求認養小哈士奇犬,男嬰則乏人問津。甚至,哈士奇犬被譽為最佳的救護犬,市價水漲船高。

我們並不否定小哈士奇犬的聰明、靈性與值得歌頌;無辜男嬰未來的安頓,亦是非常重要的事。然而,最令人關切的該是A小姐十四歲的年輕生命,將來要何去何從?因為,怎麼樣的人生觀與人格特質,使這麼年輕的生命如此混亂不堪?寫作此文的初衷,絕對不是要質疑A小姐的不是,而是效法儒家「嘉善而矜不能」的哀矜情懷,藉此探討生命的安頓,尤其我們深知這並非個案,在社會的各個角落,每天都在上演類似的悲劇,因之,呼籲每個人宜致力於安頓自我,父母、教師要教育孩子安頓生命。

如果由此事件的結果往前逐一推,可以發現有連串的關鍵決定,都足以改變後果,如:何不告知室友有臨盆的徵兆?為了自身及兒安全,雖積欠健保費仍應赴醫院生產;既不結婚,怎不小心避孕?……等等。上文已提及本文不是要責難A小姐的錯,也了解每個人犯下致命抉擇的背後,定有錯綜複雜難以釐清的苦衷,不然何以淪落至此?然而越往上追溯,問題卻越單純而且容易解決。是故,我們該得到的教訓是:謹慎於生命的每一腳步,正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嚴酷的社會往往不容許人犯錯,小錯人所不免,但是如果不斷犯錯,錯失每一個煞車關鍵,恐怕真要一步一步走上不歸路。

然而,人最大的困難在於:如何辨別對錯?何以預見未來的危機?

正本清源之道──追求生命的智慧。一、向人學習:孔子教我們「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當自省而有過則改之,無過則自嘉勉。二、向書學習:多讀古今中外的好書,將書中的菁華與自己的生命印證,內化之,實踐之。以當下的慧與清明的自我,該有能力判斷:人之賢愚與書之優劣。長時間的追求、提昇智慧,循序漸進,智慧愈高,自我愈清明,雖然成不了聖人,仍舊說錯話,犯小過,但是何者當為?何者不當為?卻是越來越明確,無謂的困擾將逐漸遠離生命,充實與幸福的感覺漸濃郁。謹以本文祝福A小姐早日安頓好自我。

本文載於「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時勢評論」回頁首

9.給302班家長的信──請放下小烏龜

302班家長的信──請放下小烏龜

親愛的家長:您好!

暑假中孩子開始進入高三生涯,您是否感受到他的努力與壓力?或是因孩子不如您的預期,使您渾身不對勁,又不知如何應對?我看到孩子們的焦慮普遍升高,有的已進入狀況──明顯自律──早上不遲到、中午1230準時午睡;當然還是有人遲到連連,上課睡覺、打混、玩手機……。老實說,多鼓勵、打氣、陪孩子聊聊,有時也板著臉訓訓孩子之外,我帶了這麼多屆畢業生,依然沒有特效藥。秉持一貫的課業教導、心理輔導、策略指引,加上高三生最需要的陪伴與傾聽,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高三生涯,不自亂陣腳,做孩子的後盾,帶給孩子溫暖與安定。

人生的路那麼長,一次升學考試影響的只是未來四、五年的求學環境,絕不會決定孩子一生的前途。是故,我及其他老師當然會盡全力教導孩子創造最佳成績(是孩子最佳的成績,而不是與他人比較的成績),但亦然眼光放遠繼續培養孩子的人格特質、學習能力與待人處事之道。

素來鼓勵高三學生做一隻小烏龜,現在的實力是高一高二累積下來的,有人站在高處,有人居中,也有人處下,但距離學測或指考仍有一段時間,一步登天不可得,像蹻捷飛躍的白兔亦不可能,焦慮、緊張反而影響學習效率。看清此一現實,認命做一隻小烏龜,每天慢慢爬──因為絕對快不了。不要管前面的兔子或其他的小烏龜們,只管自己,調整好情緒,讓自己平靜、穩定一步一步向上,而我們這些老烏龜在旁陪伴打氣。小烏龜居於自己高中三年學業的巔峰參加學測,既已盡力,I did my best. 坦然接受結果。若不滿意,再重新出發,繼續爬坡,再創更高的高峰,參加指考。不與他人比較,實現自我,超越自我,悅納自我創造的成果。若還不滿意,捲土重來,亦無不可,但不懷憂喪志,不妄自菲薄,因為我的確盡力了。

我更以為人生所有的追尋都宜以此態度對待之,每天持續地努力──慢慢爬,盡一己之力。已盡人事,然後聽天命,所謂天命不是命中注定,而是先天稟賦的限定,以及現實的侷限。NBA明星球員喬丹是青少年的偶像,我問學生:「如果你用喬丹的兩倍時間練球,會有喬丹的成就嗎?」學生都會搖頭。縱使體能、身材與喬丹相仿,但還得有支持系統、好教練、NBA的好環境等助緣,只要缺一助緣,即可能功敗垂成。所以天賦及現實的限制,使人的發展有極限,人生閱歷越豐富者越能體悟人的有限。但若因此喪失發憤向上之心,便墮入消極虛無之途;反之,確知人的有限,明白實現自我的不易,創造生命巔峰的可貴,更能激發自我活出精彩的一生!

兩年前在一工作坊,巧遇十多年前的學生,現已任教高中數年。她特別與小組分享當年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我的小烏龜理論撫慰了她最慌亂的心,使她平靜下來,真的做好小烏龜。當老師後也一再以此安撫她的學生。

雖有小烏龜理論,但高三生依然患得患失,我總戲稱是人格扭曲的一年,如此受虐、自虐的一年,孩子的收穫只有上XX大學嗎?或者可以順勢指導孩子面對挑戰的能力?考大學的關鍵是EQ,不是IQ,因為IQ已定(而且是父母的基因該負責)EQ卻可以藉此危機訓練。我要求高三生第一件是「認命」,打心底接受自己是高三生,已進入非常時期。其次得「割捨」,線上遊戲、MSN、熬夜打手機等耗時過多者都得割捨與節制。然後「自律」,作息正常、依計畫讀書、複習,甚至運動、娛樂都得要求效率。繼之以「規劃策略之能力」,策略錯誤浪費時間、精神。最後,以「毅力」貫徹之。

「一切揭曉後,不論結果是否如意,坦然承受,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喪志。」平日即教導孩子如是處得失,此得失哲學,身教永遠重於言教,若孩子一旦表現不佳,父母師長顯露失望之色,所有言教皆成虛偽。孩子如此奮鬥一年,其中辛酸艱困,過來人方知,然而,認真用心走過這一段的孩子,心中了然:「我有多少能耐?我能掌握自己,當再次面對類似生命困境,我能克服它!」若孩子至此境地,他考上那一所學校,是不是不那麼重要了?

日前在校園遇一校友,「你讀得好不好?」孩子毫不遲疑:「不好!」「你不喜歡你讀的系?」「對呀!」高三生選校系一事常導致親子衝突,年年戲碼不變,我一向主張尊重孩子,從旁協助指導,讓孩子抉擇並負責。高三仍該利用有限的時間探索自己的志趣,縱使孩子一時找不到,上了大學還可繼續尋覓,永不嫌遲,只是請爸爸媽媽適時地放手,多給孩子自主的空間。

台灣的孩子不愛上學、不愛讀書,因為上學、讀書都只是升學、就業的「工具」,當學習只是「工具」,何來樂趣?登山或郊遊時心中只有目的地,沿途的登高、行走是不得不的「工具」,對藍天白雲、山光水色、鳥語花香視而不見,走這一趟路不但索然無味,甚至是「酷刑」,孩子的上學不就是如此?如何使學校學習不只是「工具」,於此無法論述,然而,協助孩子在學習的過程獲得愉悅與充實感,則是老師與家長該努力的方向,使學習本身亦具有「目的價值」,可以減輕孩子的壓力,學習效果也會提升。如果同意我上述的說法,那麼是不是更應該協助孩子尋找志趣,尊重孩子選擇大學學系,不要讓讀大學成為獲取高薪工作的「工具」,再度墜入另一個「酷刑」。如果選擇的學系是孩子的志趣,學習的過程將比較愉悅與充實,縱使辛苦、挫折,也容易甘之如飴。將來進入職場,工作不只為了養家活口,而是理想的實踐。工作=興趣=自我實現,樂此不疲,是不是比較容易有成就?是不是比較容易有幸福感?這樣的人生能不精彩嗎?

所以,請爸爸媽媽適時地放手,多給孩子自主的空間。

未來的日子,孩子將面對許多難題,需要我們共同的協助、輔導,如有任何問題敬請告知,若有學校當改善者,請不吝賜教!敬祝

闔府平安喜樂!

302班導師     徐茂瑋   敬上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九月二十四日

回頁首


 

[1] 《徐茂瑋網頁》網址: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htm

[2] 例如:誰說要過情人節?害得沒有情人可過節的人,自卑得不知要躲到那裡?更何況有西洋情人節、中國情人節還有白色情人節。

[3] 第一天課堂上,因為有位孩子穿喬丹籃球鞋,我用了半節課,說明我不希望孩子使用昂貴的生活物品的理由,更請孩子不宜在校內使用或穿戴,幸而孩子們大概都還能接受。

[4] 每年寒暑假前都商請各科教師推薦好書,編纂成〈寒暑假推薦書目〉提供孩子參考。歷年的〈寒暑假推薦書目〉都掛在《徐茂瑋網頁》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htm歡迎參閱。

[5] 以往的大學聯考比較偏向記憶的題目,高三是決戰的關鍵,目前的命題方式重理解、推理、綜合、應用、鑑賞……等能力,高一高二奠定的實力,才是一較高下的主戰場,待高三才要拼,為時已晚。但並不是高一二就衝刺,而是,正常的平穩的學好老師所教,利用時間大量閱讀,建立知識網絡,到高三就見功效。其實,大學、碩士班、終身學習都是如此。請參閱拙作〈大學入學學科能力測驗 促進國文教學正常化〉http://www2.lssh.tp.edu.tw/~life/01_13.htm

[6] 見注3

[7] 請參閱「麗山高中生活哲學網頁」http://www2.lssh.tp.edu.tw/~life/index.htm 麗山高中最新公告(左下方)→網路E學園→生活哲學

[8] 有一位孩子在高一升高二的暑假迷上金庸,讀完金庸後,從此手不釋卷,各種領域的書都讀,今年考上中央大學。(他的高一成績平平)

 

 

10.升大學,是生涯的中繼站而非終點站   徐茂瑋  親子天下 2017-04-18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3367

考大學雖只是人生中的一小部分,但對高三孩子來說,他們是正走在這個關卡上的主角,難免焦慮、得失心重。師長們如何在此階段給孩子適切的回應,陪伴他們勇闖高三最後關卡?任教高中38年都當導師的台北市麗山高中老師徐茂瑋分享了他的建議。

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目前各學系正陸續放榜中,最幸運者錄取夢寐以求的學系,過了升大學的關卡;次者錄取不怎麼喜歡的學校或學系,正苦惱該不該報到;連備取都沒有的完全落空者,「算是」運氣尚佳,傷心失落一個星期,擦乾眼淚再重拾高中課本,離指考還有兩個月左右可以衝刺。還有一類不知是「幸」或「不幸」,被吊在半空中的備取者,這是最令我憂心的情境。他們只能苦苦等待,別無他策,我曾有位學生每天魂不守舍,無法聽課,更無心複習指考科目,焦慮、無助,完全不知所措,就是等、等、等⋯⋯一直等到5月中旬,還好他備取上台大中文系。學生說:「如果落榜,只剩一個多月,不知道要如何應付指考。」如果孩子真「不幸」到此地步,更需要家長與老師們的支持與協助。

 

禍福相倚,以平常心面對結果與未來

我們暫且把時間拉回3月中旬,第一階段篩選結果公布的那一天……

篩選結果公告後的第一堂課,一如往年,我第一句話就說:「首先恭喜未過門檻的同學,可以專注、安心地準備指考。」接著說:「過關的同學,嚴峻的挑戰才開始。」轉身於黑板上書寫「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第58章》

禍福相倚,人生的路本來就是高低起伏,正如月有陰晴圓缺。學測成績如意與否?申請學校能不能通過第一階段篩選?都不是我們可以掌握的,更何況此階段只是升大學的「中繼站」而已,一切都在未定之天。所以我教孩子們:「喘口氣,與家人認真、周延地思索、討論下一步棋要怎麼走。」

準備指考的同學,查清楚想念的學系「採計科目及方式」,並確認自己是否符合「學科能力測驗及英語聽力檢定標準」(註1) ,擬定學習策略與計畫,希望所有科目均衡發展,或是側重某幾科目,甚至放棄完全不採計的科目⋯⋯確認之後,割捨不重要的「欲望(註2)」(如:寶可夢、社群網站、韓劇等誘惑),勇往直前。

通過門檻的同學,先將過關的幾個學系排序,用較多的時間與精神投入排序在前的學系⋯⋯當天我教學生的人生態度:「禍福相倚,得意時不要忘形,失意時不可喪志,以平常心看待人生的高低起伏。」不只是對治當天的困境,依然適用於當下,也是終生的人生哲學。

不論當下的處境是:指考鬥士、上榜者、申請中、備取中,或剛剛成為指考鬥士者,未來的禍福都不定,但可以掌握的是當下。上榜者,繼續認真完成高中學業;等待者,設法穩定情緒(難度極高)學習第6冊與複習;指考鬥士,依原有策略,埋頭奮鬥;「新指考鬥士」,與其自艾自怨不如發憤圖強,仍然大有可為。

指考放榜後,還是那句老話:「以平常心看待結果。」對結果滿意的,一邊休養生息,一邊規劃,大學生涯又是另一階段的開始,「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大學不是任你玩4年;不滿意想重考的,好好思量,擬訂計畫與策略,勇敢前進;不想讀大學也是好選項,顛覆高中3年既定思維,海闊天空,任你遨遊。

 

玩味得失,師長該給予「關懷、傾聽、陪伴」

曾經有位家長告訴我:「我了解我女兒,她應該讀藥劑系,一個月5萬多元的薪水最適合她。」我勸說無效。有天父女在家中為此又起衝突,女兒拿著水果刀將自己關進浴室,父親撞開門奪下刀,當晚媽媽帶女兒去吃牛排。我以為大和解了,填志願時爸爸還是堅持藥劑系,「聰明的」女兒分數不夠,沒上藥劑系,念了化學系,現在從事相關工作也蠻快樂的。

我的高中同學林鴻信,原來念丙組要當醫生,不知他心理怎麼轉折,轉組考哲學系,如願以極高分榮登台大哲學系狀元,讀到大四又轉念要行醫救人的肉體,同年考上陽明大學學士後醫學系。服完兵役白天學醫,晚上又於台灣神學院研讀神學。學醫4年後決定放棄醫學,改為拯救人的靈魂,專心研究神學。林鴻信到德國杜賓根大學取得系統神學博士學位後,又赴英國諾丁漢大學神學系再得哲學博士,曾任台灣神學院院長多年。他說:「還好我放棄醫學系,不然台灣多一位不快樂的醫生。」

我任教高中38年都當導師,樂此不疲,還剩3年就得強迫退休,十分珍惜我的教學志業。學校日總告訴家長:「常被您的孩子氣個半死,但因為我熱愛教學,所以我甘願受。每天到學校都很快樂,每個月就有一筆錢進入我的帳戶,我的教學工作,目的價值遠遠多過工具價值,因此我不覺得工作辛苦,相對的人生幸福感也提高。所以建議讓您的孩子選擇他喜歡的學系,因為喜歡,會樂於學習,良性循環,也比較可能學得好。將來有可能於此領域工作,由於願意付出,容易有成就,幸福快樂就不遠了。」

我常戲稱高三是人格扭曲的一年,有時候家長也扭曲了。「關懷,傾聽,陪伴」是師長的天職,高三生此刻更是需要「關懷,傾聽,陪伴」的家長,當孩子有困難時,提供諮詢或資源,給予理性的建議與精神的支持,不操控孩子的選擇,尊重、信任孩子,他們已經長大,家長應該放手,讓孩子選擇他要走的路。

高三是辛苦的一年,卻也是學習人生課題的好時機,追求的目標未必可得,得之,是樂?是福?失之,是苦?是禍?仔細品嘗個中滋味,將來還有得玩味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