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304日──只有你才能決定自己的方向     

有位同學問道:「我對未來一片茫然。有誰能夠告訴我,我該往哪走?」

我要告訴這位充滿疑慮的同學:「只有你可以告訴自己要往哪走,沒有人可以告訴你。」

我教導學生:「認識自己,探索世界,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具體建議如下:

◎多觀照自我──古希臘戴爾菲神殿上刻著:「認識你自己」。

◎多閱讀──讀書、讀人、讀自然。

◎多思索──學而不思則罔。長久下來,人生觀、價值觀就能逐漸由粗糙而趨向圓融。

◎多體悟──用心靈去感應。

◎設身處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多反省──反省是提昇自我的基本條件。

請參閱:http://www2.lssh.tp.edu.tw/~life/03_17.htm

 

1.【投書】來自高中生的一封信:當你用成績定義一個學生的優劣,你已不再把人視為人

2.高中生選系三部曲之一:為什麼學生對什麼都沒興趣?   顏聖紘16 Feb, 2017  鳴人堂

3.高中生選系三部曲之二:興趣究竟能不能當飯吃?顏聖紘17 Feb, 2017    鳴人堂

4.高中生選系三部曲之三:如何連結自身興趣與眾多大學科系?   顏聖紘18 Feb, 2017  鳴人堂

 

1.【投書】來自高中生的一封信:當你用成績定義一個學生的優劣,你已不再把人視為人  作者 Austin.Jin     2019-03-01 獨立評論@天下

(我看見的未必客觀,也不會反映所有人的情況,我只是,在這裡寫下我看見的、體會到的。僅此而已。)

一個成績代表成功的世界

時間回到4年前,國中時候,導師對我的評價是這樣的:很會做人,但不用心讀書。

當時我是這樣想的,我只是做好幹部分內的工作、跟老師交流想法、在同學有困難時給予聆聽與一點建言,或許再加個有禮貌。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我只是自然的這樣做,並不覺得那有什麼意義。

我做人如何,對於我的成功與否──成績,並沒有關係。成績差,得到的就是家長的責備,老師的擔憂。在我看來,有資質但不認真的我似乎也是班上問題學生的一員。那句評語,重點還是第二句吧?就是成績不夠好。

小學的補習班,成績好的同學會在全班面前受到表揚,拿著集點卡收集優秀的印章。中學校門外,掛滿了一張張榜單,宣示著辦學的成功。成績好受到老師的表揚與同學的稱羨,也是理所當然。補習班中,一張張名校學長姐與主任的合照,一片片的榜單貼滿了整面的牆壁。一位位滿級分的學長姐經驗分享,老師表揚學科競賽表現優秀的同學,將醫科視為成績出色的學生理所當然的目標。一個個勵志故事,一張張紅筆改過的考卷。背後都在傳遞著一個核心價值:成功=優秀的成績。

讀書是學生的本分,但沒有人跟我說過讀書不是學生的一切;競爭是必然,但沒有人跟我說過不是每個人都要做第一名。

當我們成為學生的一刻,目標就被定好了:取得好成績,往上爬。 

當我說想讀職校,所有人都來勸阻

許多人都喊著讀書不是一切,好像喊著喊著,就會懂得身為人其它方面的可貴。

但當你用成績定義一個學生的優劣、用薪水定義一個人的成功,你已不再把人視為人,只不過是用著一套品管標準審核著眼前的商品罷了。

國三那年,我將一切的精力投入在讀書。並不是自己有所期望,而是來自於他人的期許。當我說出想讀職校的想法,得到的只是詫異的眼神與勸阻。

欺騙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我在筆記本的前面寫下了:目標雄中。

在好幾個夜晚,我獨自面對著一道道解不開的題目生氣、翻著一頁頁看不懂的詳解哭泣。每日的行程就是學校與補習班,與同學的交流什麼的並不重要,興趣什麼的只不過是阻力。我不再用心經營人際關係。曾經熱愛拍照的我,相簿內的照片不再更新;曾經樂在繪畫的我,筆下只剩下筆記的無奈。

幾個月後,我「成功」了,從校排幾十名成為全校第二;從班上第七名變成班上第一,從第三志願的分數升到了第一志願。

公布成績的隔天,經過相隔8個教室的班級,還有同學叫住我表示稱羨。老師一個個給予讚美與獎勵。

我貢獻了補習班牆上的一張照片,站在學弟妹面前做經驗分享。然而,在榮譽的外表下,內心有一份空虛、一份不真實。

興趣?我有過那種東西嗎?

享受著成功的同時,伴隨而來的是高中生活。在無意識中,我已經把成績視為評斷自己與同學的唯一標準。生活彷彿只剩下了讀書。為何而讀?我不知道,也不重要。漸漸的,我封閉了自己的內心,跟他人討論想法的心已不復存在。

興趣?我有過那種東西嗎?班排32的我,又有什麼價值?說到底,人可以用「價值」來形容嗎?拋棄了興趣,失去了自我的,到底是誰呢?

此刻的我,在電腦前組織著這篇構思許久的文章,左手邊是畫了一半的草圖,電腦存著做了一半的備審作品,新拍的一張張的照片更新著我的相簿。

我很幸運,有個朋友開導了我,讓我看見了忘卻的可能性。有部影視作品讓我意識到設計這行業的存在,讓我有機會正視了自己的興趣。

但是我想,並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幸運。

「成績」成就了多少學生,又讓多少人陷入絕望?

昨天晚上,與一名好友通了電話,她還是在體制下不知如何生存的學生。對讀書沒有興趣,不知道讀書的理由。在這風氣下,所謂的自信早已被侵蝕殆盡。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又如何往前邁進?

這樣的學生有多少?她不是第一個與我訴說的同學。成績代表成功的風氣成就了多少學生,又讓多少學生陷入絕望?當學生被成績所定義的成功遮蔽了雙眼,又有多少人能看見成績之外的可貴?

不可否認的,不論是師長抑或親友,也會倡導所謂的讀書不是一切。誠實、助人、禮貌、貼心,太多所謂的「美德」,人之所以為人,不就是因為這些難以量化的特質嗎?

但,難道舉辦個班級德行評分,辦個模範生選舉,就能反應學生們的心理素質嗎?能用一套標準評分的,那不是人,而只是生產線上的產品而已啊。

現在的社會風氣未必全然是錯的。名校學長姐的分享也許能幫助一些人找到方向;榜單也許能激勵更多人獲得繼續前進的動力。但我們不能無視為此痛苦掙扎,找不到方向,痛苦著、迷茫著的吶喊。其中又有多少是這種風氣要負責的呢?

作為一個學生,這是我看見的教育,一個成績代表成功的世界。

喊著讀書不是一切的口號並不能解決問題,學生真的體會到了其它事物的價值了嗎?那麼多學子找不到自己的興趣,又是為什麼呢?

若不知道自己所追求為何物,聽不見內心的吶喊。請試著,給自己一次機會,面對內心真實的想法。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是最嚴重的,不知道還什麼都不做才是。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而這個答案,往往就在自己身邊。     (作者為高雄中學三年級學生。)§§    回頁首

 

2.高中生選系三部曲之一:為什麼學生對什麼都沒興趣?   顏聖紘16 Feb, 2017  鳴人堂

每當到學測完寄發成績單,高中生要選填志願的時候,許多老師與升學專家通常都會宣稱「興趣很重要」,還有「選填志願不應該盲從」。但是不論是高中老師、大學教授與家長應該都有一種共同的經驗:當你與學生(小孩)談論「你的興趣是什麼」的時候,他會告訴你「不知道」;問他為什麼「不知道」的時候,他還是會回應你「不知道」。

這樣的學生其實也不是現在才有,我當年念大學的時候也遇過不少「對什麼都沒興趣也說不上來自己的興趣是什麼」的同學。但是當年的就業環境比較沒有那麼嚴峻,目前台灣社會的幾個重大問題也還沒有浮現,所以過往那種「什麼都沒興趣的學生」也不會受到多大的關注。

以前剛開始教書的時候,我對這種「什麼興趣也沒有」的學生有著很多的不理解。總認為「對某件事有沒有興趣不是問問自己就知道嗎?不是很直覺嗎?為什麼還要問別人?為什麼還要做那麼多有的沒有的興趣與職涯性向測驗?」後來我大概比較理解那種「對任何事都無感卻又說不上來」的困境是怎麽來的。

首先,我發現許多學生並非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而是「他們從小就產生的興趣與好奇心沒有被好好對待」。所謂的「沒有被好好對待」可能是因為自己缺乏對興趣的察覺,也可能來自於周圍的忽視與壓力。

好比說,有些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明顯喜歡畫畫,但是他很可能沒有察覺到這是一種天分(有些人連一個圈圈都畫不好),自己也從來沒有認真對待這個天分,也很少受到稱讚或接受建議。當年歲漸長,「所謂的主科功課」越來越多以後,這個天分就在記憶中被抹去了。但是許多成人在看待孩子的興趣時,又習慣太快與未來就學科系與職涯(甚至是薪資)連結,因此只要在當代被認為「不賺錢」、「不穩定」、「不高級」與「不熟悉」的興趣領域,都會被直接發落成「沒有用」與「不值得」。這個時候那怕學生有多少的興趣,那種小小的火苗被大水撲滅以後,以後就會被國中與高中(以後變成7-12年級)的課業弄得無影無蹤。

有些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明顯喜歡畫畫,當年歲漸長,「所謂的主科功課」越來越多以後,這個天分就在記憶中被抹去了。

第二個情況是「缺乏專注與耐性」。我發現有些學生對某些事物是有興趣的,但是對任何事情都是淺嘗即止。我在各校演講的時候經常問學生一個問題,「從小到大自認為曾經完整做完、做好一件事情的請舉手」。我後來才知道我問了一個天真的問題。因為很多學生根本不清楚什麼叫做「把一件事情從頭到尾完整做完與做好」。他們從小到大,無論是自己的事、家事、學校中的學習,還有與社會的連結,幾乎都是片段破碎的。回家吃飯,只要負責吃就好,不需要參與菜單設計、採買、清洗、烹調、擺盤、與收拾;在學校上課,也只需要負責填答以及在當週的幾小時課程中記下一些知識,或完成一些操作,然後再拿來通過各種考試。

如果學生在家庭、學校與社會上的學習與體會都是淺層的、片段的、與蜻蜓點水的,其目的就是完成緊湊課程安排所意欲達到的「立竿見影」效果,那麼你給他再多的職涯性向測驗都是無濟於事的。因為他們的聰明與智力都能讓他們完成那些測驗並吸收片段的知識,但他們缺乏從頭到尾完整耐心學習的經驗,只有耐著性子把考卷寫完,然後迅速放空什麼都不想的體驗。

第三個狀況是「缺乏興趣與專業的連結」。實際上,很多學生是可以說出自己「想做的事」,例如「逛街」或「旅行」。但是他們或許也看過一些「逛街和旅行達人」的事蹟,但是他們並不知道要成為「達人」所需要的專業是什麼,也不懂得看門道。

好比「旅行」,除了觀光、餐飲之外,還需要交通運輸、歷史、地理、語言、攝影、政治、社會與經濟的知識。如果他們的興趣永遠只建立在「一次性消費者或使用者」的角色上,那麼一時的好奇與嘗新都不能衍生出真正的專注、狂熱與鑽研。我們在媒體上也經常看到各式各樣的「達人」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然而媒體報導的角度經常只著重在「心態」、「是否戲劇化或故事性」以及「成果」。甚少報導告訴大家成就一個受人稱許的專業究竟需要什麼知識與技術的養成,從最初的興趣到最後的成品之間有多少的轉折。如果學生從來不知道這些,也不知道要深究這些議題,那麼他的初始興趣當然不會成為一個生涯的選擇。

我們在教學現場上經常要面對這些「已經考上大學但是對什麼都說不上來有興趣的學生」,這類學生的比例還相當高。這些學生通常早就把小時候發自直覺的興趣給丟了,然後一直仰賴「考試成績的高低」來評估自己的興趣,甚至把那樣的「成就感」內化成自己的興趣;因為他的興趣就是「藉由考試得到成就與存在感」啊。

我曾經遇過好幾個學生跟我說「現在回頭想想,我真希望自己不要那麼會考試」。為什麼呢?「因為一旦很會考試,就會被當成優秀學生,就會被賦予一個不能回頭、不能出錯、不能做與分數門檻不合的選擇」。學生告訴我「我都已經快要大四畢業了,才發現自己的興趣根本不在這個科系,但是現在要告訴爸媽我不想要繼續下去,想要跳出去學點別的,也才發現問題在自己沒有勇氣割捨過去經由考試成績決定的人生選擇」。這其實是大學生相當普遍的困境,也就是「有能力通過不喜歡科目的測驗,但沒有機會與勇氣鑽研自己的最愛」。

所以,如果高中生在選系的時候很想依據興趣選系,但說不上來自己的興趣是什麼,是否應該先想想自己在什麼時候、哪個階段、什麼原因,把興趣給丟了?是自己的敏銳度太低?旁人的壓力?自己太容易放棄?還是沒看見興趣與專業的關聯呢?  §§   回頁首

 

3.高中生選系三部曲之二:興趣究竟能不能當飯吃?顏聖紘17 Feb, 2017    鳴人堂

在前文中我提到「許多高中生在選系時不知道興趣所在」的原因可能來自於「自己太早丟掉興趣」、「旁人的壓力」、「缺乏對興趣的敏銳度」還有「不懂得了解興趣與專業之間的關聯」。可是我們這個社會總是有一種輿論氛圍告訴大家「興趣不能當飯吃」。這聽起來超怪超氣人的。如果興趣不能當飯吃,那選系的時候一堆老師學者專家幹嘛還要還要呼籲「學生應該依自己的興趣選系」?這不是鬼打牆嗎?

我認為「興趣不能當飯吃」這個議題應該要拆解成幾個面向來討論,分別是:「所謂的飯是什麼?多大碗才叫飯?」、「興趣為什麼不會變成飯?」、「如果興趣等於飯又吃不飽怎麼辦?」、還有「如果興趣很多怎麼辦?」。 

飯是什麼?多大碗才叫飯?

當然我們都知道飯碗就是職涯。可是甚麼樣的職業才會被「認可」?所得要多高才叫「穩定」?這完全得視個人對於「完滿人生」的想像以及「真實人生」的認知是什麼。沒有人會嫌錢少,大家都會認為薪水要越多越好。但是完滿人生是否應該只由薪資來衡量?高中低薪資背後的代價是什麼?父母、師長、媒體、學長姊、網民有沒有告訴你?有些長輩喜歡告誡年輕人要找「穩定的工作」,但是「一入行就做到退休的工作」有多少?我們又為什麼常常看到有些人「一直在換工作因此人生多采多姿」?我們容易見到別人的光鮮,也容易看見某些人的辛苦,可是那與我們對美滿人生的想像與實踐有沒有關係?

我認為在大學以前,我們的學生很少觀察與思考這些議題。美滿人生的定義只有一種嗎?實踐美滿人生的方法只有一種嗎?怎麽評量出社會工作以後需要多少錢才能讓自己有「安全感」?一直做一種工作表示「人生穩定」還是「因為沒有其他的本事」?一直換工作是因為「一直找不到工作的成就感或合理薪資」或是「多才多藝」?在退休年齡延長與經濟狀況變差的狀況之下,這些都是許多人一生的課題,並非只有高中畢業生須要面對。可是,我們的教育體系、家庭教育與社會氛圍能不能讓學生開始思考這些議題?或只能無窮無盡地複製成人基於「舊時代與舊經驗」的期待?

興趣為什麼不會變成飯?

姑且不論「工作與興趣結合」是否真是一種理想境界,興趣之所以不會變成「職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嘴巴說說的興趣從來只是蜻蜓點水與走馬看花」,所以不可能從興趣進入狂熱、專精、專注。當興趣沒有成為專業的可能,就不可能達到某種門檻、認識具有近似興趣的達人們,並且看到門檻後面的機會。

但是我們先退回一個點,也就是「興趣如何衍生出專業」?這就涉及「對日常生活中各種事物的觀察與理解」。我舉個例子來說,你喜歡吃豬排飯,最好還是味增湯、白飯和高麗菜絲可以一直加的那種。這是一個興趣。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要吃到這一客定食,會需要甚麼樣的知識、技術、政策法律與服務?

好吃豬肉哪裡來?是養豬的人養的。但是要養好一頭豬,就需要動物科學(畜產)和獸醫的幫忙。但是豬的宰殺又要如何符合動物福利?這是動物行為科學、神經生物學,和人與動物的社會學議題。豬肉要如何分級?如何確保品質?這是食品科學議題。那麼豬肉要怎麽送出去?這是農產運銷議題。但豬肉為什麼變貴了?這是農業經濟議題。豬肉要怎麽烹調才好吃?這是餐飲的專業。但是你為什麼被廣告吸引?這是行銷和視覺傳達議題。如果豬生病了,得了豬流感,居然還變成豬傳人的疾病,那會牽涉那些法律、政策與部會呢?光是一塊豬排就有這麼多的專業可談,我們還沒談到海帶芽、高麗菜是怎麽來的,外加定食店的勞動條件是否合格?

我不是說吃一塊豬排要想東想西的,那這樣也太辛苦了點。但如果一個人宣稱自己有某種興趣與嗜好,卻不曾想過「怎麽來的」,那麼有再多的興趣都不會成為專業,更遑論職涯了。 

如果興趣等於飯又吃不飽怎麼辦?

就好比很多媒體工作者的勞動環境很糟糕,沒有所謂的上下班,沒有朝九晚五這件事。他們的興趣與專業就是觀察與描述這個世界與社會,他們也有相當敏銳的觀察力與文筆,但是媒體產業就是無法提供新人入行四萬五的薪資。

這就是一個現實問題,興趣有了、專業有了,但是那個產業無法提供你滿意的、令人感到安全的薪資水平。就算抗爭也沒有用,因為你沒有那個本事,你的同行沒有那個利器,也看不到加薪的願景。那怎麼辦?這時候你就必然要面對一個抉擇:理想和金錢之間的拉鋸。不過就算你很大方地說「我不幹了」就表示你會找到一個沒甚麼理想性但是會給你滿意薪資的工作嗎?這也不見得,這個社會多的是沒有理想性、沒有專業,然後薪資水平也很低的工作。因此興趣、那個工作能不能實現理想、薪資、時間、空間與心情的餘裕有多少,都是下一個決定時需要被衡量的因素。

最後,有學生常跟我說「如果興趣很多怎麼辦?」,「感覺自己多才多藝反而不知道怎麽挑」。這個簡單。以前我常常被一些大學教授訓示說:「年輕人一定要聚焦在一件事情上,不要這個也想做那個也想做,看起來沒重點」。我當時覺得好莫名奇妙啊,人家就是多才多藝不可以嗎?後來我發現,一個人要發展多種興趣並沒有不可能,但是時間要規劃好、不能只學到皮毛就到處獻寶,最重要的是「身體要好」。如果身體不好,年紀一大腦神經衰弱,學習能力變差,就會真的會變成一個光說不練的嘴炮了。

興趣當然可以當飯吃,但前提是你要有足夠的敏銳度,你喜歡看門道,你願意去學習,你希望越過某個門檻去加入某個專業。但是就算興趣真的變成職涯,也有一定的風險,而如何面對這些人生風險,則是一生都需要的學習。  §§      回頁首

 

4.高中生選系三部曲之三:如何連結自身興趣與眾多大學科系?   顏聖紘18 Feb, 2017  鳴人堂

本系列的首部曲提到「許多高中生在選系時不知道興趣所在」的原因,而在二部曲中,我認為「興趣當然可以當飯吃」,但其前提是你要有足夠的敏銳度,你喜歡看門道,你願意去學習,你希望越過某個門檻去加入某個專業。但是就算興趣真的變成職涯,也有一定的風險,而如何面對這些人生風險,則是一生都需要的學習。

然而「興趣歸興趣」,真的要填志願的時候要如何與數百個科系連結呢?

幾十年前的大學科系數量與現在百花齊放的狀況是無法相比的,這主要是因為科系的成立與存在與否,和每一個知識學門的起源與分歧、當代角色與任務、在每一個社會中被認可的地位、可吸納人才與學生數量、與產業的關係遠近,還有相近學門的競合都有關係。當人類社會隨著時間演進,有越多的新議題、新需求、新產業浮現時,科系就隨之調整,可能是擴大、可能縮編、可能合併,可能新創,也可能會更名。

許多高中生反映「為什麼現在的科系名稱都這麼長?看不懂究竟在做什麼?」如果走進高中的輔導室,大概都會看到一大排的檔案夾,詳列所有科系的基本資料。升學諮詢網站上經常把所有科系分成各種「學群」。然後再由這些學群衍生出一堆「性向測驗」。問題是有沒有人告訴過學生,這些「學群」的分類是如何產生的?有沒有「無法被歸類」的科系?為什麼有些科系直接被歸入「新創」?為什麼有些科系被當成「傳統」科系?為什麼系名很像的居然沒有什麼關係?為何系名看來相差甚大的卻有接近的屬性?這些都是高中生心目中的疑問。

我在翻閱多個版本的國中與高中課本之後發現,我們的教育幾乎不告訴學生知識起源、分眾與流變的過程,甚至在各個不同文明中的發展軌跡。我們對於歷史的了解,侷限在當權者願意告訴你的政經事件,而忽視了「凡事皆有歷史」。如果我們在國高中階段缺乏各類知識發展歷史的教育,一個學生就會無法確知為什麼只需「國英數理化史地地科外加生物」就能夠完整描繪這個繽紛多彩的世界,他無法了解為何只有這些科目是重要的?他也無法察覺為何課本中的那些議題是重要的。

我曾經開授過「科學史」的通識課程,該課程的選課資格是「非理學院學生」,也就是說,開課程的設計原本是希望「第一類組學生」具備一些科學素養。但是我在那個課程上觀察到兩個現象:首先,就算在課堂上大談海權帝國的版圖、彼此之間的戰爭如何與生物資源的分布與多樣性有關,或是二戰以後前殖民地相繼獨立,一方面高舉民族主義大旗的同時,又要由與前西方殖民國維繫科學技術的關係,我都會發現許多第一類組學生對這些世界大事忘得光光的,好像一切歸零的感覺。第二,這些學生在過往的學習中,應該早就要發展出「回顧議題發展」(也就是歷史)的能力,但是他們通常只能使用「由AZ」的思路來描述議題,而缺乏「凡事都有知識網絡,如何描述則端看解讀者的意圖」的概念。

正因為缺乏這種「依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回顧、分析與歸納的能力,一般來說高中生經常缺乏面對複雜資訊的能力。而大學科系的多樣性本身就是一個讓高中生頭痛的複雜資訊。

除了缺乏知識歷史與脈絡的認知之外,高中生不知如何根據興趣選系的另一個原因是:「無法區分知識、技術、科學、教育、法律與政策,產業與服務」之間的差別。我在本系列文章的第二話中曾經提到「豬排飯」的例子,在此我再舉另一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有一次我被邀請到某高中去演講,我從我正要走出研究室門口、搭上高雄捷運、搭上火車、走到該校的路程中,拍了大概20張照片。在演講上,我想問高中生「從那些照片中看到什麼現象?產品?服務?或想提出什麼樣的問題?」

好比說我下樓的時候,我們系館的電燈通通換成LED燈了。為什麼要換成LED燈?有人說LED燈省電,但是也有人說LED燈管容易壞;有人認為LED燈的光質沒有傳統燈管好,但也有人認為那個在技術上根本不是問題。其實如果學生在乎這件事,就應該會追問下去,然後他就會知道此事涉及一大堆的專業學門,諸如光電工程、視覺生理、或是室內燈光設計。

接著,我走到系辦公室的時候看到地上有幾盆山蘇花,但是山蘇花在野外通常是附生在缺乏基質的樹幹上,把它種在土裡的生長狀況會有什麼差異呢?這種園藝觀賞用的山蘇花和平常在吃的炒山蘇一樣嗎?為什麼一個會苦一個不會苦?有人說吃多了不好,也有人說沒關係?如果學生在乎過這件事,就可能會知道這與天然物分析、作物馴化、植物生理、和食品科學或食品營養是有關連的。

而在我走到台鐵領票時,發現車班誤點,雖然售票機前沒人排隊,但有一大堆人還是塞在窗口前面,是什麼樣的原因使電子售票機的利用率低?為什麼有人不使用信用卡買票?為什麼台鐵的車票難訂但是還會虧損?為什麼自強號的窗框那麼窄連手機都放不住?如果你是高中生,你認為這應該是什麼樣的專業可以解讀與解決的?

如果你是一個經常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充滿好奇心並喜歡發問的學生,你應該無法被「廠商就這樣設計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因為習慣難以被教育改變」的答案所滿足。如果解決問題是你的興趣,你應該就能追問下去,了解究竟什麼樣的專業是解方,它可能是技術、可能是材質、可能是法規、甚至可能是行政與溝通技巧。

不過,就算你知道解決問題的專業是什麼,就表示選擇科系沒有問題了嗎?我通常建議那些對某個議題或領域有明確興趣的高中生千萬不要只看系名選系,而要仔細看該科系的教授專業為何?近年執行研究計畫為何?查查碩博士論文網其研究生的論文方向為何?每個教授專長組合起來是不是能夠完整描述一個學門?如果某些專長或課程在該系沒有被開授,在該校是否還有其他系的課可修?

有人應該會說,高中生哪有這麼多的本事?然而如果我們在國高中的教育中置入知識發展的歷史、培養與提點學生如何分析與深入自己的興趣、與現存的知識學門產生連結、釐清有興趣部分究竟是知識傳播、學術研發、產品服務、或是政策法律,那麼學生自然比較知道如何「看門道」,也不容易被眼花撩亂的科系名稱所困惑。

不過這三部曲講了半天,說不定還是不敵「選校不選系」、「加考某個科目湊分數」、「管它有沒有興趣,分數到哪就填一個最高分的系」、「挑個門檻低的系先進去再轉系」,甚至是「士農工商本來就不一樣怎麼可能平等」的思維。這就得仰賴所有教育工作者與家長的共同努力,還有學生自身的覺醒了。

此外,縱使我們目前的教育現場、親子教養文化和社會氛圍可能並不支持學生從小就有機會依據自己的好奇心與興趣進行各種深入的探索,這也不表示所有的責任都在「大人」身上。

我們看過太多各行各業學有專精的人士在發展興趣與專業的過程中,沒有受到任何的支持,也幾乎沒有被資源挹注,甚至是深受打壓的。這個時候,個人的抉擇、毅力與堅持就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說,光是成天高舉「大人不支持」的怨念也未必是好的藉口了。    §§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