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218日──自作自受的十八歲

苦悶、壓力、心煩氣躁、大人不停嘮叨……是十八歲的宿命?幾篇文章或許給你不同觀點,也許讓你更煩……

1080218日──自作自受的十八歲

1.王鼎鈞/自作自受的十八歲    2019-01-31 聯合報

2.謝哲青/放下手機,直接感受死別生離! 2018-08-30 聯合報

3.聯合社論/當學校處於一種不教育的狀態  2017-06-22

4.洪蘭/失禮不能當率真! 2019-01-17聯合報

5.盛治仁/建中生提醒了我…    聯合報   2017-05-03

6.今天的中國,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全民富二代  青欖君  來源:青欖家長地帶(educool  中國經營報2017.08.15

 

1.王鼎鈞/自作自受的十八歲    2019-01-31 聯合報

美國的中學,對年滿十八歲的學生不再點名,如果他曠課逃學,也不再通知家長。十八歲。成年了,從此以後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假使十八歲算是一個分水嶺, 那麼在此之前我們也許做過許多不負責任的事:對父母執拗、任性、自暴自棄,誤解他們的好意或故意傷他們的心,所得到的卻永遠是愛和寬容。

家庭和學校不同,學校又和社會不同。家庭是你我生長的地方,學校是你我學習的地方,社會是你我貢獻的地方。家庭溫軟,學校平滑,社會粗糙。孩子在家裡舒服慣了,忽然進入社會,難以適應,怨言甚多。是了,這就需要有人告訴孩子,家庭是家庭,社會是社會,人遲早要投身社會,你必須接受這樣的事實:老闆和父母不同,同事和兄弟姊妹不同,辦公室和你的臥房不同,工作也和跟寵物洗澡不同。現在你是去順應、不是改革,你去學習、不是批評。

美國那個最有錢的老闆,比爾蓋茲(Bill Gates),曾經在某一學校的畢業典禮上坦率提出一些忠告,一開始,他就毫不客氣的說,社會上沒有人在意你的自尊心,這個世界期望你先做出成績,再去強調自己的感受。他說,如果你覺得你的老師太嚴厲,等你有了老闆你就知道了。他又說,有些學校不再對學生的成績排出等級,可是社會永遠在排名。他甚至說,好好對待你厭惡的那個人,說不定有一天你就在他手下工作。

這話值得向美國人介紹,也值得向中國人介紹,因多美國人一向不肯這樣說,中國人這樣說,聽到的人不服氣。認為「美國不是這個樣子」。好了,現在他說了,你也聽見了。§§           回頁首

 

2.謝哲青/放下手機,直接感受死別生離! 2018-08-30 聯合報

「大地陷入奇怪的寂靜…田野、樹林、沼澤到處了無聲息…鳥兒都哪去了?

農場母雞孵不出小雞、小豬養不大、蘋果樹結不出果子

農民生了怪病、小孩在玩耍時突然倒下

好像,魔咒降臨…」

摘自瑞秋.卡森《寂靜的春天》,以細膩的文學手法,書寫科技發展為環境生態帶來的破壞,挑戰工業革命以來「科學萬能」與「經濟至上」迷思的科普經典。

卡森的理念很簡單:科技一再改變你我生活,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有些事,或許回不去了,但還有些事,我們仍能多做一點。

我參加一場老友聚會,大家說好,聊天「絕對」不拿手機出來。話題從捷運站附近停車場、台菜與日本酒的搭餐、廉價航空的購買時機、處處可見的夾娃娃機店、手工與大賣場冰淇淋的口感風味、到科學園區的電子布告欄…這可能是近幾年我印象最深刻的聚會之一。那一夜,我們只專注在「人」身上。

不過,更多時候,對於自己感到羞愧,以為天天在臉書上按讚,就是參與彼此生活;在聊天過程中,才發現對朋友生活真貌所知那麼少,社群媒體上那個光鮮亮麗的形象,只是告訴大家「別擔心,我很好」的假象,你我背後,或許都有一兩個說不出口的委屈沉鬱;在面對面過程,我們卸下心防,摘下面具,重新感受人與人最真誠,卻也最簡單的交流。

面對面聊天,可說最有意思,也最人性化的互動。我們在彼此身邊,透過語言、肢體與傾聽,同理彼此生活中的喜悅、哀愁與憤怒,試著去感受那些我們未能參與的死別生離。透過與他人與自我的對話,間接促進了你我對生命的思考與自省的可能;對話過程正是發展同理,建立更核心、親密的人際關係,強化個人及社會行動的方式。感同身受的換位思考(Empathy),也許是身而為人,在面對面談話中所培養出來最獨特的心理能力。

二○○七年七月,賈伯斯在iPhone發表大會上說:「從現在開始,世界就在我們的指尖之下。」我們已經看見智慧型手機與網際網路的整合運用,如何改變公共道德、人際互動與自我意識。我們已習慣隨時接受聲光娛樂與動態訊息,隨時都在搜尋「感興趣的事物」,只要現實的刺激強度和頻率稍低,就容易覺得無聊,下意識拿起手機,看看有沒有什麼新鮮事。

人們對資訊的態度也發生了扭曲,我們從「害怕錯過重要的事」,質變成「害怕錯過所有的事」。美國社會學家雪莉.特克就提出「一人部落」概念,人們躲在自己的世界,透過網路與世界接觸,卻對眼前的人事物漠不關心。

透過《寂靜的春天》,我們看見科技也許帶來進步富足的喧囂,但也帶來衝擊後了無生機的沉默寂靜。

手機及網路不會帶來情感疏離,真正造成一切的仍然是人。在新科技掩護下,人們逃避對話、逃避眼神交流、或許能從衝突及不快中抽身,但也變得更加自我、冷漠。

與新科技相處十幾年,它帶給我前所未有的刺激,極盡可能滿足我的想像與渴望,像談了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不過,是時候了,這不是分手宣言,只是我想,給彼此一些空間應該也不錯。多花點時間與朋友家人面對面,也多花點時間與自己相處、做夢,找回人與人最單純直接的感動。(旅行作家、電視節目青春愛讀書主持人) §§           回頁首

3.聯合社論/當學校處於一種不教育的狀態  2017-06-22

金門大學日前舉行畢業典禮,不少學生未等典禮結束即紛紛離席,應邀致詞的李家同教授對此極為不悅,當場批評學生對講員太不尊重。數日後,台師大教授葉欣誠在臉書貼出該校畢業撥穗典禮的照片,不僅有學生穿著夾腳拖登場,連代表致詞的博士生都露出半截小腿僅著帆船鞋上台。葉欣誠感嘆,「學校不要求,教師不發言,學生沒關係,就是一種教育的狀態。」

葉欣誠的「三不」感慨,點出了當今大學自降身價的癥結所在。他所謂的「一種教育狀態」,話說得含蓄,其實點出的就是一種「不教育」的狀態,學校不敢對學生作出要求,教師也跟著裝聾作啞。且看,金門大學畢業典禮的脫序,校長最後以「冷氣不冷」幫學生開脫;至於台師大對撥穗典禮的夾腳拖,校方則以「天雨」為由表示不忍苛責。這種但求息事寧人的態度,顯示大學已變質成「服務業」,學生就是「消費者」老大,尊師重道自不待言,學校送往迎來似已與教育無關。

若只論畢業典禮的禮儀和穿著,有人也許會覺得「有那麼嚴重嗎」,認為李家同和葉欣誠小題大作。正因此,不僅有學生諷刺李家同「沒競爭力又玻璃心」,認為無法講笑話吸引學生留下來是他的問題;也有其他教授呼籲他「要跟上時代」,不要太在乎這種事。但是,如果談到大學生的公民意識,乃至下一代的整體競爭力,如何培養學生對他人的尊重,就恐怕不是一個無病呻吟的假議題。

拜民主之賜,大學生現在人人都能把「自由」掛在嘴邊,也頗知如何叛逆和挑戰權威。然而,公民社會的建構,除了自由與平等,還有其他許多要素,諸如合作、包容、守法、相互尊重等,並不是一句「自由」即可涵括一切。要不要參加畢業典禮,或許是個人的自由;但既然選擇了出席,那麼,舉止和穿著都應該合於一定的禮儀規範,這是一般社會共同認知的規則,因為這不但是對其他參與者的尊重,也是對大學的尊重。

例如,一般人不會穿著夾腳拖去參加朋友的婚禮,當然也不會穿夾腳拖參加自己的婚禮,這是因為人們重視婚禮的禮儀和承諾。儘管畢業典禮和婚禮性質不同,但許多同學珍視這個人生里程碑,參與者就不該用夾腳拖去降低它的品質;這是對自己的約束,也是對別人的尊重。即使不在畢業典禮上,當身上穿著學士服,腳下卻趿著夾腳拖;或者穿著博士袍致詞,膝下卻露出一截光腿,都是極不協調的打扮。如此,卻沒有任何教師善意提醒,將來要指望誰告訴年輕人合宜的社會規範?

別以為處世儀節只是小事,從學生上課遲到、睡覺、吃雞排,到作業抄襲、考試作弊、論文請槍手代勞,教師的授業界線越來越自我限縮,教育的品質就越來越下降,學生的未來競爭力就越來越不如人。另一個例子是,一名政大法律系學生因不滿學校設立英語畢業門檻,且要學生到校外接受檢定,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有趣的是,這名學生雖然敗訴,但校方也自知作法不當,而廢除了「英語畢業門檻」的規定。試想,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能力,原是正確的目標;但校方的作法並不是開設有益的課程幫助學生補強,卻是要他們自費去校外接受檢定,完全以自己「省事」為考量,還以「拒發畢業證書」作要脅。這種作法,究竟把大學的「教育」角色放在什麼位置?

學校的教育角色日漸退縮,當然也與台灣政治的干擾和不良示範有關。校園裡發生任何大小事端,動輒被拿出來放大檢視,供公眾私刑批判,「校園自治」的空間幾乎已不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學校當然一味息事寧人只求自保,從而越來越失去教育的積極性。試想,當高中生都可以制訂課綱,教師還有什麼權威教導學生?§§          回頁首

 

4.洪蘭/失禮不能當率真! 2019-01-17聯合報

總經理親自電話面試 短短幾句話讓到手的工作飛了

台灣少子化情況越來越嚴重,不僅小學關閉,中學招不到學生,連大學也恐慌起來,因為沒有學生就不需要老師,那麼過去費盡心血拿到的教授證就沒有用了(在美國升到副教授後就有終身教書Tenure保證)。

海裡有種動物叫海鞘,牠原有大腦,但是一旦找到地方安定下來後,就把牠的大腦吃掉,因為不再需要了。常有調皮的學生把海鞘圖貼在剛拿到Tenure教授的門上。

每個學校都很努力去招募新生,連國立大學也不例外。其中研究所受到的衝擊最大,因為收不到學生,連實驗都沒人做了。因此,現在老師還得替學生找工作,只有畢業生有工作,新生才願意進來讀。

我的朋友說,他有個學生成績不錯,就是找不到工作,每次面試後就沒有下文了。他知道我與某公司的人事室主任有熟(是我以前鄰居的女兒),便央求我有機會時,替他問問為什麼?

不久,鄰居嫁女兒,這個主任的妹妹要結婚了,我就抽空去喝喜酒,受人之託要忠人之事。想不到主任一聽他名字,眉頭皺了起來,告訴我,這個學生筆試第一名,因此總經理親自面試。

總經理很珍惜時間,不願年輕人舟車勞頓,而且能力已經確定了,只要應對得體,這工作就是他的了。所以用電話面試。

她是人事主任,也在分機上聽。只聽見這個孩子嘴裡一邊咀嚼食物,一邊接電話。總經理有點不爽,就故意說這電話收訊不好,聽不清楚。這學生不懂暗示,竟然建議「那你換另一邊耳朵試試」(人的語言中心在左腦,大部分人左腦聽的比右腦清楚一點,所以人習慣用右耳聽電話,連左撇子也是一樣,因為大部分左撇子的語言中心仍在左邊,雖然他的右腦比較發達),總經理不高興,很快就把談話結束了,跟她說:連重要場合都不懂得禮貌,以後怎能代表公司出去接待客人和談生意?

我聽了默然,現在很多學生不懂周公為什麼要一飯三吐哺。嘴裡有東西,講話不清楚,這是表示對他人的不尊重,極不禮貌的。

我們一再告誡學生:品德決定命運,習慣決定機會,當眾剔牙、摳鼻孔這些生活小事,會流失到手的機會,能力再強別人也不要,像這個學生一樣。

以前家長重視家教,教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我在大學教書,上課時常要說:第一排穿迷你裙的女生請你把腿併攏坐,不要讓老師看見你的內褲。我是女老師,如果我的眼睛都沒地方放,男老師上課該如何?

佛門訓練出家人「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立如松」,走出去要有威嚴,其實這是任何一個有教養的人都該有的儀態。現在社會開放,不再講究這些基本的禮節,但是我很想問,什麼時候,我們的年輕人把粗鄙當豪情,無知當樸素,失禮當率真,低俗當可愛了呢?      §§         回頁首

5.盛治仁/建中生提醒了我…    聯合報   2017-05-03

有一位建中學生,在校方不知情的老師陪同下,假冒另一位考上台大醫學系的同學接受媒體訪問,引發社會關注。消息曝光後,引發正反兩方的論辯。有媒體連發多則新聞批判該生行為,認為玩笑開過頭了,行為不當;也有為學生說話的意見,認為媒體自己疏於查證,卻把責任怪到學生頭上,不符比例原則。當時我旁觀了對話過程,覺得這個單一事件事實上相當程度反映了某些結構性問題。

我相信學生的出發點是沒有惡意的好玩行為。誠如當事人事後的道歉函所述,他沒有料到自己的行為會造成風波並對他人造成負面影響。千金難買早知道;該同學年紀尚輕,考慮不夠周延,事發後承受的壓力已經是很大的懲戒,如果能夠學習到體諒他人的功課,一輩子受用不盡。我們覺得好玩或是無傷大雅的事,對別人造成的傷害可能始料未及,我們都應該更努力培養同理心。

本來這個事件在同學道歉後應該告一段落了,但是媒體持續的批判又引發了網路上反彈的聲浪。這些聲音聚焦在媒體不查證的責任,以及長期以來報導品質低落的結構性問題,這就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釐清的了。

媒體不查證,自從SNG盛行以來,就已經是運作的常態。各種各樣的指控,只要有人說,媒體就照章全登,尤其是現在各家搶衝即時新聞點閱率的戰國時代,誰還有時間查證內容的真實性,越聳動的標題和圖文,點閱率越高。這種運作規則下,加上喜歡用監視器和網路來源,以及大量引用臉書貼文等作為新聞來源造成的低落新聞品質,使得媒體批判同學不當行為的當下,反而引來更大的反撲力量。

個人認為,在這件個案上要記者查證,是一個高到不合常理的標準。受訪學生由學校安排,穿著繡著名字的制服,由老師陪同受訪。以此個案的性質,當下如果還要求出示身分證件,也有違人情之常。有時候,你騙到別人,是因為別人對你的信任,而不是別人笨。我們的社會如果運作到完全失去了最基本的互信基礎,何嘗不是另一種悲哀?網友在此個案對媒體已經近乎苛求,而媒體也應該藉此機會檢討其運作。

媒體的整體表現確實有需要大幅改進之處,但這位同學的行為錯了就是錯了,不喜歡媒體的網友也不需要用與此次事件無關的媒體表現來正當化這種欺騙整人的行為。在網路討論中,我看到許多缺乏包容態度的論述,又是另一個警訊。大家對於不同立場或意見的尊重,能夠用道理來彼此說服而不是用情緒來互相抗衡,才是社會之福。

而媒體真的應該趁此機會反省,為什麼一位同學不當的捉弄行為,卻引發網路上龐大的聲援和支持。這幾年似乎已經變成不管外界如何批評,媒體已經鐵了心,就是不願檢討改進在新聞取材來源、議題重要性選擇和內容真實性把關等議題上做出實質改革。個別媒體當然有其激烈競爭的壓力和運作獲利的考量,但是如果習於拿每天運作的現實考慮作為藉口,而忽略了整個行業正在逐漸失去整體社會信任,長期是完全得不償失的,也讓自己的工作落入成就感和願景盡失的窘境,該當慎思。  §§            回頁首

6.今天的中國,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全民富二代  青欖君  來源:青欖家長地帶(educool  中國經營報2017.08.15

每個週末的清晨,我都會去社區後面的一顆大榕樹下晨讀。經常能看到這個小男孩,幫他做環衛工的母親打掃街道。

打掃完了,母子倆還會一起歇一歇,說說話。溫情的畫面令人感動。 

眼前的這一幕,讓我情不自禁聯想到前不久發生在上海的一則新聞:

一名體型較胖的年輕女子,用手狠狠地拽著一個環衛工人的頭髮拖行數米,旁邊其他環衛工急忙上前攔架。記者一採訪才知道,原來是女兒在向母親要錢!

這位母親已經48歲了,做環衛工10多年了,一個月才幾千塊錢。她的女兒孩子都有了,還隔三差五伸手向母親要錢,不給錢就辱駡、吵架、打架……

同是環衛工的子女,為什麼這個小男孩這麼體恤母親,那個年輕女子卻成了“白眼狼”? 

我問小男孩的母親:你家孩子真懂事,是怎麼教育的?

這位外地來的女環衛工不善言辭,說不出太多的教育道理來,有些不好意思的說:“我們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嘛!”

這句眾所周知的俗語,沒有滿足我的好奇心——窮人的孩子中,有很多很懂事,也有很多很操蛋。我相信,一定存在某種因素造成了這種區別。

這種因素究竟是什麼呢?看到下面的故事後,我恍然大悟。

某君高中時沉迷網路,時常半夜翻牆出校上網。一日他照例翻牆,翻到一半即拔足狂奔而歸,面色古怪,問之不語。從此認真讀書,不再上網,學校盛傳他見鬼了。後來他考上名校,昔日同學問及此事,他沉默良久說,那天父親來送生活費,捨不得住旅館,在牆下坐了一夜。

有沒有被這個父親感動到?可是假如這個父親的艱辛,沒有被調皮搗蛋的兒子意外發現,兒子會洗心革面、改邪歸正嗎?

孩子不是天生就懂得體恤父母,他們只有切切實實感受到了父母的艱辛和苦難後,才會對父母心生感激,進而對自己嚴格要求,不辜負父母的一片苦心。

相反,如果父母把生活中的風風雨雨、艱難困苦,都向孩子進行過濾、遮罩,為孩子刻意營造了一個無憂無慮的生活環境,又怎能奢望他們知父母恩?蜜裡泡大的少年,如何懂得愁滋味? 

當下的中國,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全民富二代”。

富人家的孩子當富二代養,窮人家的孩子也當富二代養,“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有不少父母,不顧家庭資源稟賦差異,百般努力,傾盡所有,讓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條件。夫妻倆加上四個老人,六個人面對一個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真是含在心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放在過去的確是成立的。上學時,我拼命地努力,想通過學習,去爭取更好的生活。我從來不大手大腳地花錢,因為我知道,父母供我讀書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都是他們的血汗錢。不僅是我,那個時候,我身邊大多數的孩子都是這樣。我們從小目睹父母辛勞、體驗生活困苦的孩子,懂得“熱愛生活”的道理,有著奮鬥與吃苦的自覺。

現在,一些條件並不寬裕的家庭,覺得虧欠了孩子,擔心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比下去,產生自卑心理,反而更加嬌慣、寵溺孩子。大多數的孩子都過著一種極其享樂的生活,熱了有空調,冷了有暖氣,家家都有零食吃,人人都有新衣服穿。父母再苦再累,也捨不得孩子吃苦受罪。

當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的好東西和所有的愛都給孩子時,卻忘了告訴孩子一件事:生活的艱辛,是難以想像的。父母的“呵護”,對於孩子們來說,無疑是一味“毒藥”。孩子們心安理得享受著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不知道體貼父母,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相反,還滋生了很多虛榮、懶惰、不學無術的壞毛病。 

我一侄子今年參加完中考,接下來就是一個長長的假期。他爸媽讓我幫忙,介紹到我家附近的奶茶店打工,體驗生活。

第一天,他回來跟我們彙報說:老闆教了各種技術,學會了做好幾種飲品,也能炸雞排和薯條了。還沒忘自誇,原先的廚藝不是白研究的。

第二天,又向我們說:“這奶茶店可真是太賺錢了,那麼幾勺糖粉,加上點水,加上一塊檸檬片,就要賣五塊!以後,我看開這麼個店兒不錯!”

後來,我跟他分析了各種費用,他一算,看來,錢也不好賺。

每天回來,都有新的話題,要麼是告訴我們一天做了些什麼,要麼就是店裡來了些什麼人,還知道了一些送速食的騎手和一些業務員的事兒,說的頭頭是道的。

有一天我問他:上班容易不?

他說:也容易也不容易,我這上班這幾天,把一輩子的哥姐都給叫了,臉都笑僵了。

我問咋回事兒?

於是,他給我來了以下表演:

“哥,來啦!喝點什麼?”

“好咧姐,你稍等,坐一會兒,馬上就好!”

“哥,進店來坐一會兒吧,有免費WIFI,有空調!”

“姐,你是喝橙汁還是喝奶茶,姐,糖要多加還是少加?姐,兩勺糖夠嗎?”

“姐,味道怎麼樣,多提意見,姐!”

“姐,你慢走,沒事兒過來玩兒啊姐!”

“哥,你走好,哥歡迎再來!”

“姐,帶著朋友來玩兒啊!”

他吧啦吧啦,一口氣說了一大串,笑得我直不起腰來。

我說:“真是不容易呢!等你發了工資,你就拿著這錢去旅遊吧!好好犒勞一下自己!”

他說:“算了吧,我不想去旅遊了!”

我說:“為啥?你不是早就想去了嗎?”

他說:“我還是拿這錢到時候孝順孝順我爸媽,孝順孝順我奶奶,給他們買點東西吧!”

我把這話轉告給他爸媽,他們倍感欣慰。

給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讓他親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正如曾國藩所說:“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

今天的父母,總想著把最好的條件給孩子,這其實是在害孩子。成長過程中,物質越充裕,精神越疲敝;精神疲敝時,創造物質的腳步自然會停歇。反之,給孩子真實的成長,讓孩子懂得困難與艱辛,教孩子珍惜饋贈與財富,引導孩子依靠勤奮和努力,才是對孩子最深邃的饋贈。 

有父母擔心,當別的孩子要什麼有什麼時,要求自己的孩子勤苦儉約,會不會讓孩子感到變得自卑、壓抑,影響健康快樂成長?

我們要求孩子勤苦儉約,不是說要像祥林嫂一樣,天天跟孩子訴苦,抱怨“我們很窮,買不起東西”,嘮叨“我每天起早摸黑地幹,還不是為了你?你如果不成才,你還有臉嗎?”這麼做,當然會把貧窮感和自卑感深深植入到孩子的心中,揮之不去。

在生活的艱苦面前,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另一種是坦然面對,自立自強。父母的選擇與示範非常重要。

我認識一個母親,雖然家裡很窮,但總是穿著乾淨而陳舊的衣服,很早去撿瓶子,又很早回家給女兒做飯。她的臉上從來沒有那麼多情緒,洋溢著淡淡的知足和隨遇而安。而她的父親也是那麼平和,哪怕每天回家汗流浹背乃至臉色通紅,依然平和得沒有一點脾氣,開開心心地和家人一起吃著粗茶淡飯。

從他們身上,我能感受到一種在困境中仍然充滿希望,在貧窮中依舊保持堅韌的意志品質。這樣的父母培養的孩子,即便生活在貧窮中,也不會養成寒酸、刻薄、拘謹的習氣,相反還能直面現實,錘煉內心,進入曾國藩所說的“極耐得苦,故能艱難馳驅”的境界。

羅曼羅蘭在《米開朗琪羅》裡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這是我們應有的生活觀和教育觀,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永不止息。深信再大的磨難,只要人活著,肯勤勞,就有轉機。         §§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