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030日─不拚履歷拚人生

你在拚甚麼?高中生的你,為什麼要念高中?所為為何?當下所追求的目標是甚麼?藉這幾篇文章,請你思考你拚甚麼?

如果你沒在拚,你更應該思考,要如何安頓你的人生。

或者人生不用拚?

 

 1.不拚履歷拚人生   20171003   葉家興   中國時報

2.張家齊:成功的定義再繼續白癡下去,我們的人生就要窒息了    2017/06/13獨立評論@天下

3.鄭貞銘》第一名不如第一流   2017/9/13    中國時報 

4.周行一/雇人不再靠學歷    2017-09-09 02:15聯合報 周行一

5.跌一大跤,卻遇見最美的40  李欣岳  2017-07-14 Cheers雜誌

6.許芳宜:把事情做好,最不能逃避的,就是面對自己    作者/謝明玲 2017-07-18 /天下雜誌

 

 

1.不拚履歷拚人生   20171003   葉家興   中國時報

9月開學,各大學迎來一批充滿活力朝氣的新鮮人。香港中文大學4000位左右的新生中,有來自20多國約600位非本地生,其中也包含60多位來自台灣各知名高中的新血輪。

18歲的台灣同學離開自己的主場,從國語作為主要語言的場域到英語和粵語充斥的環境,當然也需要一小段的適應過程。不過,與他們遠大的目標相比,這個問題小到可以忽略。

他們的目標是什麼,夢想在哪裡?最近台灣《商業周刊》以「18歲開始拚履歷」為封面故事,以斗大字體宣稱「這是一個很早就學會精打細算,提早賺錢的務實世代。」遺憾的是,這種說法再次反映「大人們」的偏見,不僅簡化、標籤化年輕世代,對既得利益抱殘守缺,欠缺對核心因素的深層思考,更不見對台灣大環境的真誠反思與嚴厲批判。

你可以說到外地工作是為了賺錢,但年紀輕輕離鄉背井,離開父母照料下「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的舒適生活,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而吃各種不足為人道的苦頭,背後的原因絕不只是為了賺更多錢。最近Youtube網上一個廣為流傳的簡短演講,或許更好說明了年輕人的選擇。

演講題為〈教育的意義〉,長度不過13分鐘,結束時卻讓人們熱淚盈眶。演講中,培訓過15萬人以上的英語老師董仲蠡,動容地闡述了教育是為提高對生命的感受力,從而認知自己,不斷升級,並幫助這個民族認知自己,因此我們才可以掌握個人的命運,創造國家的未來。

當台灣的家鄉充斥著近親繁殖、故步自封,類似液態空氣的惰性同溫層,年輕人不可能從其中找到什麼養分,提升對人生的感受力。當上一代都在自嗨,而自嗨妨礙進步,年輕人只能把出走當義務,以呼應心靈深處「野性的呼喚」。在開放的舞台揮灑,你才能避免30年後淪為一樣自嗨的老人。

英國牛津大學的高汀(Ian Goldin)教授在新書《探索時代:航行新文藝復興時代的風險與報酬》中,也呼籲年輕人要勇於出走,尋找新文藝復興時代的佛羅倫斯。文藝復興時代,因為新大陸的發現、絲路的貿易與輩出的天才,讓世界無論在政治、經濟與觀念上都得以空前地串連在一起。當時位居義大利中心的佛羅倫斯是貿易與文化重鎮,也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即使在今日全球化年代,高汀認為「技藝」(craft)與「集中」(concentration)仍將催生新時代的佛羅倫斯。「技藝」是技術、專長,常與一個特定地點結合在一起;「集中」則意指,如果你還未找到自己的熱情與專長,就往世界最大或正在成長中的城市前去。在那裡人才濟濟,自己也能透過環境影響找到熱情並發揮所長。

新文藝復興時代的佛羅倫斯在哪裡?高汀沒有確切的答案,不過愈來愈多台灣年輕人到外地尋找舞台,或許說明了台灣成為舞台中心的機會正在流失。(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            §§

 

2.張家齊:成功的定義再繼續白癡下去,我們的人生就要窒息了    2017/06/13獨立評論@天下

麻煩你了,陪我一起用3分半鐘,融化成功的白癡定義。

▋這樣的人生勝利組?

以下幾個生活狀態,你覺得可以稱得上是個成功的27歲年輕人嗎?

1.頂尖大學獲獎畢業

2.知名外商公司經理

3.剛在台北買下一間新房

對大部份人來說,上述成就應該至少有一、兩項符合所謂成功年輕人的指標。然而,在與這位個案心理諮商過程中,卻發現個案心力交瘁,完全嗅不到一絲人生勝利組的氣勢。

「我常常一段時間就會落入情緒低潮,吃不下、睡不著。過一陣子好不容易走出來後,就是在等下一次的低潮的循環出現。」

「我覺得我在世上可有可無,是個不成功的人。一個成功的人必須有好的工作、讓家庭榮耀,而且有很強的自信心。像我就真的不行,我內心深處有很嚴重的自卑感。當初父母搬到台北來很多家人不看好,我覺得自己應該要當好榜樣,為他們做一個讓大家刮目相看的成功者。但越是這樣想,我好像越變越糟……」

聽見個案內心的聲音,我好疑惑。這個讓人羨慕的年輕人,成功了嗎?擁有漂亮的學歷、高薪的工作,可是心中迴盪的,卻經常是哭泣的聲音。

▋是追求成功,還是追求「被覺得」成功?

心理學中有個鏡子理論,說明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認識,很重要的歷程是「身邊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身邊人的看法就像是鏡子裡的映像,讓我們揣摩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同理,當我們希望在自己的人生中追求成功,我們會關注身邊他人認為什麼是成功的人生。隨便google一下,社會氛圍中常談論的內容可能包括成功的事業、成功的親密關係,以及成功的個性。業績創新高或是受邀演講,朋友會瘋狂按讚;華麗的婚禮美照或是紀念日的高級餐廳,朋友會瘋狂按讚;一句標語記錄自己堅持不懈的抗壓事蹟,朋友會瘋狂按讚。

於是,我們開始追求這些目標,希望在自己的人生裡,放進他人眼中定義的成功元素。我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真心感覺到自己成功,但是至少,我們很確定怎麼做可以「被成功」。

我們為了被他人肯定而找工作。所以,找工作要找有名的,萬一公司規模無法鎮住場面,職稱至少要夠響亮。當然,有意無意說漏嘴的薪資數字得讓人臉上有光,最好公司還會免費招待家族旅行。

我們為了被他人羨慕而談戀愛。所以,戀愛對象要撐得住場面,身高或身材至少要中上水準,家世或經歷也要有一兩樣值得炫耀的地方,才能說服大家,我們擁有值得按讚的親密關係。

我們為了被他人稱讚而改造個性。所以,我們否認人生中有軟弱時刻,避免讓他人看見自己會跌倒,而且有時真的站不起來。我們強壓自己的傷,笑著欺騙他人,我們是堅強的。

所以,我們工作做了幾年,發現自己工作好沒意義;我們談了幾年的戀愛,發現找不到真心契合的對象;我們壓抑了幾年的負面情緒,發現自己原來不堪一擊。

原來,鏡子中的映像,永遠不會是真正的自己。

▋為了「被成功」,我們放棄人生的主權

人生的成功,什麼時候,變成是把大家期待的理想人生,硬壓為一塊四不像的拼裝肉,逼自己無腦地吃完?

一個社會,如果對於成功的定義範圍這麼狹隘,這個社會可能真的有點傻。人生可以是個佈滿十色水果的蛋糕,我們卻全體統一規定,只有吃到草莓的人可以覺得這個蛋糕好吃,會不會有點可惜?

接著,媒體還會報導吃到草莓者的故事,人們需要關注吃到草莓者的人生歷程,學習怎麼做才能吃到草莓。難道想吃櫻桃會比較糟?愛吃鳳梨的人就很怪?誰說芒果不可以是No.1

盲目的跟風,自我,是會被吹走的。

▋別照鏡子了,請探索自己

有時候,成功,也許會在我們決定放下「成功說明書」的那一刻出現。

成功的事業,不是獲奬時眾人喝采的那一刻,而是在夜深人靜時,可以自然地微笑對自己說:我的工作真的好有意義。

成功的愛情,不是婚禮上讓人羨慕的那一刻,而是在平淡日子的午後,看著另一半,心中那股此生不孤獨的感覺。

成功的個性,不是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堅挺不拔,而是在每一段不同的人生歷練中,找出屬於自己的人生彈性。

鬆綁成功的定義,我們好好地喘一口氣吧!  §§           回頁首

 

3.鄭貞銘》第一名不如第一流   2017/9/13    中國時報 

內閣改組的熱潮淹沒了台灣社會早該重視的一個教育議題。一位北一女中的學生,疑似因為課業壓力而跳樓自盡。在如此優秀的學府中,一位優秀的學生竟是如此輕生,不只留給父母無盡驚恐,也讓教育界人士百思不得其解。

大教育家杜威曾說「教育即生活」,意味著校園的學習生活是沒有時空限制的,亦即「處處是教室,事事是教材,時時是學習」,而不僅止於課業而已。

北一女中數十年的教育所以會人才輩出,就是在課堂之外,多種人文精神對學生的陶冶,展現了無比的價值。

讓人永遠懷念的江學珠校長,是一女中的靈魂塑造者,她不僅對外確立公平競爭的原則;對內更以身作則,強調溝通協調。

江校長使一女中穩定成長,更注重課外社團活動,以發展學生的各項才能。在我的記憶中,許多大師級的教師都曾在一女中社團擔任過指導老師,例如名攝影家郎靜山、國畫大師傅狷夫、舞蹈家劉鳳學、廣播界名人崔小平等,堂堂陣容絕不下於今日大學教授的水準。

為了讓老師安心教學,江學珠把將近百坪的校長官舍改為托兒所,使老師們無後顧之憂,安心教學。自己則居住在一間破舊狹小的日式平房內。

「以身作則」、「將心比心」,孩子如成績良好,而仍悶悶不樂,必有其因,家長與師長的溝通了解極為重要,千萬不要完全以自己的標準對待孩子。

我很欣賞前教育部長郭為藩的一句話:「受稱讚是學生不可剝奪的人格權。」有一回,作者應教育部之聘,擔任大學通識教育的評鑑委員,到15所國立大學,時任中央大學校長的劉兆漢說了一句讓我心生感動的話,他說:「中央大學不追求第一名,但一定追求第一流。」

第一名只能有一個,但只要有心向上,人人都可以是第一流。孩子們有自我的廣闊天地,就尊重他們自由翱翔吧!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名譽文學博士)  §§                   回頁首

 

4.周行一/雇人不再靠學歷    2017-09-09 02:15聯合報 周行一

這世界變化太快,訓練自學能力遠比傳授知識重要,因此談翻轉教育,要學生上課前自己學習基礎知識,再靠師生互動學習知識運用與深化。隨著網路科技,學生上網自學的部分愈來愈多,且師生不一定要在一個固定場合(如傳統的教室)裡互動,當學生可在網上學各種知識,在網上輕鬆與很多人互動學習時,不論是否認同翻轉教學,以傳統方法教學的教師價值,正受到極大挑戰。

朋友的孩子今年暑假上網學習韓語,她講給我聽時,我雖然不懂韓語,但必須承認,她講得蠻像一回事的;另外一個朋友小孩,上完台灣小學後到美國,覺得上學太無趣了,從此輟學在網上自學,十五歲就創業,十七歲被一個科技公司高薪聘去,他什麼都從網上學,連換家裡轎車的煞車皮也自己來,他也許是天才,但無論如何,他是不需要上傳統學校的。

網上各種新興學習工具、教材、課程正蜂擁而出,反映的是傳統大學回應社會需求的改變非常遲緩,為了應付挑戰,在網上提供學位課程的美國大學加速增加,儘管有些網路學程配合實體課程,但在網上學習趨勢應方興未艾,傳統大學面臨的挑戰才正開始。

當國際間年輕人失業率都普遍上升或工資調升遲緩時,大學教育價值受到質疑,但為什麼大家還要念大學呢?因為很多雇主仍以大學文憑作為篩選人才的標準,不像美國許多公司已發展出一套判斷人才的方式。在台灣,想要當公務員必須有文憑才可參加考試,甚至必須是某種科系的文憑才夠資格,考上後依學歷敘薪,私部門的工作經驗經常不算數。

當文憑仍舊是就業重要條件時,除非我們像微軟的蓋茲、蘋果的賈伯斯、臉書的祖克柏,充滿冒險精神與自信,絕大多數的父母還是會要子女念大學的。

當大學無法適切回應社會需求時,社會必須自己找出更好方法教育人才,事實上,大學的替代品正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各種網路教育平台與實體教育機構,正提供比大學更有彈性、更實用的教育,而且很多人以其它方式,例如閱讀、長短期工作經驗,及與別人建立社群,培養自己所需能力。因此,很多人可能會因沒念大學而更好,但文憑這個「就業必備條件」迫使他們必須念大學,除了浪費時間外,也「保護」大學,使大學缺乏迅速調整回應社會需求的壓力與誘因。

政府經常是習慣改變的驅動者,如果修改法規,允許沒有學位的人也可報考公職,可能就會讓一批想考公職的選擇不念大學,這些自學能力強的,更有能力在巨變時代調適,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務。

政府需要跟私部門學習,以新觀念與方法找到好人才,學位已經不是品質的保證,如果學位僅是謀職的參考條件之一,會有愈來愈多的人以自己方法學習,傳統大學與教師將被迫積極改變,教育品質將大幅提升。政府開風氣之先,雇人不再靠學歷,將是所有人的福氣。     §§

(作者為政治大學校長)                             回頁首

 

5.跌一大跤,卻遇見最美的40  李欣岳  2017-07-14 Cheers雜誌

24歲就加入紐約頂尖的現代舞劇團「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28歲晉升為首席舞者,許芳宜在國際舞台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看似平步青雲的職業舞者生涯,卻在35歲後出現亂流。抱著回饋家鄉的雄心壯志,許芳宜返台成立舞團,結果卻是慘敗收場,同時間,她也即將進入40歲的人生關卡。正因為這段挫敗經驗,反而讓她開創了往後更寬廣的舞台。對於事業的低潮、歲月的流逝,許芳宜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格外動人。

即使不被看好,也要嘗試、失敗、再嘗試、再失敗、再嘗試......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不貪圖抄捷徑,堅持把每件事做好,自然就會被世界看見。

2006年,我離開待了10年的瑪莎.葛蘭姆舞團,決定回台灣創立「拉芳.LAFA」,那年剛好35歲。30多歲時的我,即使已當上國際知名舞團的首席舞者,想要的東西都有了,還是不滿足,覺得我不應該就只這樣。當我還在葛蘭姆時,一種身體只能說一種語言,我很想去試試看,去說更多的語言。

這段回台灣成立舞團的時間,前後大約3年多,一方面推廣舞蹈教育,另一方面,則是邀請國際知名舞者來台合作,結果卻一敗塗地,最後,我決定把舞團停掉。

沒有能力愛自己,就沒有餘裕去照顧別人,做不到這點,所有雄心壯志都是空口白話。

當時,我的企圖心很大,想創造不一樣的新生代與舞台,卻沒想到錢燒得那麼嚴重。我自己也會想,為什麼自己的要求要那麼高?包括對教室、舞台規格、技術配備、後台要求,覺得只有自己是瘋子,這一切要求都是不合理的。後來想說,好吧,就這樣子做,但痛苦的是自己,因為再回頭來看作品時,會討厭自己:為什麼要接受所謂的「差不多」?

要堅持,代表要有錢、有體力燒,最後真的沒有辦法,只好全部切斷,演出沒有演,合約沒做完的,全部賠錢。

我開始體會到:原來做這些美好的事情,在給予的時候,要先照顧好自己,不可以把自己和大家綁在一起,結果一下水就一起沉船。沒有能力愛自己,就沒有餘裕去照顧別人,做不到這點,所有雄心壯志都是空口白話。

我向來是個很能自我打氣的人,那段期間最難熬的,是我面對妥協時,開始會想「算了」。當算了一次、兩次後,很容易忘記當初自己在堅持什麼。這是我最難熬的時候,有些事情真的不能算了,舞蹈是我這輩子最堅持的事,怎麼能算了?裡面有太多東西沒有辦法算了。我大概花了2個月時間在台灣整理,然後在2010年,決定「重回」國際舞台。

如果不是只留下我一個人,我根本不會知道自己能發揮多大的功能。

那一年,我40歲。一個人離開時,想著為什麼拼命了這麼多年,老天爺最後還是只留下自己一個人給我?

回到紐約後,我去找李安導演。我跟他說:「覺得自己年紀大了,真的不知道能做什麼?」他很快就問我:「妳最會做什麼?」我回他:「跳舞。」他接著說:「那就繼續跳啊。」接下來反而是我不斷問自己:「那要怎麼跳?用什麼方法跳?」被迫刺激自己去思考。

他後來再問我:「妳知道四十不惑嗎?」其實是點醒我,怎麼到現在還搞不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妳不知道自己最會什麼嗎?

在挫敗當下,其實我非常恐懼,很怕這樣什麼都沒有的「資深」舞者,無法被人接受。幸好,過去一場一場表演累積起的信用,幫助了我。這樣硬闖了2年,我發現,這段經驗,其實是老天爺給我舞蹈之外最大的禮物。如果不是只留下我一個人,我根本不會知道自己能發揮多大的功能。

原本以為我只會跳舞,但後來發現若不是這些都停了,不會有後來我跟阿喀朗(Akram Khan,英國編舞家),以及這麼多舞蹈團的首席舞者一起合作,或是代表英國的劇院演出(編按:2012年,在英國舞蹈劇院塞德勒斯.威爾斯,與北京國家大劇院跨國共同製作的《穿越──三個女人的舞蹈》中,許芳宜代表英國劇院,和中國芭蕾舞者譚元元等知名舞者同台)。

如果不是這樣的挫敗,我根本想像不到往後有那麼多可能。一定要到了那種狀況,才會把潛能都逼出來。

當有家可回、有路可退時,總覺得做很多事都不好意思;當沒路可退時,反正就是「問」。我問了很多舞團或舞者:「你們有沒有要找人?」、「我想邀你一起合作,你願不願意?」以前很怕丟臉,怕被拒絕,但那時是問了才有機會,不問機會就是零。我萬萬沒想到的是,我問了以後,大家的反應竟然是:「妳說真的嗎?當然沒問題。」

這段經驗的背後,也讓我對年紀有更多體悟。因為同時要開始面對身體與體能的衰退,這樣的感覺,倒也不是來自面對後起之秀,而是自己。

我開始思考,如果沒有20歲青春的肉體、精力時,那在台上還有什麼?年輕與資深表演者的差異在哪裡?事實上,站在台上的台風、魅力、成熟度都不一樣,不只是表演者,任何工作者,20歲變成40歲,難道就只看到老嗎?只看到所有的不足嗎?有沒有看到加分與美麗的地方?這其實是很值得品嘗與享受的過程,之所以讓人害怕,只是因為不夠了解它。

雖然我身體最佳狀態的時間變短了,一個動作可能要在一天中分3次做,一次只能集中23個小時,做完就必須徹底休息。但透過非常有效率地使用身體,還是能達到以前從早上10點練習到晚上6點的成效。我覺得這沒有不好,因為有經驗,不會做很多白工或傻事,然後更知道怎麼準備自己的身體。

以前老覺得要等著別人來開發我,創造一個舞台讓我上去,卻從來沒想過自己開發與經營自己。

過去,我覺得跳舞就是跳舞,從沒想過要創作。但經過這一切後,我不僅開始創作,後來甚至覺得,創作不只是在舞台上,還包括生活上的創意。例如我這幾年在台灣做了很多舞蹈教育計劃,背包一背,任何地方都能去推動,因為我會問自己,為什麼不行?

只要有雙手雙腳,也還有力氣,就可以去做了。以前老覺得要等著別人來開發我,創造一個舞台讓我上去,卻從來沒想過自己開發與經營自己。最值得、永遠不會失敗的,就是經營自己。

40歲之後,我還有夢想,只是夢想會愈來愈實際。自己也很開心還會相信夢想,而且已經完成過。16歲時,我夢想當職業舞者,到30歲時完成。現在除了夢想之外,我更追求的是理想,想透過舞蹈去完成更多事。而有理想的前提,是要有能力把自己照顧好,否則連本事與本錢都沒有,憑什麼談理想?

這段40歲前跌了一大跤的經驗,對我是個the gift of years(歲月的禮物)。如果可以把一年一年累積下來的人生經驗,都當成禮物的話,現在一定很豐厚。很多人認為年紀大是一種失去,我常被問最想回到哪個年紀,每次我都說,你沒辦法想像,當我面對40歲的時候有多興奮。因為我太享受這一路跌跌撞撞累積至今的美好。

 

她的心法:

讓失敗感立即成為過去式

「人是有本事透過再創造,將一件不如意的事情創造出好結果,」許芳宜指出她如何面對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挫敗。她認為,過得順不順利、成不成功,其實都是自我主觀的認定。「當覺得自己今天很衰時,永遠不能看到任何好事情,」她指出,不斷回想過去的失敗經驗,只會讓這段經驗持續成為進行式來干擾自己。

以她自己的經驗為例,若在表演中犯錯,多數人可能就此心慌意亂,不斷在錯誤中打轉,甚至引發更多失誤,許芳宜卻會在犯錯當下告訴自己:「今天該犯的錯已經犯完,再來都不會出錯了。」一念之差,卻很可能創造出不同的人生風景。

 

挫折療癒小物:

馬克斯.李希特(Max Richter)重譜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身為職業舞者,古典樂之於許芳宜,不只是工作所需,也是生活的興趣。當面對生活與工作中充滿挫折感時,她會聆聽由後古典編曲家馬克斯.李希特(Max Richter)重譜的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她認為,這張專輯融合了古典樂與現代音樂的編製,是「經典的創新,生命的創作,一場無法複製的人生樂章。」每次聆聽,都能從中獲得正面能量,儘管「歲月無法重來,但傷痛會離開,心情會轉變,溫度會改變。」這張專輯,是陪她走過低潮與挫敗最好的朋友。(轉載自Cheers雜誌168期)  回頁首

 

6.許芳宜:把事情做好,最不能逃避的,就是面對自己    作者/謝明玲 2017-07-18 /天下雜誌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曾說,「我就是中國,中國就在我身上,就在我筆下」。台灣是什麼? 在最近一場「台灣味論壇」的研討會中,國際人許芳宜分享了她的探索,發人深思。以下為演講紀要:

從台灣離開到紐約,到世界舞台去演出,一旦離開自己國家,真的特別會想找到所謂的認同。

但認同是找到屬於自己的認同,還是找到別人對你的認同?也是有一個過程與經驗的。

事實上,到現在,我越來越想著,有什麼答案是一定的嗎?台灣真的只能有一個顏色嗎?或是只能有一個味道嗎?

可能不是。

台灣是許多人口組成的。這多少人口裡面,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喜好的顏色和味道。

因為是「人」組成台灣,所以要認識台灣之前,要認識台灣的味道前,要先問你認不認識這個individual(個人)的自己。

我說一個自己的小故事:很多人問我做舞蹈這件事,做了將近半輩子,還在做這件事。

但其實我小時候上台,不是因為我很喜歡,不是因為我不怕上台,而是我在台下會很緊張。但一站到台上,因為所有燈打在舞台上,台下全部黑暗,看不到觀眾的時候,我會忽然覺得我創造了另一個空間,那空間讓我變成了另一個角色。

那時候,我就不需要扮演會害怕在台下的許芳宜。

所以,舞台是我逃避的的一個地方,那是小時候。

一直到我有機會走上職業舞台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我選擇了最殘酷的酷刑。你要走向職業,真的要把這件事情做好,最不能逃避的,就是面對自己。

 

把事情做好,必須面對自己

你一旦選擇上了台,想扮演好每個角色,要想品嚐每個角色滋味的時候,你需要先認識自己。

要怎麼認識?我的確是透過舞台的每個角色、每個扮演,去感受自己的心情、溫度,甚至味道。

例如我今天練一支舞,這支舞的重點,不單單不只在舞步而已。舞步只是最基礎。舞步可能可以練一千次一百次,到可以倒背如流,但這些舞步,要如何產生出味道來?

今天我許芳宜雖然只有一個身體,我要怎樣用一個身體,創造出十個角色、十個味道,十種不同的溫度?那是只有我可以嗎?我並不覺得,我覺得每個人都有。

就像大家今天出門,你選擇穿的衣服,你選擇的顏色,在這個場合,你想把自己放在怎樣的位置,希望別人看到你的重點在哪裡?

每個人都有自己說故事的心情和方式。

對我來說,台灣最有特色的就是人,人情味,走到世界各地,都有人的溫暖,但特別在台灣,每個鄉鎮和程式都有不同的溫度、溫暖,這是為什麼我這麼這麼愛回台灣的原因。

所以我說,其實我到現在,走到哪裡,我還是非常自豪,我來自台灣。我所有的一切,我的學習、我的背景,我來自台灣。

如果你要問味道,那我就是台灣味,你要問顏色,我就是台灣的顏色。

如果我可以為台灣做一件事,我會把自己當藝術品,經營到最精緻,把自己創造成一個品牌,做到最頂級,因為這樣的話,走到哪裡,世界各地,我就代表台灣。

 

【大人の眉批】

過去我們總是把時間留給他人,不斷地奉獻,卻沒有時間好好的聽聽自己的需要。中年後對人生方向的焦急、茫然,如果始終讓你徬徨,那麼就和許芳宜一樣,好好地靜下來認識自己、聽聽自己的聲音。

認識自己,才能突破困難!別害怕現階段的低潮,因為那是好好沉澱自我、往更好的自己邁進的一段時間!  §§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