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911日──攻頂,能否求快樂?

日前北一女高一新生跳樓死亡,再次震驚全國,隔段時日就上演此類悲劇,年輕生命的殞落,最教人不忍。我親愛的孩子們,人生的功課固然極其複雜,但是耐下心多學習、體驗,敞開心胸愛自己、家人與好友,難解的問題總會雨過天青的。再次叮嚀有困難要找老師,任何老師都可以。

910日是世界自殺防治日,我們也該學習關懷身邊的人。

 

1.呂文慧:攻頂,能否求快樂?──從北一女新生跳樓事件談起   「獨立評論@天下」   2017/09/07  

2.田育瑄:北一女新生跳樓事件的反思──停留在第一志願的15 2017/09/08 「獨立評論@天下」

3.星期透視/誰教我們生命教育這件事2017-09-10聯合報 王如玄/華夏社會公益協會理事長

4.成績好執念深?一名台大畢業生告訴你「他們」怎麼想的  2017-09-08 聯合報 曾令潔/台大畢業生、金融業(台北市)

5.人生勝利組 也需要輔導    2017-09-08 02:37聯合報 鄭正博/雄中前輔導主任(高雄市)

6.方格正:失敗者也能飛翔嗎?別讓未來的孩子,再走進「沒出口的絕望」  「獨立評論@天下」  2017/09/08 

7.北一女新生墜樓亡 研究:治療失眠有助降低自殺發生   畢翠絲  風向新聞    2017-09-09

 

延伸閱讀

世界自殺防治日──珍惜自己珍惜家人(97.09.10.) 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0910.htm

 

1.呂文慧:攻頂,能否求快樂?──從北一女新生跳樓事件談起   「獨立評論@天下」   2017/09/07  

昨天上午我的手機響起Line通知聲,滑開檢視,同時看到北一女家長代表群組裡出現一條令人吃驚的新聞:一名北一女新生在早上7點多,被發現穿著制服在住家大樓外墜樓,送醫不治。警方在其住家頂樓發現書包和信封袋,上面寫著:「不用找我了,那就是我。」

看到這則新聞,真是心痛又感傷。我的女兒6月才從北一女畢業,正要進入大學就讀;新學年開始,我都還沒從以前擔任家代的群組裡離開,卻在這裡看見一位高一新生猝逝。雖說北一女這學校一向被認為高壓力、不好待,但開學才5天,教學進度剛剛開始,也尚未段考,這孩子卻壓力大到尋短。孩子是否在入學之前,內心已有難解的鬱結,找不到出口,而選擇以這種方式離開世界?

今天早晨閱讀報紙,看來這孩子並不快樂,15歲就覺得「活在這個世上好累,能不能不要長大」。據報導,女學生一家都是「第一志願」:父母分別是建中、北一女畢業,兩人都習醫,父親在苗栗當醫師,母親辭掉工作認真教養孩子,女孩的姊姊也是北一女學生。女學生原本希望就讀師大附中,後來遷就父母的期望而進入第一志願的北一女就讀,但她入學後擔心跟不上進度而悶悶不樂。有人以此怪罪父母,但失去愛女的他們是此刻最傷痛的人,旁人何忍強加苛責呢?

光從媒體的報導,我們難以了解並論斷孩子出事的直接主因,不過從事件當中的點點滴滴滴,我看到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課題:這是一個希望「求好」而導致的悲劇,而且不會是單一個案。

▍只有光鮮亮麗才是成功?

常常父母希望已經「很好」的孩子進入「最好」的學校;孩子進入頂尖學校之後,擔心自己不夠「好」而挫敗,但父母並不了解其內心幽微。我想,並非父母不愛孩子,而是社會主流價值觀讓人身不由己,父母自身的內在衝突與焦慮尚且沒有覺察,如何能了解孩子的痛苦呢?我惋惜受苦的孩子,但也同情習焉不察的父母。

「卓越」與「成功」是主流媒體經常報導的主題,但許多財經雜誌的報導方向往往傳達「定型化」的成功面貌,以及二元對立的價值觀,使得看似勵志的報導,有時反而讓讀者愈讀愈焦慮。一種固定的「成功」定義,讓我們習慣把人生看做一條直線,按照線性順流,走到預定目標,就是成功;沒有累積成就,就會像是爬山沒有攻頂。「線性人生觀」裡,半路上的人仰望攻頂勝利者,或羨慕、或比較,最後忽視自己的特色和潛質,也沒機會實現自己的快樂圓滿。

其實人的「自我實現」可以有很多種形態;且當我們追求頂尖,常常忽略所謂的「成功」是得自於許多自己沒看見的、眾人的「分工」。孟子說「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後來被引申為「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都說明一個社會的運作,我們每個人一天日常生活之所需,都依靠社會上具備不同特質和專長、不同崗位的所有人付出與合作,才得以完備。以一本報導「成功」的財經雜誌來說,從採訪、定稿、印刷、販賣、運送,需要經過多少永遠不會被報導的「非成功人士」之手,才能讓這些成功者故事被廣泛閱讀流傳?因此,沒有誰比較頂尖或光鮮,每一個人在各自的位置,都是「適性」的表現與結果。

▍給孩子更多看見生命光亮的機會

我很喜歡一行禪師的正念教導,他提醒我們用心觀照每一湯匙的食物,即使是夾起一根四季豆,都花點時間去體會這是一根蘊含整個世界的四季豆:裡面有雲、陽光、土壤、整個地球和農夫的心血。想著這一口,吃下的是天地萬物以及所有人的合作,我們內心會時時記住所有人的「分工」,而不只念著自己的「成功」。其中的「平等心」和「感恩心」所發揮的價值與能量,我相信不亞於攻頂、求勝等「卓越」特質。這樣的智慧,不僅能讓自己平衡圓滿,也能促進人際與社會的和諧。

身為母親、北一女校友和家長,昨天的這一則新聞讓我百感交集。畢業30年來,生命的淬鍊讓我對人生有一番另類的理解和省思。我常常提醒自己:時代在變化,價值愈趨多元,必須跳脫主流價值和傳統思維,才能更有智慧能耐來聆聽和陪伴孩子,幫助孩子了解人生不貴在「輸贏」,而在各式各樣的「自我實現」。如果年輕孩子覺得人生的真理還太難理解,至少要給他們機會培養興趣,探索自己生活中熱愛的人事物。也許一點小小的眷戀和快樂(譬如喜歡的偶像明星、甚至是垂涎的美食),讓他們在不好過時可以依附、融入和放空,然後向前走。

只要有一絲光亮驅趕心靈的陰暗,年輕的生命就多了一線希望!(作者為北一女家長,部落格作家,文章見於Irene 的安心小窩   §§  回首頁

 

2.田育瑄:北一女新生跳樓事件的反思──停留在第一志願的15 2017/09/08 「獨立評論@天下」

最近的北一女高一女孩跳樓自殺的新聞,躍上新聞版面,不禁讓人捫心自問:到底什麼才是第一志願?

我想起龍應台女士在《親愛的安德列》中,與兒子安德烈之間的一場對話:

一天晚上,安德烈坐在陽台的椅子,背對著大海,手裡點著一支煙,「媽,你要清楚接受一個事實,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那是清晨3點。

「你哪裡『平庸』了?『平庸』是什麼意思?」龍應台對兒子說。

「我覺得我將來的事業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們倆都有博士學位。我幾乎可以確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會變成一個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學歷,很普通的職業,不太有錢,也沒有名。一個最最平庸的人」安德烈捻熄了煙,「你會失望嗎?」聽到這句話,龍應台有點驚訝。

龍應台對安德烈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

「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而在現代的生活架構裡,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你的工作不把你綁架,讓你做工作的俘虜;第二,它給你時間,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至於金錢和名聲,哪裡是快樂的核心元素呢?」。

▍「示弱」是我們都該好好學習的功課

當時的安德烈21歲,學著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的旅程才剛開始,就有著這樣的憂慮,但至少他能對母親開誠佈公地說;面對著醫科畢業的父母(北一女學生的母親)、又有位念北一女的姊姊,身為妹妹的她,其實想說的是:我感覺很無助,很孤獨,為什麼我一定要活在別人的期待中?「活在這個世上好累,能不能不要長大」,沒有人能回答,最後只好用行動表示無言的抗議。

關於「第一志願」,她達到了嗎?她的人生,卻從此停在15歲。

5歲以前,我們的聲音就代表著全世界,爸媽的世界圍繞著我們打轉;上了中學,有了同儕、師長與成績,我們的世界有了容易量化的KPIKPI以外的好像都不重要;越長越大,儘管內心的吶喊再大聲,總是會有人用更大分貝的擴音器告訴你:人生不能這麼做,你該往哪走……。

釀成這起悲劇,原因其來有自,當她向父母表示意願:只要上師大附中就好了,其實,她已經透露出畏懼的訊息,怕自己能力不夠好,怕不能符合父母的期待,只是在台灣的教育環境裡,我們不懂、不會、也不願意向父母、師長示弱,因為怕被視為「草莓族」,時間久了,我們甚至無法表達自己的情緒,我們的內心變得麻木,變得剛硬。

▍無論如何,有我們陪伴妳身邊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我們都需要包容人有軟弱的時候,先接受眼前的她,聽她把話說完,等她將軟弱的情緒發洩完,給她一個溫暖的擁抱,讓她知道人都會有軟弱的時刻,不會隨時都很堅強,又不是機器人!遇到負面情緒是人人都會有的,可以慢慢「卸貨」,不論想達成什麼目標,過程都是很混亂、因人而異的;如果能一天天從爛泥巴中吸取養分,就能慢慢長成一朵漂亮的蓮花,而無論如何,有我們陪伴妳身邊。

如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黃瑽寧醫生所說:「一切的學習與成長都要回到人性最根本的渴望:感覺被包容與接納的安全歸屬感。先從家庭開始,打造一個孩子心靈的避風港,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這個社會,需要更多包容的力量。

新加坡插畫家Josef Lee在繪本中曾寫到一段話:「這世界有兩個宇宙,一個是我們身處的世界,另一個內在的世界,有一天,他們會相遇,只要妳願意仔細傾聽」,大部分人生的問題我們都必須獨自面對,在孤獨中匍匐成長,沒有人能告訴你正確答案,選擇也需要慢慢觀察、細細體會。學習自處,需要時間,也難以量化,它卻能影響我們一生的幸福,我們都必須學習更珍重自己與所愛的人,大人與小孩都一樣。

人生就是單程票,很多事也都還在探索的階段,可能一開始喜歡,但往下又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後來走得更久更遠,又可能發現其實是真的喜歡!不走到最後,誰知道人生的第一志願是什麼呢?

(作者為英國雪菲爾大學華語教學碩士。現於新加坡擔任教育管理與培訓主管。臉書專頁:踹妞 Try New!  §§  回首頁

 

3.星期透視/誰教我們生命教育這件事2017-09-10聯合報 王如玄/華夏社會公益協會理事長

日前十五歲北一女新生因覺壓力大跳樓輕生案,讓許多父母親心痛了、心碎了。

這些悲劇事件一直發生,我念北一女時,也有同學因受不了課業壓力而精神異常。社會不能只是責怪孩子抗壓性差,或是父母教育方式,僅視為個案問題而已。或許應該想想,在我們的教育、心理衛生政策和生命關懷的學習上,是不是缺少些什麼?又或者是大人們的行為,讓孩子們複製了什麼樣的人生觀?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使得現代社會仍舊存在著「分數至上」的價值觀。雖然金融海嘯過後有部分翻轉,但仍有限。我曾帶領年輕的孩子出國參加技能競賽,即使拿到國際金牌,有些父母親還是很抱歉地說,因為這孩子是家裡最不會念書的,所以「只能」學一技之長,這句無奈話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價值?孩子的前途,豈是可用會不會讀書做評斷?這對力爭上游的孩子來說,又是多大的自尊傷害?也自私地拿走了孩子向前奔跑的勇氣。

孩子們很難理解大人的功利世界,尤其是青春期孩子只想大聲笑、盡情哭,需要的是可以陪伴分享心事、和自己對話的朋友與家人。「愛在心,口難開」,更害怕的是,一旦開了口,換來一頓責罵,大人們自以為是的愛、捨不得孩子吃苦,反而是孩子沉重的情感負擔,這也顯露我們的教育忽略同理心的傾聽和理解,也因為過於注重形式上的升學主義,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更該重視的。

根據衛生福利部一○五年十大死因統計分析,蓄意自我傷害(自殺)案件為十五歲至廿四歲人口的第二大死因(占百分之十七),僅次於事故傷害(百分之四十五.七);但長期以來,社會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關注和資源分配,總是在哀痛事件過後,無影無蹤。

任何自殺事件的發生,應該都有蛛絲馬跡。原本活潑的孩子變沉默、人際關係變得疏遠、對於新環境難以適應、傾訴課業壓力大或有意無意透露悲觀念頭時,或許大人可以先放下「我都是為了你好」的成見,聽聽孩子怎麼說,不必急著給意見。

而學校的心理輔導機制也很重要,要讓孩子的情緒有出口,有勇於求助的管道。人生總會遇到徬徨無措的時候,師長、同儕的敏感度覺察和關愛,及時拉孩子一把,就有機會挽回一條寶貴的性命。因此,呼籲政府投入更多資源在心理衛生和自殺防治對策上,這也包含民間團體的心理諮商和社工人力的支援。

課堂上教的是書本知識,但生命教育的實踐,沒有分數,沒有形式、不分年齡或階級,都一樣重要。

學習愛自己和愛人,雖然聽起來很老掉牙,但卻是現今冷漠社會最需要的。在每年的年終送暖活動,會看到很多年輕的孩子主動幫忙送物資、家訪關懷,也看到在逆境中的孩子因為懂得感恩而成長,進而回饋社會,在孩子彎腰付出的身上,身為大人的我,一樣在向他們學習謙卑。這些充滿正能量的生命故事,唯有透過一個個不間斷的關懷,才能體會生命的可貴與正向的善循環。

年輕生命的消失,提醒我們要一起學習的功課,而同理心是需要練習和修行的。政府也應重視教育和心理健康資源的分配,防患於未然,畢竟,逝去的生命不能重來。  §§         回首頁

 

4.成績好執念深?一名台大畢業生告訴你「他們」怎麼想的  2017-09-08 聯合報 曾令潔/台大畢業生、金融業(台北市)

這天偶然攤開報紙,看見北一女學生跳樓的事件;很多人都唏噓這個傻孩子,我當然也是。可是,我們都曾十五歲,大家都是因為後面的經歷豐富了生命,才可以輕鬆回頭笑看青春煩惱,否則,要當年的那個小毛頭相信未來還有很美好的路,簡直比要相信政治人物的話還困難一萬倍。

十五歲的我,第一次失戀,哭了整晚,我還記得蹲坐在地上崩潰的畫面,當時懷疑以後的自己還能幸福嗎?現在回頭看,初戀男友的名字都快忘了!

是成績好的學生缺乏抗壓性嗎?還是對完美的執著太深?也許有人會認為,「已經考上北一女耶!」那又如何?當行為、成就,沒辦法滿足自我期許時,就彷彿一場失敗的戰役,只憑一己信念重新站起來,確實困難。

這種時刻需要戰友們的激勵,哪怕一個眼神、一句「我願意陪你同行」的話語;只是這些「戰友」們往往並不專業(除非找醫生、諮商師協助),不經意的言行,反而可能一不小心成了把受傷的人推落懸崖的助力。

培養同理心,是種練習也是修行,「你都已經這麼好了,為什麼還要難過?」「拜託!世界上比你慘的還有很多」「不要想那麼多」「以後你就會懂了」…錯!錯!錯!

在不同個體眼光下,事件的重要程度不一樣,你真站在對方立場,會發現有些安慰話語只有反效果。

我當學生時,對分數的執念也很深,國中時我自己訂的英文標準是「一百分」;上高中後,父親說「以後不用跟我講全班排名,我只要求全校前五。」當年的我覺得這是一種光榮的要求;當時我在學校很風光,各種比賽都派我代表,成績維持在全校前三名,英文話劇比賽高票當選女主角。

直到一次演講比賽,我沒有得名;那一刻起我看什麼都不順,每天哭,覺得活著失去意義,走進學校就想蹺課,同學的問候都讓我懷疑只是刻意諷刺。輔導老師帶我就診,我開始吃藥,持續了好幾個月,全校前十名再也沒有我的名字。

後來我重新振作,大學考上第一志願。我不敢坦白說,重新出發的原因是某天猛然驚醒:如此好強如我,要是作繭自縛,因為一次校內演講比賽,而考不上心中的理想大學,那才是人生最大的挫敗!我逼迫自己停藥,專心準備考試,沒有人知道,支撐我往前走的動力,竟還是一個當初把我困在低潮深淵的「名次」。

因為這段經歷,當我進入台大,班級排名在中段也不沮喪了,尤其意識到大家以前都是全校前幾名,但現在第一名還是只有一個,突然覺得心情開闊,把焦點轉移到有興趣的課外活動。

如何從要求完美的心態中走出來,我仍沒有答案。除了反覆咀嚼《被討厭的勇氣》,把證嚴法師靜思語或聖經當成睡前讀物,找朋友聊天、尋求專業醫師幫忙,更重要的是在每次溝通或閱讀的過程中,探索自己的心,想想情緒為何而來,這樣的心情是自己決定的?還是別人決定的?

不服輸的我,難道除了自殺、自殘,想不出其他解決辦法?怎麼可以!只要活著,就有機會改變,把腦筋用在如何轉變悲傷的心境,是我給自己新的執著、新的追求。  §§           回首頁

 

5.人生勝利組 也需要輔導    2017-09-08 02:37聯合報 鄭正博/雄中前輔導主任(高雄市)

繼林奕含事件後,又有女高中生自殺了。之所以把兩件事關聯起來,是因我有一個朋友屬於醫學圈的諮商工作者,多次談過林奕含案件,她因接觸過多件類似背景的事,認為可能與醫師家庭頗有關聯。醫師夫人屬於人生勝利組,容易想複製自己的成功經驗,尤其是比較聰明又乖順的女兒,自然就容易期望較高,以致她們壓力比較大,出問題的機率就比較高。

這讓我回憶起三、四十年前,那時初中剛改制國中不久,升學壓力還很大,我發現輔導的學生裡,母親是小學老師的比例超過其他職業的家長。我聽一個媽媽說過,她教過的學生考上台大醫科、電機的人數很多,就無法接受自己孩子不能達到那個高度。

最近事件多少與人生勝利組有關,希望輔導的師資培訓機構,尤其是第一線的學校輔導單位,應設法防範類似事件發生。

這類事件除了人生勝利組的特色之外,輔導人員也可多注意外胚型的人格特徵者。這些人體型屬瘦長型,也就是心理學上的外胚型,神經系統比較發達,比常人敏感得多,有時候會因此顯示更多文藝興趣與能力,也加深被認為聰明的印象,包括更高的期待,但其實未必承受得了。

現在輔導界互動機會似乎還不如我們當年多,輔導人員也需要充電或進廠保養,發生諸如此類事件,不只是社會新聞,也與學術界或輔導界相關;全國輔導人員那麼多,有人能計算國家經費有多少本益比嗎?       §§      回首頁

 

6.方格正:失敗者也能飛翔嗎?別讓未來的孩子,再走進「沒出口的絕望」  「獨立評論@天下」  2017/09/08       

日前有位剛進入北一女就讀的女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類高材生輕生的消息時有所聞,輿論總是歸咎於課業──尤其是父母所給的壓力。然而,我認為自殺的成因往往是複雜的,單一的答案雖然簡單明瞭,卻也太過傷人,我無法去想像父母親所承受的痛苦。

事實上不需要旁人的落井下石,自殺者遺族就已經夠痛苦了。自殺被稱作是對生者最猛烈的報復,遺族在其餘生中,注定永遠逃脫不掉自責與罪惡感:「為什麼我沒有發現徵兆?」、「都怪我不夠關心他」、「當初再多做點什麼,是否結果就不同了?」……成千上萬個疑問,每日每夜在胸口扎著。更痛苦的是,這些問題如同解不開的算式,永遠得不到解答,因為可以回答的人已經不在了。

或許讀到這邊,你已經開始生氣,「明明就是父母害的,為什麼還要幫她們說話?」網路讓所有人都獲得評論權,曾幾何時,我們都變成了審判者。批判簡單,而了解卻太難。

我不是什麼自殺專家(又有誰能自稱是呢),但身為心理治療師,我的責任是去理解人的痛苦。然而,我時常讓我的當事人失望,因為我不見得總是能做到。或許這是一種自我保護。要理解一個人的痛苦,勢必也得打開自己同樣脆弱受苦的那個部分,而這是多數人在學會堅強,或者說是鐵石心腸後,避之唯恐不及的事。

來找我會談的年輕人中,有許多也同樣面臨了各種考試、升學或者求職的窄門。他們所背負的,不只是父母的期望,更包括自己的人生。或許這兩者早已混在一起,又有誰能分得清呢?身為過來人的我,往往可以很輕易地勸告他們一些老生常談、鄉民都會說的話,例如「人生是自己的,不是父母的」、「天無絕人之路,考不上也不是世界末日」、「失敗為成功之母」等等。

很多人以為心理諮商就是用這些道理來開導他人,但是說道理簡單,卻往往幫不了受苦的人,因為人真的需要的,是被理解。時間畢竟過了太久,久到我幾乎快忘了,那種沒有出口的絕望。

▍從小,我們就清楚看見這往上爬的殘酷遊戲

從國中甚至到大學,年輕的我一直活在一種不安感裡,並不是說總是悶悶不樂,而是無法放心,總是覺得自己還需要更努力才行。當時考上理想的志願,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我無法想像人生還有其他目標或可能。雖然從來沒有人(包含父母在內),明確地告訴我「考不上人生就完了」,但整個空氣都瀰漫著這樣的味道。

「人生」的概念雖然飄渺抽象,卻又如此沉重,年紀輕輕的我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地扛起這些象徵人生的考試。

剛升高一時,我身上穿著宜蘭高中的制服,和穿著其他高校生的年輕學子們一同在家鄉南方澳的候車亭等著公車。旁邊有個國小同學,小時候成績不太好,流著鼻涕的他總是被欺負。當時他的爸爸在公車亭,用力的斥責:「你看別人都有學校讀,就你沒有!」

他用幾乎聽不到的音量回應「我也想要有學校讀啊……」。我對身上所穿的嶄新制服感到內疚,因為我知道人生並不公平。

▍如果我們的孩子,可以不用再經歷這樣的痛苦

後來我選了怎麼唸都無法開竅的理組,無數個夜晚,坐在書桌前抓著頭髮,無止盡地試圖解開那些參考書裡的公式。當時唯一的樂趣,是放一撮砂糖在書桌裡的凹洞,吸引螞蟻成群結隊地過來,然後用水淹死牠們。20多年過了,現在的我完全不懂這殘忍的遊戲究竟帶給了我什麼,但卻為了當時這樣的自己感到難過。

大四時,為了考上研究所(當年念研究所還不是全民運動),像是不留一絲退路般,我沒有報名任何一間私校,破釜沉舟,不給自己任何不成功的餘地。但當年我功課平平,翹了不知多少堂課,完全沒有錄取的信心,一想到考不上就得去當2年兵,然後未來就「毀了」,我就焦慮萬分。我報考了4間學校,考前的5個晚上,我有整整4晚沒有闔眼。

以考試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失敗者的故事,我甚至還念了「成功」大學,只是所代價真的太高了。20年過去,我沒有一次後悔自己不夠用功,或者沒有更精通任何一個科目;然而卻時常在想,如果在人格發展中的青春期,沒有經歷過那麼多恐懼與壓力,現在的我會變成怎樣的人。會變得更開朗自信?更有主見創意?更懂得快樂與生活?更能夠面對壓力?想必人生一定更精采寬廣吧!可惜我永遠都看不到這樣的自己了,我只期待在未來,能從我的孩子身上看到答案。

年輕人所經驗到的競爭批判、菁英至上的殘酷氛圍,是由每個人所組成的社會所營造的。身為大人的我們,如果還記得當年自己的痛苦、看得到那些無論輸贏過後,所留下的遍體鱗傷,是否應該變得更溫柔慈悲,不再自以為地去批判那些做得不夠好、或者看似不夠努力的人?

不要再讓孩子這麼早就活在弱肉強食的世界。我由衷希望,在那個更好的未來裡,即便是失敗者,也能驕傲地飛翔。        §§   回首頁

 

7.北一女新生墜樓亡 研究:治療失眠有助降低自殺發生   畢翠絲  風向新聞    2017-09-09

 

 日前一名北一女新生穿著制服驚傳墜樓意外,送醫後宣告不治,疑似課業壓力太大,加上曾與家人口角才發生悲劇。自殺到底能不能預防?事前有什麼徵兆?董氏基金會引用一篇國外研究報導指出,失眠與作惡夢兩種睡眠問題,都能更獨立預測更多自殺行為。專家提醒,自殺成因是多元性的,通常在重大壓力或嚴重困擾下,產生絕望、衝動的行為。

明天是「世界自殺防治日」,自殺到底能不能預防?根據《臨床精神醫學期刊》研究指出,治療失眠有助於改善情緒健康,降低自殺的發生。該研究由史丹佛⼤學醫學院進行,以50位年齡1823歲,過去或近期曾有自殺意念的大學生為對象,進行一星期的睡眠監控,結果發現,睡眠問題是受試者未來幾週中自殺想法加劇的警訊,其中學生就寢及起床時間的變異量是特別重要的警訊。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計畫主任暨台大醫學院精神科名譽教授李明濱表示,自殺成因是多元性的,通常在重大壓力或嚴重困擾下,產生絕望、衝動,覺得跟世界沒有關聯而形成,與失眠、焦慮、憂鬱、自卑及人際問題也很有關聯。

台灣18歲以上成年人口有30%出現睡眠問題,民眾多自行服用安眠藥,若治療不當,易造成情緒失調、記憶力下降、過度飲食及藥物依賴的情況,建議民眾當失眠已對身心造成影響,應就地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輔以行為治療及放鬆治療。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證實睡眠問題會惡化年輕人自殺的想法,提供自殺防治一個有利的線索,相對於其他心理疾病,睡眠問題並沒有被汙名化,大部分的人不避諱公開討論,失眠的易觀察及可預測性,為自殺防治的一大助力。葉雅馨說明,多數人都曾有睡不好的經驗,一晚或連續兩三天睡不好,都會影響到白天的情緒,產生易怒、急躁、專注力下降,甚至有衝動的傾向,若此時有不好的意念閃過,常常容易因此而釀成遺憾。

從過去的研究顯示,睡眠問題及自殺意念為憂鬱症患者常見的症狀,有15%的憂鬱症患者因自殺而身亡,憂鬱症的九大症狀中睡眠問題是最容易被察覺的。葉雅馨建議師長,可將睡眠當成一個課堂討論的議題,帶領孩子腦力激盪,思考如何維持好的睡眠,例如不因讀書、打電動、看電視而晚睡等,並每天關心孩子的睡眠狀況。

葉雅馨提醒家長,可藉由孩子從睡眠的多寡、規律的情形,瞭解問題並協助解決。當發現孩子有睡眠問題,影響生活作息或是食慾甚至是學習時,可積極與孩子討論改善方法,不要忽略睡眠警訊及產生的心理相關影響。

(畢翠絲/台北報導)  §§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