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0213日──學測後該想的事2

學測已考完,春節也過了,該思考下一步怎麼走?

 

1.名家專論-大學是培養競爭力的地方  林建甫   中國時報  20140701

2.周行一/「自學」是你的最重要能力2016-12-10聯合報 周行一(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3.周行一/給未來的主人翁    聯合報   2016-08-13

4.周行一/做次好的自己   聯合報   2015-09-09

5.親子天下》彭明輝:別當生涯規劃的囚犯   中時樂活  2012-11-02

6.有話要說-教育不是商品   中國時報 孫效孔 20140215 

7.王道還:上大學,所學何事?   王道還     2009/02/12 聯合報

 

1060205日──學測後該想的事─家長篇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60205-f.htm

 

延伸閱讀

105630日──及早找到你的北極星  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50630.htm  

1050523日──人的身價vs.人生價值  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50523.htm

105年4月18日──尋找自心  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50418.htm

103年11月10日──享受知識,而不是勉強吞嚥知識  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31110.htm

102年03月04日補充閱讀──我 (的人生)要往那兒去?

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20304.htm

103年09月15日──價值  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30915.htm  

102年9月30日──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20930.html

 

1.名家專論-大學是培養競爭力的地方  林建甫   中國時報  20140701     

今天是大學聯考的日子。現在不叫聯考,叫指考,指定科目考試。不過,一樣的競爭。在台大工作,我經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如何培養人才,大學生的素質是否下降?現在有四分之一台清交的學生念第五年,大學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最近發布「2021全球人才」調查,顯示台灣是人才失衡最嚴重的地方,這議題引起廣泛的討論。有人也拿統計資料說留學攻讀學位的人數大減,但遊學、打工的人數大增。因此批評,台灣年輕人沒有鬥志,追求「小確幸」,未來可能是台灣的「大不幸」。讀學位就一定有競爭力?大學如何培養有競爭力的人才?

首先,大學是培養知識能力的地方,不是培養書呆子,不是一味塞知識進腦子。現在的學生,可能在高中以前的教育習慣了小範圍,習慣了標準答案,習慣比賽小心的考試。在小範圍的學習,可以掌握的很好,可是到了大學普遍適應不良。大學一門課,期中、期末考,可能就是半本書,甚至好幾本書,學生沒有辦法消化,沒有辦法選擇重點、了解重點、記住重點、應用重點。這些都是基本功。研究所要求更多,念學位都要經過這些磨練,比遊學的隨隨便便,自然增加學生知識能力。

其次,大學生要有獨立思辨的能力,要會問問題。我們在台上,問學生有沒有問題,往往都沒有問題;有沒有意見,都沒有意見。不會問問題,害羞是可能的障礙,學生怕問錯問題,怕被笑。另一方面沒有問問題的習慣,我們的教育習慣單向的填鴨輸入,學生對於知識的來源,缺乏挑戰的精神。我好幾次到小學、國中去,可以感受到,小學的教育比較活潑,學生也敢問問題。但國中後,上課嚴肅多,問題也變少了。

要會問問題,才會鎖定問題、解決問題,問比學更重要。要跟得上講者,才能夠問問題。有時講者,講太快,藉問問題,可以讓他減慢速度,盲點可以釐清。我們不需要聽講者準備的所有知識,因為後續的都可以推理過來。讓講者幫忙把前面不清楚的搞懂,勝過回去帶一堆的迷惘。

眾所周知,課前有準備,就容易跟得上,就容易問問題。因此預習或是稍有準備都會勝過沒有準備。另外有思考、想過、比較過,問題就源源不絕而來。而學習新知識後,要與舊有的知識比較,融會貫通,最後也才能再創造新的知識。

第三,閱讀是培養能力最重要的步驟。現在的學生,只讀老師的上課簡報檔,只讀同學紀錄的共筆。不去讀教科書,遑論廣泛的參考書。很多學生寧願到補習班吸收別人整理好的知識,而不願從課本或廣泛的學習中自己去整理。進職場的考試準備,可能還說得過去。可是進研究所,這樣的學生要念碩士、念博士,實在有問題。現在知識的來源多元化,不一定要白紙黑字,3C產品、電子書攜帶更方便,但下功夫自己整理、吸收,還是必須的。影片所傳達的訊息,串流進來出去,看過後,最好也有些心得留下,否則過目即忘,是浪費自己的時間。

第四,思辨後要有思想。一般人太忙,無暇思考。但有競爭力的人不該思想淺薄。如何增進自己能力?我常鼓勵經濟系的學生要跟亞當斯密打手機,跟凱因斯即時通。當然這是笑話。我的意思是,跟在歷史洪流裡的傑出人物交往,從他們的著作、書簡,傳記、影片,了解他們的人生,來當自己參考的指標。跟同儕的往來,往往限於當代的眼界。可是從那些歷史大人物的學習,就可以提升到不同的層次。

最後,我想回答大學是否讀第五年?是否出國留學?這些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但經濟學考慮邊際成本遞增,邊際效益遞減。在同一個地方待久了,學習的收穫的確會減損。呼應前面,其實我覺得年輕人只要肯出去,這就是好事。念學位、遊學、打工,都能培養競爭力。走出去,面對不同的環境,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更可以把一個人的潛能給逼發出來。但問題是,遊學,沒有深入的磨練;打工,沒有更好的機會,這些事情就該適可而止。

(作者為台大經濟系教授、國政基金會財金組召集人)§§

 

2.周行一/「自學」是你的最重要能力2016-12-10聯合報 周行一(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當代最大的問題之一是貧富差距的擴大,正激起新形態的社會動盪,很多人擔心在社會轉動的過程中被拋棄在後,因此弱勢者希望得到更多的保護,勞工爭取提高最低工資、縮減工時、延長休假時間、擴大退休生活照顧等等,就是鮮明例子。

保護弱勢者最好的策略,是增加他們的能力,教育是達到這個目標的最佳途徑,但是各國的教育體系顯然都失敗了,否則貧富差距應當在改善中,而非日形惡化。為什麼多數教育機構無法稱職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牽涉教育體制、政治、教育工作者及學習者的心態等因素,並非我們一般人能夠在短期內促使改善的,所以對個人而言,只想靠去學校念書就能往上層移動,已經不是務實的想法。

儘管社會對弱勢者的保護不斷增強,歷史經驗卻顯示,弱勢者無法受到妥善照顧。在社會主義發展極致的共產國家中,均貧是大家的共業,在其他社會主義當道的國家中,由於私部門的誘因低,經濟難以持續發展,過多的福利支出最終會拖垮國家,希臘就是鮮活例子。很多重視社會福利的先進國家,貧富差距不停惡化,並未因對弱勢照顧更多而減緩,換句話說,弱勢者不會因為得到更多保障,而能趕上強勢者的生活水準,反而極有可能因為政府治理不善,比以前更糟。

有些弱勢者(例如高度學習障礙者)的能力,無法因主觀努力或者客觀環境(例如教育)改善而增加,他們是最需要受到關注的,但是另外有許多弱勢者(例如貧困單親小孩),卻可以因自己的努力而改善工作能力,他們需要的是一種信念:憑藉自己努力出人頭地。

主觀的努力永遠比客觀環境重要,教育對一個人的幫助程度完全由受教者自己決定。一個人想要力爭上游,別人擋不住你,爭取念書權的巴基斯坦女孩馬拉拉,連受教育的權利都沒有,她的努力對世人卻有巨大影響力。在惡劣的學習環境中,總有許多人大放異彩,例如六○年代的台灣農家子弟要走一、二個小時去上學,回家後在微弱燈光下,以床沿當書桌讀書,這些人創造了經濟奇蹟,他們當時受到的保障非常少,卻有無比的向上心。

雖然現在的學校教育內涵,跟不上社會的需求,但是卻有很多制式教育體制外的學習資源,六○年代學生要找一本好書不容易,現在的學生卻被迫在眾多好書中抉擇。只要有心,自學已成超越社會藩籬的方便法門,而且幾乎可以不花錢,所以只要有心學習就會有學習效果,這是為什麼自學是現代人最重要的能力,如果大家都想學,而且會自學,大家的能力就會接近,一起成長而減緩貧富差距的問題。

如果我們是貧富差距受害者,最能幫助我們的不是政府給的保障和福利,是我們一顆拒絕接受保護的心,以及不停的自學精神。期待保護會減少自學的決心,怠惰愈久,自學就愈困難,把時間花在學習永遠是最好的投資,而政府也應該把培養學生自學精神及自學能力,列為學校教育的重點,這樣才能真正解決貧富差距問題。(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              回頁首

 

3.周行一/給未來的主人翁    聯合報   2016-08-13

孩子,你出生在一個物質文明快速發展,世界千變萬化,價值觀衝突,人類命運不清楚,很多人是弱勢的世界。你的父母很愛你,但不太知道怎麼教育你,儘管政府費盡力氣,學校仍無法教你最需要的生存技能,在長大的過程中,你會聽到許多抱怨,例如自然環境愈來愈差,弱勢的人愈來愈多,世界有層出不窮難以解決的問題,各種意識形態的衝突愈演愈烈,簡單的說,環繞你的將會是一大堆對現狀不滿意的人,他們占據了各種發言管道,媒體充斥著令人擔心的問題。如果不注意,你可能會變成一個很沮喪的人,或者只想獨善其身,與這些煩惱隔絕;不過這兩種人都不可能快樂,就算你想只管自己的事,但是在這個世界裡,我們的問題多數是別人造成的,就像溫室效應的影響,不論你待在哪個角落都躲不過。所以,你沒有選擇,只能做一個快樂的人。

如果相信以下幾件事,你就會快樂,而且會活在希望裡。

相信身處的世界不是獨特的。自古以來,人類不斷面對生存問題,歷史只是以不同面貌周而復始,我們延續祖先的命脈生存至今,我們的子孫也會繁衍生存下去,人們為了生存,雖然製造了許多問題,但也共同解決問題。人類之所以能夠生存,是因為總是有能夠解決問題的人出現,他們為數眾多,才有辦法解決形形色色的社會問題,你如果能做一個解決問題的人,避免做一個製造問題的人,你會活得很有價值,感覺很快樂。

相信能力愈強,愈能解決問題。能力最強的是那些能預見問題的人,豫則立,這種能力不是父母或學校可以完全教的,必須不斷找機會,讓自己處在適當的學習環境裡,所以創造學習機會是最重要的事,要為了能夠學習而付出代價,等著別人提供學習機會,或者奢望別人負擔自己的學習成本,只會蹉跎寶貴青春,不知不覺讓自己變成了別人的問題。

就像贏得戰爭必須先要贏得許多大小戰役一樣,相信解決大問題必須先要解決許多小問題。解決問題的人也是承擔挫折的人,在過程中你會遭遇許多大大小小的挫折,但務必記得享受解決小問題的樂趣,不要吝嗇給予自己興奮的機會,興奮是讓你能持續奮鬥的動力,懂得掌握瞬間的快樂,才可能有永恆的毅力。

相信良善與誠實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基礎。只有真誠地想要解決別人的問題,才會獲得別人的信任與合作,共同解決問題,所有的大問題獲得解決都是眾人齊心協力的結果,一個人絕對成不了大事,出發點不良善,或者不真誠,也許短期間能得逞,最後必定被人識破。

人類的發展靠大家繁衍子孫,同時改善生活,而這兩件事卻是當今的兩大難題,少子化讓大家懷疑人類如何延續,貧富差距擴大造成民眾的生活無法一起改善,如果你能夠是這兩個問題解決方案中的一部分,你就會像歷史上千千萬萬的人,幫助人類創造生命,也增進大家的生活。解決問題的能力愈大,你在歷史中的重要性就愈高,但是不論能力有多大,只要相信自己能解決大家的問題,而且努力去學習,你就不會是別人的問題,會很快樂。(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回頁首

 

4.周行一/做次好的自己   聯合報   2015-09-09

「做最好的自己」是我們經常勉勵自己的話,希望能不斷追求進步,讓自己做到最好,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做次好的自己」會讓自己過得更好,更快樂。強調「做最好的自己」可能會凡事追求完美,導致在過程中痛苦萬分,完美是一個達不到的目標,這世界沒有完美的人、事或物,如果強求完美,只會挫折不斷,無法享受喜悅。

追求「做最好的自己」不僅可能讓自己痛苦,也讓周圍的人辛苦。真正的完美是全面性的,別人不配合,自己很難達成目標,所以可能變成吹毛求疵,同事在我們眼中充滿了缺點,小孩沒有第一名是種遺憾,朋友總是不夠周到等等,讓旁邊的人壓力很大,而自己也很不好受,總以為別人覺得自己不夠好。

有心「做最好的自己」會驅策自己不斷進步,但也很可能聚精會神於最後的目標,而在過程中忘記適時停頓一下,享受進步的喜悅,這種狀態會讓我們身心俱疲,而且使得跟隨我們的人因無法有令人滿意的結果而非常沮喪。在經營管理方面,我們常聽別人講,戰爭(war)的最後勝利是由許多小戰役(battle)的勝利累積而成,因此要贏得最終的勝利,就必須在過程中有許多小勝利,藉由小勝利鼓勵自己繼續努力,給自己持續進步的動力,所以,能夠因為小進步或小成就而興奮是種很重要的能力,過度強調完美,會減少享受進步的喜悅。

「做次好的自己」會比「做最好的自己」更務實,讓自己比較快樂。首先,我們必須願意接受不完美的「次好的自己」,有缺點是正常的,當我們接受自己的缺陷以後,就比較能接受別人的短處,這種同理心是我們能與別人合作的基礎,當自己表現不好時,歸因於自己的力有未逮之處,可以減少痛苦,而同時也能體諒別人無法做到的原因,增進與別人的人際關係,有助於未來持續合作。

了解自己不完美,會幫助我們成為一個謙虛的人,當不如意的時候,能夠心平氣和地分析自己的缺陷,不會因為自己不夠好而沮喪。不完美的人本來就會失敗,挫敗是正常的,永遠強過別人反而是種反常,當我們能夠接受失敗時,就會有能量調整,往更好的方向前進,而當有所進步時,就會雀躍不已,產生繼續努力的能量。

因此,「做次好的自己」不是不追求進步,反而是在認知自己的能力限制後,可以務實地改善,同時可以避免當「做最好的自己」不可能時,變成怨天尤人,總覺得自己不夠好而自暴自棄。認識自己的限制條件可以幫助我們務實地在受限的基礎上,找到進步的途徑,在經營管理上,知道自己的限制條件是制定策略的基礎,了解為了達成目標必須做的改善,可以避免好高騖遠,或者甚至選擇可以規避自己弱點的策略,在一個新的空間裡不停地進步。

近代企業家裡最有名的完美主義者應該算是賈伯斯了,他第一次在蘋果公司服務時,對產品的完美度極度要求,從硬體到軟體一定要自己完全掌握,但卻被迫黯然離開,第二次回到蘋果主其事時,雖然仍追求完美,但設計出由別人提供軟體的商業模式,例如手機上的應用軟體大多數不是蘋果自己開發的,而且有的品質很差,但因為他讓別人大量參與提供軟體,才造就了蘋果今日的榮景。

「做最好的自己」是永遠達不到的目標,「做次好的自己」反而會讓自己更好,大家何不嘗試看看呢?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              回頁首

 

5.親子天下》彭明輝:別當生涯規劃的囚犯   中時樂活  2012-11-02

太早把孩子塞進一個固定的發展軌道裡,硬要他們在未滿18歲時就選定「終生的志業」,這看似有「規劃」的人生卻可能因此變得單調又黑白。

 有些「生涯規劃」的課會邀請號稱「我從十五歲就知道自己這一輩子要的是什麼」的人去講課,炫耀來賓如何在年少時選定的軌道上一路超速飆駛,先馳得點的過程。

 我總覺得這樣的課程是反教育,因為它們根本就是在鼓勵年輕人一輩子當「生涯規劃的囚犯」,終生封閉在十五歲時幼稚、狹隘而膚淺的人生格局裡,就像很多事業有成的理工學院畢業生。這樣的人生像工業化生產的化學合成醋,它用化學配方加速發酵過程,成本低廉而生產快速。

 但是仔細品味化學合成醋和天然釀造醋的差別,就會知道前者味道單調,仔細分析、化驗,就會發現裡頭嚴重欠缺益菌、天然礦物質等天然營養成分。這樣的人生其實是貧乏、不健康的人生。

 因此,在〈教育要像立體茶包〉一文裡,我主張教育要像立體茶包一樣,給孩子一些自由探索與伸展的空間,而不要太早把孩子塞進一個固定的發展軌道裡,硬要他們在未滿十八歲時就選定「終生的志業」。

 

高中生是否有能力決定一生?

 一位高中輔導老師看了這篇文章,滿腹狐疑的問我:「人生真的能沒有規劃嗎?」她也滿懷困擾的告訴我:十二年國教即將上路,很多國中和高中的輔導老師都很困惑,不知道該如何引導孩子去發現自己未來的志趣與方向,不知該如何教他們生涯規劃。我相信這是所有人共同的困惑,很多家長都想儘快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起跑點,但是,高中生真的有能力決定自己的未來嗎?更別說是要決定自己的一生!

 生涯規劃第一個根本的難題就是:人會變,而且很難預測他未來會怎麼變!如果你經常到某人家裡作客,每次去客廳茶几上的盆栽都一成不變,既不添枝葉也不凋零,你一定會心想:「這鐵定是塑膠做的。」所有活的東西都會變,何況是人?

 我高中期間喜歡理工的知識而不喜歡抽象的數學,念機械系是為了實用性的發明。但是大四的時候卻在一位老師的啟蒙下,發現抽象性理論的趣味。博士班期間才體會到抽象數學的趣味和價值。

 尤其心思活潑而天分高的人,對什麼都有興趣,學會一樣愛上一樣,各種測驗結果顯示的是他們過去所接觸過的刺激,而不是他們潛在所有的可能性。對於這樣的人,實在沒必要刻意引導他們往特定的方向發展,而限制了他們未來的可能性。

 我自己工學院出身,研究方向卻偏抽象理論而非實用;最得意的心得是藝術評論和人生哲學。而大多數人對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社會評論。我在清大也碰到很多這樣的學生,數學系的資優生去學戲劇,物理系畢業去學音樂,機械系畢業去學色彩科學。

 此外,數學與軟體程式的稟賦跟經驗知識的關係薄弱,這方面的天分十幾歲就可以被看到;理論物理的天分只需要有限的經驗知識支撐就可以發揮出來,因此二十來歲就有機會看見自己這方面的天賦。

 但是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的能力隨著年齡漸長而慢慢發展出來,往往要過了三、四十歲才有機會真正了解自己在這方面的潛力與興趣。如果急著要在十八歲以前決定自己一生要走的路,並且同時放棄其他方面的發展機會,則幾乎注定只能當一輩子沒有人文素養的科學怪人,這其實是很殘忍的決定。

 

別急著找到方向

 人沒有一成不變的「天分」或「天命」,一個人受到不同的刺激就有機會被啟發出不同的可能性。一個人實際上會長成什麼樣子,一小部分看他的稟賦,另一大部分看他的際遇和應對時的選擇——他碰到的老師、同學、戀人、同事、客戶等等都在影響著他最後的樣子。生命充滿著各種不可預期的挑戰、困境、刺激、靈感、啟發與豁然開朗的可能性,要一個人一輩子活在一成不變的目標裡,其實是一種作繭自縛的虛假人生。

 因此,可以鼓勵學生尋找自己的方向,但不要熱心過頭,太早斬斷他各方面發展的可能性。

 一個家長憂心忡忡的問我:「我的孩子什麼科目都有興趣,成績也都還不錯,偏偏就是沒有最鮮明的興趣,我要怎樣幫他找出最適合的發展方向?」我回答她:「這樣的孩子人生多采多姿,現實生活也不會有任何問題,你何必一定要逼他接受黑白、單調的人生?」

 種香瓜的人在每一條藤上只留一顆果實,並摘掉其餘的,為的是要賣得好價錢。我們逼迫孩子只能保留一種能力,而不能有完整的能力和多采多姿的人生,為的到底是什麼?        §§             回頁首

 

6.有話要說-教育不是商品   中國時報 孫效孔 20140215

大學生滿街跑,但失業率高起薪又低,到底哪裡出了差錯?(圖/本報資料照片)

為了滿足大家的大學之夢,大學入學制度一改再改;但是大學畢業生失業率高、起薪又低,辜負了社會對大學的關愛與重視。那麼問題出在哪裡?是招收過程的瑕疵嗎?還是滿地大學造成畢業生供過於求?這些都不是讓大學生銹的主因。

真正的原因,是大家把大學教育當作商品和投資,這種扭曲的心態,正是大學教育的殺手!進入大學之前,每個人拚得你死我活,而一旦進入大學後,學生及其父母卻以消費者或投資客自居,才會把大學生的行情搞低!

 

學校儼然成為賣場

雖然許多人並無「教育即消費」的心態,但是社會對大專學校的要求,迫使學校視學生為消費者,讓學生評比老師。面對「貨真價實」或是「顧客至上」的社會期待,學校儼然成為賣場,老師也越來越像在擺地攤!醫療業也面對類似的扭曲,所以會出現「防禦性醫療」,到頭來倒霉的當然是病人。問題就在於,求助者自以為是消費者,而消費主義絕不適用於教育和醫療!

如今學校裡也出現「防禦性教育」,教授乾脆讓學生輕鬆過關,好得到學生的高分評量。上課不管課堂的秩序或學生態度,因為只要對學生要求嚴格,老師的評量分數就會偏低。學生所接受的教育品質虛有其表,難怪高達1/6畢業生選擇延畢,職場新鮮人生產力逐年下滑,企業雇主開出的起薪也就低的難看。

 

上大學不是去消費

把教育當作投資,更是常見的社會思維。以社會整體的觀點而言,高等教育當然是重要的投資;但是受教者若以投資客自居,反而得不到所期盼的報酬。一般的財務投資,由經理人全權負責其成敗,投資客只要出資即可。對大學教育的投資,更像病患面對醫護人員的處境,自己必須花時間用心維護健康,醫療機構才能幫助病患得到健康。有些大專學生及其家庭,認為付完學費就已盡到本分,把教育品質完全歸咎於學校和老師。把老師當作經理人讓學生來評比,如同讓每個病患看完病就給醫生打分數,其後遺症之嚴重不言可喻!

上大學不是去消費,也不是當投資客。學校和教師當然需要合格又能掌握時代變遷,教育部不僅評鑑學校也考核各級教師,就是在確保供給面對的品質。但是,大專文憑的亮麗外表,如果沒有得到需求面上應有的配合,社會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學畢業生,在職場上接受低薪的羞辱。

學生及其家庭如能盡量避免消費者或投資客的心態,台灣的高等大學教育才有可能振衰起弊,讓企業用漂亮的薪資回報畢業生的努力! (作者為大學教授)               回頁首

 

7.王道還:上大學,所學何事?   王道還     2009/02/12 聯合報

今天是達爾文兩百歲誕辰,今年也是他的《物種原始論》出版一百五十周年。在西方,這本書不但是現代演化生物學的開山之作,還因為涉及認識「人性」的基本觀點,而產生了巨大的人文衝擊:果真人的始祖是一種猩猩,我們對「人性」還能有什麼期望呢?難怪達爾文大概是西方科學史家研究得最透徹的一個人物,舉凡家世生平、思想發展、著作、交遊,以及時代背景,研究成果早已汗牛充棟。

不過,我們聽熟了「不要輸在起跑點上」的人,即使對達爾文的科學成就與影響不感興趣,翻閱他的傳記也會感到耳目一新。原來達爾文在廿七歲之前,並無志向。他家境好,父親雖是醫師,真正的賺錢本領卻是投資與放貸。達爾文遵父命入愛丁堡大學習醫,卻因為知道自己會繼承豐厚的遺產,無意在學業上下苦功。混了兩年後,父親怕他沒出息,送他到劍橋大學念神學,好將來當英國國教的牧師。三年後,他通過考試畢業,但成績並不出眾。那時他已廿二歲了。

回顧學校教育沒好話

達爾文晚年,在為子女寫的自傳中,回顧自己接受的學校教育,完全沒有好話:劍橋那三年,我在課業上花的時間完全浪費了,與在愛丁堡大學、中學的情況完全一樣。

其實,這不只是達爾文一個人的看法;到了現在,這句話仍能引起不少人共鳴。然而,達爾文對於大學裡的正式課業失望,並不表示他上大學的那五年全白費了。

例如達爾文在大學裡參加了學術性社團;他第一篇生物研究報告,就是在愛丁堡大學的學生社團中宣讀的。他還在愛丁堡花錢學會了剝製鳥類標本的技術。

到了劍橋,達爾文結識了植物學教授韓斯洛。韓斯洛學識廣博,地質學、田野生物學都有造詣;每星期五晚上邀請教師與學生到家裡分享見聞,達爾文是常客。而植物學與他的學位考試毫無關係。

達爾文畢業後,透過韓斯洛的推薦,隨著英國海軍小獵犬號到南美洲測量海岸,歷時近五年(一八三一一八三六),繞地球一周。他一路蒐集的生物標本,以及地質學觀察,由韓斯洛安排發表,為他贏得了英倫科學界的尊敬。達爾文因而確定了一生的志向:研究「自然史」的核心問題,即生物演化。父親這才放心,不再擔心他沒出息了。

大學提供機會功能大

上大學是對人生的重大投資。統計資料也顯示:學歷越高,收入越高。可惜這條思路往往引導我們把焦點放在大學的少數學程上,以及那些學程與某些職業的直接關聯,如科學家、工程師、律師、教師等。這是小看了大學。

事實上,只有少數人畢業後依賴上課時筆記下來的知識謀生;大部分人的謀生本領都必須到職場現學現賣。大學提供的是機會,有各種課程讓人磨練學習能力、建立信心;有各色人等,磨練社交能力、建立人脈。

達爾文充分利用了「上大學」得到的機會。他對在劍橋的日子,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當年那股蒐集甲蟲的狂熱。他挑出卅四隻甲蟲與一隻蛾寄給倫敦一位昆蟲學家。那位專家將其中幾種登錄在《不列顛昆蟲圖錄》中,註明「由達爾文君採集」。他終於承認:我在劍橋那三年,是我一生最愉快的日子。那時我身體好,總是生氣蓬勃。

願人人都有那麼美好的大學回憶。

(作者是生物人類學者,任職於中研院史語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