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8月29日──〈無法遺忘的沉重〉補充閱讀   王浩威  三民第五冊第三課

讀王浩威的〈無法遺忘的沉重〉讓很多同學沉重了起來,人生本來就不輕鬆,挫敗與陰暗面都是我們必得面對的,幾篇文章或能啟發你,學習先照顧好自己,再照顧所愛的人與愛你的人。

 

1.孩子,世界並不完美,你也一樣          2005.10.30         中時社論

2.新春三願:收支平衡、作息平衡、關係平衡       中時社論2006.02.04

3.洪蘭:閱讀‧運動‧抗憂鬱          2010/02/25 聯合報

4.洪蘭:教孩子情緒管理  天下親子 2009/03/27 

5.考試沒教的事》第四課:學跟挫折做朋友 聯合報╱本報記者鄭朝陽、梁玉芳2008/08/30

6.終結自殺  為什麼大學生想自殺?如何讓孩子珍視生命?  洪蘭  天下雜誌 340 2006/02

 

1.孩子,世界並不完美,你也一樣          2005.10.30         中時社論

    很難想像,一個孩子會在一次考試後,就覺得自己此後的人生已毫無希望,以至於他竟然必須以死來處理如此深沉的絕望──一個建中學生在第一次段考後跳樓,這讓很多父母與老師感到震驚,孩子走上絕路,指責與非難排山倒海而來,或許也讓父母愈來愈不知道到底該怎麼教孩子才好。

    四、五年級的父母們回想自己的成長過程:聯考不比今日壓力小,親子關係不比今日好,威權教育且遠比今日更兇悍,大部分的我們都是一路被打著、罵著上來的,縱有千百個煩躁、氣憤、不爽,也都走過來了;今天很多父母根本不敢跟小孩多說什麼重話,因為害怕孩子動不動就會用激烈的手段處理自己的情緒;打罵教育不足為取,但適度的規範與真誠的溝通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必要的。

 

    現在的孩子抗壓性、忍受挫折的耐力低,有一種可能,就是孩子從小備受呵護。許多已經習慣成為舞台中心主角的小孩、特別是資優的孩子,不能忍受自己有一點點瑕疵。因為他只能接受讚美與肯定,只要外界歆羨的眼光少了那麼一點;只要自己不再是群體中的第一,父母、老師還沒有說話,他自己就先活不下去了──到了這個時候才告訴這些孩子你已經很棒啦,很好啦也不能消除他的心結,因為「很棒」不夠,他要的是「最棒」;「很好」算什麼,他要的是「最好」。

    不能責怪孩子們為什麼想不開、看不開,因為他們從小所接收到的訊息就是「我最優」。從來不敢不讓孩子「自我感覺良好」的父母和師長,一路只對小孩好話說盡,以至於愈來愈多小孩對自己其實有不切實際的認識與期待。他們根本不認為自己會「不行」,因為父母、長輩對所謂的愛的教育有錯誤的認知,以為愛就是隨時隨地要給孩子們掌聲,絕對不可以讓他們承受一點點噓聲;一定只能給誇獎,絕對不能挑眼兒,但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呢?

    我們的孩子一方面變得更堅強,一方面卻也變得更脆弱。更堅強的是他們更有自信心、更敢放膽嘗試;脆弱的卻是,他們能夠承受的負面待遇更少,他們的逆境商數更低。如果從小就很少告訴孩子:這件事你真的做得不好,他的成長過程裡缺乏足夠的機會練習與自己的「不夠好」和平相處。那麼,有一天,當孩子發現自己的確在有些事情上是力有未逮時,他如何能夠不震驚、如何能夠不憎恨自己?

    或許很多父母都得學習怎麼樣用最真誠、開放與正面的方式直接讓孩子看清楚,你沒有辦法也沒有必要把每件事都做到頂尖;你也不要每做一件什麼事,就要大家給你肯定、讚美、誇獎、歌頌到舌頭打結才肯罷休。要讓孩子知道,有些事你做得不錯,但有些事,你的表現平平,你要習慣人生本來就有起伏高低。可是,很多父母師長整天都扮演著「讚美的聖誕老公公」,背上揹著一大袋好聽的話、讚美的話,隨時送出。父母小心翼翼呵護著孩子的情緒,從某個角度來說,或許也剝奪了孩子鍛鍊情緒耐受度、提高靈魂免疫力的機會。這對孩子也未必公平。

    李遠哲為十年教改沒讓孩子更輕鬆道歉,其實,父母、師長誰能真正過好日子呢?又有一個孩子跳樓了,這讓父母、老師一個個宛如驚弓之鳥。孩子能夠活出什麼樣子來,的確是教育的結果。或許我們為人父母者應該早一點教導孩子,世界並不完美,你也一樣不完美,別把完美主義壓在我們彼此的頭頂上。我們更應該早一點把孝順父母、體貼親恩、珍惜自己的觀念教給孩子,讓他們知道好好愛自己是責任,也是一個愛的祝福。別再讓家庭人際關係傾斜到「孩子是唯一、孩子是第一」這樣的觀念裡,一個家庭應該要有倫理次序,父母也該有父母的權柄。孩子要捧在手心裡愛,但不能捧在手心裡教。             回頁首

 

2.新春三願:收支平衡、作息平衡、關係平衡       中時社論2006.02.04

春節假期接近尾聲,許多人也開始要陸續回到工作崗位上,假期結束,「真實」人生來到,更務實的生活也將展開──對新的一年,大家有什麼計畫與心願呢?或許以下的新春三願會是許多人共同的期望,這三願是期許自己:一、收支平衡;二、作息平衡;三、關係平衡。能達到這三方面的平衡,幸福人生庶幾可期。

去年一年,鬧得最兇的一個問題就是卡奴現象,據統計,每個月有四萬人繳不起卡費,一個月拖過一個月,永遠活在欠債與被催繳的焦慮中,怎麼會有生活品質?雖然金管會為了讓卡奴好好過年,明令金融業者春節期間不得催繳,然而卡奴躲得了一時,豈能躲得過一世,假期一過,還不是又得重回循環利息愈滾愈大的噩夢裡?因此對許多人來說,新年第一個重要的課題應該是讓自己過一個財務平衡的人生。

卡友們第一是永遠不要相信銀行廣告告訴你的訊息:借了錢,你的人生從此就能夠隨心所欲。天底下可沒有白吃的午餐,你借多少錢,將來是一毛錢也不會少跟你收;愛因斯坦說,天下最有力量的東西不是原子彈,而是複利,如果愛因斯坦活到今時今日,他會強調,他所指的不是存款時銀行付給你的複利利息,而是你跟銀行借錢時,他跟你收的循環利息,利上滾利會壓死人。借錢時是高尚的大爺,被催繳時,你窩囊的比龜兒子還不如。

第二要清楚各式各樣的卡都只能救急不能救窮,它所對應的不是借錢人的需要,而是能力,創業、消費、提高生活品質我們可以有一千種需要錢的理由,每個理由在當下都顯得言之成理;然而,論到用現金卡或者信用卡借錢,最重要的其實不是你為什麼需要這些錢,而是你準備拿什麼來還?沒有想好出口,預借現金就彷彿是羊入虎口──讓自己人生落入悲劇的一個開始;特別是那些借錢來消費、買名牌的人,你的人生或許因為借錢消費而多了個包包,但也同時多了個枷鎖,實際一點,消費到底能讓你快意多久?

收支平衡,或許是許多消費創造經濟成長學派擁護者所不能認同的古老價值觀,但這裡要談的並不是清教徒寡欲無求的生活,只是要提醒很多人,其實要做金錢的主人還是卡的奴隸,主控權在自己手上,量入為出是避免有一天讓自己陷入無可收拾局面的最重要守則;你能有把握自己所借來的每塊錢,都有償還來源時再刷卡,否則今天你就把所有的卡都剪掉──不要讓財務崩盤演變成人生崩盤。

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作息的平衡同樣是個困難的課題;想想看,上次你好好的睡個覺是什麼時候、上次你好好的做個運動,上次你好好地吃頓飯,又是什麼時候?或許春節期間生活會比較亂,但是當假期過去、一切回到正軌時,我們是否做好準備要進入一種平衡、穩定、有節度的生活作息裡呢?

不平衡的作息是不能專注、效率很低的生活。上班時上網、上MSN、收發伊媚兒,該做的工作做不完,只好加班,加班又影響進食、影響家庭生活,也讓自己少了很多可以安靜休息的機會,日夜不分、公私雜亂,結果生活秩序大亂、生活沒有品質,工作成果又差,然後只能用更多的加班、更多的消費來填補空洞

許多現代人無法跳脫這種惡性循環的理由之一,就是沒有在一開始就要求自己要過一個平衡的生活:該工作的時候,你全心工作,該休息時候,安心休息,吃飯時吃飯、走路時走路,安住當下,收束自己亂而貪的心思,慢慢的,我們所做的每件事在做的那一刻就有了意義,也在做的那一刻就發揮了效果,我們的人生無須老是「寅吃卯糧」地預支下一刻、無須老是被「吃在嘴裡、看在碗裡」的貪婪所役使──作息平衡是我們對上帝所創造的這個生命的一個基本回應,因為我們體力有限、青春有限、心靈承載能力有限,不可能無限制地糟蹋下去。

第三個關係平衡指的是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天地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對許多人來說,人倫關係是他最容易忽略掉的部分,特別是對「家庭」沒有什麼的感覺,他可以要求自己不負老闆期望、不讓朋友失望,卻很少想過要把家庭、家人放在手心上;但是支撐著一個人的生活與生命的,其實往往是家庭,以及從家庭而來的人倫關係,這些關係彷彿生命座標,定位也定義了我們的人生。

台灣愈來愈多的社會問題正是導因於關係的失衡。所謂天地君親師,婚姻親子家族朋友伙伴人們相對應的位置、關係、互動方式,全走了樣,人們因而手足無措、行為失去了準則。人們不知道自己與他人合理的界線何在,在親密與疏離、責任與放任、自由與承諾裡迷失,該堅持的沒有堅持,該放手的不願放手,許多社會悲劇也因此發生。

在關係崩解的年代,對許多人來說,最大的迷惘與最深的痛苦或許就在於找不到自己在人倫系譜與人際關係裡的位置,這讓生命裡的諸多奮鬥與努力都彷彿失去了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因此,重新建立平衡的關係是現代人重新建構自己的重要的一步,我們既不可能離群索居,就必然要在「關係」裡找到安身立命的基礎。

每個人的每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大部分人的生活裡也都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壓力,我們的人生資源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但人生的光景卻可以有很大的不同,若是能夠在自己的身心靈、生活條件與群我關係裡取得平衡,這樣的人生可以說是相當接近圓滿的狀態,快樂、希望亦不遠矣;收支平衡、作息平衡、關係平衡,新春心願,三衡人生共勉之。           回頁首

 

3.洪蘭:閱讀運動抗憂鬱          2010/02/25 聯合報

報載有對夫妻,因妻子重度憂鬱,苦不堪言,決定自殺解脫,先生不忍她黃泉路上獨行,便陪她一起燒炭。這則新聞讓我看了很不忍,因為現在對憂鬱症已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它有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上的原因,有藥物可以幫助,病人也可透過運動方式幫助自己減輕病情。

研究發現當一個人大量運動到他心跳最高數字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時,他大腦中會分泌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這些神經傳導物質都跟情緒有直接的關係,百憂解就是阻擋血清素的回收,使病人大腦中的血清素比較多,心情好起來。臨床實驗也發現憂鬱症的病人每日持續運動三個月後,百憂解的藥量可以減少。

憂鬱症、巴金森症、阿茲海默症和老人失智症是現在耗費最多社會成本的慢性疾病,每一個國家都致力於這些疾病的預防。研究已發現防止大腦老化最好的兩個方式是閱讀和運動,它們都能使腦細胞活化,增進大腦神經連接的密度,運動對第二類型的糖尿病更有幫助,初期的糖尿病病人若能每天運動、控制飲食,可以不必服藥。

瑞典曾經追蹤七十五歲的老人一直到他們九十五歲,結果發現每天只要運動四十五分鐘,他們大腦中白質(神經纖維)的退化程度就有顯著改善。老人家膝蓋軟骨已開始退化,不適合跑步或做劇烈運動,連出門散步都最好拿著枴杖,以防跌倒。最適合老人的運動是游泳,因為水有浮力,關節不會像跑步時那樣因承受太多重量而受傷,游泳又是個全身的運動,直接訓練心肺的功能,因此瑞典每一個社區都有游泳池,游泳也使老人走出公寓跟社區接觸,老人需要跟人對話,關在家中看電視會使大腦退化得很快。美國甚至由公家出錢請計程車把老人送到社區的活動中心去跳舞、游泳和健身。看起來這好像是浪費納稅人的錢,其實老人若身體健康,節省下來那些看不見的醫療費用才是更可觀。

我們台灣也看到運動對學習的幫助(血清素也直接影響記憶),又看到每年暑假溺死很多的孩子,一棵幼苗來不及長大便夭折,真是令人痛心,因此看到政府終於要蓋游泳池,讓偏鄉和山區的孩子也可以學游泳時,真是非常高興。此舉老人和孩子都受益,堪稱一石二鳥、一舉兩得。

其實,台灣很缺游泳池,很多縣市和鄉鎮連一座都沒有。台灣是個海島,島國的孩子怎麼可以不會游泳?不要孩子去河裡冒險,就必須提供他安全的游泳環境,在神經學上,要改變一個行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要的行為的神經迴路去取代不要行為的。

一件事只要是對的,就應該去做,不可因困難而放棄。「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困難是可以克服的。我們不能因為吃飯會哽到而不吃飯,也不能因為可能有弊端而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

柏拉圖說:「為了讓人類有成功的生活,神提供了兩種管道:教育與運動」。希望以後報上不要再有孩子溺死,父母呼天喊地的鏡頭,也希望健保的費用能控制住,不要每天喊漲。             回頁首

 

4.洪蘭:教孩子情緒管理  天下親子 2009/03/27 

人的大腦是終其一生不停的在成長與改變,而改變最快的時期就是童年。嬰兒剛出生時,他大腦中的神經元比他成年以後的還更多,但是因為大腦用掉他重量十倍的能源,所以嬰兒自出生後,大腦便一直不停的在修剪,把很少用到的神經元修剪掉,把常用的聯結成強的迴路。決定誰被留、誰被刪的就是經驗,尤其是童年的經驗。

我們的感覺皮質區在幼年時就已成熟,掌管情緒的邊緣系統在青春期前也發育完成,只有掌管自我控制、理解力、抑制力的前額葉成熟最晚,要到十七、八歲才成熟。童年和青春期的情緒管理經驗,對大腦神經迴路的形成很重要,童年更是一生情緒特質形成最重要的時機,這時期養成的習慣會崁入神經網路的基本架構中,不太會因後來的經驗而改變。

最近的研究報告發現童年的精神受虐(被譏笑、排斥、忽略)會改變基因,造成長久性的傷害,如憂鬱症和自殺。加拿大麥吉爾(McGill)大學的神經學家解剖了三十六名突然死亡者的大腦,其中十二名為無受虐紀錄的自殺者、十二名為曾受虐的自殺者,十二名為車禍意外死亡者。他們發現童年的受虐會改變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HPA)這個壓力反應機制,增加自殺的傾向。小時候情緒的創傷造成大腦永久性的傷害,包括結構上的改變,如聯結兩個腦半球的胼胝體變小。

過去「行為主義」盛行時,很多人說孩子哭時,不要抱他,抱就是鼓勵他哭,要等他不哭了才可以抱。忘記了嬰兒不會說話,哭是他表達需求的方式,不准對他的需求做反應,等於是忽略他。

現在的做法是嬰兒的搖籃直接放在母親的床旁,使嬰兒眼睛一張開就可以看到熟悉的臉,給予他安全感。安全感是孩子情緒成長最重要的條件,直接影響他人格的成長。父母應把孩子帶在身邊,讓孩子從觀察父母的待人接物上,學習自己的情緒管理,例如四兩撥千斤,用幽默來化解尷尬及用正向思考來處理問題。

父母更要在孩子情緒風暴未形成前,跟他談,把情緒化解掉。目前坊間很流行的用毆打不倒翁來出氣,是個錯誤的情緒教育方式,這只會使憤怒者憤怒的情緒更亢奮,因為它更加活化大腦憤怒的神經迴路,而且養成遷怒、洩憤的壞習慣,從研究得知,負面情緒應從認知去化解。

哈佛教授凱根(Jerome Kagan)的長期研究發現孩子的脾氣是可以改的,四個月大聽到巨大聲響會嚇哭的嬰兒,長到四歲再測驗時,只有一半還會如此,小時候害羞的孩子,長大不見得害羞。所以只要給予適當的教導,孩子先天的脾氣可以被導正。凱根認為「情緒維持幾秒,心情維持一天,性情終身打造」,他教父母從情緒著手,改變心情,穩定成性情。

在現在講究人際關係的社會,教導孩子妥善管理他的情緒,是給他一把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不可等閒視之,更要從小做起。 回頁首

 

5.考試沒教的事》第四課:學跟挫折做朋友 聯合報本報記者鄭朝陽、梁玉芳2008/08/30

公園裡,媽媽帶學齡前的兒子散步,兒子看到別的小朋友吃蘋果,吵著「我要吃那個!」媽媽真的上前跟別的小孩的家長要了一顆蘋果給兒子。

 

面對不如意 高難度功課

看到這一幕,政治大學心理系兼任教授陳皎眉很驚訝,腦海裡立刻浮現役男在地上打滾、哭喊「這不是肯德基」的電視廣告。她說,這位媽媽雖然為了滿足孩子的欲望,幫孩子要到蘋果,卻失去機會讓孩子了解:人生的現實是「不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的。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何面對這些「八九」,愈成高難度的人生功課。近年,年輕學子為了細微原因(考不好、口角、失戀、長青春痘)輕生的新聞,常讓社會驚嘆、讓家長心碎;結論不脫「挫折容忍力太弱」的「草莓族」責備論。但是,「草莓」又是誰培育出來的?

在台北市知名「貴族」學校任教的陳老師努力安撫班上午休時間吵鬧的學生,隔天家長來「溝通」:「不要強迫我的小孩做他不喜歡做的事,這樣會壓抑他的成長和學習。」

 

孩子太順遂 家長有責任

陳老師有一次勸學生吃掉營養午餐裡的紅蘿蔔,家長一樣要求老師別強迫小孩。「現在的家長實在太順著小孩了。」她無奈地說。

陳皎眉認為,有些年輕人缺乏挫折忍受力,其實跟父母過度呵護有關,事事順著孩子,「太順心的環境,孩子就學不到社會規範,也學不到如何處理挫折。」但人生原本就不完美。

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指出,父母的呵護大傘也伸張到校園,讓老師的管教動輒得咎,「老師反而要討好學生,讓孩子更自以為是」。

日本社會稱這類過度伸張權利的家長為「怪物父母」、「暴走父母」;學校演話劇,只有許多「白雪公主」,沒有「七矮人」,因為家長都求自己的孩子非演「白雪公主」不可。

 

沒遇過挫折 怎學會處理

薛承泰說,現代的職場競爭更形激烈,一路成長順遂的孩子反挫的程度也更大;最近有社會新鮮人求職面試被淘汰,轉身就跳樓自殺。這樣的死,比鴻毛更輕。

「要把挫折當成常態,讓克服挫折的時間縮短,培養免疫力。」精神科醫師王浩威說,沒有遭遇過挫折,就學不會怎麼處理。

許多父母努力為孩子鋪設坦途,從小為孩子挑最貴、最好的學校,選最好的老師,並設法讓孩子得一些獎,進好大學;但出了社會,很多事是家長沒辦法操控的,孩子終究面對空前的挫折感。

王浩威奉勸父母,愛孩子就讓他多磨練,比如,「上大學的兒子要騎機車上課,父母就別用危險的理由不准」。

 

過度的讚美 自我不真實

有一派教養論建議父母要常稱讚孩子,但陳皎眉發現,「家長應用得太過頭,變成過度誇獎」,長久下來,孩子認識的是「不真實的自我」,只要表現不佳,挫折感和情緒起伏就很大。

「對孩子的讚賞,適度就好了」,陳皎眉說,父母讓孩子接納「有長處,也有缺點」的自我,才能面對真實世界。

王浩威觀察,媒體也影響部分年輕人的挫折忍受力。像「超級星光大道」等選秀節目,常見的賣點就是參賽者因失常而痛哭,努力打拚後終於敗部復活;製作單位塑造「挫折之後就是成功」的假象,歌頌成功,也用挫折來催淚,簡化了挫折的衝擊。

 

與失敗共存 成長維他命

有時,人就是得學著與失敗共存;結局不見得都會如人意。如果不懂得如何與挫折做朋友,可能引發骨牌效應,從此一蹶不振。

「正面思考是醫治挫折的良藥。」教育部訓委會主委柯慧貞說,焦慮症、憂鬱症患者面對挫折常難以招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正面思考能力。她建議從小培養正面思考習慣,學習解決問題,讓挫折成為孩子成長的心靈維他命。

 

面對挫折備忘錄

父母要學習「讓孩子為自己負責」。比如:孩子賴床屢勸不聽,父母與其生氣,不如讓孩子面對上學遲到的後果。

讓孩子自己選擇,並承擔責任。選擇打電玩或是做功課,由孩子自己決定,並承擔後果。

重視「過程」而非以「結果」苛責。換個角度,許多不如意也沒那麼嚴重。

別當「怪物家長」,阻礙老師的適度教導。

鼓勵孩子參與課外活動,有機會當志工更好。

多看、多聽名人的失敗與挫折經驗,參考度比成功經驗高。

從小培養正面思考的能力,相信任何事情有正面意義。

家長隨堂考

孩子學走路時跌倒大哭,你怎麼辦?

A.對孩子大叫:「,你怎麼那麼笨,趕快自己站起來!」B.抱起孩子安慰:「哭、不哭,哭哭羞羞臉」

C.不管他,當做沒看見。

D.走到孩子的旁邊,對他說:「痛喔!試著自己站起來!」將手伸到孩子要花點力氣才能搆到的地方。

解答:D較正面。

A是責備,會讓對自己有負面評價;B讓孩子沒有機會自己面對挫敗,也壓抑哭的需求;C可能讓孩子覺得漠視;D試圖同理,也鼓勵孩子自己面對,卻不剝奪孩子展現自己的能力。

資料來源:實踐大學心理輔導老師吳健豪製表╱記者鄭朝陽            回頁首

 

6.終結自殺  為什麼大學生想自殺?如何讓孩子珍視生命?  洪蘭  天下雜誌 340 2006/02

除夕,台北市瘋狂慶祝,幾十萬人在街頭,城開不夜,但是,也有大學生選在這個時刻自殺,一個朋友說這是他這一輩子最忐忑不安的年,因為他的學生傳了一個電子郵件給他,訴說曲終人散後的孤單及狂歡後的空虛,害得他一夜不得安眠,他問政府的生命教育是推到哪裡去了,為什麼這麼多大學生一個個想自殺?

其實生命教育不應當弄成課程來上,它應當是實作的體驗,讓學生從生活中去體驗生命的價值:已經有的要珍惜,沒有的不要羨慕;對身外之物要有〈禮運大同篇〉中「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為己」的觀念,對自己生命要有「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的胸襟,就不會煩惱了。

我曾帶學生去山地服務,午餐時,一個學生跟我說,老師,你看那邊五年級學生中,那個人的毛衣是不是很好看?

原來這件毛衣是他小時候穿的,因為是他外婆手織的,所以一直保存著,直到前年寒流接二連三的來,我請學生把家中穿不著的冬衣捐出來,他母親才不捨的拿出來說看哪個有緣人穿到,果然現在被他看到了,他很高興,好像看到當年的自己,他說他想認養這個小朋友,他可以在課業上和經濟上幫助他,他說他終於了解為什麼有人死後願意捐出器官,因為一個對自己已是無用的東西,對別人可能很有用,物應當物盡其用,人應當人盡其才。

果然這番體驗給這學生帶來了不一樣的人生,現在他不會一直換手機,因為金錢有了更好的用途,就不會亂花了;有好東西也會想到他山上的兄弟,他對自己有新的看法,他從他兄弟的崇拜眼光中知道自己不該讓他失望。

 

生命教育無所不在

我甚至看到另一名自己國文不及格的學生在幫山上的孩子補作文,我怕他誤人子弟,把他找來談,他叫我放心,他以前討厭國文,所以考不及格,他去山地發現國語的文法與山地話完全不同,好似學第二外語,他就拿出他去補習班教美語的工夫去教,果然師生大樂,也使他不再討厭國文。

其實生命是無時無刻不在教育我們,只要學生有時間到教室以外的空間去生活,他們就自然而然學到生命的意義了,對前面那個孩子來說,〈禮運大同篇〉不再是國文的背誦,而是先人留下生活的智慧了。

(作者為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