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523日──人的身價vs.人生價值

月考考了價值的作文題,上星期也提供價值相關文章,此週再讀幾篇,並思索人生價值何在?

   1030915日──價值 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30915.htm

 

1.人的身價vs.人生價值   聯合晚報╱社論

2.周行一:「價值人」與「價格人」

3.林懷民:釐清價值 很多東西不要錢

4.大河人生》日子清清白白 活得就有價值

5.我見我思-價格淹沒價值的年代   何懷碩

6.關於青年價值觀的省思  傅佩榮

 

1.人的身價vs.人生價值   聯合晚報社論    2011/08/12

Power By udn.com台新金控總經理林克孝發生登山意外,搜救行動困難,外界十分關注。林克孝頂著博士頭銜,是國內金控最年輕的總經理,事業成就不在話下。但熟識者對他的評語,新聞報導對他的介紹,多集中於他的登山興趣,他對於原住民遺址探索的熱情,和他個性有情有義的部分。他曾侃侃而談對台灣土地的熱愛,「大地之母」給他的支持和勇氣,令就算是陌生人也深為感動,默默祝禱這個朋友口中「很好很好的人」能獲幸運眷顧。

最艱困的時刻,一個人真實的人生價值才顯現出來。通常外界評價一個金控總經理,或者包括大企業的董監事,首先注目他們的「身價」。一場金融風暴,外界幾乎是幸災樂禍地議論著哪個CEO的身價縮水了多少;女星劉若英結婚,大家對她新婚夫婿的姓名和面貌尚未知其詳,先津津樂道傳聞身價多少個億。這樣的對比下,林克孝在此時受到識與不識者的誠意關切,他的人生價值和意義確實非比尋常。

台灣走到今天資本主義競爭激烈的年代,社會價值觀發生很大的變化。固然金錢至上的觀念流傳已久,但今日競逐名利、崇拜物質的風氣到了赤裸裸的地步,少男少女不諱言拜金的「志向」,連教育體系都似放棄了教人勵志的責任,一場指考放榜和大學院系排行榜徒然揭露了強烈的功利取向。

但台灣社會以「軟實力」著稱,應有發展更多元化價值觀的空間。例如以吳寶春為典範,未必全因世界冠軍的頭銜,而是他國中畢業、奮力上進的過程令人尊敬。企業界領袖如郭台銘、嚴長壽,都不諱言個人學歷並不出色,作為年輕人身教的是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如今林克孝的例子,美國博士和金控總經理的身價固然足以傲人,但他恐怕還是以原住民年輕朋友親熱喊他一聲「林大哥」為個人的欣慰。

今天向年輕人談「勵志」好像有點迂腐,但使得這個世界更美好的力量未必全是物質主義所趨動出來的。媒體和教育體系與其聚焦於成功者的「身價」,也許應更多談談生命的「價值」。    §§     回頁首

 

2.周行一:「價值人」與「價格人」  2011/05/25 聯合報

過去台灣錢淹腳目,曾幾何時媒體充斥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漲價的新聞,在晚上七點的黃金時段中,電視台輪播哪家餐廳便宜又好吃、再等一天汽油就會降價。政府明知水、電、瓦斯該漲價卻畏懼民意而動彈不得,其實今年台灣的通貨膨脹率不算高,應會在百分之二點五以下,接近廿年來的平均水準,與世界情況比較,還算不錯。媒體雖然是直接造成民眾物價恐懼的推手,但因為人們對過度報導的新聞會特別關注,而反應過度,其實藏在這種恐懼背後的,是因所得增加不多,對無力承擔物價上漲衝擊的擔憂。

我們不但害怕通貨膨脹、為自己的所得叫屈,也眼紅別人的薪水高,所以肥貓常佔據重要新聞篇幅,當然更不滿房價高不可及。台灣社會瀰漫的心態是:我的收入不高,所以政府不能讓物價上漲,學費當然也不例外,而且要想法讓我買得起房子,最好別人的薪水也受到控制。

最近我常對學生講,不要成為一個會為泡麵上漲五塊錢而擔心的人,反而要鼓勵自己成為有價值的人。希望東西便宜是人之常情,但如果過於專注價格,就會忽略,甚至容忍低品質,當這種思維變成習以為常時,我們就不會以價值評估事情,而會以價格作為判斷事情的準據,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心態,會讓自己變成一個價值不高的人。

如果以價格做決策,會錯失投資自己的機會,或者根本沒有追求價值的勇氣,最後變成怨天尤人,埋怨別人或政府沒有幫助自己。一九八四年我帶了一個打字機到美國留學,一到學校就看到同學用電腦打作業,心想打字機絕對拚不過電腦,便馬上貸款十萬台幣,買了一台電腦及點陣式印表機,我在畢業前省吃儉用,曾經到垃圾堆裡撿被丟棄的床墊及家具,可是從來不擔心將來還不了留學債務,決心到美國去留學,卻是我一生中最聰明的投資。

但是現在經常看到的現象是,年輕人因為留學或出國交換費用昂貴而不願出去;學子擔心教育部如果允許學費漲價,在還沒畢業前就已債臺高築;景氣不佳時,政府要提供免費或補貼性的就業訓練;在外聽演講或上課,完全以是否免費為參加與否的篩選標準。久而久之我們就習以為常以價格為決策依據,不再願意為品質而支付成本,而忘記了千古不變的簡單道理:便宜無好貨。

其實人力市場的運作是以價值,而非價格為基礎的,當我們無法被加薪時,表示自己的價值不夠高,如果企業是以價格作為甄選人才的標準,產品價值必然會每下愈況。當我們在意的是別人的薪水比自己高時,就會忘了提昇自己的價值,來爭取更高的待遇,其實只要自己的價值高,就不必埋怨待遇不公平,畢竟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所以與其擔心是否會輪到自己加薪,還不如努力讓自己變成一位有價值的人。

只要開始以價值做判斷,就會勇於投資自己,創造個人價值,而所做的事業也一定會比較有價值。所以我最近常建議學生,與其抗議學費調漲,倒不如花這些時間加強自己的本事,只要有信心,還怕負擔不了教育貸款嗎?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注意自己的價值,就不會為價格所苦惱,而且會有能力能幫助別人,變成真正快樂的人。做一個「價值人」,不要變成一個「價格人」!(作者為政大財務管理系所教授)   §§                 回頁首

 

3.林懷民:釐清價值 很多東西不要錢  何榮幸、李維菁、高有智、汪宜儒/專訪2009-01-21

冷鋒籠罩八里雲門舞集排練場,林懷民播放剛買的CD與來訪的我們一起聆聽。「年代真的不好嗎?年代何時真的好過」?「台灣從未真正安穩過,永遠是在波動中找到平衡。」

林懷民認為,面對不景氣,更應思考生活的本質與意義、釐清價值,希望藉此機會「讓台灣走進一個靜定、素樸、有生命力的年代!」

讓林懷民激動落淚的這張CD,是重新整理出版的《敬!李雙澤:唱自己的歌》,其中最讓他動容的,是卅年前胡德夫、楊祖珺演唱的李雙澤作品《美麗島》。「我懷念那種純粹,那種相信著什麼的誠懇,兩個年輕人唱著他們真正相信的東西,我想起七年代青春的火焰,特別的感動。」

 

交了學費 認清楚金錢遊戲

林懷民強調,他不是懷舊眷戀,而是想到七年代甚至更早一點,「當時台灣什麼都沒有,卻從來沒少過志氣」。但台灣人自八年代晚期以後,好像就從來沒相信過任何事。外在的事情都不能信,人也變得尖酸刻薄。每個人不能善待他人,也迴避了自己。

「現在的年代真的不好嗎?我問你,年代什麼時候真的好過?」林懷民如此提問。對他而言,政客亂吐口水、影歌星為了打歌賣電影捏造緋聞、大家搶著穿名牌,這些東西加起來,讓台灣變成一個奇怪世界,「好像對於物質的追求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大家永遠汲汲營營於權力、財富與政治的追求,到一個混亂的局勢。」

「那些事都該成為過去了。」林懷民說,金融海嘯讓大家看清楚,這是個金錢遊戲玩出來的世界,「台灣社會M型這麼厲害,這次不能再逃避了」,大家已經交了「學費」,當下要做的是「走出來!眼睛清楚了,就看得到路。」

 

思考意義 生命本質是什麼

林懷民表示,他這一代人還有承受不景氣的能力,但八年代後出生的孩子,從小生活都是物質所 累積而成的,從CDPlayer換到iPod,從手機、遊戲機到名牌球鞋,不斷的換。「我真有點擔心他們,要注意到這一代的感受,他們一定要找到生命的意義才行。」

社會底層老百姓的困苦,更讓他高度憂心。「基層人民的痛苦不再是媒體催淚的把戲,已經是真實!」「我不覺得三千六會幫助到任何事情!拿消費券的人,有一大半是可以不需要的,但那些真的有需要的人所需要的卻不只三千六。」他說:「消費券花完後呢?這才是我在意的。」

林懷民強調,這一波不景氣剛好讓大家好好想一想:我們是否需要那麼多?我們究竟需要多少?「到底生命與生活本質的東西是什麼?」「往下走,可否讓台灣走進一個靜定、素樸、有生命力的年代!」

不景氣也是一個釐清價值的時代,「雖然窮,但很多東西不要錢。」林懷民說,去圖書館借書不要錢;走進大自然不要錢;停下來聽聽風吹、看看陽光移動,不要錢;還有,「賺大錢的時候時間很昂貴,窮的時候時間也不要錢」。

 

沉澱一下 在危機中找出路

他認為,過去不管是在政治上或經濟上,台灣以火速向前發展,「過去廿年台灣人活得就像是永遠來不及似地,永遠在趕deadline,因為趕,沒用時間去經營,做出來的東西永遠殘破不牢靠。」

林懷民說,現在時局不好,除了節能減碳,還要讓自己安靜沉澱下來。就個人的準備而言,「我永遠不擔心沒機會,但永遠擔心機會來時沒有準備好」;就個人的付出而言,「稍有能力的人都要懂得如何幫助別人」,才能多幫助社會底層老百姓的生活。

整體檢視此波不景氣的嚴峻衝擊,林懷民的結論是:「不要自己嚇自己」。他強調,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台灣社會雖然根基不穩,但台灣人的韌性、機動性強,「台灣人在危機中可以表現得特別好」,因此大家應該對自己有自信。

「台灣從未真正安穩過,永遠是在波動中找到平衡。」這是林懷民對於此波不景氣所下的註腳,在變動年代中傳達一個藝術文化工作者對於這片土地的期待與信心。

 

開心早起 從容讓生命加分

林懷民告訴我們他最近最開心的一件事情,他終於實踐了長年以來想要進行的生活小革命:早起。

這一個月來,他終於做到每天七點半起床。早起的日子,讓他覺得「對自己充滿期待,早起讓生命加分。」

幾十年都想要早起,但是工作忙碌行程不定使得早起困難。他說,出國演出的話,媒體訪問與行程 都排滿滿。在國內排練,常常就是在八里排練場忙到天黑,每天九點半吃晚餐。回家後,打開電腦收信繼續處理公文,有時候則看看書。等到心情真正沉澱下來,自己覺得可以睡了,已是很深的夜。

他上個月剛好有一個假期,不用出國,不用排練,得到充分的休息,彷彿一年來累積的疲倦都得到紓解。也因為如此,作息逐漸正常,不知不覺就成為七點半的早起族了。「多出了一段早上的時間,是很棒的。」林懷民說:「早起讓我看到很多東西。」

「其實我是那種對於生活小節很低能的人。早起讓我終於有機會看看我家前面的淡水河,甚至終於有機會看看我家中有什麼。平時太過匆忙,我連家裡有什麼都不太清楚。早起多出來的這段時間,我看看自己,看看週遭,這就是最根本的東西。」

他說,每個人其實都跟他一樣,工作的問題不能解決,又不可能將自己從人生調包,「只能先面對自己,接受自己的一切恐懼與慾望,這就是我說的靜定力量。」

林懷民說,這年頭環境如此,他其實也可以訴苦,只是訴苦變得沒有意義。雲門舞集撐到今天,其實他每天都在兩種不同的思維中來來回回。想著最壞的狀況,也有力量往理想的方向繼續前進,這樣來回,走到了今天。

他說,這一年來,雲門的海外邀約單位其實也會試探出國演出可否少來幾個人,這樣可以省點房錢。也有人拐彎問能否降價演出。聽在耳中總是掙扎,環境壞,但真降價了就回不了頭,若不降價也可能失去機會。但不管怎樣,也就一步步走。「局勢再不好,再亂,我是編舞家,我還要編我下一隻舞。」

我是那種極悲觀的人,但我的腳,要走樂觀的方向。」林懷民說。  §§       回頁首

 

4.大河人生》日子清清白白 活得就有價值  記者鄒秀明   2009/01/30 聯合報

從前政府開放民間籌設新銀行,施振榮認為,經營企業不應該經營銀行,他堅持不參加;這次金融海嘯席捲全球,施振榮也充分堅守原則,毫髮無傷。

兩、三年前,他回鹿港老家,在銀行工作的親戚介紹利息「保證」百分之七的商品,「我一聽就覺得不可能,」施振榮說,天下沒有坐在家裡,就有高利息掉下來的事。

這是整個社會都在貪。由客戶一路到理專、銀行高級幹部,出發點都是利己大於利他嘛。不過,施振榮把雷曼兄弟這類結構債,當成台灣八零年代非法吸金的鴻源機構,只是鴻源很粗糙,但結構債是經過精細包裝的吸金騙局。

施振榮退休後,創立智融集團,當起「知識經濟」的推手,他對內宣揚「容易賺的錢,我不要」、「沒有附加價值的東西,就不應該賺人家的錢」。他坦言有很多同仁不習慣,真正碰到那種狀況時,不想去賺,還真不容易。但他在旁邊不斷叮嚀,希望養成一種文化、行為。

施振榮特別強調,每個人的人生遭遇都不一樣,別人的名利,可以當榜樣,但不必羨慕,絕不可當成目標。有人說,這輩子沒有賺到多少錢、沒有爬到某個位置,就好像人生失敗,但他認為,大家聰明才智、遭遇不同,只要能自我肯定,日子過得清清白白,自己感覺比其他有錢、有地位的人,活得更有價值,這樣就夠了。

施振榮樂於宣傳「利他是永續的利己」,他如大河般的人生智慧,從不吝灌溉每條引道。

他說,「人生沒有任何狀況會重複,每個人遭遇都不一樣,前一秒後一秒時間都不同,但要能抓住原則,堅持原則很重要。」

他如傳教士般不斷強調堅持正派、原則的重要,堅持原則的背後,必須有強大信念支撐。他建議,每件事情發生前、發生後,都要反省檢討驗證,慢慢養成習慣,當大事發生時,真的就能堅持原則,一點也不難。他的話,像朝陽一樣,給人希望,也溫暖人心。    §§回頁首

 

5.我見我思-價格淹沒價值的年代   何懷碩   20160209 中國時報

什麼原因使當代全球文化面臨大危機?使物質與精神的文明、文化走向沉淪與毀滅?這些大問,若請教歷史哲學家,那位1936年同樣與魯迅以56歲去世的德國大學者史賓格勒,他可寫一本像《西方的沒落》那樣的大書來解析。

紐約世貿雙星被毀1個月之後,我搬離大安區到台北「邊陲」,十多年來用心研究這些問題,現在勉力用少許的文字來淺釋我所領悟的原因。

萬物都在發展變化之中。開始時是最好的東西,有一天卻走向它的反面。這不同於佛教的輪迴,而是不可逆的發展,熱力學第二定律,稱為「熵」的法則。我頓悟到「五四運動」全國歌頌西方的德先生與賽先生(民主Democracy與科學Science),他們就是由利變害典型的例子。

的確,近代世界,民主與科學確曾某種程度解生民於倒懸,也給人類帶來物質上的福祉以及醫病救命等功德。但曾幾何時,世界因而變壞了,這回與歷史上任何時代的「壞」大不同。不只是古今常見的天災、戰禍或苛政,而是價值的翻轉,倫理道德的崩潰,信實、忠誠、真樸全面貶值、動搖與淪喪。

波德萊爾對「現代性」的預言:現代性就是短暫、偶然、瞬間即逝。160多年前馬克思已宣示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不斷革命,一切社會關係不停地動盪,永遠的不確定和騷動不安。這就是資本主義時代區別於過去一切時代的特徵。他說:「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一切神聖的東西都被褻瀆了。」

德先生(民主)帶來「大眾化」;賽先生(科學)轉變的科技,帶來了「商業化」。商業化是資本主義發達所帶動的現代社會的趨勢;大眾化是近代民主政治帶動的民粹力量的時代思潮。於是我領悟到「大眾化」與「商業化」就是當代人類社會質變的根本原因。

科技不斷發明先進機器,促使生產力不斷提升,產品過剩,便要促銷,必然造成資源的耗竭與勤儉節約美德破產的危機。對外則壓抑、衝擊了當地生產事業與商機,造成壟斷;也發展為侵占市場、掠奪資源等帝國主義行徑。更壞的是社會高度商業化之後,一切以商品價值為權衡,連人的智力、勞力、身體、美醜與愛慾的滿足都成為「商品」,便是人的物化。

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使拜金主義對整個社會占支配地位,根本摧毀了價值觀念與道德。民主使大眾化的思想、觀念、德行與品味在人間占支配地位,「下里巴人」徹底壓服了「陽春白雪」。菁英文化無以生存,古語所謂「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生動貼切描述了當代全球性文化的現象。(作者為獨立評論人)§§               回頁首

 

6.關於青年價值觀的省思  傅佩榮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摘自國家政策論壇  24  914

美國哲學家羅素說過一句刺耳的話,就是:「我沒有見過年輕人。年輕人並不存在,因為他們沒有思想。」他的意思並不複雜,如果細加追究,可以上溯一位希臘悲劇家的名言:「凡是無法自陳其思想者,即是奴隸。」奴隸身不由已,必須事事服從主人的命令;這就好像一個沒有自己想法的人,表面上也許忙碌異常,心中卻是空空如也,那麼他的存在可得到肯定嗎?

即使如此,我們也會覺得羅素的說法並不公允,因為他忽略了兩點:一,青年是人生的階段之一,是每一個人的必經之途,二,青年正是學習及成長的黃金時期,其變化是難以預測的。因此,年輕人並不是「沒有思想」,而是正在形成自己的思想,不然怎能在抵達一定的年齡,不再是青年以後,忽然之間擁有思想,就躍入存在呢?

所謂「思想」,並非泛泛的念頭或零碎的想法,而是以一套價值觀為其主軸,進而可以應用於個人的評估、判斷及選擇上,顯示個人的言行作風與人格特質。因此,談思想,不能脫離價值觀。在探討現代青年的價值觀時,可以從三方面省思:一,價值觀混淆的現狀;二,正確價值觀的建立;三,對未來的展望。以下試分述之。

 

一、價值觀混淆的現狀

跨入二○○二年,觸目可見的熱門新聞顯然是環繞著「樂透彩券」而展開的。這是以公益為名的賭博方式,在積極的宣傳與造勢之下,引發了全民心中的根本貪念。每週有二次「一夕致富」的機會,誰願意錯過呢?根據外國專家的研究,只要賭博合法化或公開化(在台灣是公開而不合法),那麼年輕人將是最禁不起誘惑的族群。原因正是年輕人的價值觀尚未定型。

說到價值觀尚未定型,其實並非年輕人特有的困擾,而是整個時代的共同處境。學者們探究社會現象,採用一個怪異的名稱,就是「後現代社會」。撇開專業的術語不談,所謂的「後現代」,其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價值歸零」。價值如何歸零呢?原來每一個人從小開始,在家庭、學校及社會中,都會接受及接收一系列的價值,包括:什麼是真偽、善惡、美醜、是非、好壞等等。但是,隨著現代化的步調前進,在多元、開放、自由的媒體與資訊的薰染之下,人們很快就發覺:以前所學習的那一系列既定的價值,其實是相對的、可變的,甚至是沒有必要的。

換言之,所有的價值都須「重新加以估定」。那麼,誰來估定呢?自己來估定。如何估定呢?從零開始,依自己所見所聞來重新建立價值觀。如此一來,張三以為善的,李四認定是惡;王五以為美的,趙六認定是醜;價值觀分崩離析之後,社會亂象自然層出不窮了。以前的人認為,「見怪不怪,其怪自敗」,現在呢?大家固然早就見怪不怪了,但是「其怪日增」,「其怪愈怪」,真到不能再怪的時候,就會出現最大的危機,就是:對生命的懷疑及否定,進而形成自殺風潮。

有生之物的第一項本能,是對生命個體的保存及發展。自殺對於人類以外的其他生物,是難以想像的。所謂「螻蟻尚且貪生」,其實是簡單而自明的道理。那麼,人類為什麼會以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呢?聯合國的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提出警告,聲稱「二十一世紀,自殺將成為人類第三大死因。」以台灣來說,自殺目前是第九大死因,並且預料其排名會逐漸上升。此中原因非常複雜,但是價值觀的混淆及偏差,包括對生命概念覺得模糊,對人生意義與理想覺得茫然等,無疑扮演了重要的推手角色。教育部在近年大力推動生命教育,其中的主軸即是幫助學生建立一套正確的價值觀。問題在於:何謂正確的價值觀?

 

二、正確價值觀的建立

所謂正確的價值觀,首要條件即是肯定人的生命值得活下去,並且應該活得既充實又有意義。因此,若不先認識人性的潛能以及人生的全方位發展,就無法建構一套可大可久,又能說服眾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價值觀。

譬如,談到完整的人生,不能忽略「身、心、靈」這三個部分。年輕的時候,也許側重身(衍伸至有形可見的外貌、體力、財富、地位等)。身的活動當然不能脫離心,但是心的運作主要在於「知、情、意」這三項潛能的實現過程,因而具體展示於獲取特定知識、製造人際情感,以及培養個人志趣上。然後,在一個看來抽象、其實扮演主導作用的層次,還有「靈」的存在。靈的運作可以表現於宗教信仰的靈修活動中,但是宗教並非靈的運作的唯一領域。譬如,許多年輕人不信宗教,但是卻深信星座、算命、風水之類的超心理活動;當他們進行這一類活動時,所運作的即是生命中靈的部份。問題在於:如果缺乏合宜的理解,靈的活動很容易誤入歧途,或者陷於「走火入魔」的困境。

因此,一套完整的價值觀,必須針對上述「身、心、靈」三個部分,提出各自的定位,以及彼此之間的適當關係。容我先以三句話來作個概括,再說明其內涵:「身體健康,是必要的;心智成長,是需要的;靈性修養,是重要的。」

首先,身體健康,是必要的。「必要的」一詞,是指:如果身體不健康,則人生一切活動皆受到限制,好像人生從彩色變成黑白,甚至面臨結束的威脅。依此推衍,保持身體的活動能力,取得基本的生存條件,讓自己可以活下去;這些都屬於「必要的」範圍。在正常情況下,人的本能就會去爭取這些必要的條件,使自己活得下去。但是,「必要的」一詞同時也提醒我們:它不是「充分的」。意思是:做為一個人,單單活著是不夠的,亦即不充分的。依美國心理學家馬思洛的說法,這個層次所涉及的是生理需求與安全需求,還有向上提升的廣大空間。

其次,心智成長,是需要的。人與動物的差異,表現在心智的精密度與複雜度特別高,但是如果缺少成長及發展的機會,心智潛能棄置不用,那麼人很可能不如動物。這是最可惋惜的事。不僅如此,隨著生命的開展,心智成長的要求也將日益強烈。譬如,求學期間,我們以探討專業知識為目標;進入社會以後,自然出現全方位的知識需求,尤其對於文學、藝術、哲學、宗教等人文方面的知識,深感嚮往。再以情感而言,也會由親情、友情、愛情,向外擴充,對社區、社會、國家、國際、地球、宇宙,產生關懷之心,最後也可能孕生慈悲、博愛的情操,自願從事公益活動。然後,在意志方面,可以逐漸化被動為主動,從事高尚的人格修養,自強不息,日新又新。以上有關「知、情、意」的描述,都是我們所「需要的」,亦即:若要活得像一個人,就須不斷開發這些潛能。馬思洛所謂的「愛與歸屬的需求」與「自重與受人尊重的需求」,正好涉及此一層次。若要再往上走,尋求「自我實現」與「自我超越」,就會進入「靈」的層次了。

關於「靈」的作用,我們說「靈性修養,是重要的」。所謂「重要的」,是指聯繫於人生的意義與目的而言。如果忽略靈性修養,則人生一切活動「對自己而言」,將是既無意義也無目的的。說得溫和一些,就是人生一切活動都難免於剎那生滅,無法連貫形成一幅完整的畫面。我特別強調「對自己而言」,因為一個人也許享有福壽全歸,也許製造豐功偉業,也許對人類或歷史產生巨大影響,但是他的內心依然可能徬徨無依,甚至充滿苦惱。宗教經典所描繪的「萬法皆空,眾生皆苦」,「空虛啊,空虛,一切皆是空虛」,正是我們人類無法避開的警語。

依我對靈性修養的粗淺認識,可以由四個角度描述其作用,就是:一,靈性修養(以下簡稱「靈修」)使一個人的身心活動(亦即上述對身與心分別所作的介紹)具有意義。二,靈修使一個人潛意識中的情結與盲點得以化解。三,靈修使一個人可以將其命運提升轉化為使命。四,靈修使一個人在宗教信仰的活動中,能與所信神明進行順暢的互動與溝通。總而言之,靈修使一個人能在光天化日下行走,不但不擔心命運的折磨與死亡的威脅,而且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安排自己的身心活動,珍惜並善用人生的一切資源。

正確價值觀不僅要兼顧「身、心、靈」的完整生命,還須予以適當定位,把握「必要的、需要的、重要的」,然後使人在面臨人生的考驗時,自然知道本末輕重而無怨無悔了。現在的問題是:以上這一套理論要如何落實呢?

 

三、對未來的展望

一位朋友問我:「在辛苦一輩子,生養及教育子女之後,為什麼晚年還須擔心子女不孝呢?」我的回答是:「你所教的以及學校所教的,都是子女在身與心這兩方面的發展,忽略了靈的部分,難怪要擔心子女將來不孝了。」

朋友再問:「那麼,要如何注意靈的部分呢?」我的回答是:「你思索一下,有什麼是父母教給你,而你忘了教給子女的?你在父母的引導下,接觸過宗教嗎?或者,父母教你敬拜天地與祖先,做人不能忘本之類的觀念嗎?這些,你為什麼不教給子女呢?」

家庭疏忽的,要靠學校來補救。但是,我們的各級學校所教的內容五花八門,什麼都有,卻就是沒有關於靈性修養的課程。即使以教育部主編的「生命教育」教材看來,其中也盡量撇開靈修的部分,只斤斤計較於如何「與自己、與別人、與自然界」相處,而忘記了靈修方面「與神明」相處的部分。靈修課程的設計,不是希望學生信仰宗教,而是希望學生保持一顆謙卑與敬畏的心,知道靈修在人生中的重大意義。然後,他們在形成價值觀時,不會只顧身與心,而遺忘了靈的作用。他們的價值觀因而不會陷於偏執與狂妄,卻能保持開放性,亦即向更高的靈修境界開放。

這樣的價值觀一旦形成,青年就不會「盲目」追逐物質享受與一切有形可見的利益及成就,他們在「必要、需要、重要」的界定與衡量下,可以調整自己的欲望及衝動,分配自己的時間與力量,使生活顯示分寸與秩序,穩定朝著人生目標前進,亦即做到:「人的一生,是要成就他的偉大。」這樣的價值觀使人活著,並且活得有意義。隨著年歲的增長,身體必然趨於衰老,心智也有鈍化及退化的危機,但是靈性生命卻可以永保活力。這樣的基本認識不僅是青年所需要的,也是每一個人所需要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