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生命教育   閱讀資料   東華附小

1.聯合筆記/放手吧,別再包辦孩子人生  孫蓉華   

2.話說「媽寶」:能否每個人為自己負點責任?  聯合報社論    

3.自主學習,師長不缺席    洪蘭    

4.親子天下》父母碎碎念就可以讓孩子聽話?  李四端  

5.爸媽留給我一生最大的福氣  洪蘭      

6.親子天下》當父母,我及格嗎?   親子天下編輯部   

7.親子天下》跟父母相處為什麼痛苦   鄧惠文

8.父母啊,我的負面導師 【解鈴】

9.孩子哭了 「我坐不住12年」   李枝桃

10.陳之華:該用錢誘發讀書動力嗎?

11.親子天下》洪蘭:別逼孩子一直讀書

12.親子天下》「壞」孩子的幕後推手  李坤珊

13.親子天下》太多的愛會寵壞孩子嗎?  作者:勞倫斯.史坦堡

14.親子天下》黃迺毓:父母才給得起的幸福

15.媽咪心內話/鬆開 放風箏的手  石永芳

16.社論-爸媽工作超忙 難怪兒童不快樂

17.聯合筆記/孩子,荷爾蒙沒教你的事   沈珮君 

18.名人專欄》洪蘭:要孩子快樂 父母先活出自己     

19.新子代溝/我長大了,請放手   嘰嘰喳喳(桃園中壢) 

20.親子之間/媽媽!請給我十分鐘  艾美(屏東市)     

1.聯合筆記/放手吧,別再包辦孩子人生  孫蓉華 2013.04.28

隨著十二年國教逼近,相關的討論愈來愈多,許多學生家長的焦慮也更深,但被忽略的是,家長又該扮演何種角色?

不斷要求政府位、學校、老師應該做什麼的同時,愛子心切的父母,是否也該學習如何適時放手了。

面對新制度,家長擔心、惶恐、不信賴的心情,可以理解;政府的解惑不足,更讓家長憂心倍增。想到孩子的未來,豈能輸在起跑點上,有辦法的就「自力救濟」,早早送私校、密集的補習;只是忘了這真的符合孩子的需要嗎?這樣的人生規畫,是孩子的,還是父母的「期待」?

制度未上路,已有父母為孩子「搶進」各種志願服務場合、為兒女安排加分競賽等,這樣的「介入」結果,讓原本的制度遭到扭曲。有的父母甚至幫子女動手做資料彙整、動用關係參加活動、競賽等,目的都是要「保障」孩子進入「名校」。這種「包辦式」父母,對孩子真的好嗎?

如同曾引發話題的「虎媽的戰歌」一書裡,虎媽對兩個女兒嚴格管教,出發點為了孩子;但女兒對她的管教,卻也有截然不同的反應。

每個孩子都是特殊的,本來就有自己的興趣、專長,父母應該要做的,是引導子女適性發展。

愛讀書的孩子,輔導他們朝學術發展,不愛讀書的,幫助他們從技職中找到自己的天地,即使過程中遭受挫折或不順遂,都可教導孩子從中體會如何面對失敗,這才是有意義的學習。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如何培養子女正確的價值觀、建立良好的生活能力、自我學習成長能力等,是否也該是「台灣的虎媽們」責無旁貸,不該偏廢的重擔呢?           §§ 

回頁首

2.話說「媽寶」:能否每個人為自己負點責任?  聯合報社論  2015-10-09

「媽寶」現象,向來有之,於今尤烈。最近因大學新生入學,不管是學生搬入宿舍、選課疑問等事項,常見家長越俎代庖,插手干涉,讓校方頭痛不已。大學教授紛紛加入討論,課堂上千奇百怪的媽寶學生問題,令人啼笑皆非。但這實在不是可以一笑置之的題目。媽寶日多,表示越來越多年輕人無法獨立自主;然而,等到終究要出社會、為自己負責的時候,會是一個艱苦的門檻。

本來就有人指時下的年輕人是「草莓族」,結果引發論戰,年輕人反譏年長一輩占盡時代「好康」,剝削了青年世代的發展機會。不同世代間存在代溝,不是新鮮事。而「媽寶」話題與「草莓族」現象有重疊之處,不同的是,「媽寶」這字眼充滿戲謔意味,在年輕人平輩之間也成為調侃對象。口頭禪「回家問我媽」的人不在少數,卻往往不自知,網友還編製出「媽寶指數」以供檢測問題的嚴重度。

中文維基百科說媽寶是「彷彿尚未斷奶的成年人」,十分貼切。就以媒體報導的大學校園裡的媽寶現象來說,諸如:父母提行李,孩子滑手機;年輕人入學、面試都由家長陪同;家長以全家出國旅遊為由而要求教授錯開考試時間;要求校方替「首次隻身在外」的孩子過生日;乃至從學期初選課,到學期末的成績,都見家長氣急敗壞致電教授強力干預……。凡此種種,令人想起龍應台於三十年前提出的「幼稚園大學生」一詞,當初用來批評大學教育僵化,使學生思考力貧弱;用於今日仍十分「應景」,只不過,讓孩子長不大的緣由,通常竟出於家長的不肯放手。

的確,有人說,媽寶現象,責任出在「媽」而多過「寶」;也有人說,先有寶媽,才有媽寶。當今媽寶的父母,多為戰後嬰兒潮世代,幼時經歷過大環境的操練,培養出追求成功的企圖心。如今或許財力上較為寬裕,或許心態上不願孩子重蹈自己早年吃苦經驗,不知不覺就成了「媽寶製造機」。這類型家長理應調整心態,坊間教導「愛他不要害他」的忠言勸諫不知凡幾,但出於家長這一端的結往往還是解不開。

從社會集體現象來說,媽寶非台灣獨有,有人認為這種「停滯於青少年和成年之間」現象,已成人類生涯的一種普遍可見的「新階段」。但這一「新階段」的確讓很多人的「無法斷奶」無限期延長。具體說,例如台灣大學校園的延畢人數年年增加,很多人不願走出學生身分的庇護,也就順理成章不必接受成年人獨立自主的責任。更嚴重的是例如日本發展出「繭居族」之說,有些看似生理機能正常的年輕人足不出戶,拒絕與社會接觸,生活全賴母親照料,被視為一種「社會退縮症」。

從私人家庭來說,由此產生了「孩子三十歲還靠家裡養」的問題。而同時造成公共資源的耗費,更不可輕忽。大時代的經濟景氣不佳,讓年輕人就算想展翅飛翔亦感乏力,遂乾脆躲在家庭庇蔭下。社會上又充滿過度討好民意的氛圍,缺乏號召「每人為自己負一點責任」的動力。小事如颱風天讓「泛舟哥」一夕成名,反映不少年輕人心態,凡事只顧自己好玩,不管社會負擔。嚴肅一點說,社會新聞不時可見濫用公共資源事件,不久前才又發生登山意外,有人腳踝扭傷,出動空軍以直升機救護下山。新聞照片顯示該名登山客足蹬涼鞋,如此裝備登山而扭傷腳,就要空軍出勤,情節像有人被刀片割破手指流血即狂叩一一九那般誇張,讓網友不滿,留言主張「使用者付費」。

媽寶受父母呵護於一時,對其身心成長實非有利;怕的是社會整體也充斥「人人為我」的氣氛,把依賴他人扶持、歸咎他人負責視為理所當然,則世代累積的社會資產終究也會坐吃山空。有鑑於此,我們呼籲從教育面、從政策面,站回「每個人為自己負一點責任」的起始點,不要讓「媽寶」從個人問題、家庭問題,衍生變成社會問題。§§ 回頁首

3.自主學習,師長不缺席    洪蘭  

(1)陪孩子一起成長

孩子來信,告訴我他學分已修滿,可以早一學期畢業以減輕我的負擔。看到兒子的貼心,心中很高興,也很驚訝時光的飛逝,豈如「如白駒之過隙」而已,才一眨眼,這個當年讓我每天憂心的孩子已經成年了。

養育孩子的辛苦非個中人無以知曉,我記得有一天孩子下課回家,鼻青臉腫,制服的釦子都被扯掉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隔壁班有個高個子的學生站在廁所門口不讓他上廁所,要他從胯下爬過去,他說:「媽媽,你不是說韓信也是這樣,可是他後來做了大將軍嗎?我本來想爬就爬,可是地太髒,我怕把衣服弄髒了,你就得用手洗,不能丟到洗衣機裡,我想你沒有這個時間。他看我不肯爬就開始動手打我,我想還不還手都是被他打,但是還手是痛一時,不還手,我會痛一世,所以就跟他打起來了。」

好個「還手,痛一時;不還手,痛一世」。人一定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才不會被自己看不起,如果該還手而不還手,以後會一輩子後悔,覺得自己太窩囊,所以寧可現在痛一時,也不要被自己看不起,窩囊一世。很奇怪的是,從此校園中沒有人再欺負我兒子,有的人欽佩他的勇氣,有的人認為他連最大的都敢打,自己就不必惹麻煩了,結果他反而相安無事到小學畢業。

另一件事是他還在美國念小學時,我們住在同一條街的媽媽們組成「共載」(car-pool),輪流接送孩子參加課後的活動。有一天輪到我開車,兒子的好友吉米在車上突然說:「週末我媽要給我開生日派對,只准我請六個人,艾倫說你是中國人,叫我不要請你。」艾倫是他姐姐,不喜歡有色人種。我從後視鏡觀看我兒子的反應,只見他眼中泛著淚水,卻很堅決的說:「我生日也不請你。」孩子還小,有關種族之事尚不能領會,所以我想最好的方式是也舉辦一個派對,讓他也有同學玩,於是我挪出時間邀請他同學的媽媽帶著孩子一起來家中包餛飩。餛飩簡易,可炸、可煮,而且有請媽媽,就不是與吉米打對台,解決了一個危機。

孩子成長過程中,點點滴滴,都要父母操心,難怪我朋友在猶太教堂結婚時,長老告訴他,做父母的第一個戒律就是要自己帶孩子。只有自己帶,才能在第一時間知道孩子的情緒出了問題,馬上尋找補助之法。不過做父母的並不需要廿四小時跟在孩子身邊,因為跟太緊反而會驅離孩子,而最好的關心是無聲的關懷,適時的給予指導,做榜樣給他看。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是有道理的,時間過去就不復返,成長也不能逆轉,能夠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其實是上天給我們一個再成長的機會,在孩子成長的同時,我們也學會從孩子的眼光來看世界,找回赤子之心。

人老時,很多記憶都褪色,但是對一個媽媽來說,孩子的笑容是烙在腦海中,永不褪去的。當一個人老到眼睛也看不見,耳朵也聽不見時,唯一留下的便是記憶,如果這記憶是美好的,那麼他一生沒有白過。但願天下的父母都能把握孩子成長的短暫時期,營造一生最美好的回憶。 

(2)沾沾自喜的橡皮擦媽媽

前一陣子在報紙上看到一篇讀者的回響〈我也當橡皮擦媽媽〉,大意說這個媽媽在孩子尚未上小學一年級之前,每天晚上檢查功課,她一邊罵,一邊擦,孩子一邊流淚,一邊重寫,每天擦了寫,寫了擦,一直到工整為止,孩子一到晚上就戰戰兢兢,很擔心寫的字會不會過關。這位媽媽「為了孩子好」,不顧長輩及先生的求情,一直繼續扮演嚴母的角色,幾個月以後終於看到了成果,功課拿到甲上,親友稱讚,學校給獎狀。這位母親寫得很得意,我看了卻很不忍心,這個孩子真可憐,而這些苦其實是不必吃的,因為這不是他不肯好好寫,而是他的能力還做不到這些,這個母親是強迫孩子去做一件他做不到的事。

一個孩子如果知道每天晚上都要檢查功課,而字寫得不整齊會被擦掉重寫,他就不敢再亂寫了;但如果他已經好好寫了,寫出來的字還是不整齊時,很可能是他的手臂小肌肉尚未成熟,對筆的掌握、力道的操控還沒有發展完全,所以寫不好。強迫一個尚未準備好寫字的孩子,每天流淚去寫字,那是件很殘忍的事。他後來字變漂亮了,很可能跟他逐漸成熟有關,因為孩子是一天天長大,身體一天天成熟的,成熟後自然就做得好,所以小孩子的字跟大人的一看就是不同。

既然是身體成熟的關係,而不是不盡心的緣故,我們何不退後一步,用鼓勵的方式,獎勵他寫得工整而不是每天罰他重寫。在小學一年級就嘗到念書的苦味,他的人生未免太可憐了。雖說好習慣要從小養成,但也是要看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有人發育快,有人發育慢,而在孩子入學「前」就當起橡皮擦媽媽,絕對是太早了。教育部把小學作業簿的格子放大,就是因為絕大多數的孩子在入學時,手控制筆的小肌肉尚未成熟,字會寫出格,為了避免因此而被罰,所以把格子放大。

藉由這篇文章,讓我看到兩件事:第一是我們學校對生理衛生的課教得太少,大部分父母不知道大腦和身體發展的過程,因此在判斷上會出錯,常以別人的孩子為標準,忘記了其實每個孩子並不相同。

另一件事是台灣的父母還是非常在意孩子的成績,為了甲上可以讓孩子哭幾個月。有一位老師說,他請每位家長買一本書在班上閱讀課時共讀,結果家長紛紛來問是否一定要買;但是他要家長出錢買考卷時都沒問題,從來沒有人來過問。這實在很令人沮喪。現在新資訊的湧現非常快速,孩子離開學校,進入社會時,舊的資訊已不斷被淘汰,我們為什麼還要那麼在意孩子的成績呢?

在廿一世紀,學校已經逐漸從死的知識傳授到思想的開發、動機的引誘和紀律的培養,尤其這個紀律是包括自我的要求及團隊的合作,全世界的教育理念都在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改變,只有我們還在墨守成規,小孩子還在哭哭啼啼地寫字。當然,認字和寫字是必要的,但字寫得好不好看,說實在的,不及他說得有沒有道理來得重要,何況現在打字這麼方便,連手機都可以打字,何不讓孩子多一些時間去讀一些他喜歡的書,玩一些他喜歡的遊戲呢?

成熟是件很奇妙的事,它是水到渠成,時間到了自然會好。曾經有人先扶著雙胞胎的哥哥學走路,結果哥哥果然比弟弟早了幾個禮拜會走,但是當弟弟自己會走路時,他走得跟哥哥一樣好,絲毫沒有差別;如有不同,那是弟弟少吃一些苦,因為哥哥膝蓋軟骨尚未發展成熟,硬被拉起來走,腿痛,多流了些眼淚。所以快樂健康的成長是養育孩子最重要的目標,親友的稱讚與孩子的眼淚比起來,前者的代價太高,所以請不要「為了他好」,而強迫他去做尚未成熟的技能。 

(3)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記

朋友國二的女兒本來很乖巧,放了學像小鳥一樣吱吱喳喳跟母親講個不停,現在突然放學不立刻回家,留在學校做功課,回來後洗過澡就不再出房門,母女倆面對面時眼睛也避免跟母親接觸。朋友慌了,暗中查訪,女兒的確有留在學校讀書,並沒有交男朋友,但是整個行為都不對勁,連星期天都說要去圖書館念書,她非常的憂心,跑來找我。

行為突然改變當然是有原因的,我細問行為改變前後家中發生的事,朋友說什麼都沒有,唯一就是女兒在日記中用粗話罵了弟弟,她告誡她女孩子不可以講粗話。我問她怎麼知道女兒在日記中罵粗話,她理直氣壯的說:「我看到的呀!不看怎麼會知道?」我再問:「她給妳看的嗎?」她說:「當然不是。我有一天清她房間,換床單時在枕頭底下看到她的日記,就拿起來看了一下,不過,」她加強語氣說,「她小時候寫的任何東西都給我看,以前學校發生什麼事也都告訴我,我們母女是沒有任何祕密的。」

我望著她,感嘆天下的父母都沒感覺到孩子已經長大,還以為是襁褓中萬事依賴自己的寶寶,殊不知孩子一天天成長、一天天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時,她開始有一塊自己內心的世界,這個世界如果被闖入,會有家被小偷侵入的感覺,說得嚴重些,就是心靈被侵犯。孩子吱吱喳喳說著學校的事情時,那是她願意分享的部分,但她逐漸會有一部分是保留給自己的,假如每次和父母說話都是愉快的回應,那麼孩子就願意多跟父母分享她的經驗;但是如果得到的是批評,幾次以後孩子就學會不再自討沒趣,會像蛤蜊一樣,一回家就把嘴閉上。

親子溝通管道的關閉我認為是最危險的事,這迫使孩子向外人求援,但孩子的同學都與他同年齡、同經驗,他們的主意多半是餿主意,結果一步錯就千步錯了。父母若想要跟孩子保持溝通管道的暢通,一定要記得他是獨立的個體,在他話沒說完之前,先不要打斷他,更不可不分青紅皂白就指責起來。我們自己也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向別人訴苦時,如果對方是同情的態度,我們會越講越多;假如對方不耐煩的指責我們,下次我們再也不會找這個朋友講心事了。孩子若能從你身上得到幫助,他會來找你;如果從你身上得到的是責罵,以後一定不會來找你。

至於日記裡寫的東西,父母其實不必太緊張,那原是宣洩的一個管道,在日記裡罵就等於是在心裡罵一樣,不應該會有人知道的;一旦日記不再是安全的宣洩場所,這個孩子會更苦悶。聰明的孩子很小就懂得把自己的祕密說給別人聽是件愚蠢的事,同學會背叛,好友會背叛,連自己最親密的伴侶都會背叛(許多人離婚後就寫回憶錄,什麼私祕都抖出來)。我們從經驗中學會父母是最安全的傾吐對象(有人說中國的心理治療師很少,是因為我們家庭結構緊密,有家人可以傾訴,所以不必找受職業道德束縛的心理治療師),然而一旦父母不可信任,孩子會深深感到背叛的傷害。這孩子選擇逃避、不回家、不跟母親眼神接觸,因為她已無法正視母親而不質問:「為什麼要偷看我的日記?」

我的朋友不認為她是偷看,只是關心,但是很多孩子就是被這種關心逼出了家門。真正關心孩子是應該要尊重他、接受他、陪伴他,他心中有話自然會告訴你,請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記。 

(4)家教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我去朋友家吃飯,看見她念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在飯桌上大聲的說:「媽媽,你笨死了,你炒的菜有夠難吃,我不要吃!」我很驚訝一個孩子怎麼可以這樣對媽媽說話,更驚訝的是朋友竟然沒有生氣,反而說:「哪一道菜?你說的是哪一道菜?」我看到孩子跋扈的樣子實在忍不住,便趁洗碗時告訴她孩子不能縱容,想不到她一肚子苦水說她也不願意如此,而是照書上所寫的在教,因為有一本親子教養的書說:「當父母被子女批評時,不能覺得面子掛不住,甚至覺得不被尊重而生氣,導致親子之間不愉快的情緒。要了解這是孩子在表達心情,父母要耐心聆聽,寬心對待,不能露出憤怒的表情,不然會造成孩子的畏懼與不安。」我看了真是哭笑不得,問我朋友她的普通常識到哪裡去了,怎麼會全盤接受這種似是而非的理論。

孩子第一需要知道不可出口傷人,不可以用自己是「直話直話不懂得修飾」來做藉口而傷害到別人。朋友的女兒所說的那句話其實不是「孩子表達心情」,而是嚴重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心,這種話連跟同學都不能說,更何況是自己的媽媽。孩子應該對父母敬愛而不是友愛;有敬,父母的教誨才聽得進去。在一個家庭中,父母是主,孩子是從,主從的觀念連低等動物都有,而動物是有領域觀念的,在馬戲團中,馴獸師一定是先進入場地,動物再帶進來,因此動物會聽馴獸師的話,因為先來後到,客對主要讓三分。假如孩子認為父母是平輩,就難怪父母講的話孩子不聽了。

第二,孩子並沒有那麼脆弱,父母一生氣,孩子就崩潰。佛洛依德所謂的童年創傷其實是指如性侵害或虐待等嚴重傷害,一般父母的教誨是不會留下人格烙印的,反而是不教他、溺愛他,以後出社會會吃大虧,因此父母賞罰要分明,改正要及時。很小的孩子做錯事,被罰他可以接受,不能接受的是被冤枉,而挫折對孩子來說不見得不好,有時反而是品格的鍛鍊。人生原本就充滿了挫折,孩子必須懂得如何把危機變轉機,將逆境扭轉過來。父母不可能跟著孩子一輩子,永遠保護著他,如果能藉各種機會訓練出孩子不屈不撓、再接再勵的人格,對他人生旅途上的幫助或許更大。

第三,不是所有正向的回饋都對孩子好,孩子固然需要鼓勵,但是不對的時候更需要告誡。孩子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學會待人接物的方法,這種學習是個內隱的學習,這種記憶直接儲存在神經連接的突觸上,即使將來得了失憶症,他的人格特質、生活習慣都沒有丟掉。孩子的安全感不是來自父母無所不在的呵護,而是當他需要父母時,父母能適時給他指引。

看到現在的孩子沒有禮貌,在電梯裡見到長輩不打招呼,在公車上不讓座,跟父母講話沒大沒小,真是令人感慨。家教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教養與風度是打開社交場合大門的鑰匙,而「盡信書不如無書」,坊間有不少「親子教養」的書籍,品質令人擔心,做父母的實在不必戰戰兢兢,每天捧著書看當作「教戰手冊」。教育兒女不是要照食譜炒菜,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不可一板一眼照書教,請相信你自己的普通常識,如果孩子快樂,別人也快樂,你就做對了。 

(5)母親的味道

朋友五十大壽,大家替她慶生,在酒酣耳熱之際,她突然跳起來,拿出手機,撥了號碼,悄聲說:「乖囝,要起來了。」然後就把電話掛斷。看到我們驚訝的眼神,她不好意思的說,她的孩子在美國讀書,今天期末考,孩子請她打電話叫他起床,以免耽誤考試。我們忍不住問她難道她不知道有個東西叫鬧鐘?買個鬧鐘遠比長途電話便宜多了。她笑笑說:「鬧鐘沒有母親的味道。」原來她生長在貧窮的農村,每天要步行五公里去上學,家中沒有鬧鐘,都是她母親叫她起床去上學。有一次她母親生病不能起床,小孩子愛睡,結果就遲到了。從此她就很擔心睡過頭,每天都交代她母親一定要記得叫她起床。考聯考那天,她一早起床準備做最後衝刺,突然發現母親一夜未睡,坐在椅子上等天亮,因為害怕萬一睡著了,起得不夠早會耽誤她趕考。

考上大學到台北讀書後,第一件事便是用家教賺的錢買了個鬧鐘,從此不必再擔心遲到,但是有了夢寐以求的鬧鐘,她反而開始懷念母親那句「乖囝,天光光該起床了。」暗誓一定要好好賺錢,改善家裡的生活。但是她大學未畢業,母親便因子宮頸癌過世,因為當時衛生保健觀念不普遍,鄉下也沒有醫生,等到發現不對勁時已經第三期,病入膏肓了。這變成她終身的遺憾。

等她有了孩子後,她也以母親教她的方式去教她的小孩,雖然那時經濟情況已大幅改善,她仍然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親手打點他的早餐與中午的便當。她很高興的說,孩子已經去國外念書了,每天母子仍然通個電話,彼此關心一下。她說完我們都非常羨慕,現在有誰的孩子肯每天跟父母通電話,晨昏定省呢?她孩子出生時,她自己事業已經很成功,但是她沒有假手佣人,有時工作到很晚,早上實在爬不起來做早飯,但一想到母親就還是爬了起來,因為母親從不曾讓她空肚子上學,每天早上都叫她喝下三碗蕃薯粥才讓她出門,熱熱的稀飯讓她一路走到學校心頭都還暖暖的。她說她希望她孩子將來也以同樣的心去對待她的孫子,因為有媽媽關心的孩子不會變壞。

好個「有媽媽關心的孩子不會變壞」,物質欲望在人年輕時好像比較重要,我們不停的與別人比較有形的外表,追求別人有而我們沒有的東西,但是到人老了,經歷過世事滄桑後,我們才明瞭內心的滿足才是人生最大的快樂家庭和樂,孩子孝順,身體健康就是最大的滿足,其他都是鏡花水月。父母可以幫助我們的就是在我們還沒有經歷過世事磨練時,就以身教的方式教導我們正確的價值觀,使我們少走冤枉路及減少我們無可逆轉的懊悔。

看到我朋友,我很感謝我母親從小把她的人生經驗傳給我,讓我沒走什麼冤枉路,她教我每天睡前把今天未做完的事寫下來,俾使萬一明天起不來,別人可以接下去做。母親的這個教誨養成我今日事,今日畢,不拖欠的習慣,因為不拖欠,所以睡得安,睡得安身體便好,每天可以做更多的事。

父母親的身教就像涓涓之水,隨時隨地都在灌溉我們的心田,很多都只是生活中的小事,就像朋友這個鬧鐘故事,但是它卻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6)營造愉快的故事時間

孩子小的時候,我常念《西遊記》給他聽,因為它的故事情節比《哈利波特》、《《魔戒》更精彩,而且人物生動,呼之欲出,我非常喜歡。而在念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雖小,但是都有聽進去,很多人常質疑「他聽得懂嗎?」其實是我們低估了孩子的了解能力,他無法表達並不代表他沒聽懂(也就是語言學大師喬姆斯基(Noam Chomsky)所謂的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語言表現(linguistic performance)是兩回事)。他的了解常會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顯現出來。

例如,有一天我母親帶他去廟裡拜拜,小孩子免不了問東問西,我母親便告訴他說:廟裡拜的是佛祖,道觀裡才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兒子回家便問我:「為什麼在《西遊記》中祂們可以住在一起,在台灣便不能?」使我一時語塞,他緊接著問:「「上帝和阿拉也住在天上嗎?為什麼祂們在天上可以不打仗,我們在人間卻要為祂們打?」我忘記我當時是怎麼回答的(好像是天很大,並沒有住在一起,所以不會吵架),但是我對他的聯想力和把事情串在一起的能力感到驚訝。其實每個小孩都有這種能力,只是看我們有沒有給他機會,讓他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跟他討論,引導他罷了。

美國家庭常有一個床邊故事時間,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父母把電視關掉,專心陪伴孩子三十分鐘,這三十分鐘可以念故事或是討論白天發生的事情,父母通常是講個愉快的床邊故事,然後對孩子說「做個好夢」,才熄燈走出來。我很喜歡這個「傳統」(因為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這個床邊故事的習慣),一方面孩子是在父母的注視下入睡,心中很踏實,知道自己有人保護,可以安心入睡;另一方面,睡前念的故事讓孩子「乘著歌聲的翅膀進入夢的王國」,可以啟發他的想像力。
反觀我們的孩子,上學期間當然是不用說了,做完功課,身心疲憊,常是爬上床倒頭便睡。而即使是不用做功課的幼稚園小孩,父母也很少念故事書給他聽,多半是隨著大人看電視,有時是在沙發上睡著了,才抱進房裡睡,他閉上眼最後的影像是電影的打打殺殺或庸俗的綜藝節目。很少有父母肯關掉電視,把注意力專注在孩子身上,讓他享受被重視的樂趣,成為你注意力的焦點。

最近看到一份夏令營的回饋單,對「你最希望爸爸為你做什麼?」的問題,大部分的孩子寫「陪伴我,帶我去玩」;對「你最希望媽媽為你做什麼?」的問題,答案竟然是「不要碎碎念,多原諒我」,還有一個孩子寫「抱抱我」,看了令人心生不忍。這些願望都不難達到,也是孩子本來就該享有的,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冀求不到呢?

一九五六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Harry Harlow)教授的猴子實驗已經明顯指出「有奶不是娘」,孩子要的是安全感、父母的關心與稱讚,不是物質上的享受,為什麼我們還是要日夜加班,賺錢給孩子用,我們是真心為他們賣命呢,還是為自己的虛榮?如果是前者,顯然物質享受不是他們要的;如果是後者,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不能重新來過。

請你以孩子為重心,一天至少撥三十分鐘陪伴他,讓他感受到你的愛心。哈洛的實驗顯示,你對他的愛會使他將來也成為好父母,把你的基因好好傳下去。 

(7)請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有一天中午吃飯,順便看一下舊報紙,突然之間斗大的幾個字「國三生活,不是念書,就是被念」映入眼簾,原來有一個國三學生上課上到一半不見了,全校緊急搜尋,最後在樓頂的水塔旁找到他。這學生說自從升上國三,每天不停的考試與念書,已經疲乏得像機器人一樣了;回到家還不能放鬆,如果稍微休息一下就被父母念,連吃飯時看個電視也會被念,他覺得每天都是念書、考試、挨罵,這無止盡的循環使他很煩、很累,所以想去找解脫。我看了非常難過,這種日子的確沒有什麼意義,不能怪孩子輕生,問題是有必要讓孩子過得這樣生不如死嗎?

我們先不談教育制度,因為這是我們升斗小民無能為力的地方,但是回到家來,父母的態度就是我們可以自己掌握的,為人父母的眼光一定要遠一點,現在的考試成績在十年後一點意義也沒有,重要的是,孩子如果在學校受到挫折,回到家裡父母一定要支持他。耶魯大學醫學院的基因研究發現,身上遺傳到兩個有缺陷的基因,容易罹患憂鬱症,但是只要有大人的關懷,讓孩子感到自己在別人心中還有一點價值,憂鬱症就比較不容易出現。

因此父母一定要給孩子一點自由的時間,隨他怎麼支配,不可以每一分鐘都計算在內,分秒必爭、緊迫盯人,這對孩子內心的感受非常重要。我的孩子一直都肯替我做家事從小學四年級開始,一直做到他離家去上大學重點就在我給他做事情的自由空間,只要他把工作做完,我不限定他怎麼做或什麼時候做。比如早上出門前我交代他洗衣服,下午我回來去收衣服時,發現有的衣服乾了,有的卻還是濕的,一問之下原來他曬了一、兩件後覺得這件事很無聊,就進屋裡去打電腦,打了一陣子再出來曬個一、兩件,所以到我下班時雖然衣服都曬上去了,但是乾濕程度不一致。

遇到這種情形,一般人都會很生氣,因為中國人的傳統是要孩子有始有終,做一件事就要從頭到尾做到完才停止,可是我想這個從頭到尾並沒有規定中間不得停頓,只要他做完了,中間的過程應該可以有些通融。所以我並沒有罵他,只告訴他為什麼衣服要曬太陽的原理:晚上許多昆蟲出來覓食,會在衣服上下蛋,而大太陽的紫外線正好可以消毒。他小時候曾經看過加州大學一位昆蟲系的教授去亞馬遜河採集標本時,被一種小蟲叮了一口,把蟲卵下到他皮膚裡,結果這位教授手臂紅腫不消,當醫生用手術刀劃開紅腫時,裡面跑出來好幾隻蛆。這件事兒子印象深刻,經我一講,他就覺得有道理,下一次他曬衣服時就儘量在中午以前曬完。給孩子一點自由的空間,他便不覺得是被逼在做事。一旦他覺得有主控權、是他自己的決定,他心中就甘願多了。更何況我們自己做事情的方式也不見得是最完美的,實在沒有必要強迫孩子完全按自己的方式去做。

孩子慢慢長大後,便會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要稍微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如果孩子完全照我們的方式去做、一成不變的話,人類怎麼會有創新呢?只要目標達到了,請給孩子一點自由發揮的空間,人類的文明就是來自不完全聽父母話的孩子的創意上!         §§        回頁首 

4.親子天下》父母碎碎念就可以讓孩子聽話?  李四端 2013-04-05 中時電子報

在我親戚當中,有個叫依茹的高三女孩,媽媽只想著要她考上好大學,對她的交友狀況一律過濾管制,管教她的方永遠法只有不停地碎碎念。

她反擊媽媽的方式也很直接,也是三個字:「唱反調」。

媽媽天天跟依茹叨念電視新聞裡的拐騙事件,不但嚴格要求依茹下了課不准在外逗留,甚至規定她不可以和朋友、同學下課後見面。受不了媽媽叼念的依茹,下了課雖然乖乖的回家了,但是她把對課業的壓力和對媽媽的不滿全部發洩在打電話上。她偷偷躲在房裡,用自己的手機和家裡的電話打給同學聊天說地,一個月下來,不但成績退步,電話費更高達兩萬多塊。她媽媽怒不可抑發狂似地責備依茹,母女的對峙一發不可收拾。大聲的爭執中,依茹迸出一句反擊:「我為什麼要聽妳的話!妳到底知不知道,我已經長大了!」  

別做永遠只會指責的父母

其實,親子間像這樣的衝突天天都在上演,但如果不能智慧的解決,一不留意就會留下很深的遺憾。

我就有個在一起長大的朋友叫廷哥,小時他媽媽非常嚴厲,凡事都不能回嘴。有一天,讀國小的廷哥放學卻沒把便當盒帶回家,媽媽二話不說,拿起雞毛撢子就是一頓毒打。大罵:「你連吃飯的飯碗都會弄丟,你將來要怎麼辦?」

其實廷哥不是忘記帶回來,他想辯白,但母親的連珠砲讓他無從招架。

媽媽一口咬定廷哥就是粗心才忘了把便當盒帶回家,但事實卻不是如此。他的便當盒是被惡作劇的同學拿去藏起來。

當時他爸爸是部隊裡的低階軍人,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好,每天便當盒裡就是幾片醬瓜和一個饅頭。同覺都嘲笑他,班上大塊頭的同學要阿廷把便當盒打開給大家看,他不肯。等到放學前,完成課後打掃,回教室就發現便當盒不見了。

可是媽媽根本就不肯聽廷哥的解釋。弄丟了一個便當盒就得花錢再買,這對家境困難又得持家的媽媽來說是個壓力,於是打罵成了他媽媽最常發洩的方法。不僅是掉便當盒會被打,課業退步、逾時晚歸……廷哥一直被打到高中畢業後到台中讀書,才能遠離脾氣火爆的媽媽。

如今多年過去了,廷哥媽媽已經接近九十了,母子的隔閡一直存在。和媽媽偶有的電話聯絡,媽媽總是叼念:「小孩要管好,別長大和你一樣,工作換來換去。」

媽媽千篇一律的提醒,每次都讓阿廷覺得厭煩,「我和媽媽做了半世紀母子,她還是天天批評我,沒句好話。」即使到了知天命之年的阿廷,對母子關係的冷淡仍有感慨。

少年時代種下的惡因不解決,到了人生的後期,可能演變成「老」小孩和「大」小孩一輩子嘔氣。  

多稱讚子女學習欣賞孩子的優點

既然碎碎念和批評都不受歡迎,但面對子女時,爸媽又覺得非要說點什麼不可,那建議倒不如多多讚美、多說稱讚好話。你會發現效果驚人。

像以前我總習慣拿辦公室那一套來評斷孩子的表現,做得好頂多不痛不癢嘉許幾句;若是做糟了,必然破口大罵,非讓他羞愧地抬不起頭不可。如此下來,親子關係緊張不說,我對孩子,以及孩子對自己的信心都在退縮。

直到有一天,兒子為公司寫了份英文企劃案,他把初稿拿給我看,希望我能給些建議。我看得出來他沒太大把握,並且擔心是不是又會得到老爸刻薄的批評。沒想到,兒子這報告寫得還真夠水準,我脫口而出大聲讚「好」。幾乎是同時,我們二人都爆笑開來,那是一種父子真情,輕鬆開懷地大笑。這反應完全出乎他的預期,也讓他完全放下了不安。接下來我們一起修飾文章。那天晚上,不僅是兒子那篇報告改好了,也包括了我們兩人的關係。

從此,我儘可能多去讚美孩子,去欣賞他們具備優點的一面。結果真的是稱讚越多,孩子表現越好。記得,誰都喜歡聽別人稱讚自己,如果有人說不喜歡,那絕對是在騙你。      §§      回頁首 

5.爸媽留給我一生最大的福氣  洪蘭 天下雜誌 第335期 2005/11/15

中國人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它所指的不只是基因上的關係,還包括家庭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身上多少都有父母的影子,平日做事以為是依自己的方式在做,細想起來其實都有父母親做事的影子。我昨天去高雄演講,把一張講義請主辦單位印給學員參考。我用紙一向是雙面用完再拿去摺紙盒,從不浪費,因此,那張紙的正面是講義,背面是以前寫文章的草稿,想不到主辦單位很熱心,把兩面都印了,結果把文章的草稿也印給了所有的學員,非常尷尬,我很後悔為什麼要這麼節省,用一張廢紙去印講義,造成草稿流出去,但是回想起來,這就是我父親的身教。

我父親很惜物,家裡沒有浪費的東西,日曆用來練毛筆字,信封拆開來做草稿紙,出門的衣服,回家立刻脫下掛好,沒有必要就儘量少穿鞋,自己腳上的真皮鞋子是穿不破的,除了上學,一律真皮鞋子出場。家中因為孩子多,一定有剩飯剩菜,所以院子裡都有養雞,雞糞又可以拿來做堆肥,所以現在雖然生活富裕了,還是不習慣浪費,一張紙都是全部利用完才回收。

雖然也會告訴自己又不差這一張紙,就把它丟了吧!但是童年父母親的教誨已經深入我的大腦,即使丟入了廢紙箱,等一下還是會把它拿起來用,這個沒有充分利用就丟的罪惡感已經不是意志力可以消除的了,這就是父母親對孩子的影響。 

終身受用的人生觀

我父母平日不多話,很少嘮叨我們,但是在生活裡給我們做的榜樣,讓我們受用無窮。我原是台大法律系畢業的,去美國想改念心理學時,沒有辦法拿到獎學金,而沒有獎學金就不可能念,因為三十五年前台灣社會的經濟情況不太容許留學生自費在美念學位。我只好先在心理系的實驗室打工,等待機會。我母親平常叫我們不要愛惜勞力,事情多做不會吃虧,所以我在感恩節、聖誕節,美國放長假時,自動幫隔壁實驗室的人餵他的老鼠與兔子,想不到被教授看到後,就問我想不想來念,如果想,他可以幫我申請減免學費,我就這樣進入了心理所讀書。

在學校中,我常幫助人做實驗,順便學技巧,後來我要趕論文時,別人把實驗室優先讓我使用。到現在,我都受到母親這句「不要愛惜勞力」的好處,平日多幫別人做一點,緊急時,許多朋友會來幫忙。

我出國時才二十二歲,在那以前不曾離開過家。要上飛機前,不免膽怯,父親叫我不要怕,一身養一口,只要肯做就餓不死,他說同安人飄洋過海到南洋打天下憑著的就是苦幹,肯做就餓不死,餓不死還怕什麼呢?我牢記父親說的話,開始去闖我的天下。 

物慾壓低就不會出賣靈魂

剛畢業出來教書時,想貸款買汽車,銀行不肯借,說我們不曾借過款,不知信用好不好,別的同學也說他們有過這種經驗,最後只好去找利率較高的銀行貸款,我因為沒有錢,必須用這家利率低的銀行,父親常說,不偷不搶,據理力爭不必怕,我就打電話直接找經理說:我有正當職業,為何不借錢給我?你如不借給我,我永遠沒有個開頭,怎麼去累積我的信用?經理聽了有理,我就借到錢了。

父親還有另外一句話,我也是終身受用,他說出社會一定會有人要向我借錢,如果我要他還就不要借,不要他還時才可以借,所以我不曾因金錢而失去朋友。

父母親最大的影響是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與我們的人生觀,父親最看不起失志的人。他說人沒有志氣,再好的天賦都不能成大事。他要我們「晚食以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歸真返璞,終身不辱」,如果能把物質慾望壓低,就不會為了享樂而出賣靈魂。的確,當我們把物質慾望壓低後,金錢就失去了它的誘惑力,當一個人不必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時,時間就多出來了,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這樣的人生才是值得過的人生,叫我們不可忘記。

我們家六個姐妹靠著父母親勤儉的身教,在美國都打下了一個天下,在人生的過程中都不曾做過任何違背良心的事,使我們現在都可以享受心情寧靜的人生最大福氣。    §§  回頁首 

6.親子天下》當父母,我及格嗎?   親子天下編輯部  中時電子報2013-03-22

寶寶出生了,為家庭帶來喜悅,卻也讓原本夫妻的兩人生活作息大亂! 想選擇育嬰留停,但自己適合嗎?把孩子交給別人帶,心裡既愧疚又放心不下,該怎麼釋懷?

成為父母,是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轉折處,伴隨著新生命的喜悅,親職角色也為夫妻帶來莫大的壓力。如何做好事前準備與調適,為孩子做較好的安排,是新手父母的第一件功課。

是否該請育嬰假,當全職父母?「給孩子及家庭更多的時間」是多數人選擇請育嬰假的初衷與美意,這些「甜蜜的」想法很容易讓人感性的做下決定。但這跟婚姻一樣,結婚後絕不是「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是要面對許多實際的真實感受與困難。而把孩子交給保母或托育機構的父母,心裡則往往埋著「孩子成長只有一次,應該好好陪孩子」、「我怎麼可以這麼狠心,把這麼小的寶寶丟給陌生人照顧」的虧欠感。  

沒有「完美的」父母,只有「夠好的」父母

不論自已帶或送托,多數父母總覺得顧此失彼、自己一定有哪裡做得不夠好,也總為無法勝任親職而深感自責與愧疚,即使身心疲憊,仍要追求當個完美父母。 親職專家楊俐容在《情緒教養,從家庭開始》一書中提醒,沒有完美的父母,只有夠好的父母。英國心理分析大師溫尼考特(D. W. Winnicott)的臨床經驗發現,不完美的父母並不會對孩子造成任何傷害。

只要符合以下原則,就是夠好的父母:

.對自己坦承:釐清給予孩子的規範,是孩子的需求還是自己想要,不以孩子做為滿足自己需求的工具。

.及時察覺並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當疲倦、煩躁的情緒來襲時,會適時找人接手,或暫時離開教養情境、冷靜下來,以免對孩子大動肝火。

.充分表達愛意:只要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愛,多半能養出負責成熟的孩子。

.獨立自主:不以孩子的表現來界定自己的價值。重視溝通:不讓孩子因為想法與父母不同,而背負違逆父母的罪惡感。

.承認人的不完美:寬恕自己及孩子所犯的錯誤。  

有孩子的生活該怎麼過?

孩子的出生有可能打亂個人的生涯規劃,也會為家庭帶來壓力,親職路上要走得順利,建議新手父母先採取兩個行動:  

行動一 重新排定生命優先順序

寶寶出生後,原本的生活作息一定會大亂,不能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原本愛好的休閒娛樂都得暫時割捨。寶寶生病,又恰好碰到老闆與客戶同時來催進度,原本一切掌握得很好的工作節奏,全被一個小人兒給打亂了。這時,爸媽需要重新思考生命與生活的優先順序。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林如萍提供新手父母兩個決策方向:一是「哪件事情與孩子的幸福快樂及發展相關,就先做。」例如,晚餐是凝聚家庭關係的重要時光,地板一塵不染卻無關親子關係的建立。因此煮晚飯就成了林如萍眾多家事工作中的優先選擇。

二是「現在不做,未來就沒機會做的先做。」寶寶一歲生日抓週和重要會議撞期,該出席哪一場?孩子一歲生日只有一天,錯過了不會重來,而會議沒有參與,之後可以有許多補救方法。 

行動二 努力做一對恩愛的夫妻

夫妻才是家庭的核心,有了孩子,只是家庭的擴大,丈夫與妻子的角色並不會消失。在家庭中,婚姻關係和諧,家庭關係才會穩定,夫妻恩愛,可以給予孩子安定、有把握的感覺。當孩子觀察到爸媽常有親密的肢體語言、感情的分享流露,孩子很自然的便會感受到其中的安全與溫暖。因此,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穩固牢靠的婚姻關係是提供孩子安全成長的溫床。

當夫妻共同經歷新生命的來到、彼此分擔與分享育兒的甘苦,一起協助新生命的成長,育兒的壓力只是個過程,終會過去,但孩子為家庭帶來的「愛的學習」,是新手父母最好的生命養分。         §§       回頁首 

7.親子天下》跟父母相處為什麼痛苦   鄧惠文  中時樂活2013-01-11

面對不成熟的父母,是不是只能憤怒?很多成人跟自己的父母吵架,其實只是大小孩跟老小孩的爭執。

愛孩子,就從了解他開始

很多人一跟父母溝通就會很憤怒,或受不了父母的情緒,其實是因為從小父母就很強勢、不講理,所以自己從來就沒有機會被尊重。雖然長大成人了,但一跟父母相處,內心就回到小孩子的狀態,覺得父母根本不像父母,但是自己也沒有辦法變成父母。說穿了其實是大小孩跟老小孩在吵架。

有一個個案從小母親只要說「對」,他就不能再講話,即便母親誤會他。有一次他從學校回來沒帶便當盒,母親就不由分說的打了他,他說:「我不是忘記帶便當盒。」媽媽說:「你還講!忘了還狡辯,便當盒都能忘記,你人生會變成怎樣?不准講話,去罰站。」就罰了他一整晚,他好幾次想解釋:「媽媽,我可不可以告訴你我的便當盒是……」一說媽媽就打,抱怨還要找個便當盒給他帶。第二天他把便當盒帶回來想跟媽媽解釋,媽媽說:「你還在講,欠打,好好去反省。」一口咬定他就是忘記帶。

一個永遠在指責的媽媽

其實便當盒是被惡作劇的同學藏起來了。因家境不好,媽媽只帶了醬菜,同學嘲笑他。班上的老大叫他開他不肯,結果對方跟他說:「你給我記著。」然後他吃完飯去打掃回來,便當盒就不見了。

可是媽媽在家境困難下壓力非常大,不見了一個不鏽鋼便當盒,她想到還要花幾十元去買所以非常焦慮,還怕被爸爸罵,於是媽媽打小孩其實是在發洩自己家境上面的壓力,彼此是沒有空間的。你可以想像,除了便當盒之外任何的犯錯,功課成績、生活行為,他經常被媽媽罵。所以他很早就到外縣市去念大學,去外縣市工作,但是他媽媽常常打電話來:「最近在幹什麼?什麼時候會加薪會升官?你要認真做事。」他覺得媽媽永遠扮演一個指責他的角色。

他以為永遠不用跟媽媽相處。結果有天媽媽摔斷腿,所以媽媽到他那裡住。到中年他要重新再跟媽媽相處,他怕到每天下班在外面流浪到半夜才敢回去。有一天他媽媽打開冰箱說:「你怎麼在喝冰水?」他很憤怒的說:「很多人都在喝冰水啊!」媽媽說:「喝冰水對身體不好,你就是喝冰水才會虛胖。」他非常非常生氣把冰水拿過來咕嚕咕嚕喝了半罐,很挑釁。媽媽開始一直唸:「你從小就是這樣子,生活作息也不對,到現在還沒有結婚,還好你沒結婚,不然你養小孩都給他們喝冰水,全都養不大。」他就回去房間裡面哭。

他完全沒辦法跟媽媽互動。我問他知不知道媽媽為什麼對冰水這麼反感嗎?他說:「我不想知道。」我說你有沒有告訴媽媽為什麼愛喝冰水?他說:「我也不想講。」因為他一直躲著媽媽,媽媽每一次要講事情,他就好像被電到一樣,所以他媽媽就愈喜歡找事情來批評。

父母人格不成熟、做得不好,有他自己的原因,也許他的父母沒有讓他成熟,或是另一半或是大環境。其實我滿同情上一代的父母,因為整個社會風氣鼓勵他們對待小孩子的方式是錯誤的,以孝順為名,不講道理,太害怕走錯路不讓小孩探索,因此累積了很多跟下一代的心結,他們也很無奈、很寂寞。面對時代改變,他們無所適從,怕被這代人丟掉或否定,那個衝突非常的強烈。

甘心接受不完美的父母

唯一能互相了解的途徑,是這代的人可不可以甘心說:好吧!我就是沒有得到理想的父母。我們能否接受父母沒有給我們應得的東西,可是我們還是長大了,於是我開始回頭去帶著他,把他當小孩來帶。一旦跳到這種心態,知道父母被某些東西卡住,有所困境跟局限,內心成熟度沒有你高,反過來用這種態度看,你就有機會跟父母和解。

後來我請他先了解媽媽對冰水的迷信。就像小孩怕黑,心理醫生會問他為何怕黑?燈關掉看到什麼?孩子畫出一隻四腳怪獸,我們帶他跟四隻腳的狗玩,說其實怪獸就像狗一樣,我們會這樣治療小孩,不會罵:「你白癡啊,為什麼怕黑?」同樣把媽媽當小孩,「冰水傷身體?你從哪聽來?中醫師跟你講?」「我以後儘量不要喝那麼冰。」如果你願意把媽媽當小孩,她的觀念很多錯誤、很多不理性,你的反應其實可以帶動她去改變。

大部分人會說:「我為什麼要跟媽媽好好溝通?從小她什麼時候跟我溝通過?

我怕黑的時候她都直接罵我是白癡,為什麼她怕冰水我要引導她?」要做到剛講的這些溝通,必須從內心克服一個傷痛是:「我媽這輩子是沒辦法像個媽,她就是固執又不講理。」講得容易,但這非常非常難。幾乎沒有一個被爸媽霸凌的小孩願意去寬容爸媽,可是一定要先寬容,爸媽才會改變。如果到了五十歲還期待你媽有一天會變成溫柔慈愛的媽媽,你就繼續等吧!她只會愈來愈固執,永遠不會變慈愛的媽媽,你要像小孩一樣去疼她,她才會成長。   §§                回頁首 

8.父母啊,我的負面導師 【解鈴】 2006/09/17 聯合報.繽紛】

遭遇挫折不被惡劣環境擊倒,反而將不好的事當成導師,警惕自己從中獲取教訓,不再重蹈覆轍,即是所謂的「負面導師」。

第一次聽到這名詞是在三十歲那年,從同事口中得知,深深被這四個字感動著,思緒不禁拉回到童年。

那一夜,一陣擾人清夢的吵架聲驚醒我,望向睡在一旁的姊妹與弟弟,我們互看一眼,不必任何言語,四個小孩立刻緊擁哭成一團,因為,爸媽又吵架了。從有記憶開始,他們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外加全武行。而這一夜似乎吵得特別厲害……

隱約聽出父親咆哮中的話語,我連忙從媽媽皮包拿了零錢,一邊掉淚一邊急忙外出找公共電話,電話接通我哭著說:「外婆,快點來啦,我媽媽吃老鼠藥自殺了,快來救她。」那年我六歲。

下課後腳步總是特別沈重,愈接近家門面容愈凝重,每次回家若聽到門後傳出爭吵聲,我就會靜靜坐在四樓的樓梯口,任淚水爬滿臉,然後等待,等待吵架聲停息,我才有勇氣推開家門。那年我十二歲。

下班後遇見鄰居一位老婆婆,她緊張的拉著我,說我爸媽又打起來了,她說她人老了拉不動他們。我的淚竟然流不出來了,或許已習慣,也或許知道事情該有個了結。那次我生平第一次跟父親打架,然後跪著求他們離婚,求他們不要再給我們這種家庭。那年我廿三歲。

從小每當父母為某事爭吵,我就會思考若是我來處理,該怎麼做才不會讓彼此受傷。所以出社會後,不論是公事或人際關係,我都如魚得水,許多年長同事都稱讚我,小小年紀就這麼懂事;其實他們哪知我背後的辛酸。

如今我已婚七年,擁有同事羡慕的幸福婚姻,或許是老天爺疼愛我,讓我遇到一個好老公;也或許是父母殷鑑不遠,讓我在擇偶上多一分小心、婚姻經營上多一分用心。

「負面導師」對我而言真是貼切的字眼,它詮釋了我一路走來所堅持不犯父母親錯誤的行為,教導我課本上學不到的處事態度,更重要的是,讓我沒有在青春叛逆時期走上歧路,如今我心存感恩。§§          回頁首 

9.孩子哭了 「我坐不住12年」   李枝桃/國中校長(南投市)聯合報2012.12.30

好友在鄉下學校擔任輔導教師,未婚的她全心全力幫助孩子,尤其是那些學習不力或徘徊邊緣的。孩子們也由衷愛她,因此都喊她「鄭媽」。她得意地告訴我,「她是鄭媽,也是『正媽』,像正妹一樣正。」我稱讚她是永不退流行的正媽,因為「愛」是永不褪色的。

「多少邊緣的中輟生,都被你救回來了」,當我說出這話時,她沉默些許時間,然後沉重嘆了一聲:「以為把孩子放在學校裡,絕對是好的;以為把中輟生找回來,就是功德;但若是找回來,沒有適度安排有用的學習,只是讓孩子回到教室,聽宛如天書的課程,莫說小孩子,大人都坐不住。」她說至此,又再嘆一聲,提起與輔導主任一起去找一名中輟生。她告訴孩子:「你很幸運,遇到實施十二年國教,沒有基測壓力,也沒有不斷的小考模擬考」,她以為孩子應該高興才是,但沒想到孩子卻哭了,說:「我九年都坐不住了,還要我坐十二年喔!」

看孩子哭,她心都碎了。「一個從小學起,就沒打好基礎的孩子,到國中後,面對一年年加重加深的教材,待在常態班,看著老師發下的『中等程度』的考卷、或是聽著對他而言,仍是艱深的『中等程度教材』,他在座位上熬過一節節四十五分鐘的課程,那不是九年教育的學習,而是這孩子口中的『坐了九年』」。我想到前些時日,學校購置烘焙用具,烘焙職群的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說明書都是英日文耶!以後要好好學習英日文了」,我很詫異這群成績不佳的孩子,竟會有這樣的想法,與外聘的烘焙老師淑惠聊起這事,她分享她的作法:善用孩子喜歡烘焙的心,引導孩子學習其他知識,例如讓孩子輪流進貨,負責進貨的孩子必須算出來:幾節課程有幾人上課、要做出多少麵包,須用多少麵粉,再算出須用多少奶油及內餡,孩子不會算的話,就要去請教數學老師,另外也要教成本分析及計算、還有包裝及行銷術,從烘焙課延伸學習數學、語文、藝文、綜合課等。

「我雖然只會教烘焙,但可以讓他們知道,其他知識的重要,讓他們去找老師問、去找老師學」,看著淑惠說話的神情,是驕傲、也是滿足。由孩子的潛能出發,擴展其他知識的學習,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我們曾看到,有的學校把成績差的學生放到技藝班,便算交差了事;也看到過校隊積極操軍訓練,卻忽略課業學習的報導,或許這一名未受過教育學程培訓的技藝教師的話,可供我們深思,該如何帶孩子學習,也或許幫孩子找到學習的動機與方向,並給予恰當的指導,才能讓孩子不要哭泣「還要我坐十二年喔!」§§          回頁首 

10.陳之華:該用錢誘發讀書動力嗎?   出處:親子天下20 

求知與做學問該與獎金劃上等號嗎?什麼才是學習的真正目的?

教育資源到底該如何分配,是獎勵保持進步,

或者總是表現優異的孩子呢? 

去年九月,我參加國三女兒的親師會。班導師提出兩種鼓舞學生的獎勵方式:一種是由既有班費支出「段考成績進步獎」;另一種則是顧及到成績好的同學不容易拿到進步獎,而設的「成績優異獎」,也就是獎勵模擬考PR值成績在九一以上的同學。後者的獎勵方式,資金來源則由家長另外捐款,老師因此特別詢問家長意見,進行投票表決。

普遍來說,女兒班上的同學都相當「績優」,所以家長們投票結果,並不意外的是多數家長欣然贊成設置績優獎金。而我,大概是少數幾個沒舉手贊成的。

幾天之後,女兒拿了是否願意捐款的單子給我,這問題困擾了我好幾天,要是勾了「否」,好像對班上毫無貢獻;勾「是」的話,卻有違我個人的教育理念。

被女兒催促趕緊填妥單子的週末夜晚,我正好經過她的房間,孩子要我看她寫的聯絡簿,說我一定會以她為榮。我很快讀了她寫在綠色便利貼上的文字。

想不到,她對「捐款」一事的看法,竟與我幾乎一致。她寫道:「老師您詢問我們有關獎勵金,我認為,都可以吧。但是,請一定、一定要先給有進步的人!但對於要以校排,還是以班排的方式,我都沒有意見,只要班上的人開心就好。」 

優秀,需要再以金錢激勵嗎?

於是,我們一起坐下來談論我遲遲繳不出單子的原因。我一直覺得,能保持在PR值九一以上的孩子們,真的已經夠「優秀」、夠棒了,全國前段班耶!以基本學習能力來說,只要他們願意持續下去,而且也真懂得學習方法,那讀書、考試之於他們,根本不是問題。反而更該思索,我們是否仍需要再以外在的獎勵形式,去誘發讀書動力?還是使他們更加明瞭,讀書,是為了自己,而不需要再添增任何「鼓舞」的資源?真有額外的資源,是否該給較需要的人?

我和孩子說:「這事讓我思索這麼久,不外乎是你們從小到大,我好像從沒拿獎金做為激勵你們學習、讀書,甚至從事任何活動的鼓舞方式。我從未想過威脅與利誘,可以與求知、做學問劃上等號。而捐款給成績已經夠好的孩子,真的不必要。因為臺灣各地實在有太多太多的孩子,需要你們班上家長捐出的那份金錢,而你們班上絕大多數的同學,說真的,什麼都不缺了啊!」

女兒入睡後,我特別拿了她的聯絡簿給先生看,讓他也了解孩子的想法與這份頗有正義感的心思。當我為老公翻開聯絡簿時,才赫然發現自己急於看完綠色便利貼後就拉著孩子說話,而她所寫下的卻是滿滿的整個欄位。我只不過看了她額外用的便利貼,就開始侃侃而談了。看來,自己還真急躁了些。

花了不少時間與孩子分享自己的觀點,此時乍然看到她先前寫下的言辭,根本就是我後來跟她絮絮叨叨的想法。她竟然還「耐心」的聽我講完,可真讓我有點赧然。曾在北歐生活了六年的她,這段振筆疾書寫下充滿學習反思與關懷的文字,確實讓我感到驕傲。

她寫著:「老師,班上的進步優良獎活動,我真的不知道是『好』?還是『壞』?『好』是因為會鼓勵大家吧。但這樣有點像是班上很多家長對孩子說:『考上前六名才可以有新手機!』、『前十名才能去剪頭髮!』、『PR0多以上,才可以買鞋!』……

我覺得這樣好怪,你的成績、分數,跟你的頭髮、手機和鞋子等等,到底有什麼關係啊???這樣子好嗎?這樣子對嗎?這樣子是LEARNING (學習)嗎???

和女兒討論此事後,女兒在簿子裡又加上一段話:「老師,我跟我媽的想法一樣。我媽沒有要捐贈,因為她認為PR值九一以上的孩子,已經夠好了……

老師,在這裡,好像都只有注意到『優秀』的人…… 學校每次上台領獎,都是同樣的人,難道其他的人就不值得『鼓勵』嗎?

我和先生看過後,發現孩子真的保有北歐教育環境裡所形塑出來的人文思維,不論對於學習的真正目的,或是願意關懷其他更需要幫助的人,以及如何看待已經「夠好」的孩子所該具備的自主學習能力等等。

女兒當時也說,能念到PR值九一以上,其實就已經懂得讀書考試的竅門,根本不需要再用更多的「激勵」了。這就好像她的英文考九十分以上,根本是應該的,不需要再以其他的獎勵來使這個科目更精進。自己擅長的科目,「求好」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誰更需要資源挹注

那個週末夜晚,我從與女兒的談話得到一個靈感。捐款還是有,但絕非錦上添花,而是直接寫明要捐給每天得待在學校上到「第九節」課的所有同學,當做傍晚點心費的一點補助。而我心上的那塊石頭,終於落了地。

最近一年來,有機會造訪台灣許多地方的學校,不僅到過「明星」高中、「明星」大學,也有機會去了不山、不市的中小學,當然也包括中南部的幾所職校。我愈是面對各地的孩子、老師、家長們之際,就愈加明瞭,與所謂的「優秀」孩子對話,有時真會讓大人自以為是的很有成就感!

然而,對於立足點和受教機會、環境多少有些不同的孩子,從他們較坐不住的身影、較無法專注的神情、較需要費力的講述中,我總不由得百般思索,這社會,到底誰才更需要資源挹注啊?

每回想起那些我在台灣各地見到的身影,就會一再思索,我們到底能為他們再做些什麼?

撰寫這篇專欄時,再度與孩子聊了些許看法。大女兒靈光乍現的說:台灣的教育好像一台大卡車,優秀學生很像是拖車頭,拚命的被鼓勵往前衝啊衝,但卡車原本該載運的貨物,就像許多學業成績較差的孩子們,早已被遺棄在不同的公路上。卡車頭根本沒空往後看,只能被催促不停的往前衝刺。

女兒接著又有感而發的想起去年七月的香港行旅,並說:這樣不太好,真像香港這個不太大的地方,卻有極為顯著的貧富差距;好的極好,差的極差,讓人覺得很不均衡,也很不協調。

其實,教育資源的分配,一直是我們教育現場的大問題,好學生的資源,永遠不嫌多,其他孩子的資源,又永遠不夠多。家有優等生的父母們,請一定要讓您「優秀」的孩子,具備同理心與社會關懷,因為那才是在您們百般期許之下的「精英」人才,所最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啊。   §§                  回頁首 

11.親子天下》洪蘭:別逼孩子一直讀書  中時電子報2013-04-19

朋友的孩子寫了封信給我:「阿姨,拜託你跟我媽說,我知道我已經國三了,我知道馬上要基測了,也知道考不上的後果,但有時我就是讀不下書。只要發呆一下,我媽就碎碎唸。我告訴她,我不是機器,我沒有辦法一直不停的讀書,她說:不念書就去睡覺。她不了解,很煩時睡不著、很累又睡不著是很痛苦的事,阿姨我快瘋掉了!P.S.不要用 e-mail 回信,我媽每天檢查我的信箱。」

人有好為人師又自以為是的通病,尤其做父母的認為:「虎毒不食子,我是為你好,為什麼你不領情還要生氣?」幾乎所有的親子衝突都源自溝通不良,父母的好意因為不是孩子要的,反而使孩子更叛逆。天下不知有多少悲劇是始於「為你好」。

我們的大腦和胃一樣,凡是不能消化的,就不能吸收。胃會飽和,大腦也會:我們看一個紅色的圖案兩分鐘,然後把眼睛轉到白牆壁,這時剛剛紅色的部分會變成綠色,因為紅色感光細胞疲勞了,不再向大腦發射信號,它原先所壓抑的互補色綠色,就出來了。

我們的注意力也有同樣現象,兩個同樣的刺激前後出現的間距太近時,大腦會看不見第二個刺激。聽覺更是,太太如果一直抱怨,先生對太太的聲音會有聽沒有見。人不是機器,不能每天做同樣的事,就是機器也有彈性疲乏。不想念書時,眼睛明明在書上,但是大腦就是沒有註冊,有讀沒有懂。

大腦的這個特性可以從七年代的一個實驗看出:實驗者給大學生看一組十個花卉的名字,如玫瑰、百合,看完後,請他默寫出來。對一個大學生來說,這不是難事,他幾乎可以全部寫出。休息兩分鐘後,再給他看十個花卉名稱,這時,他能寫出八、九個來。等到第三次看花卉名字時,他只記得六個了。但是第四次若是換成家具類,如桌子、椅子,這時他的正確率又上升到跟第一次一樣。而持續看花卉名稱的控制組則慘不忍睹,連五個都回憶不到了。這表示不是大腦的記憶力不行,而是大腦對同一類型的東西記憶飽和,記不住了。但一旦換新的類別,大腦對新奇的東西特別有興趣,記憶又好起來了。

每天吃同樣的便當會厭倦,即使肚子很餓也不想吃。大腦也是,所以學校的課表要穿插著國文、英文、數學。了解到大腦的功能,父母就不要讓孩子對學習產生飽和,常常讓他起來動一下。運動時,大腦會分泌對學習有益的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很多父母以為運動是浪費時間,那是錯的,運動其實對學習有益。

要孩子愛讀書就不能使他害怕書,責罵或逼迫只會使他更遠離課本。對一個已經上了國中,有自己想法的孩子,父母要尊重他的自主性,不能再像小時候,什麼都要管;要「換檔」升級,給他隱私權和自由的空間,絕不能檢查他的電子郵箱、搜他的書包。父母一定要記得,尊重他,他才會自重自愛。喜歡學習,他才學得進去。         §§              回頁首 

12.親子天下》「壞」孩子的幕後推手  李坤珊  中時樂活 2012-10-26

幼兒的言行,往往就是大人的翻版,想教好小孩,第一步就是讓他「有好樣學好樣」。

在台灣花蓮的車站,人聲鼎沸中,一句清楚卻不柔軟的童音,直搗我的耳朵:「爸比,你很討厭,你真沒有用啦!」那個男人,在離我不遠的幾呎,嘆嘆氣;我卻不忍心抬頭看他,因為他一定覺得很丟臉。

在美國離家不算太遠的玩具反斗城,我和兒子排隊等著結帳,前面一個大約十歲的小男孩,正在那東翻翻、西摸摸店家的陳列物。男孩的父親順口請他別亂動東西,他轉過頭來就對父親說:「你閉嘴(Shut up)!」原本預料那個爸爸會大發雷霆,管教一番;但他也只是摸摸鼻子,一句話也不說。

一個人在中國青島的車站等高鐵,正忍受著燠熱,一句話卻像冰冷的冰柱,從後方清清楚楚的傳來一陣寒意:「你搧太慢了,搧快點兒。」我忍不住用眼角看了看那個滿頭大汗的媽媽,和她伺候著的太上皇。

從台灣新竹演講完,與朋友跳上計程車,那個明眼的司機從我們的簡單對談,就嗅出我們是教育工作者。所以他語重心長的以台語問我們:「每個小孩小的時候都還好啦,都還會聽話;但等他到了青少年後,就管不了,愈變愈壞了。這是怎樣啦?」我和朋友兩人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回應他。因為我們兩個人的家裡都有青少年,他們雖然有著青少年的不穩定「荷爾蒙」,但都沒有愈來愈壞。

幼兒說話傷人--因為大人生氣就用罵的

上述那些罵爸媽、把爸媽當佣人的幼兒,以及愈變愈壞的青少年,他們並不是一出生就成為那個樣子的。是他們身處的環境,養成了他們不尊重他人、口出傷害語的「習慣」;是成人不知不覺中,日積月累,允許孩子養成了那自我中心的態度和出口傷人的習慣。

幼兒會對成人口出傷害語「你沒用啦」、「我討厭你」,那是他學來表達生氣的方式和用語。從他生活環境中成人的行為裡,學會了生氣就以「罵」的方式來表達;從成人的嘴裡,學會了生氣就以「傷害語」的方式來對應。

「你沒用啦」這句話,應該是孩子從爸爸或媽媽嘴裡聽到的吧!當夫妻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或有一方常在幼兒面前以這種語言數落另一方時,孩子也敞開他的學習頻道,同時在學習「這是生氣的方法」、「那是生氣時可以說的話」。

幼兒的學習,像台相機或像塊海綿,他先照單全收,因為他的人生才剛開店,需要庫存。成人提供的庫存是良善的溝通模式,孩子就漸漸的學會了溝通;提供的庫存是傷害、攻擊性的語言,孩子就漸漸的學會了以那樣的語言來應對進退。

幼兒不尊重人--因為大人凡事以孩子為中心

幼兒會對成人極盡所能的要求:「你搧太慢了,搧快點兒。」那是他養成的、凡事要以他為中心點的生活態度和用語。從他生活環境中成人不斷替孩子做、替孩子想的行為裡,孩子學會了他自己的需要是宇宙的中心點;從成人不斷道歉的嘴裡,學會了成人沒達到要求,就以「那是大人的錯」的思考模式來解釋。

「你搧太慢了,搧快點兒。」這句話,應該也是孩子從成人嘴裡不斷的聽到類似「好啦,我已經儘量快點了。」所得到的結論吧!當成人以無謂的犧牲奉獻,替孩子做一切的事時,孩子也敞開他的學習頻道,同時在學習「我的需要是最重要的」、「我的需要要靠他人來滿足」。

幼兒對自我的認知,像台相機或像塊海綿,他先從生活環境中成人的眼裡看見、認識他自己。因為幼兒還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有什麼能力?他需要一塊一塊的、像拼圖一樣,拼出自我形象、自信及自尊。

那麼,成人該如何做呢?其實要從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開始,讓幼兒養成等待的習慣、替他人考慮的習慣。比如說,你正手忙腳亂的在炒菜,但孩子要你立即找他的玩具;你可能拗不過他的哭鬧,也就不情不願的放下鍋鏟,皺個眉急急忙忙的先幫他找。你的這個習慣,可能會讓孩子學會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模式和習慣。

其實,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可以轉過身心平氣和的對幼兒說:「我炒完這盤菜後,再幫你找,請你先等一下。」儘管孩子對於他的需要被延宕,並不開心;但這是我們成人所能提供的良善機會教育,讓孩子學會等待、學會尊重成人的需要。等你炒完菜後,幫孩子找到玩具,別忘了補一句:「謝謝你等媽媽!」讓孩子知道,他的等待,是種尊重的行為;他的等待,是個正向的選擇。

在關愛的環境中,孩子學會了關愛;在尊重的環境中,孩子學會了尊重。這個流傳已久的教養方針,是不會退流行的。沒有壞孩子,只有讓孩子養成不良習慣的我和你……           §§          回頁首 

13.親子天下》太多的愛會寵壞孩子嗎?  作者:勞倫斯.史坦堡  中時樂活2012-10-19

如果世上的父母多擔心一點自己是否夠關心孩子,少擔心一點自己會不會寵壞孩子這個世界將會更美好。我可以想到許多兒童吃苦受罪的原因,是由於父母太忙、太自私或太專注於自己的事,因而無法照料他們的需求;但我從未遇見過哪個孩子,因為爸媽太愛他而墮落變壞。

父母絕對不可能用過多的愛寵壞孩子。我們經常將小孩的某些行為偏差,歸咎於父母的溺愛。然而絕不是因為父母給了孩子太多的愛。兒童出現偏差行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通常是因為父母用其他一些東西來取代愛——像是縱容、降低標準,或是物質享受。當父母放任小孩為所欲為、為了討好小孩而降低標準害,以及用玩具、食物或禮物代替真誠的情感與關注時,兒童便會受到傷害。

如果是真誠地表達溫暖與情感,這樣的愛,其實給孩子愈多愈好。然而,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每天都告訴兒子你愛他,他不會因此受到傷害。如果你不時對女兒說,她為你帶來了無窮的幸福快樂,她不會因為你這麼說而受到傷害。如果父母經常透過肢體接觸表達情感、對子女關懷備至,並且總是真心讚美他們的良好表現,孩子也不會因此受到傷。不要以為這些關注會寵壞孩子,便隱藏自己的感情或顯得冷淡疏遠。

許多年前大家都相信,如果父母不輕易流露關愛,將有助於子女的品格發展。也許在你的生活周遭,也有某個人相信這種「老派」的育兒方式,警告你別對孩子太慈愛。

這種老派的想法,已被證實是錯的。心理學家透過數以千計的研究,觀察兩個現象間的關聯:父母對子女表達關愛的程度,以及子女的調適狀況。倘若老派的想法正確——也就是說,如果父母真的可能因為太愛小孩而寵壞他們,這些研究應該會發現:調適情況最佳的小孩,來自親子關係比較疏遠、或是父母比較不輕易表露情感的家庭。但是,我沒發現有任何研究曾得到這樣的結論。無數以親子關係為主題的研究發現,調適得最好的是擁有最豐厚父母之愛的孩子。

儘管如此,還是有些父母相信老派的育兒理念。有些人認為,兒童需要接受磨練能變得勇敢堅強;太多的愛會讓小孩弱不禁風、經不起考驗(這就是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教養方針)。有些人以為,從父母身上得到過多關愛的孩子,長大後會軟弱無用(有時候,你會從某些父親口中聽到這種講法,他們擔心太多的愛會讓兒子缺乏男子氣概)。另一些父母相信,來自父母的喜愛、讚美或關懷,反而會導致子女過分依賴;當這些小孩長大後,將會需索無度地渴求別人的關注或照顧。這些父母深信,藉由隱藏自己的感情,可以教養出比較不需要別人關愛的孩子。

事實上,情況恰好相反。當兒童覺得自己受到真誠的關愛,會產生非常穩固的安全感,致使他們比別人更獨立自足。凡是情感需求最強烈的大人,反而經常都是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足夠母愛或父愛的小孩;要不然,就是父母在表達關愛時前後不一致、或不夠真摯。相對地,心理最健康、能夠對別人表達關愛的人,毫無例外地都曾經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清楚明確、無條件給與的父母之愛。

有一項著名的研究,探討嬰兒半夜啼哭時父母應否回應。研究結非常明確佐證上述結論。有些人認為,父母若去安撫啼哭的嬰兒,只會讓嬰兒更常啼哭。然而,研究者卻發現,真相正好相反。夜晚啼哭的嬰兒如果得到安撫,長期下來,啼哭的次數通常會減少、而不是增加。原因很簡單:嬰兒之所以會在半夜醒來時啼哭,是因為覺得害怕與困惑。獲得安撫讓他們感覺比較安全,這種感覺會讓他們睡得更好。

保證嬰兒每晚啼哭的最好辦法,便是漠視他的情感需求。同樣地,如果你想培養出在情感上極度依賴的小孩,最有效的方式莫過於隱藏你對於他的關愛。

別將「是否向孩子表達感情」與「如何表達感情」混為一談。你可以儘量透過肢體接觸,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愛,經常讚美他,並且再三告訴他,你跟他相處時有多開心;這些都是很好的做法,而且多多益善。如果你想買昂貴的禮物送他、花一大筆錢帶他去玩、請他吃他最喜歡的餐點,或是答應讓他享有某些特殊待遇也無妨——只要做法合宜,而且不是用來代替真誠的愛(如果你這麼做,只不過是欺騙自己而已。每個孩子都明白受到真心關愛與被收買的差別)。

布朗芬布蘭諾(Urie Bronfenbrenner)是傑出的兒童心理學家,也是我的導師之一。他曾經說,每個孩童都需要至少一名成年人「毫無道理地全心全意愛著他」。正是這種情感聯繫,讓兒童能夠長大成為心理健康的人。

不要害怕對子女展現你「毫無道理的全心全意的愛」。只要是真心誠意地表達自己對於兒女的愛,再怎麼做也不嫌太多。§§

(本文未結束,摘自:【搞定你小孩-數到三也沒用的時候】,更多精采內容,請詳見親子天下網站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3996)    回頁首 

14.親子天下》黃迺毓:父母才給得起的幸福    中時樂活 2012-08-03

在陪伴的過程中能學到什麼?唯有陪伴才能走入對方的心靈世界。人的個性往往在「不做什麼」中自然呈現出來,所以真心的陪伴會讓你有機會觀察到孩子真正的個性,在輕鬆的相處中,親子雙方培養互相的了解和信任。

曾有個孩子在青春期非常叛逆,讓父母頭痛又心碎。父母試著動之以情,提醒他:爸媽雖忙碌於工作,卻沒有丟下他不管,更何況父母的卓越成就也是為了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和超越同儕的家世背景。孩子憤怒的回答:「你們別說得那麼好聽,我只是你們的順便!」父母啞口無言,的確,在他們力爭上游的時期,同時有了陪伴和照顧孩子的任務,於是通常都在時間夾縫中塞進與孩子的相處時光。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真心,只覺得父母將陪他當成一種應酬,而且他是排在末尾的那種「客戶」。

一直以來《親子天下》鼓勵「友善家庭企業」、倡議「友善家庭政策」,希望男女雙方在當了父母之後,能享受家庭之樂,而減少工作、家庭之間兩頭落空的身心煎熬。但我也相信,如果當爸媽的不知如何享受與孩子相處和互動,再周全的政策、再貼心的企業,都無法真正增進親子關係。殊不見,有不少父母雖不必出外上班,卻也是為了減輕相處焦慮而將孩子託給別人照顧呢!還有「沒良心的」兒女竟羨慕那些沒大人陪伴的孩子!

我認為親子共處最要緊的核心是,父母要明白跟孩子相處的真正意義。人的時間不會增加,角色卻愈來愈多、愈複雜。每一段時間,我們都希望發揮最大的效益,所以下意識裡,隨時都在評估到底做什麼比較值得。

學術研究結果的確發現,常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比較有安全感,情緒比較穩定,學習動機也比較強。因此有的專家以此來鼓勵父母多陪伴孩子,因為這是划算的投資。但是如果以「讓孩子更優秀」為目的的陪伴,大人可能不自覺的會在陪伴中加入過多的期待,例如本來是開開心心的出遊,就會變得像「戶外教學」,大家遊完回家,都鬆一口氣,好像都盡了義務。

那,什麼是真正的陪伴呢?陪伴是一種選擇,是在你還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你「寧願」跟他在一起,就算什麼都沒做,也不覺得浪費時間。在家人關係的經營上,傳統華人講的是責任,照顧兒女明明就是父母愛的表現,但被規範得像是對社會交代的義務,所以陪伴的樂趣和喜悅就被沖淡了。

在陪伴的過程中能學到什麼?唯有陪伴才能走入對方的心靈世界。人的個性往往在「不做什麼」中自然呈現出來,所以真心的陪伴會讓你有機會觀察到孩子真正的個性,在輕鬆的相處中,親子雙方培養互相的了解和信任。

陪伴最大的難處在於找不到時間,阿拉伯有句諺語提醒我們:「如果你不想做某事,你就會找到藉口;如果你真的很想做某事,你一定會找到方法。」天助自助者,如果你真的看到陪伴是一種無可取代的幸福,你一定會找到時間和方法。汽車鉅子艾科卡曾說:「我相信很多人在死前會後悔沒多花時間跟家人相處,卻沒有人會後悔沒多做些事。」

陪伴看來是捨己、犧牲,卻是親子關係中的特權,一定值得,因為親子都配得!        §§   回頁首 

15.媽咪心內話/鬆開 放風箏的手  石永芳  聯合報  2011/05/07

年前,忙著大掃除之際,兒子打電話回家,拉拉雜雜的說了一堆,大致是要申請德國暑期進修課程之類的事,希望能得到我的首肯。我隨口告訴他,只要他喜歡就好,我支持他。

申請德國暑修錄取 高興之餘心頭空虛

這件事情我一直沒放在心上,年後一個禮拜,全家團聚時,他因北上擔任國際書展工作人員,缺席了。外甥無意間上網查到他錄取的訊息,興高采烈的跑進廚房向我道喜,兒子的舅舅、阿姨興奮之餘,馬上打電話跟他道賀。

站在廚房,聽著客廳中熱鬧非凡的聲浪,我失神了,明明心中也為兒子高興,但是,心頭卻像失去了什麼重要東西似的,空了!

那曾摟著我又親又抱、亦步亦趨的小男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依偎在我身旁?我的臂彎又是何時變得如此空蕩?孩子長大了,他不再凡事依賴我,不再緊黏著我。他即將獨自遠走他方,與我之間最遠的距離不再限於台灣島內距離。當晚,親友打道回府後,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無法成眠,強烈的空虛感襲上心頭,我把頭深深埋進枕頭……

半夢半醒間,我彷彿回到了自己初次北上讀書的場景……月台上母親的不捨及擔憂全寫在臉上,火車即將啟動,窗外,母親刻意別過頭去,倉皇間,偷偷用衣袖拭去眼角流下的淚水,車廂內的我忍不住鼻酸,紅了眼眶。先前雀躍從此海闊天空,不再受放學十分鐘就必須到家的約束,可以生活於只在電視中看過的都會區……種種喜悅剎那間消失無蹤,顧不得旁人的眼光,我涕泗縱橫。

離鄉背井的傷感 被絢爛生活取代

車過桃園,四周的建築樓層逐漸增高,馬路上燈火通明、車水馬龍,離鄉背井的傷感逐漸被驚豔取代,母親的眼淚終不敵窗外五光十色的霓虹燈──被淹沒了。

充實絢爛的大學生活,讓我忙得樂不思蜀,我快樂的過著天高皇帝遠的日子,躋身於學會、校友會,忙得有聲有色,不到學期終了,母親難得見到女兒的身影。我不再心繫於母親的淚水,也絲毫沒有緩下振翅飛去的速度。

一夜恍惚,清晨起床,睜著紅腫得像核桃般大的眼睛,戴上老花眼鏡,我平靜的上網查詢外匯現值,所有的不捨與牽掛全都放下了。

在時空交替的那一刻,我彷彿看到了一部重新翻拍的老電影,現在的我,儼然當年放心不下女兒離家的母親,拉著風箏的線,想鬆手又不敢放;兒子,就似昔日之我的翻版,想離開安逸的窩巢,嘗試自己能飛多遠、跳多高。

如今我所能做的,就如母親當年一般,理智的切斷風箏的線,將所有的思念化為祝福,放手讓兒子去創造自己的王國,過他想要的生活。

「養兒方知父母心」,這一生,直至此刻,我頭一次感覺到自己如此貼近母親的心。可惜,我再也沒有機會當著她的面,親口告訴她:我真的好愛她,好想她……     §§           回頁首 

16.社論-爸媽工作超忙 難怪兒童不快樂 2011-04-04 中國時報

今天是兒童節,中斷多年的兒童節假期,不但從今年恢復,連同周休二日與清明節,今年一共有四天連假,各地縣市政府紛紛推出各種兒童節活動,很多遊樂場、博物館和藝文活動中心,也有各式各樣的兒童節優惠,鼓勵爸爸媽媽趁著假期帶孩子出去玩玩、四處走走。

對很多忙碌的父母來講,四天連假,的確是增進親子相處與感情的好機會。孩子們不一定要吃大餐、玩樂園,才會感覺到快樂,有爸媽陪伴,哪裡都是兒童的快樂天堂。兒童福利聯盟最近針對兒童做了一項調查,有三成八的受訪兒童覺得家裡沒有溫暖,主要的原因出在親子關係上。

調查發現,台灣孩子不容易跟爸媽說心事。受訪兒童中,覺得將煩惱告訴爸爸容易的有六○.六%,告訴媽媽的有七十一.三%,這兩個比例都遠低於先進國家平均值:爸爸是七十五%,媽媽是八十九%。親子溝通欠佳,理由之一是父母太忙碌,沒時間跟孩子聊天。調查發現,將近一半孩童每天和爸媽講話的時間不到半小時,而談話的內容主要是關心孩子的成績與作息;近三成八的孩子每周跟爸媽同桌吃飯的天數在三天以下,也有高達七成四的孩子說「看電視」是親子間最常做的事。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兒童福利服務中心也在今年兒童節前夕,針對大高雄地區幼托園所六歲以下幼童進行調查,發現孩童最希望父母陪伴做的事前三名分別是:出去玩(十二.三%)、玩遊戲(十一.一%)和說故事(十一%)。爸媽若是忙得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也就很難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然而,「時間」卻是台灣成年人最稀有的資產,因為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調查,台灣人的工時之長,居世界冠軍;盡管平均年所得已超過兩萬美元,但被綁在工作上的時間竟然超過平均年所得為四千美元的中國大陸。在這麼長的工時下,難怪兒福聯盟的調查裡,家有兒童的台灣家庭,有兩成的爸爸每天晚上九點以後才能回到家,每天晚上過了九點才能回家的媽媽也超過一成。爸媽這麼晚才能下班,下了班回到家恐怕也早已累得癱了,又怎麼有時間、精力和心情跟孩子聊天呢?每天的親子生活大概也只能像打仗一樣,戰鼓頻催、快馬加鞭。

父母迫於生活,忙碌是十分無奈的,需要特別花些心思才能營造良好的親子互動。兒福聯盟特別推出「「愛孩子三三三守則」,也就是家長每天擁抱子女三秒、傾聽陪伴三分鐘,此外,因為禮拜三是學校的小周末,很多學童會提早放學,因此建議父母周三不加班,早點回家陪小孩。兒福聯盟希望將這三三三守則送給台灣的孩子,做為今年兒童節的禮物。

台灣的父母是全世界工作最忙碌的一群人,不過,再怎麼忙碌,每天抽出時間擁抱自己的孩子三秒,應該不太強人所難,而要在生活中「擠」出三十分鐘陪伴、傾聽孩子的心聲,客觀而言,也不是做不到的事,把看電視的時間節省下來可能就有了。不過,或許正是因為爸媽都太忙了,為了要對孩子的生活管教更有效率,可能很多家長在跟孩子有限的相處時間裡,主要多用於「指導」而忘了「擁抱」,是拿來「唸」而不是拿來「聽」。爸媽認真把握時間訓勉、教導孩子,卻可能會發現效果不彰,因為爸媽很累,台灣兒童也很累,回家還要聽訓,當然興致不高。爸媽苦口婆心,孩子怨嘆「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只怕親子會愈來愈疏離了。

孩子需要的是爸媽溫暖無壓力的陪伴。所以,除了在今天兒童節帶孩子出去玩、買禮物給他們之外,也請爸爸媽媽試著調整自己的價值觀與作息,不要把工作當做最重要甚至唯一的人生目標,在平日生活裡,盡量找時間做到三三三守則,讓孩子時時感受到爸媽的關愛,勇於也樂於常常跟爸媽說話、互動;而政府除了在兒童節舉辦各種慶典與活動之外,也必須思考台灣兒童不容易快樂的主要原因來自於爸媽太忙,沒時間陪伴,而父母之所以這麼忙碌,又跟整個社會制度、經濟發展對長工時的默許甚至鼓勵有關。政府必須透過政策把台灣的父母從工作中解放出來。傾聽與陪伴,都非常需要時間和體力,如果爸媽被工作榨乾了,怎麼可能辦到呢?        §§   回頁首 

17.聯合筆記/孩子,荷爾蒙沒教你的事   沈珮君   聯合報    2010/04/05

孩子,這是一封早該在五十年前寫的信,或者在五百年前就該寫了,但你始終不覺有錯,若今天再不寫,不知還有多少像你一樣的男子,總是用猥瑣的眼光觀看你媽哺育你的乳房。

從來沒人懷疑女人哺乳的神聖性,但無論如何歌頌哺乳多麼崇高或美麗,女人仍不願在街頭公開哺乳。這不是女人的問題,是男人的問題。世間男子有幾人不把女人乳房僅當性徵的?即使具有醫學背景、做過衛生署長的所謂高級知識分子,尚且會說出「是奶小怕難看嗎」這種沙豬邏輯,以此攻擊怯於公開哺乳的母親,遑論一般男人?女人為何要任人粗鄙觀看?所以她們要求哺乳室。

「有人在旁邊關心和欣賞,媽媽不是很爽嗎?」我兒,這話出自一個由母親哺育長大、受過高等教育的男兒之口,痛心兩字已不足以形容一個母親的感受。這絕不是「媒體荷爾蒙」問題,而是口出此言者「雄性荷爾蒙」的問題。人之同於禽獸者,就在荷爾蒙。

希臘神話裡,滿天星星即是宙斯妻子希拉哺乳時噴灑的乳汁,銀河因此有「乳川」之稱。這個故事,在充滿雄性荷爾蒙的男人眼中,滿天星星會不會也變成滿街爆乳?

哺乳必須隱密,這是女人多麼無奈的需求,因為很多男人忘記了哺育他們的母親。他們用汙濁的眼睛和口水,辱沒了天下女人,其中包括哺育他的媽媽,及替他哺育下一代的妻子,還有,也可能為人母的女兒。

我兒,身為一個男人,你不是只是雄性動物,你是人子、人夫、人父,只要以這三個角色將心比心,你對女人的了解或尊重,會多一些。這是荷爾蒙不會教你的,而讓你贏得尊敬和愛的,也絕不是荷爾蒙能給你的。   §§               回頁首 

18.名人專欄》洪蘭:要孩子快樂 父母先活出自己  2008/06/23 元氣周報

晚上十點半,我在捷運車站看到同事的女兒,我很驚訝她這麼晚了還在外面,因為她母親管教得很嚴(她說不希望太早做外婆)。她看到我立刻跑過來抱著我哭,原來跟母親吵架了,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但是忘記帶錢,口袋裡只有一張悠遊卡,來到車站後,不知去哪裡好,正在徘徊,看到了我好高興,這樣就有台階下,可以回家了。

我知道她母親以她為生活的重心,把她照顧得無微不至,問她為何跟母親吵架,她說被人照顧得太周到也不好受,連呼吸的空間都沒有,要窒息,而且當別人一直說她是為你犧牲時,壓力非常的大,一旦達不到母親的期望時,會覺得自己對不起母親。她說她活得非常不快樂,也害母親活得不快樂。

她的話令我沉思。人應該要為自己活,為自己活就不會失望,因為操之在我。天下的父母都是為孩子好,但是只有自己快樂,孩子才會快樂。母親尤其是家庭的靈魂,因為孩子跟母親在一起的時間最多,母親的情緒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心情。父母愛孩子最好的方式是把自己照顧好,使自己活得長,孩子才不會失怙、失恃。

其實快樂是一種態度,一種對待生命,每天過日子的態度,每一個人在社會上都扮演了很多的角色,我們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是朋友、是教授,當你扮演的角色愈多時,內心的能量愈大,一個角色受傷時,其他的角色可以出來支援,打擊來時,就能保護我們不受傷害。不像很多傳統的婦女一樣以丈夫、孩子為生活中心,一旦丈夫變心或孩子離家上學就會頓失生活的重心,不知該如何排遣時間了。朋友愈多的人,社會資源愈多,也愈不受到單一失望的打擊。

做父母更要多讀書,接受新的觀念。多讀書使我們看到事情的因果關係,了解因果關係就明瞭事情在外界的定位,不會以為是自己不好,自怨自艾。

很多時候,愈逃離,面前的山愈高,一旦面對它,它就突然變矮,就在你能力可以處理的範圍之內了。而且事情不處理會像滾雪球似的愈滾愈大,最後不可收拾。情緒的雪球尤其如此,只要孩子情緒一不對勁,要立刻放下手邊的事,優先處理孩子的情緒,不要等到火山爆發。

要有快樂的孩子,父母親應該以自己為生活重心,為自己而活,多交好朋友,增加自己活動的範圍,你會發現當你為自己活時,你會快樂很多,你的孩子也跟著快樂了。       §§   回頁首 

19.新子代溝/我長大了,請放手   嘰嘰喳喳(桃園中壢)  聯合報.家庭婦女2009/06/07

大學室友兼好友小薇,有一個超級保護女兒的媽媽,她在外讀書,都已經要升大四了,每天晚上八點,宿舍的電話總會準時鈴鈴作響,日復一日從來沒有遲過。同寢室多年的我,早已見怪不怪了。

我曾經好奇的問小薇:「妳媽媽這樣緊緊盯著妳二十多年,妳會不會覺得很厭煩?」

小薇微微的笑說:「這算是輕微程度的關心啦!」小薇說,因為她從小身體虛弱,進出醫院頻繁,曾經有長達一年的時間不曾間斷的住院治療和隔離觀察,大概因此把她媽媽嚇壞了吧,何況家裡就她這麼一個獨生女,媽媽不僅寵她,管她也管得特別嚴。

小薇感嘆,升上大學搬離家之前,她從來沒有單獨和朋友外出玩過,每次不是媽媽不答應,就是媽媽也要跟著一起去,其他的朋友不喜歡她媽媽緊緊跟著,久而久之,朋友們出去玩也不再約她了。

除了不喜歡讓小薇出去以外,待在家時,媽媽也不喜歡她和朋友講太久的電話,當然更不會辦手機給她。她媽媽說,害怕小薇交友不慎被騙,所以小薇的交友圈就一直被限制在校園裡。

「我媽媽很疼我,我也知道自己是她生活的重心,但是我真的很想要自己的空間。」

小薇吐露積壓已久的心聲,但是她卻始終不知道該如何向媽媽坦白,她是不敢也不忍心傷媽媽的心。

身為旁觀者的我,雖然同情她,但也無能為力,畢竟這事還是要她自己勇敢的對媽媽說:「我已經長大了,您該放手了!」   §§  回頁首

20.親子之間/媽媽!請給我十分鐘  艾美(屏東市)       2009/08/23 聯合報

最近去加拿大探親,住在外甥女家,外甥女夫妻兩人工作都很忙,每天早出晚歸。他們有兩個人人稱羨、可愛又貼心的混血女兒,分別讀小四和小一。

有一天晚上睡覺前,讀小四的艾倫跟我說:「三姨姥姥,妳可不可以跟我們說故事?」原來這兩姊妹自出生後都沒有和父母住在同一個房間,她們自幼都是爸爸給她們講床邊故事,已經習慣聽故事睡覺。可是她們的爸爸現在工作很忙,回家很晚,每天累得洗完澡就想睡覺,媽媽雖有時間,但想看韓劇,教姊妹倆不要吵她,這兩個小寶貝只好要求我說故事。

其實我說故事不過十分鐘時間,姊妹倆就睡著了,她們需要的是大人的陪伴,才能安心的入睡,並不在乎故事的內容。

看著睡著了姊妹倆的臉孔,如天使般的清純美麗,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情境,可是她們父母卻無法珍惜這段美好時光。

我在加拿大時,每晚享受著這段說床邊故事的時間,陪著兩個小天使入睡。

外甥女夫妻不是不愛孩子,只他們也想擁有自己的空間和兩人世界。可是孩子是他們帶到世間來,有血有肉,不是玩具,不是他們想玩時就玩,不想玩就可以丟在一邊的。

讀小一的艾瑪從小吸吮手指頭,吸吮到要讀國小前,她姥姥恐嚇她說,再吃就要把她的手指頭砍掉,她才停止。然而從那以後,她的手、腳指甲就沒用過指甲剪了,全被她用嘴啃得乾乾淨淨。她的缺乏安全感,大人全不在意,認為長大就好了,其實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心靈受的傷是不會磨滅的。   §§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