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222日──貼心的台灣

劉克襄柔軟、溫和,心思細膩的散文作家,閱讀他的文章感受到源泉不斷對台灣的愛。其文、其愛值得細細玩味。

 

1.劉克襄:貼心的台灣   聯合報2011.11.12

2.劉克襄/金城武離去後的那棵樹   聯合報   2013.10.24

3.劉克襄/黑面琵鷺帶給我們的禮物   聯合報  2014.05.19

4.劉克襄:一座真實的島    聯合報  2012.07.21

5.劉克襄:不要忽視油菜花海2011/02/04 聯合報

6.劉克襄:石虎和周杰倫  聯合報2012.04.20

7.劉克襄:遇見一個美好的小鎮   2011/01/12 聯合報 

8.劉克襄:早餐可以吃白飯嗎    聯合報2012.12.18

 

1.劉克襄:貼心的台灣   聯合報2011.11.12

前些時,內人在捷運公館站使用新蓋妥的洗手間,出來時跟我說,剛剛遇到清潔廁所的婦人站在廊道,數度稱讚,廁所重建後變好看了,好像五星級飯店的,她很滿意。

內人相當不解,反問她,「女生廁所數增加,你的工作變多,有什麼好高興的?」那婦人還是很興奮,「廁所漂亮,看了就舒服,增加幾間不算什麼。」

這段如廁的小插曲,激發了我們接續許多關於廁所的討論。

近幾年,我們常在國內外旅居,習慣了台灣公共空間到處有廁所的環境,到了某些國家想要解手,壓力頓時變大。比如近鄰的香港,地鐵幾乎不設置。商場的廁所常要繞個老遠,才找得到。有的還隱匿大樓間,刻意不標示,彷彿把顧客當小人。至於大陸,公共場所的設施更常不設門,甚至不隔間,清一側屁股對屁股。想要出恭,恐得無畏的勇氣。

再以德國為例,出門時還得先備便好零錢,因為上廁所幾乎都要付廿元左右的小費。如果一天在外,廁所出入四五回,想想看花費要多少?原本以為,德國是特例,怎知歐洲好些國家都如此行事。連東南亞諸國,都視為理所當然。

緣於旅行時廁所使用的不便、髒汙和不安全感,有些人或以為,若廁所能保持乾淨,酌收小費也算合理。怎奈,我們習慣了台灣廁所的便利,還是無法接受這種處處收小費的文化。唯一可跟我們並論的,大概是日本。但若論親近和方便,恐怕還是台灣。公共空間的廁所不只密度高,指示清楚。捷運或高鐵,更能維持一定水準。

這一小地方的貼心表現,或許不及其他公共服務業,但大小便乃人類日常必須之事。此一動見觀瞻的角落,處理能如此細密周到,顯見我們的生活裡,有一種體諒他人的習慣早已養成。不知道這是何時培養的性格,想必是長久生活文化的積累。

如今我更相信,這是一個貼心社會的表現。這種方便他人的考量,不只在廁所,便利商店亦是一例。廿四小時開放,還可以免費上網,並不是每個地方都允許的條件。同樣品牌的便利商店,轉移到香港就變得不貼心,除了賣報紙、零嘴和礦泉水等簡單飲料,絕沒什麼包裹郵寄、取車票或影印等服務,更遑論咖啡。

有些國家的不貼心真的處處可見。在香港和大陸的餐廳吃飯,清潔衛生之不潔,服務態度之差,常教人不敢恭維。若是在台灣早就被網友轟得關門歇業。台灣人的貼心,絕不盡然是從產值或經濟利益著眼,而是某種說不出的生活文化,不自覺地悄然釋出,讓外人喜愛。

前幾日,從香港的山區下山,出口位置離巴士站還很遙遠。我問香港友人,能否攔便車?他回答,香港沒有人會停車的。

三個月前,我們有八個人從太魯閣錐鹿古道下山,疲憊地走在中橫,離下榻處還有四五公里之遙。我們雖冀望有便車載回天祥休息,但因人多,只好分成三組。結果,每一組都順利地攔到私家轎車。

一個願意讓陌生人搭便車的社會,勢必有種為他人著想的美德。跟廁所一樣,台灣便是這樣的良善,難怪有外國人嘗試搭便車免費環島,都能輕鬆實踐。跑來台灣募款,好像也特別容易。只可惜,我們似乎尚未把這種美德轉化得更好,或者具體變成一個行銷的賣點,讓全世界更加認識。

真的,我們有一種貼心的特質,普遍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周遭。只是未必珍惜,但到了國外,比較異鄉,就會懷念這一美好的行止。(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

 

2.劉克襄/金城武離去後的那棵樹   聯合報   2013.10.24

金城武在池上拍廣告後,他駐足的那棵樹便莫名地爆紅了。

非假日的中午,我以為人少,或許是觀看的最佳時機。事實不然。接近時,遼闊的稻田裡,一長排的轎車停靠於伯朗大道,許多紅男綠女在車陣間徘徊。我還無法確定是哪一棵,卻知道不宜再靠過去了。

池上人從未想到,短短沒幾秒的廣告,一個電影明星騎腳踏車的畫面,竟然帶來龐大的觀光浪潮。原本一天沒多少車的大道,如今大清早都有成千上百的遊客,從全台,乃至國外,不辭辛苦到來,都想跟金城武一樣,在樹下浪漫地寫意一番。

當遊客湧進,商機便浮現。按一些偏遠地方的發展,各類販售飲料或食物的攤販,往往會爭相進駐。景點周遭也迅速大興建設,牟取更多財富。池上卻不然,既沒犧牲農地,闢建餐廳或停車場,同時還勸阻攤販擺設。

大樹周遭繼續保持原樣,連個解說牌都不設立。池上人深知,稻田一望無垠的遼闊景觀,才是永續的自然資源。以前不希望電線桿架設於稻田間,如今更不可能為一棵樹而犧牲。金城武現象只是暫時的,就像張君雅在平溪,天梯之於猴探井。

只是遊客想進來,他們無法阻擋。初始雖有招牌設置在路口,禁止大型甲乙種車輛駛入,但總有中巴或大巴違規,貿然闖進。於是,荒謬的畫面出現了。稻穗成熟時,屢屢被遊客踩踏或拔取。更早的插秧時節,大道時有轎車停滿,耕作的機器被阻擋於外。還有重型機車團隊,突然轟隆地現身,驚擾了村民的寧靜生活。

大樹附近的稻田最受波及,到處可見隨手拋棄的垃圾,農民苦不堪言。所幸,長榮航空基於道義,開始認養環境,樹下擺置了昔時奉茶的簡單碗具。在地人更不忍環境破壞,天黑了,還會跑去撿拾垃圾。

除了對遊客道德勸說,池上人也繼續尋思著,如何規畫友善的路線,讓遊客接受騎單車,或徒步進來。更進而,藉勢引導,推介池上的風物,除了稻米和便當,還有諸多風物特色,以及耕作倫理。

別的不說,光那棵叫茄冬的大樹,池上田邊為何特別常見?原來它的枝幹橫向,寬葉密覆。農民耕作疲累,可在樹下納涼休息。再者,葉子可當藥材,果實能食用,樹材還是耕具的上材。一樹多用,自是受到歡迎。榕樹根莖善於盤據,苦楝易落葉,田埂旁便不容易出現。

匆匆來去的遊客,只想一睹廬山真面目,好玩地拍照,往往無法了解這種樹跟人的緊密關係,還有農民長期栽作下領悟的智慧。池上人視此次意外為試煉,繼續保持平常心,不會被眼前的商機蒙蔽。

十多年前,他們已循序漸進,展開地方人文生態的摸索。自然或有機稻作被大力推廣,多樣民宿文化亦興起,充分地搭配自行車的慢活情境。金城武騎單車經過的伯朗大道或天堂之路,更享有名氣。秋收冬藏的季節,著名藝文團體常被邀到旁邊的田間演出。

小小務農的池上,展現了濃郁的人文氣息。金城武帶來的觀光海嘯,並未讓他們迷失或挫敗。反而經由此,培養出一個更大的自信。

他們繼續有耐心地和遊客對話,一邊也在等待,這波人潮的退燒。(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

 

3.劉克襄/黑面琵鷺帶給我們的禮物   聯合報  2014.05.19

黑面琵鷺變少了,這是怎麼回事?

以往每年秋末,七股濕地固定有一千多隻南來度冬,前幾年竟銳減了四百多隻。台江國家公園為此特別展開追探,發現很可能是牠們的棲地遭到破壞。

原來,在地漁民紛紛把過往養殖虱目魚的淺坪改為深水池,換養經濟價值較高的石斑。黑面琵鷺喜愛在水深不高的地方篩食。此一環境改變,造成牠們無法取得適當的食物,數量頓然銳減。

廿年前,我們在台灣調查和統計,全世界的黑面琵鷺恐不及二千隻,其中三分之二集中於此地。此一報導傳開,讓不少關心鳥類的外國人士注意到台灣的自然保育,我們也開始重視七股現有的濕地環境。如今黑面琵鷺變少,這裡不再是集聚最多的地方,當然事態嚴重。

了解此一危機後,國家公園嘗試從保育的立埸,在此微妙地轉化為輔導者。三年前,他們悄然展開一場棲地營造計畫。首先找到一塊位於台南大學七股校區的濕地。兩方合作下,劃出十公頃,再邀請漁民一起參與,進行傳統粗放鹹水淺坪的養殖。

那年四月,黑面琵鷺北返的季節,漁民開始在淺坪灑入米糠、豆渣,蓄養池中的藻類。清明時再放進虱目魚魚苗,讓牠們覓食豐腴的藻類。這些藻類可讓漁民省下足足一季的飼料費用。等中秋時節,虱目魚肥了,正好是豐收時。漁民捕完後,黑面琵鷺再度南返,淺坪換為牠們的漁場,繼續捕食小魚小蝦。

黑面琵鷺屬於喜愛群聚的大型涉禽,既是旗艦型鳥種,更是保護傘物種。保護牠們,等同於保護其他水鳥和各種近海生物。整個濕地環境亦得以維持穩定,避免因石斑的養殖,嚴重改變生態。

此一小小實驗的結果如何呢?是年秋末,馬上有一百多隻黑面琵鷺報到。牠們很聰明,開玩笑地說,不用台南著名的問路店,憑著做為一隻水鳥的本能和敏銳,紛紛湧進這十公頃的環境大快朵頤,安心地吃到隔年北返。

這十公頃,展現了生態環境復育的美好,人鳥和平的共存共榮,過去老祖宗生活的產業智慧也保留下來。漁民捕捉的虱目魚,後來更製成「黑琵牌」虱目魚罐頭,強調天然養殖的成果,像雨林聯盟認證的咖啡。因而價格可以定得較高,獲得更多利潤。

此一成功的改善計畫才起步,國際鳥盟也隨即頒發保育大獎肯定。十公頃並不大,國家公園當然冀望更多漁民投入此一傳統淺坪養殖,創造更多友善黑面琵鷺的環境。

廿年前,我有幸參與黑面琵鷺的報導時,從未想到有朝一日,牠們會成為世界知名鳥種。牠們的年年到訪,更促發不少相關NGO團體的出現,生態旅遊的實踐和在地濕地保育都一併出籠,後來還成立旅遊服務中心和國家公園。

從發現黑面琵鷺,經過多回自然保育的努力,直到今日的人鳥共生,終於形成環保生態、歷史文化和經濟產業的各自得利。這是一個透過自然觀察,兼而對在地漁民生活文化長期了解下,才能創造多贏的圓滿過程。

透過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把熱情投在一個最不可能實踐夢想的地方,創造了新的價值。如是精彩的拚搏,最近在此,我不只獲知這椿。井仔腳鹽田產業的復甦,口湖的文蛤養殖等等,都在嘗試類似的生態產學。

他們的小確幸,或許改變不了西海岸貧瘠的事實,但猶如荒漠玫瑰,一朵朵綻放,綿延著各種希望。        §§

 

4.劉克襄:一座真實的島    聯合報  2012.07.21

「這是哪來的?」在香港北角菜市,我指著眼前一堆綠竹筍,探問菜販。

「當然是台灣來的。」菜販毫不遲疑地回答,那口氣明確告知,因為產地的關係,絕對是好貨。

我點點頭,心裡估忖著,台灣運到此,恐怕都老了,應該是福建或廣東運來的較有可能。但這「台灣來的」聽了真是窩心。

香港是國際都會,街墟總會集聚世界各地的南北雜貨,只是並非每一地出產的都讓人放心。我走在街上,比比皆是大陸客。好些人都拖個空行李箱,準備買東西回家。他們普遍有一共識,直覺大陸賣假貨的多,香港的比較可靠。辛苦出來,當然不宜空手而回。

香港如此吸引著大陸客,相對地,台灣對港人也逐漸有此魅力,好像我們對日本的情結。我們的許多物產、出版書籍和科技產品,甚至我們的社造、NGO形成的力量都讓他們欽羨。港人正在學習認識政治以外的台灣。台灣這兩個字,似乎是某一種品牌美好的象徵。

真的,這幾年,就算我們再怎麼看衰自己,抱怨物價愈來愈高漲,國家競爭力落後。但從外面的華人圈觀看,台灣真的已經被品牌化。那是軟實力,一堆來自民間力量的長年積累,自然孕育而出。

後來,我去逛水果攤,有些也特別放大「台灣」的出產頭銜。更誇張的是超市,香港跟台灣類似,排列大抵以食品分區。但有的卻專門設立一區,標示著「台灣精選」或「嚴選台灣」。連單賣日本貨的食品店,都意外堆放著不少台灣食品。

其實台灣能以集團打進香港的並不多,除了貢茶之外,街頭甚少看到連鎖商店。只因對「台灣」這兩個字充滿迷思,任何產品的文字跟它有些微連結都是好事。於是重要旅遊景點,我們也看到了「九份手信」、「阿里山茶葉」等字體放大。

港人對台灣真有一種微妙情感,從九七之後愈加濃厚。上個年代到香港買東西,以普通話詢問,港人如法國人態度惡劣,甚少理你。但現在不一樣了,幾回在鄉間走訪,友人介紹,強調我來自台灣時,總會感覺對方會有一種微揚的驚喜臉色,或者略微振奮一下。

但你說大陸來的,多數時候,表情就複雜了,冷漠著恐怕不少。我知道,港人會有這種詭譎表情的背後心理,尤其孔慶東罵「港人是狗」事件後,那種糾葛一直在發酵。這種化學變化,讓港人對台灣的好感也莫名地持續增溫。

香港人近年也很愛到台灣,自助旅行的年輕背包客更多,寒暑假日一到,北台灣諸多小鎮和觀光風景區都是港客。我們到底哪裡吸引人?綜合原因,文化語言相近、生活物價便宜,以及人們和善客氣、文化產業精緻,都是勝出的條件。

我們的島似乎有一個美好的吸引力,讓華文圈的年輕人萌生願望,至少要去台灣見見世面,認識這是什麼樣的島嶼。何以每個小地方都有吸引人的故事,正在創造奇麗的產能。這又是什麼樣的社會,讓它形成這種自信,積極地在尋找各種想要的價值,而不只是活著。

台灣到底有何魅力,說穿了,是一種真實,來自民間的真實。下層老百姓的力量集結,還擁有清楚的能力和機會,可以 改變現狀。香港年輕人多認為,大陸缺乏的便是這種透過真實的認識,獲得安全感。沒人相信胡錦濤、溫家寶講的。

當然,現在百廢不興,加上林益世事件,我們還繼續被外面稱讚,恐怕會受寵若驚,甚至有些感傷。但相對於大陸和香港,台灣真的比較真實一點。  §§

 

5.劉克襄:不要忽視油菜花海2011/02/04 聯合報

歲末冬寒,在花蓮吉安鄉,我被油菜花吸引,蹲坐在一條田埂上。金黃色澤的花卉正飽滿地盛開,蜜蜂、紋白蝶和大群燕子忙碌地飛舞花海上。

蜜蜂採食花蜜,紋白蝶產卵於葉子,燕子則捕捉花海上的蚊蟲。隱密的綠色葉莖間,還有各種不知名的小昆蟲熱鬧地參與,或藏匿其間。眼前,彷彿一座大型百貨公司的年終節慶。

隔個三四百公尺外,那兒也有一塊,出現類似的嘉年華會。而由此再往南,整個花東縱谷,相似的油菜花田會更加密集,連結的面積更為擴大。每年冬末,如此大塊綺麗色澤的花海,在隆冬之際綻放,不僅吸引諸多觀光客的到來,同時也是其他動物匯聚的環境。

但晚近幾年,這個自然景觀明顯地轉變了。為了吸引更多遊客的到訪,不少田地放棄了油菜花的播種,在農委會政策的宣導下,昔時不少稻田和休耕地的油菜花海,改成另一種自然景觀。同一時節,各種粉紅、深紅、紫紅的波斯菊和其他菊科植物的花卉,蔚成另一番豔麗的地貌。有時還花大錢,刻意精緻地造景,猶若城市的人工花園。

初時,以波斯菊花海為主的繽紛多樣,或許帶來諸多好評,但久而久之,遊客看膩了波斯菊的輕盈俏麗,還是懷念油菜花海,單一的沉穩之美,更能展現溫煦的色澤。去年起農委會順從民意,局部的田野繼續保持波斯菊或其他花卉景觀,逐步再擴大油菜花田的面積。

過往的冬天,撒油菜花籽,利用其快速成長,開花結籽,主要是當作下一期稻作的肥料。等農曆年後,稻田翻耕了,油菜枝莖和花葉統統會被翻攪,拌進鬆軟、溼濡的泥土裡。波斯菊雖也有類似作用,但在農民眼中,終究不是最好的綠肥植物。

過去幾年,為了花海景觀,我們更換植栽,考量的目標偏向了觀光旅遊,希望大地更加秀麗,因而改變了單純的耕作機制。嚴格說來,油菜花不盡然是最好的綠肥,但絕對比波斯菊效益佳。在時節和天數上,也最適合現今東部,還有西海岸北緯廿三點五度以北到桃竹苗,冬天時期的休耕田。

這一耕作機制已有近百年傳統,不只台灣,大陸對岸諸多地區,都是以油菜花當作綠肥植物,有時連綿數十公里的稻田都是一片金黃。油菜花當綠肥,應該是農民從植稻經驗摸索出來的栽種方式,最符合水田生態的規律。

若從現今自然生態的觀點,油菜花的存在也不只是為了讓來年的稻作豐富,更提供了昆蟲在寒冬棲息的場所。當一片黃花在休耕期出現,意味著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共存共榮,呈現自然的和諧,不只是考慮人類視覺的享受。這是油菜花海的另一內涵,不是波斯菊所能取代。

波斯花海或許在某一個階段,引發我們對景觀旅遊更多的想像和探索空間,但更應該思索的,或許是油菜花帶來的農耕生息文化,不同地區油菜的食用方法,以及可能帶來的產值。

一如五月油桐花季,發展出細膩的報花時序和生態知識,進而帶來多元的地方藝文產業。油菜花分布之廣,用途之多,更具這一潛能,也更宜發展出綠肥植物的生態意義,而不是愚昧地尋找其他花卉取代。

這時節,有空何妨就走進田裡徜徉,摘採安全無農藥的油菜花葉食用,進而思考這一些有趣的問題吧。        §§

 

6.劉克襄:石虎和周杰倫  聯合報2012.04.20

三月時報紙刊出,通霄鄉野的一條山路,有兩隻石虎,在不同時日被車子撞死。

這則新聞透露了兩個不尋常的訊息。一來,石虎是瀕臨絕種的保育動物,居然出沒於尋常山區。再者,牠們竟輕易被來往的車輛撞死。顯見我們的野生動物保育,在鄉野仍有很大的不足之處。

此意外對長期關心野生動物的人卻一點也不驚奇,大家早就知悉,苗栗淺山地區目前是石虎出沒最頻繁的地方,陷入獸夾而死亡的機率可能更高。在面臨低海拔森林高度開發和獵捕壓力下,牠們可能會繼雲豹之後,快速地自台灣消失。

幾位專門研究的哺乳類學者認為,或許可提撥一筆經費,落實基層的生態教育宣導,農民在拓墾山野時,才不會敵視偶爾獵捕幾隻的石虎。但相關單位只願意提供石虎習性行為的調查補助,對此一宣導意願並不高。

若只是研究,不積極進行保育,其實是捨近求遠。關切者不免猜疑,政府擔心過度強調石虎的保育,會招惹農民反彈,日後開路墾地恐怕遭到更大的麻煩。

這樁新聞也讓我想起,更早時到山區部落教小朋友,提到石虎剩下不到五百隻的插曲。

當天,我拋出一個問題給他們,如果是你,想要搶救石虎該怎麼辨?

找總統有辦法嗎?他們搖搖頭。

保護動物的團體可以解決嗎?好幾個孩子異口同聲,不可能。

找企業界幫忙好嗎?大家不太懂,不敢回答。

突然間,有位學生衝動地舉手喊道,「我知道找誰最好。」

請他起立發言,結果,大聲地冒出,「周杰倫」。

大家聽到了,都哄堂大笑。但接下來,我請他們從剛剛四種搶救石虎的方法裡,找一個最有可能的答案,結果他們都選周杰倫。

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當藝人獲得崇高的聲名時,其扮演的社會地位,早從一個娛樂大眾的角色,躍升到可以為特定事件或產品代言發聲。在某些議題裡,甚至被錯置為拯救者的角色。接下來,此一插曲最大的意義,當然不是周杰倫是否會伸出援手,而是周杰倫跟石虎站在一條線上所發出的訊息。

我們的社會一直樂於期待,高知名度的演藝人員,在扶助社會弱勢團體和保護自然環境的議題裡,扮演志工、關懷大使。但這一角色,多半連結著世界級明星動物,或是現身第三世界的偏僻部落。面對國內的社福議題,經紀公司都會估算成本,審慎衡量這一活動的效益。更何況是缺乏新聞話題的本土動物,或者山區原住民。離我們最近的,反而最常遭漠視。

演藝人員參與公共議題,無疑也是社會走向的指標。最近我們在台東美麗灣的抗爭,或者三一一反核示威等事件裡,都看到不少演藝人員伸援或現身。在公開場合,他們站上舞台為大眾熱情表演,下了台的俗世生活,轉而扮演積極關切者,這是相當難能可貴,也應該給予更多掌聲。

台灣被外人愈發覺得喜愛,即在此一社會公義的展現。大家跳脫政黨對立思維的桎梏,對既有生活狀態的偏頗結構,發出不平之鳴。甚而是針對某些微小的美好事物,表達自己的心意。例如流浪貓狗的保護,或者某一農產品的支持。

我為何會提及石虎,主要是剛巧看到周杰倫再度跟狗仔對槓的八卦。此一是非,不易單向評斷,但多麼希望日後跟周杰倫連結的新聞,會有多一點這類被疏忽的,教人驚喜的溫馨關懷。

年紀輕輕時即綻放音樂才華,展現前瞻和反叛精神,相信其關懷視野會亦步亦趨。或許他的「凍新聞」可朝此方向,尋找新的可能。       §§


7.劉克襄:遇見一個美好的小鎮   2011/01/12 聯合報

很多美好的生活,來自同一個地方。這樣的故事,許久未聽聞了。

前幾年,鄉下女生潘金秀迢迢北上,在台北公館汀洲路,月租兩萬元,開了家賣麵包店,專做湯種麵包。她的食材主要以老家的穀物做為品牌,結合鄰近的鮮奶,手工精心製作。沒多久即樹立口碑,店面常排人龍,供不應求。

業務蒸蒸日上之際,她卻因父母年紀老邁,毅然捨棄店面,返鄉就近照顧雙親。日後改在自己的老家租屋做麵包,暫時不設店面,不要求量產。她相信質地好,透過網路團購,就算在偏遠的小鎮,一樣能過自己想要追求的日子。

潘金秀每天早上出門,最喜愛穿過家鄉的稻田。在路上,經常遇見一位近九十歲的老人。

老人彭立基,曾是日本軍伕,遠赴南洋打戰。戰後回鄉,拉過保險、賣雜貨、當媒人等等,後來就不曾離開。十多年前,他開始在山上種果樹,因為整個鎮都在朝無毒、有機稻米的方向發展。活到老學到老,他也不施肥不噴灑農藥,種了滿山的臍橙和柳丁等等。

剛開始當然不斷失敗,怎知這幾年終於種出心得。除了果農搶著來收購,每天早上他都會摘一些到市場擺攤,紙牌上掛著出產地和有機品牌。還有價錢比一般人便宜,歡迎試吃。生意這樣做一定虧本,但他覺得自己已逾米壽之齡,人生夠了,應該多跟人分享快樂。

彭立基騎摩托車出門,抵達十字路口時,大概也會和一位鄉土教學的女士擦肩而過。

簡淑瑩老師嫻熟小鎮地方文史。四十年前,父親在街上開了家書局。這是個以稻米為主的小鎮,但他們家從台北進購了許多當代的書籍,店面彷彿圖書館。她從小在書店看顧,一邊也閱讀長大,見識比一般大學生成熟。

如今網路時代到來,台東的書店一家家結束營業。他們不願意割捨,繼續賣書的服務。或許,也接收現實環境的改變吧,空出一角,提供咖啡飲料。但街上店面仍高掛著書局之名,幾個書法大字浮凸,強調著人文的內涵。

他們三個人身上都有一個特質,初認識時,很喜歡把家鄉的地名提出來,或者把家鄉的物產推銷到檯面。

「我是台東池上人」、「來自池上的某某某」。很少地方人士在自我介紹時,還會加上小地之名。「池上」這兩個字,對他們好像是一個LV那樣的品牌。

在那兒旅居時,我一直邂逅這樣的人物,不管離家許久,或不曾遠行的,都有這樣的驕傲。也不只是他們,好些人在自己的本份工作上,都抱持著某一生活信念。

廿多年前,不少小鄉鎮都有這種美好的自信。還記得來自美濃、東勢或埔里的人,邂逅時,提到自己的家園,臉上也會浮現這麼點滴的在地光榮。

曾幾何時,這種在地自豪似乎少了,稀薄了。但為何池上還有,而且不減?究其因,因為那兒的稻米栽種不論有機或慣行,始終堅持品質。經過一番努力,國內外都打出名號。地方米價提高後,農民生活有穩健的保障,人人充滿自信,對未來也展開各種夢想的追逐。

做麵包的女孩懷念在這樣的家園長大,願意回到家園開麵包店。舊書店的女兒知道縱使沒什麼利潤,仍然堅持書店的門面還在。種柑橘的老人因為生活愜意,賣果物只為了快樂。這就是池上人,有夢想在支持的小鎮。

難道其他鄉鎮沒有類似的期待嗎?應該也有,只是經過幾十年都會變遷,大家在外打拚,處於全球化、商業消費的衝擊下,遮蔽了返鄉的視野。重回家園的價值和意義,自然也消失了。                             §§

 

 8.劉克襄:早餐可以吃白飯嗎    聯合報2012.12.18

很多人愛看的日韓劇,常有吃早餐的橋段。一拍攝及此,鏡頭下都是食用米飯。

其細膩過程,也常深植人心。特別是女主角吃飯的神情,以及菜色的美好,鏡頭皆能犀利捕捉。我總錯覺,白米搭配什麼都是最迷人的食物。

有此一景,更見日韓米食文化扎根甚深,才能將此習以為常的餐飲,運鏡得栩栩動人。但若以此對照台灣的影劇,諷刺卻相當鮮明。試想看看,我們的連續劇何時安排這等近似慢食的場景?再者,我們的早餐現在都吃什麼?

「呷飯未?」或者「食飽?」以前不論閩客族群,清早見面時都以此問候語,在街頭巷尾親切的打招呼,恰恰反映了我們的早年生活,脫離不了米食。曾幾何時,大家卻逐漸割捨。如今的早餐,不知白飯滋味多時。

一日之計在於早餐,日韓文化猶堅守此一生活信念。我們好像不以為意,一出門滿街都是速食輕食之類的早餐店,學校周遭經常即三四家比鄰而立。常年吃這類外頭的,姑且不論身體健康是否合宜,我們早就忘記米食的美好了。

台灣為何會快速捨棄米食傳統,初始可能有兩個原因。一為韓戰時,美援的大量進來,順勢推銷其國內過剩的麵粉、奶粉等農產品。此外,光復後許多大陸同胞隨國府遷移台灣,久居之下,創造了麵食文化的豐富性。相對地,弱化了米食的重要。

後來更有一說,吃米飯容易肥胖,因而很多人都不願意多吃。若對照日韓女星的身材,此一說法的合理性委實有待商榷。再從營養角度來看,麵包也比米飯更容易發胖,只是大家無從具體感覺。

吃米飯或麵粉類食物,按理說,多樣化發展並非壞事,但總要有一孰輕孰重的判別。稻米既是台灣主要糧食,本就該積極保護。大家都不吃米飯,難怪休耕地會不斷擴增,年輕人想要務農的自然相對減少。過度倚賴麵粉等雜糧,我們也吃足苦頭,隨時要面臨糧荒和物價飆漲的危機。更別論一堆隨著稻作環境面積縮小,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

針對農糧政策,我們有很多上游的供給問題急待解決,但下游也應有對策。我們現今每人吃飯的平均總量,遠遠不及其他亞洲米食國家,誠乃一大警訊。基於糧食的自足,國家應該納入米食教育,認識稻米文化。讓孩子從小習慣米食口味,了解在地消費的重要,逐步降低對進口糧食的依賴。

最近農業單位推出米食廣告,強調稻米種類的特性,想要炒飯、壽司或鬆軟口味,各有適合的種類。逐步把稻米細膩地美學包裝,絕對是很好的開始,但不能只靠知識的宣導,生活文化的強調恐怕還得加強。

早上吃白飯,更是值得推廣的活動。大家多吃飯,每人多一口,都會幫助休耕田的減少。米飯吃太少,勢必對國家經濟、農業產生相當不利的深遠影響。

從家庭關係談起,確是大有文章。如今飲食西化,大家快食快飲,在家食用米飯看似不切實際。但我總以為,早餐吃白飯,搭配醬瓜、樹仔和豆腐乳等漬物,學問也滿滿一籮筐。那更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儀式,感念土地和我們的關係。

台灣米食文化的精神,真的有待更多的創意行銷。很希望來日,台灣的偶像劇或電影,都有媲美日韓的早餐畫面,一物一食皆講究,烘托出我們的特有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