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006日──生命、尊嚴與安寧療護

死亡是人世間最公平的事,無貴、無賤、無長、無少,死神一點名,無一幸免。所以,學習面對死亡是所有人都該上的一堂課。

 

1.黃菁菁專欄-人生最後課題       20140921

2.無奈生命與尊嚴的兩難  聯合報鄭愛溪

3.葉金川/勉強救治末期病人 就是凌遲   

4.短評-艱難一死  中國時報   20140918

5.菜園的同學先下課了   聯合報徐正雄  2013.10.02 

6.跨越生死長河安寧療護 還可更好   聯合報╱趙可式/成大醫學院護理系教授2014.10.04

7.李清志/火葬場的省思         聯合報2014.09.24

8.李清志/去看跨年煙火,或是去墓園散步  聯合報2013.12.29

9.如何個好死法?    聯合報陳克華2013.09.05

 

1.黃菁菁專欄-人生最後課題       20140921

活潑開朗、行動力超強的婆婆突然走了,86歲的她最近一直計畫著要如何迎接人生末日的到來,生前就把後事交代得清清楚楚,遺照、壽衣、喪禮等都無需兒女費心,真讓人滿心佩服。

婆婆平時很重視健康,只要一有不舒服就會主動上醫院,被醫生說起有遺傳性的病狀時,還會逼著每個子女都去醫院檢查。婆婆近年來跑醫院的頻率增加了,雖然住了幾次醫院,但每次都有驚無險,出院後看起來仍然很有精神,年初還跟著兒孫們到日本九州玩,過世當天還用iPad與孫子視訊通話。

台灣的家人說,婆婆96日下午突然說身體不舒服,便趕緊叫計程車送她去醫院,她還自己走下車的。當計程車司機祝她「中秋節快樂!」時,愛開玩笑的她還回答說:「不快樂,我現在要去醫院了。」結果進了急診室才40分鐘就臨終了。

召集子女交代後事

婆婆生前就擔心老後臥病在床,為了不拖累子女,自己還存了一筆急用的醫藥費。她擔心自己變痴呆、或要靠機器延命治療,因此她早就交代子女,她要自然地走,要走得有尊嚴,不要讓她毫無意識地只留一口氣在。大家雖萬般不捨,但最後仍尊重她的意願,看著她安詳地離開人世。

其實婆婆去年還硬朗時便召集在海外的子女回台灣交代後事,當時說的事情也都白紙黑字寫下來,大家還嘻嘻哈哈地說她太多慮。婆婆甚至早就選好遺照的相片,壽衣要穿自己喜歡的,冬天、夏天都有。

記得30多年前外公過世時,媽媽帶我去看外公最後一面時,還讓我看了他肚子上手術留下的大傷口。媽媽哭喊著說,都是醫院的錯,不該為高齡的外公開刀,害死了外公。直到今天,媽媽仍認為醫院有疏失,她心中的遺憾和無奈是可想而知的。

走得尊嚴是大難題

事實上,高齡老人的醫療問題也是最讓醫生頭痛的,醫生當然希望能醫好病人,但老人的身體較無法承受過度的刺激,治療太過了便容易產生副作用和後遺症。另一方面,不少家屬希望親人接受延命治療,但後來看到親人受苦而後悔莫及。

有日本醫生在雜誌上談到自身經驗時說,曾有親人要求向高齡病患隱瞞癌症病情,讓病人完全沒有心理準備,還抱著很大期望,但在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手術治療後,病人漸漸查覺自己的病情,當時所剩的日子已經不多了。當他知道太太和子女聯手欺瞞他時,就氣得不跟妻兒講話,一直到撒手人寰。

想想人生最後的一程到底該怎麼走,能不能走得有尊嚴,真是個大難題,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如自己所願。能像婆婆這樣順自己的意思走,也算是一種福氣吧。    §§

 

2.無奈生命與尊嚴的兩難  聯合報鄭愛溪/建築師(美國西雅圖) 2013.10.30

年初突然接到九十多歲母親病危的消息,趕回來時,她已住進加護病房。住院一個多月後,醫生向家人建議母親作氣切的手術。

這件事引起家人激烈爭論。贊成的人認為只要母親能多活一天就是她的福氣,對他們來說也盡了孝道。反對的人卻認為人活著要有生活品質和尊嚴。當一個人什麼都不行時,讓親人自然離開人世應是更合情合理合人性的選擇。

我去探訪母親多年的老鄰居王媽媽。她建議我先去附近一家醫院看看氣切病房,她說那些病人簡直就像植物人一樣躺在病床上。

我去了醫院,一位醫護人員先問我母親病況,她覺得最好不作氣切。我還遇到一位病人的兒子,他也反對氣切。我把這些消息轉達給家人,卻得不到共識,我只好放棄自己的想法。

很不幸的,氣切這將嚴重影響病人未來的手術,卻因家屬不知道可能的後果,以及一般家庭守舊的觀念而作了決定。我母親氣切手術後,被轉移到目前的醫院接受長期看護,這一待就已半年了。我不知道還要多久她才能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程。

每次去醫院探訪母親,看到那麼多跟她一樣受難的病人,我為他們的處境感到痛心。他們一直躺在病床上,靠著餵食管和呼吸器維持生命。大多數病人的表情是如噩夢的痛苦和絕望。在旁親人的心情不也是一樣。相信他們也希望受難的親人早日得到解脫。一位醫護人員用「無奈」兩字來形容這可悲的情景,她說,「我也不希望自己以後會變成這樣。」

值得思考的是,他們這樣活著有尊嚴嗎?而家屬真的是盡了孝道嗎?國家花這麼多經費維持他們的生命有意義嗎?

近年來,健康似乎是我那些六七十歲朋友最喜歡討論的話題。但大家都有個盼望,就是當死神接近時,希望自己能很快的離開這世界。最不希望面臨的是長年在病床上掙扎。

年初看到林洋港先生病逝的報導。當他病危時,家屬決定放棄侵入性治療,讓阿港伯在家平靜離開人世。不知我們是否有勇氣像林洋港先生的家屬一樣,站在人道和愛的立場,不再讓病人無意義的繼續受苦受難。而且這健保負擔將隨著人口老化逐年增加,一直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像定時炸彈,總有一天會爆發的。§§

 

3.葉金川/勉強救治末期病人 就是凌遲    聯合報  2014/08/05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在201319日公布實施。根據新修正條文,末期病人可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或作維生醫療抉擇,但這新制至今已實施一年半,社會大眾對新法所知有限,在健保IC卡上加註放棄急救的人數,占全人口的比率,更是低得離譜。

當然任何一項社會教育要成功,本來就很慢,就像器官捐贈一樣,涉及生死的議題本來就很難,要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更需要長期的努力。

立法放寬門檻

這次修正案條文,主要是要放寬撤除心肺復甦術和維生醫療門檻。

只要病人本人同意或是無病人意願書,只須經兩名專科醫師認定,加上一名病人家屬,如配偶、成年子女、孫子女、父母同意,不需再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議,就可撤除維生醫療,已經比修正前的可行性高出許多。

此次修法,應是符合醫療倫理及醫療常規的醫療行為,是一項先進的立法。

事實上,心肺復甦術是為了搶救急性心肺停止的病人,如溺水、電擊、車禍或急性心臟病發作的病人,所必要而且有效的手段。

但是,對慢性「末期病人」,如癌症末期、心、肺、肝、腎或腦功能嚴重衰竭的病人,並不能夠用心肺復甦術救回,只能在受盡先進醫療科技折磨、摧殘之後死亡。

事實上,健保每年用在臨終病人的醫藥費超過四百億台幣,占健保保費十分之一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在救治現在醫療科技也無法挽回生命的慢性末期病人。

分辨急性心肺停止和慢性末期病人,應是沒有多大困難的。如果有,醫界就應該訂定明確指引,針對條例中所指的末期病人的定義,有操作型規範才是。

放棄個人急救

在我自己部落格的一篇文章「如果我無法醒來,不要串通醫師凌遲我」,文中提到我對放棄急救個人的看法,文章發表後隨即在網路上廣為流傳。

所有的回應,幾乎都是認同或支持放棄急救的;只有一些回應,是針對用字的精準,而有所質疑指教。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當然是針對慢性末期病人,醫師如果明知心肺復甦術包括插管急救,並不能挽回病人生命,只是在拖延病人的死亡時程,就該考慮不插管。

去除死亡恐懼

如果已經對末期病人插管急救無效,就應該有拔管協助病人安詳往生的義務。不插管及適時拔管,當然並非等於安寧緩和醫療,卻是安寧緩和醫療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事實上,現行條文規定,醫師應將病情、安寧緩和醫療的治療方式,及維生醫療抉擇,告知末期病人或家屬。但病人若有明確意願表示,想知道病情及各種醫療選項時,醫師有盡告知病人本人的義務。

我認為,要落實安寧緩和醫療,社會教育固然重要,但重點是在去除一般民眾對死亡的恐懼,和對醫療過度的期盼。

死亡是生命的自然過程,也是生命的一部分,這是生命教育或生死學的基本。而醫療萬能的神話也須去除,醫護人員需有勇氣與義務,去告知病人和家屬有關病情事實真相,以及醫療人員和醫療科技極限。

維持生命尊嚴

更重要的是,醫護人員的教育。醫護人員能主動適時傳達不要急救的善意,醫療的目標,是要重視病人生活品質的改善,同時維持病人生命尊嚴,這才是真正在關心病人。

醫護人員不了解安寧緩和醫療真諦,也放棄醫護人員依法告知義務,逃避面對事實,勉強救治無法救治的慢性末期病人,在我看來,就是在凌遲病人。

(本文作者葉金川為前衛生署長、台灣血液基金會董事長)            §§

 

4.短評-艱難一死  中國時報   20140918

自古艱難唯一死,時至今日,死亡通常不必偉大到成仁取義,但邁向人生終點的最後過程,卻仍然充滿艱辛。

昨天又發生了老夫殺死久病妻子再自殺的不幸事件,事件發生在醫院病床上,80多歲的老先生,拿刀砍殺60多歲的老伴,自己則自殘未死。雖是殺人行為,其原因卻讓人鼻酸。 類似的案例其實屢屢發生,許多夫妻不堪老病之苦,或因為不忍見一方久病纏身,或因為年老體衰負荷不了照護另一半的重擔,或覺得兩人再活下去也只是多受折磨,索性動手了結痛苦。

一個、兩個,也許只是個案,但隨著台灣人口老化嚴重,老人臨終照護已成了愈來愈迫切的課題。一對自殘老人的背後,都代表了長期的孤單無助,也意味著社會資源未能對高齡人口提供足夠的支持。逼得老人家萬念俱灰選擇自我了斷,這是整個社會體制的失能。

過去為老人送終是子孫的責任,陪伴老人及臨終照護也都由家人承擔,但在少子化的時代,孤單老人的數目將會愈來愈多,今天眾多不婚不育的人口,未來都可能是獨守一室的獨老或兩老,必須自己面對病痛折磨,日本近年來頻頻出現「孤獨死」的案例,已經預警了我們未來將面臨的問題。

但對於未來高齡人口的安養制度、機構、長照辦法、照護人力等等,相關單位的因應卻不夠積極,如果不能及早規畫準備,大家老來還是只能隨人顧性命。政府不要只顧開小確幸的支票,讓老有善終,才能給社會真正的幸福。  §§

 

5.菜園的同學先下課了   聯合報徐正雄  2013.10.02 

在我租地種菜的地方,有十多位農友,年齡從三十多到七十多歲都有,為了方便起見,我都稱呼他們「同學」。

右邊一塊三十坪左右的土地,空了大概七、八個月,去年夏天快結束時,一位滿頭灰髮、約五十歲的女同學,租下這塊地。

這位女同學來自種菜世家,丈夫以前又在山林走跳,靠山吃飯。短短一、兩個月,這塊原本雜草叢生的土地,出現樹屋、瓜棚和滿園蔬菜。

她媽媽常來菜園幫她,五十歲的女同學,總像個小女孩一樣,媽媽媽媽叫個不停。看她們母女感情那麼好,實在令人羨慕。

身為近鄰的我,在他們打造田園之夢時,時常提供各式菜苗果苗;聽說女同學身體不好,所以我三不五時會拿些蔬果給他們,還常常提醒女同學,種菜儘量不要用肥料,最好用家裡的廚餘、野草做堆肥,這樣會比較健康。

我們種菜,一星期大都上菜園一、兩次,唯有這位新來的女同學,不但天天報到,有時候一天還來兩次,幾乎每個月都全勤。

奇怪的是,最近都沒碰見她。

那天早上,一位三十多歲農友看見我,問我知不知道新來的女同學「走了」?難怪,她滿園的菜都沒人摘。但我仍說服自己,可能是謠傳。她才大我幾歲,之前,我們還在聊這個乾旱的夏季對蔬菜造成的傷害、還可以再種些什麼。沒想到,她竟然走了。

可我心裡依然當她還活著,因為她的雨鞋、斗笠……所有的東西,都還擺在那裡,彷彿她隨時都會回來一樣。

這天早上去菜園,很意外的,女同學的媽媽來了。她媽媽和往常一樣,與我寒暄:「年輕人,你在種什麼?土都翻好了啊!」聊著聊著,她媽媽說:「我女兒很久沒來了,你知道為什麼嗎?」雖然我心裡有底,仍不敢回答。她微笑說:「她已經走了。」接著轉身繼續拔草,背影孤單。

一個母親,要微笑說出女兒的死訊,需要多少練習?我有點不知所措。也不知如何安慰她,於是,拔了一顆紅心芭樂請她吃。

想必她現在的心情,就像那顆紅心芭樂,外表是冷靜的「綠」色,內心卻在淌血。

原來,女同學的癌症已經很嚴重,才決定來種有機無毒蔬菜。如果她能早一點來呢?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無論如何,女同學提早下課了,留我們這些老同學,在人間大學,繼續聽大自然講課。       §§

 

6.跨越生死長河安寧療護 還可更好   聯合報╱趙可式/成大醫學院護理系教授2014.10.04

根據2012年統計,台灣每540秒就有一人罹患癌症,每122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癌症不必然死亡,死亡卻是人生遲早要面對的結果;許多人談癌色變,並非怕死,而是怕痛苦、怕失去尊嚴、怕失去自主能力、生活品質和生活意義、怕失去所愛並造成家庭負擔。

所以,當疾病已到末期、生命剩下無多時,最大的掙扎往往來自繼續治療?或不治療?其實,這是個錯誤的命題,要問的是:我們要接受怎樣的治療?我們如何在生命終點前,不被過度醫療,也不被草菅人命?這也正是安寧療護的終極思考。

台灣安寧療護 還是亞洲第一?

台灣安寧立法曾是亞洲第一,迄今已完成三度修法,法令日趨完整,觀念也日趨開放。新加坡連氏基金會2010年調查全球40國安寧療護發展情形,榜首英國,台灣排名14,為亞洲最優。明年連氏將再普查一次,擴大調查80個國家,調查將有810個評量指標,其中重要的兩個指標,一是醫護人員照顧末期病人所接受的臨床教育,另一是民眾對生命末期的認知。

今天台灣安寧療護的發展,是否仍居亞洲前衛?我們無須爭這項排名,然而,世界安寧日前夕,我們或許該平靜地思考,十餘年來,台灣安寧療護發展歷經修法、由癌末擴展到十大疾病、由醫院走向社區,安寧療護究竟已有那些實質量變與質變?了解這些變化關鍵,才能引導我們思考:未來如何在環境、法規、政策和資源改變下,依然堅持安寧療護的品質。

這不是容易回答的問題,也沒有標準答案,拋出以下幾個實例,供大家省思:

●葉先生44歲,在家引爆瓦斯自殺,全身70%以上面積嚴重燒燙傷。葉患有思覺失調症(俗稱精神分裂症),與哥哥同住,兄弟因故反目,哥哥不願代他做醫療決定;但葉先生接受緊急處置、無須同意書,半年植皮十餘次,後因感染致敗血症、腎衰竭,開始洗腎不到一周即往生。

●老先生出門買報紙後未再回家,太太循線到便利商店詢問,才知老伴路倒,被送進醫學中心加護病房;醫院當時已為老先生插管,太太曾任安寧病房志工,認同安寧理念,傷痛之餘,要求醫院拔管,讓老先生回家。

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植物人等各種生活品質極差,受苦深重卻難定義為生命末期者,可否適用「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面對考題 設身處地思考

延命措施所造成的苟延殘喘,即是一般抨擊的「過度醫療」或「無效醫療」,常是在家屬要求或醫護出於自我保護的防禦性醫療,臨床常見醫療的武器全用上了,結果吃苦的是病人,付錢的是健保,後悔的是家屬。

反過來說,病人或家屬簽署了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不論是否已屆末期狀況,醫療人員就可不進行該有的治療?若是病人可以救而不救,無異於放棄,我們是否有權決定任一條生命可以被放棄?「過度醫療」是否和「醫療不足」同樣傷害病人?

這些「考題」問問每個必須以專業面對病人生死的醫護人員,也以同理心問問每個病人、家屬、甚或民眾:假如我是當事人,我該怎麼做?從人眼光審度自己,從自己設身處地為他人想,相信醫護和病家可以拉近彼此距離。

生死事大 都需要再教育

佛家說「生死事大」,救生、求死,從來都不容易;不只需要教育民眾對安寧療護、醫療自主應有清楚理念和抉擇;民眾也可以反過來,要求醫療專業人員將安寧療護、死亡教育列入臨床必要的再教育,相關法令和社會心理學應有一定時數訓練。

死亡不可免,我們期待在醫療協助下謝幕的人生,能做到生死兩無憾的安寧境界。

安寧照顧基金會主辦的「2014世界安寧日論壇:檢視台灣安寧療護發展」論壇,今天下午130分,在交通部集思國際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北市杭州南路一段24號)舉行。          §§

 

7.李清志/火葬場的省思         聯合報2014.09.24

暑假到德奧旅行,氣候涼爽,有如台灣秋冬季節的天氣,舒服的不得了!在柏林停留的幾天裡,我們幾乎沒有去逛街購物,反倒是去了柏林的火葬場(BAUMSCHULENWEG CREMATORIUM),我之所以喜歡去觀察不同城市的葬儀空間或墓園,是因為關於城市生死空間的觀察,可以解讀出一座城市居民的生活哲學,以及對於人生的看法。

柏林這座火葬場位於一座古老墓園內,入口處的古典建築透露出這座墓園的歷史久遠,但是入園後,迎面而來的是一座十分現代簡潔的方形建築,連植栽樹木都整齊劃一,透露出德國人的理性與務實。打開沉重的金屬大門,走進火葬場室內,馬上被充滿詩意的空間所魅惑,整個大廳有如一座森林,混凝土的圓柱不規則的散布在大廳內,圓柱頂的圓洞透入光線,有如森林樹梢葉縫洩下的光線,所有人一進入火葬場大廳,頓時被一種靜謐的氛圍所籠罩,心思意念整個安靜下來。

混凝土圓柱所構成的森林中央有一座水池,水池上方懸掛著一顆蛋型物體,讓人聯想到生命的起源與衍生,具有某種哲學性的象徵意義。最特別的是,來到這座森林般的火葬場,沒有人感到恐怖或懼怕,只是覺得莊嚴與寧靜!

森林大廳周遭有三座大小不同的禮拜堂,是讓家屬舉行追思禮拜的空間,火葬場並不在大廳,而是位於地下室,禮拜堂正前方有一方空間,專門擺放棺木,當追思儀式結束後,棺木便緩緩下降至地下室,直接送去火化,如此棺木不必在大廳穿梭運送,所有儀式也都在安靜莊嚴的次序下完成,更重要的是,遺族與未亡人的心被安慰與沉澱,可以重新去面對人生。

回到台北後,幾位市長候選人正在爭論第一殯儀館的遷建議題,在討論中可以發現,國人基本上是把葬儀空間視為是所謂的「嫌惡設施」,因此殯儀館、火葬場,基本上就是房地產市場上的票房毒藥。國人會有這樣的心態也是十分正常的,畢竟我們的葬儀空間並沒有莊嚴與寧靜的氛圍,沒有撫慰人心的空間設計,有的只是混亂喧囂的陣仗,以及電影「父後七日」裡的那種荒謬與虛無。

葬儀空間之所以會被視為嫌惡設施,最主要是因為國人對於死亡的畏懼與無知,只要是關於死亡的議題,便忌諱去討論或思考,以至於關於葬儀空間或儀式從未好好被討論與設計,只是一味地盲從民間道士與風水師的要求與指揮,創造出一個個令人厭惡的城市空間。因此許多人認為,最好是眼不見為淨,只要將殯葬空間遷走就沒事了,事實上,殯葬空間不管遷到哪裡,都會讓人嫌惡,真正需要改革的是「殯葬文化」。

日本這幾年的殯葬空間文化也有很大的變革,例如建築師伊東豊雄所設計的「瞑想之森」齋場,或是槙文彥所設計的「風之丘」齋場等,都是十分進步的現代火葬場與殯葬空間,不僅名稱富詩意,現場空間也充滿詩意及莊嚴寧靜的氛圍,完全看不見各種宗教道士的大聲念經喧囂,或是焚燒紙錢符咒等混亂場面,有的只是安祥與靜默,讓人心可以真正沉靜下來。

進步的城市需要好好規畫生者的空間,同時也應該好好設計死者的空間;殯葬空間文化的改革,需要市政單位、宗教界,以及建築師們共同來努力!

(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

 

8.李清志/去看跨年煙火,或是去墓園散步  聯合報2013.12.29

今年的年度代表字是「假」,因為我們有假油、有假食物,有高科技企業作假、有官員作假,全國人民似乎都籠罩在「造假文化」的氛圍之中。

其實「造假文化」的存在也不是今天才有,當過兵的男生都知道,軍隊裡的「造假文化」最為盛行。為了上級長官視察,部隊長官要求士兵種植假樹(根本沒有樹根的樹,如果枯萎了,就噴上綠色油漆),到處去借零件來讓車輛可以發動行駛,或是打靶時在標靶上鑽洞,藉此提高部隊打靶成績,演習時總是號稱「百發百中」等等。

歲末年終之際,這樣的假面氛圍更形嚴重,從聖誕節前夕開始,各地就開始布置華麗的聖誕樹,舉辦歌星的演唱會,或是在平安夜狂歡派對,交換禮物,看似在慶祝「平安夜」,事實上卻只是販賣著「假平安」;因為大部分的人根本不認識耶穌(有的人甚至以為聖誕節是慶祝聖誕老公公生日),人們內心裡根本沒有平安,只是用各種喧鬧的活動,吃喝與玩樂,企圖麻醉並掩飾內心裡的不安。

到了年終跨年活動,各級政府單位更是耗費巨資,卯足全力來舉辦跨年煙火晚會,似乎一整年民眾所承受的虛假與欺騙,一整年政府的無能與顢頇,都可以在煙火倒數與勁歌熱舞的狂歡中被掩飾;當數萬人聚集在城市的廣場裡,當煙火絢爛地在夜空中爆發,人們短暫地忘記內心的痛苦,短暫地以為明天會更好,人們自欺欺人地互道「新年快樂!」事實上,所有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內心的痛苦依然存在。

與其去看跨年煙火,我倒建議大家去墓園散步!

新年假期去墓園散步?你一定認為我是神經病,是學院裡的怪人?

我常常在大年初一到墓園散步,因為過年到處人擠人,嘈雜的賀歲噪音,電視台裡特別難看的春節特別節目,到處刻意張貼的紅色裝飾,刺眼的紅色新衣,都讓我內心煩躁受不了!我會到陽明山第一公墓漫步,那裡是過年期間最清靜的地方。在山林墓園中,我可以安靜省思一整年的生活,讓內心紛亂的聲音沉澱下來,重新去面對新的年歲。

美國建築學者亞歷山大也認為,在都會中安排設置小型城市靈園,打破死人與活人間的空間界線,讓忙碌都市人可以進入靈園安靜冥想,一方面幫助安靜忙亂的心靈;一方面也可以思考自己為何忙碌。

城市靈園基本上就是一座富宗教哲理的心靈空間。我常常帶朋友們去國外看墓園,到東京的古老靈園欣賞櫻花,從櫻花的燦爛開放到飄落凋零,去思考人生的短暫與無常;到巴黎的都市墓園欣賞名人沉睡安息的地方,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這樣的活動比帶他們去香榭大道血拚更有意思!

傳統文化裡,總是告誡不可以在新年談死亡、說死亡,但是歷史的事實告訴我們,沒有人可以因為逃避死亡,或企圖背向死亡,而可以免於死亡。面對墓園、面對死亡,讓我們靜下心來,去面對我們的內心,讓我們看穿一切的虛假,誠實地去面對自己也面對別人。

在「造假文化」當道的今天,需要更多人誠實地面對自己,不再自欺欺人,不論是官員或是百姓,與其去看跨年煙火,我建議大家去墓園走走!

(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

 

9.如何個好死法?    聯合報陳克華2013.09.05

雖說根據許多宗教的說法,一個人的死期並非定數,但歷史上記載許多生死自在的「大師」們卻可以「預知死期」,甚至自由來去,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而在西方最著名的例子非「靈界大師」艾曼紐史維登堡莫屬,他死於1977329日,為了證明他有這個預知能力,他在死前數個月寫下自己的死期,寄給當時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師,請對方在他死後再拆信公證。

而在東方,這類故事發生在諸高僧大德身上的,應該更多,這裡無法一一詳述,倒是近日讀到《水滸傳》裡魯智深的死法,倒開了眼界,一方面既不失他生平爽快俐落的英雄本色,一方面卻又暗合禪門深意,教人對這樣的死法擊節讚嘆,心生嚮往。故事記載於《水滸傳》第119回:

且說魯智深自與武松在寺中一處歇馬聽候,看見城外江山秀麗,景物非常,心中歡喜。是夜月白風清,水天共碧……睡至半夜,忽聽得江上潮聲雷響。魯智深是關西漢子,不曾省得浙江潮信,只道是戰鼓響,賊人生發,跳將起來,摸了禪杖,大喝著便搶出來。……眾僧都笑將起來道︰「師父錯聽了!不是戰鼓響,乃是錢塘江潮信響。」魯智深見說,吃了一驚……心中忽然大悟,拍掌笑道︰「俺師父智真長老,曾囑付與洒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在萬松林裡活捉了個夏侯成;『遇臘而執』,俺生擒方臘;今日正應了『聽潮而圓,見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當圓寂。眾和尚,俺家問你,如何喚做圓寂?」寺內眾僧答道︰「你是出家人,還不省得佛門中圓寂便是死?」

魯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喚做圓寂,洒家今已必當圓寂。煩與俺燒桶湯來,洒家沐浴。」

之後魯智深洗浴更衣,又問寺內眾僧討紙筆寫了一篇頌子,法堂上捉把禪椅,焚一爐好香,自疊起兩隻腳走了,宋江還不及見他最後一面,已經「天性騰空」。

蒙作者厚愛,魯直無文的酒肉和尚竟然也在死前一反常態,文謅謅地寫下這首耐人尋味的頌子︰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而前來火化遺體的徑山大惠禪師,卻指著魯智深又道了幾句意味深長,頗為相稱的法語︰

魯智深,魯智深!起身自綠林。兩只放火眼,一片殺人心。忽地隨潮歸去,果然無處跟尋。咄!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

這段描述和佛經裡釋迦牟尼教化殺人魔王盎掘魔羅的故事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盎掘魔羅當下便開悟了,成為一名阿羅漢,而魯智深卻在死前迴光返照,明心見性,頓悟「今日方知我是我」。

固然對於凡夫俗子如我,猶自參不破生死,更不解其中深意,但看魯智深這般死得俐落,仍不禁要吆喝一聲:死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