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徐茂瑋 1.世界自殺防治日──珍惜自己珍惜家人(97.09.10.)  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0910.htm 

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229.htm 

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222.htm 

 http://www2.lssh.tp.edu.tw/~life/lifeindex1-100.1.2..htm

 

文章

1.考試沒教的事》大人不准只能錯中學?

2.感情悲劇/千萬不要自殺   沐恩

3.別強迫每個孩子做好學生   聯合晚報╱社論

4.給戀愛中的孩子更多善意

5.愛的方程式/當孩子的戀愛軍師╱汪詠黛  

6.國三女生變成媽媽 聯合報

7.國三女產子   李枝桃/國中校長(南投市)

8.心頻道/緣起緣滅 張立人/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精神部醫師 9.墮胎風波/不斷的在夾娃娃  

10.兩性之間/揮灑青春,不怕墮胎? 

11.家暴陰影/小媽媽  

12.超「瞎」的愛情

1.考試沒教的事》大人不准只能錯中學?

第五課

在一場性別教育的演講中,一個國中生舉手贊成「國中生可以談戀愛」,政大心理系教授陳皎眉問:「你可以負責任嗎?」國中生對「負責任」的說法是:「如果和她有小孩,我會承認是孩子的爸爸。」陳皎眉再問:「你養得起孩子嗎?」國中生頓時語塞。

就該被殺千刀?

曾幾何時,談戀愛的風險大增,除了「分手」可能成了致命危機之外,不時出現的「少女廁所產子」新聞,讓大人驚覺:對於愛情、對於性,即使大人不准許、不討論,年輕孩子早就在「做中學」。

學習愛情

兩性議題作家陳安儀說,從小學到大學,很少人上過交友婚姻戀愛課程,這很可怕,「在人生重要的大事上,我們竟然都是在錯誤中學習。」

兩性相處

婦運團體一向推崇瑞典的兩性教育。瑞典政府認為,教導孩子性與親密關係是老師的責任,早在半世紀前,瑞典中小學全面實施性教育,教導孩子性與親密關係,並陸續出版《性教育教師手冊》給學校教師參考使用,台灣已有中譯本。

我懷孕了

柯慧貞認為,如果父母能放下威權,改扮輔導員,提供資訊讓她或他知道戀愛、懷孕後要面對的問題和責任,最後由孩子自行決定,就不致讓孩子孤立無援。

父母不能幫孩子過日子,但可以教他們該珍惜什麼。

陳皎眉也常見父母限制孩子交往對象,說是為孩子好,但什麼才是好?「只要孩子認為彼此真心相待,可共創幸福家庭,父母觀察對方也善良、有上進心,就要信任孩子的判斷力。」她說。

願跟孩子分享

所以,東海大學社工系主任彭懷真鼓勵大學生談戀愛,因為談了戀愛,「你懂得分享、關懷和負責。」走過愛情之後,會重新探索和認識自己,而且看清楚:不必把自己寄託在另一個人身上。

他提分手

情侶分手常教人痛徹心扉,但精神科醫師王浩威鼓勵年輕人應該多談戀愛、多練習分手,「這過程讓你學到如何跟別人相處,知道哪種人適合自己。」

今年七月發生的割喉情殺案,情侶相戀同居三年,一提分手,男友竟成「愛情恐怖分子」。中央警大教務長黃富源說,談分手是「人際危機處理課程」,「修得好一起成長,修不好可能一起毀滅。」所以,感情這門課能不好好修嗎?

對生活、行動自由、財產,甚至性自主權的不尊重,都要提高警覺。

挑剔、吹毛求疵:

情緒反應不符合比例原則,例如只是牙膏多擠了點,卻被斥責浪費、揮霍等。

怎麼修好戀愛課

知道愛人與被愛是學習認識對方和自己的過程,不以成敗論英雄。
父母在生活中分享戀愛經驗、相處之道,讓孩子有學習對象。
與其禁止孩子談戀愛,不如開誠布公談論親密與性。
當孩子的情感後盾,即使情場失利,也有家人支持,不致對人生絕望。
國中到大學可開設交友、戀愛、婚姻課程,討論人際互動與兩性交往議題。

 

2.感情悲劇/千萬不要自殺   沐恩 聯合報2010/1/15

3.別強迫每個孩子做好學生   聯合晚報╱社論2011/04/26

學生情侶跳樓事件令人心驚,雙方家長的傷痛可想而知。這麼年輕的孩子戀愛起來難捨難分,恐怕不管多開明的父母都不易接受。這麼青春而固執的戀情可能有各種後果需要成年人關心提醒,多半作師長的卻過度看重「應專心課業」這點。孩子的心思、抗壓力,和成年人的判斷不同,這樣的悲劇的確令人難過。

把孩子功課管好,要求做「好學生」,這是我們教育體系幾乎唯一看重的價值。華裔「虎媽」在美國暢談嚴厲的育兒經,是一典型例子。但當「好學生」不該是唯一重要的事,「好學生」也可能發展出負面的特性。最近另有一關於「好學生」的爭議事件:據報導,高雄教師會理事長檢舉雄中違規運用課輔及溫書假等問題,結果遭雄中學生辱罵,甚至有人揚言對他女兒人肉搜索、想抓出來輪暴等等。說學生「捍衛校譽」恐怕太高尚了,明星學校的學生想必也贊同校方讓學生更能「專心課業」的權宜作法,才會如此激動。高市教育局只說學生「法治觀念不足」,卻沒看清「好學生」心態的迷思。

「好學生」有特殊資質,如果深造有成,將來孜孜研究或誨人不倦,也是一種出路。但「邁向好學生之路」所磨練出的人格特質,卻可能因過度競爭而造成人際互動和團隊工作時的缺陷。台灣的政府高層和「博士內閣」,多的是好學生出身,結果有人競爭心強、謀己利過甚(例如陳水扁),有人自視太高、對庶民沒有同理心(例如八八水災中的官僚表現),有人愛惜自己名譽強過替團隊承擔責任(所謂「不沾鍋」),有人固執己見、不易察納建言。這些都是典型的好學生性格,孑然一身作學問可望有成,「管理眾人之事」卻常見失敗的例子。

「好學生」只是人生選擇的一種,尤其考慮每人的資質和興趣,實不能強求。台灣既有吳寶春、吳季剛、嚴長壽、郭台銘等不以學歷傲人卻能闖出天地的例子,父母應多點同理心,不必以「好學生」為唯一典範,不要以「專心課業」為由而扼殺了孩子的自我追求。

 

4.給戀愛中的孩子更多善意 中時 2011-04-27

她們可能是因為培養了多方興趣,如積極參與社團、喜愛閱讀、遍遊各地,但深入了解後,他/

培養自尊自信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如果也是重要的教育目的,它們絕不會只透過讀好教科書、考出好成績、上得了好學校而達成;反過來說,一個學生只花費全副心力讀好教科書、考出好成績、上得了好學校,很可能只具備了單一侷限的能力,不足以應付變動、複雜和多樣的真實世界。

大人們何妨試試不同的態度,在得知孩子談戀愛之後,不斥責孤立他/她們逼上險路,而是給予肯定,再陪伴或教導他/

還值得檢討的是,學生一有事,目前許多學校的立即反應就是通知家長,完全未考慮此舉對事件當事人帶來的是助力還是傷害。父母固然擁有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但其前提應該是善待孩子,以他/她的意願,一起研擬出比較周延細緻的對策,譬如選擇雙親中較友善的一方先告知,或由學校老師先行跟家長做溝通,尋求家長的合作,一起了解和陪伴孩子。

她們極有可能戀愛照談,只是轉身到校園外、大人看不到的地方而已。比起學校和家庭,外面的世界不是更陌生更危險,更容易出事嗎?友善校園環境的營造,不是單向地由老師教導學生做這做那,更多時候,是學校主管和老師們的自省和改變。許多老師在求學階段,都不曾接受過好的情感教育,當了老師之後,有必要重新學習,培養看待情感不同的觀點,其中最重要的是,給學生更多的善意和支持。談戀愛或許會影響功課,但沒有必要賠了性命。

 

5.愛的方程式/當孩子的戀愛軍師
╱汪詠黛   2010/08/26

「哈哈,我可以交女朋友囉!」

先聽孩子怎麼說

上了高中之後,咱家這隻發情小公雞,果然開始積極交女朋友;雞婆老媽一路小心翼翼的從旁觀察,很慶幸能取得他的信任,在比比交女朋友的過程中,若遇到困惑他都會找我聊聊。

很多媽媽羨慕又好奇的問我:「是如何做到的?」

其實也沒啥了不起的秘訣,我只謹守住兩個原則:

一、讓他說話。

二、絕不隨意批評他的眼光。

在青少年的心目中,如果想談有關異性的話題,通常父母、師長不會是他們的第一人選。

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大人不是一味禁止,就是講一堆大道理,反正終歸一句話:不可以!

既然孩子有先見之明,知道會遭到反對,甚至挨罰,那何必自找罪受?

根據我的觀察,只要能取得孩子的信任,他們其實都很想聽聽大人的經驗和看法。一來是因為他們在乎你,二來是他們實在沒經驗。

但遺憾的是,我們大人常常一開口就把孩子推開了。

我始終記得在一次演講中,一位青少年不解的問我:「黛媽咪,我很奇怪為什麼大人都不記得他們也曾經年輕過?」

是啊,我們都曾經是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多多少少也嘗過單戀、暗戀、失戀或熱戀的酸甜苦辣滋味。然而,一旦成為父母、師長,卻忘了當年對男女感情世界好奇、懵懂的心情。

難怪青少年雖然明知道父母、師長是關心他們的,但嘴裡總忍不住嘀咕:大人好「機車」!

青春期的男孩、女孩,自然會想結交異性朋友,而少男又比少女有較多機會和同儕討論有關性的話題。藉由色情漫畫、煽情寫真集,或是色情網路等感官上的刺激,加上朋友間的散播、起鬨,總能輕易得到一些奇奇怪怪、似是而非的訊息。

考驗妳愛不愛他

如果爸爸也在場加入聊天行列,來一段「men’s talk本文摘自時報出版社即將出版《愛就是慢教和等待》

6.國三女生變成媽媽
聯合報

長達八個月的懷孕期,為何沒有人發現少女身體的異樣?的確,父親曾問起她為何變胖,少女以一句「便祕」就矇了過去,這父母也未免太過易欺。但少女騙得了父母,卻騙不過自己的身體;呱呱墜地的嬰兒是個真實的生命,哪裡是馬桶能沖得走,又哪裡是能向外一丟了之的呢?

少男少女偷嘗禁果,大人得教導他們如何負起責任,如何處理生命帶來的挑戰。今天社會存在著廿一世紀的性開放觀念,許多人卻僅有十九世紀的性知識,不少家庭更仍維持十八世紀的保守倫理,導致悲劇一再發生。台灣正擔憂著少子化問題,但棄嬰事件卻仍層出不窮,顯示我們的觀念和機制都亟待加強。

7.國三女產子 聯合報

坐在客廳的父母,因為女兒乖巧,在校也擔任幹部,很放心的看著電視,渾然不覺女兒肚子隆起有異樣,更無法想像女兒懷孕產子,所以警察上門告知後,你能想像他們的驚詫情況嗎?

其實類似這樣少男女偷嚐禁果後懷孕,驚慌丟棄孩子的新聞,以前也曾發生過,但每一次大家都感嘆,現代的孩子是否性行為開放,性教育卻嚴重不足?感嘆過後,問題卻仍然潛伏在大家的忽視中,因為大家都認為,自家的孩子不會那麼做。

「是呀!生兒子就怕一個壞字,生女兒就怕一個懷字」,另一個朋友的說法讓大家不解,她戲謔的說,就是怕女兒懷孕呀!大家笑成一團,也問我教育主管機關規定,學校不得拒絕女學生懷孕上學、學校得準備育嬰室等問題,我告訴他們,任何學校都不會拒絕,但懷孕的孩子會拒絕自己,所以與其討論不要拒絕她們,不如討論教他們如何保護自己?如何處理兩性關係?教育本應著重教導在先,而非防堵在後。

一名功課不差的女生數日不到校,家長說她功課壓力大,早上眼睛都腫腫的,一定是沒睡好,所以讓她請假休息,我每天去鼓勵她,與她談心,她最後告訴我,眼睛腫是因為暗夜哭泣的結果,「我懷孕了,老師帶我去墮胎好不好」,那孩子睜大眼睛求我,我也睜大眼睛搖頭。

是否我們有可能努力讓孩子知道,禁果偷嚐不得?是否我們有可能守護孩子的成長?若答案是不可能,那我們是否能在她暗夜哭泣時,細心察覺並能伸出援手?最重要的,是否我們不要再討論一番後,又將問題忽視?

 

8.心頻道/緣起緣滅 聯合報

這是個生命的喜劇,但也是悲劇。怎麼說呢?

剛出生的,是哥哥;她的妹妹,還不滿500

雖有一死,仍有一生。生命的喜悅,還是沖淡了死亡的肅殺。這齣劇轉悲為喜。

依舊緊緊包住她的,是那條純白色的小毛巾。這輛小車,本該推向嬰兒房的。在那裡,護士阿姨會餵她奶,爸爸媽媽也會隔著薄薄的玻璃窗,殷切地望著她

然而,這輛小車,卻推向相反的方向。

隔著窗,一切如此寧靜。除了這一輛小推車,隨著行進,發出「空隆」的規律聲響。

我把她和胎盤,一塊移到檯子上,準備作簡單的清洗。

她還沒有力氣可以睜開雙眼,也還沒從嘴巴喝過奶;血,卻一滴一滴,從嘴角滲出來。

然後,就像翻開一部無字天書,我緩緩攤開糾結的胎盤。

血管如游絲般,漂浮在水袋的表面。其中一個大水袋裡,似乎有個影子漂過來,定睛一看,竟是個人形的胎兒。

他弓著身,兩支手掌恰好靠在耳邊,恍如孟克名畫《吶喊》裡的主角,掩耳吶喊著。

當我往旁邊看去,另一個水袋裡,是個更小的胎兒。

突然間,「撻撻!」一陣撲打般的聲響,我著實被嚇著了!

我冷靜下來,環顧四周,只見懸掛在推車旁的耳溫槍,因我的觸碰而晃動,不斷撞擊著推車

可是,有那個生命不是如此呢?

9.墮胎風波/不斷的在夾娃娃   聯合報

這讓我想起在大三那年,最要好的女友發現自己有了身孕,當時要是被家人知道,只怕會被打死,遠在外島的男友遠水救不了近火,心驚膽戰的她,只能找我這個毫無經驗的知己求救。

當時墮胎是違法的,但若到台北市內江街附近的私人婦產科,帶著錢,找個可以簽字的親友,就可以擺平。就這樣,選日不如撞日,當下四人就攔了輛計程車,憨憨的前進內江街。坐在限乘四人的小黃上,我突然想著:「超載!除了司機,這車載了七個乘客。」

一口氣要簽三張手術同意書,我感到自己的肩頭好沉重,三個小生命壓在我的心頭,讓我顫抖的手沒法簽字,朋友們按著我的肩頭說:「簽吧!不會有事的。」

不久後,我聽到馬達幫浦啟動的聲音,嘩啦啦抽吸的聲音是那樣尖銳刺耳,我雙手掩面,再也不能承受住,我轉頭跟其他兩個同學說:「拜託你們不要今天做吧!改天找別人陪你們來,我一分鐘也待不下去了。」

就這樣,我們攙扶著那唯一墮胎成功的女生,步履蹣跚的走出診所,每個人的心裡都是五味雜陳。我們坐上計程車後,沒有人說話,車上一片死寂。

10.兩性之間/揮灑青春,不怕墮胎?  聯合報

小美是今年新進的七年級女同事,親切如鄰家女孩。我們這些職場歐巴桑被她左一句阿姨、右一句姊姊的禮貌問候給收服了心。而公司裡的男同事也都對這位新同事的做事能力讚許有加。

想到小美的男友換來換去,也等於有不同的性伴侶,若不用保險套,得子宮頸癌的機率也倍增,不管男孩子是否真心,身心直接受影響的是女孩子。雖說花樣年華要盡情揮灑,但就怕以後病來磨。若真的不打算生小孩,還是吃避孕藥或採其他避孕方式較妥當,以免墮胎的痛苦與隨之而來的心理壓力讓感情生變,造成一輩子的悔恨。

11.家暴陰影/小媽媽   聯合報

她跟我說:「伯母,等小飛退伍後,我們就要一起奮鬥!」我疼她是因為我看到一個年輕的身軀承載著過大的責任,於是我鼓勵她要堅強、要懂事聽話、要乖乖做家事。有時我會買衣服、鞋子送她,帶她去吃些好東西,甚至帶她到台北玩,希望她在無助時能想起有人對她好,而能有撐下去的力量。

後來,我發現小飛不只一次打她,而且手段越來越粗暴,她的傷痕也越來越大。由於娘家無法伸出援手,我只能教她先自立才能保護自己。於是她將兒子送去幼稚園,然後到加油站工作,在工作中找到自信,慢慢的在傷痕中站起來。

我一直撥電話給她,她沒接,也不回電。我只好發簡訊:「天氣冷了,要多穿一件衣,把孩子帶好,別做傻事!」幾天後她回覆:「伯母,對不起,你一直對我那麼好,我卻讓你失望了,我也不知怎麼跟你解釋。」

12.超「瞎」的愛情 聯合報

──

食慾不振歇斯底里四肢萎縮神經過敏發抖抽筋都出現在這時期……down)。也因為情人們戴著一副粉紅色的眼鏡望著心愛的對象,所以看到的一切都是甜蜜美好,宛如活在Hello Kitty,沒有reality的抗拒。我猜想也許老闆娘就是喜歡聽這句話,所以才將「瞎眼嫁夫」這句話屢屢掛在嘴邊吧。

的確,如果人生中終究躲不過要經歷幾場瞎愛的洗禮,都要帶著幾分醉意體驗愛情,其實也就無須過於掙扎。詩人拜倫不就曾云:「人是如此理智,絕對必須陶醉,人生最美妙的時刻莫過於陶醉時。」因此,千萬別酩酊大醉,也別絕對清醒理智,最好伴著些許的盲(茫)意,盡情徜徉在愛情的夢幻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