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13好人有好報」徐茂瑋誌

聯合報╱黑白集2011/01/31

2.看清現實  

3.捐款行善 辛幸珍

4.陳光標讀金剛經 福德與功德共修  中國評論新聞網

5.樂見企業尾牙的分享文化

6.拾金不昧

7.馬凱:一百元探照網 8.偏見的民主 孫善豪 9.對馬克思無知  林火旺

 

聯合報╱黑白集2011/01/31

但就像歷史上不同文明的碰撞,對陳光標而言,這次台灣行也是他的學習之旅。行善能贏得感激,而有格調的行善則能贏得尊重,讓人性的暖意迴盪整個社會,這應是台灣可以教給陳光標的一課。

大善帶來騷動,小善激發感動,各有千秋。行善之樂不在撒錢,而在適時助人度過難關。就這個意義而言,大家不必像陳光標那樣有錢,也能在生活中日行小善,那怕只是助人完成一個小小願望。

2.看清現實 2011/02/02

大陸首善陳光標來台發紅包一事引起朝野廣泛討論;批評其沽名釣譽者有之、建議台灣寬容以待者的亦有之。很多人更藉此機會撻伐他踐踏台灣人民尊嚴,進行統戰宣傳。然而若撇開政治聯想不談,台灣社會並不需要給陳光標貼這麼多負面標籤。

相對於大陸,台灣的社會救助體系雖然不臻完美,但是已經累積了相當的成績及信任,加上長期受儒家文化洗禮,台灣民眾稱許的是「富而好禮」、「為善不欲人知」的精神價值,陳光標的高調作為自然備受爭議。但是「遠來是客」,我們不必以文化背景不同而抹煞其行善的意願,更何況陳先生入境隨俗,對所有嗆聲、批評微笑以待、虛心接受,不賭氣、不口出惡言,也大幅度修改發送紅包的方式,展現最大的風度及誠意。

綜觀這十多年來台灣的發展,即使經濟停滯,很多人還是沉浸在「台灣第一」的光環中,以「坐井觀天」的思維漠視周圍環境的變化,「不識人不識己」,才是阻礙我們進步的最大危機。或許藉著陳光標高調行善,可以剝去這層糖衣,讓更多台灣人看到現實;讓朝野可以重新思考提升台灣經濟的方式及布局;在一年的開始,讓台灣有機會重新出發,扭轉乾坤。

3.捐款行善
中國時報 2011-01-28

「中國首善」陳光標雖然說明他之所以「堅持高調」,是因為透過高調可帶動更多人做好事、做善事,是自己更大的成就。然而他也毫不諱言其真正關注的是,被救助者的感恩以及政府的表彰。這種「行善唯恐不為人知」的心理,令人腦海中浮現出小時候的故事人物,肥腸肥腦的富翁望著饑民爭食自己發放的饅頭而哈哈大笑的畫面,而這番景象正凸顯出道德行為有其不同的層次。

反之,若是有能力者認為照顧窮人是出自於對他們的責任感,是一件應該做的事,而順便享受到了助人之樂,也就無可厚非、功德圓滿。這個道理並不困難,藝人白嘉莉二十幾年前捐款時之名言:其善行不過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就可見一般。每個人有不同之際遇,隨著財富的累積,念茲在茲的難道只有自己的能幹與努力?賑災、義診等行為若只寄望於一種當「聖人」或「善人」的崇高感覺,其道德的層次也未免太低了。

此外,現在的台灣社會需要以高調行善來「帶動做善事」嗎?據我所知,目前持續定期捐款的人不在少數,而默默行善者早已把對社會弱勢的援助當成自己的責任。金錢並不能代表一切,「窮得只剩下錢」絕對不是成功企業家的形象。陳光標的行為即使能激起兩岸富豪來個行善大車拚,也絕不是台灣社會寄予解決貧窮問題之道。

 

4.陳光標讀金剛經 福德與功德共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國評論新聞網

我們見此很感動,陳光標願意聽意見,願意學習,其態度誠懇,很感人。

六祖慧能曾說: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

淨慧和尚是這樣解說的:只有發掘了自己本自具足的如來智慧德相,那才是功德。平等地修福修慧,平等地看待佛與眾生,並且念念無滯。滯,就是停留在一個地方。常見自己的本自具足的佛性就是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如果說一切神通妙用不是本自具有的話,想要修是修不出來的。好像金子在礦裡,經過加工提煉,得到金子。如果礦石裡本來就沒有金子的話,你再怎麼提煉都是枉費功夫。只有有智慧的人,他才能夠做到內心謙下。為什麼呢?有智慧的人,能夠看到一切人都是平等的,因為佛性是平等的。謙下是和我慢相對的,能夠謙下,沒有我慢,就能夠平等看一切人。對一切人都會有禮貌。所謂外行於禮。

 

5.樂見企業尾牙的分享文化 2011/01/31

在園遊會上,郭台銘大聲疾呼,「錢不能帶來快樂,只有家庭美滿才是幸福」。對郭台銘來說,固然是因為他本人近年沈浸在家庭幸福裡由衷而發,而和以往企業尾牙的財大氣粗形象相較,由企業老闆提倡「家庭」的核心價值,格外讓人感到欣慰。最近幾年,多家企業集團陸續以公益園遊會方式舉辦尾牙,今年鴻海這場大規模舉辦慈善嘉年華會,相信對其他企業會引發號召作用。可以說,台灣的企業尾牙已朝良性方向發展。

過去很多企業尾牙,在大吃大喝、藝人表演和抽獎活動之中,顯現企業獲利的水準,令一般民眾看了羡慕,但這畢竟屬於企業內部的「獨樂」。現在的公益尾牙,開始出現「眾樂」的意義,除了員工分享企業果實,也能改善企業形象,令員工與有榮焉,上下一心,共創更高的利潤。郭台銘如今體會到家庭美滿才是最大幸福;但台灣還有很多貧困家庭,沒有錢連基本溫飽都不可得,就談不上幸福。所以企業透過年終獎金、尾牙抽獎、慈善公益,讓更多家庭有幸福的可能,而不是由企業主和大股東獨享。這是分享的真諦。

6.拾金不昧

月薪不過兩萬多元的婦人,在路邊撿到六十六條金項鍊後,趕緊送往附近的派出所,因為她擔心失主會緊張;計程車司機在車上撿到客人遺失的五十一萬元,不敢耽擱,也是趕快送到派出所招領;育有五子一女的國小畢業拾荒婦人撿到一一

近來台灣社會經常出現許多「拾金不昧」的新聞,讓人十分感動。撿到六十六條金項鍊的婦人,非常驚嚇,因為從來沒看過這麼多金條,她想像掉了金條的人一定非常憂心,因此非但沒有將金條據為己有,還特別放下手邊的工作,費時費事趕到警察局;失主認領後,要給婦人謝禮,但婦人辭謝,她說自己只是做了該做的事,還說能讓失主找回這麼貴重的東西,真的很高興也很安慰。她說:「今天晚上可以睡個好覺囉。」

辛苦開車的計程車司機看到客人遺失在車裡五十一萬元,這筆錢,相當於開計程車十個月的所得,但他把錢送到警察局。失主是位企業家,堅持送給司機一個大紅包,因為他希望能夠鼓勵社會更多人擁有拾金不昧的精神。

萬現金,一樣不為所動送派出所,她要不斷拾荒十八年,才有辦法賺到所撿到的這筆錢,但她說自己不敢佔有,否則「會一輩子心不安。」

這些人撿到錢後,最在意的竟然並不是這樣大的一筆金錢可以讓他們生活多久,而是「將心比心」地為失去財物的人擔心,想像失主會多麼痛苦擔心,於是一刻也不敢耽誤,趕緊送到公正的單位去招領;他們送交金錢時,甚至也不是想著,依《民法》規定,拾得失物者,可向失主請求該物品十分之三價值的報酬之類的事,當失主要致贈感謝金時,多位拾金不昧的民眾堅持不收,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只是做了該做的事罷了,並沒什麼特別。

善良的人心與淳厚的社會風氣,是積累深厚的教養,也是台灣最有魅力的地方;願誠實效應在台灣蔓延。

7.馬凱:一百元探照網
2011/02/15

台灣是個富裕而繁榮的社會;台灣人民熱情洋溢、善良熱忱,受到愈來愈多人的肯定;台灣更有像慈濟功德會這樣的團體,每年募來堆集如山的善款,從國內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聞聲救苦,以最快的腳步為人消災解厄。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個每年拿出愈來愈多的預算周濟窮困、從事社會福利工作的政府。因此,理論上,在這個島上每個幸福的子民都應該衣食豐足、安居樂業,至少溫飽無虞。

對岸多年來綁架幼童擄以為丐的情況層出不窮,無數家庭因而破碎、無辜幼童陷入苦海,但政府與民間都無以為計,任此人間慘事日日在眼前發生。有一位學者終於忍無可忍,乃出手將道旁童丐拍照上網,要全國網友一起為童丐找尋親人。拜今天網路無遠弗屆,而網友又熱情好事之賜,相信無數童丐終會消失於街頭。

台灣幸好少見這類慘事;但在許多人所不知的角落,一個個身遭變故的家庭每日三餐不繼、屋不蔽雨的情況卻時有所聞。我們相信,只要有人出手找出這樣的家庭、探查出真實情況,也如實拍照上網,只要搏得公信,慷慨解囊的善款必如雨下,勝過大陸富豪那一萬元紅包不知幾許;如果進一步,有若干專業人士針對其特殊背景,加以輔導扶持,乃至結合眾力創造出可付出精神體力掙取的有尊嚴的所得,才真正能置諸?席之上,脫離苦海。

一百這個數字今年備受尊寵,這個探查拍照網也不妨湊熱鬧——(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8.偏見的民主
政大政治系副教授2011/01/28

在政論節目裡,名嘴陳揮文為了一句「學學馬克思的資本論」,和陳光標鬧脾氣。為了這句話,民進黨立委葉宜津公開地說:「你要到自由民主的地方來,宣揚馬克思主義」,言下之意,似乎兩者絕不相容。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的研究者和支持者,必須提出一些澄清。

其次,對於「把最後一句話(即學學馬克思的資本論)再說一遍」,如果和葉宜津一樣,是在說「馬克思主義與民主自由不相容」,那麼,這純然只表現了一種無知的偏見:把蘇聯或中共的「史達林體制」,當成了「馬克思」或「馬克思主義」的同義語。

馬克思主義最高理想,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為了按需分配,每個人都必須把自己的需要說出來,以便整個社會能夠以需要為導向進行生產。這也就是(才是)言論自由的實質意義。

 

9.對馬克思無知 聯合報

讓馬克思揹汙名」一文,其中對於名嘴和政治人物不懂馬克思、一聽馬克思就抓狂的見解,本文完全同意,但是文中把責任歸罪於自由民主的意識形態,則不表贊同。

為什麼名嘴或政治人物聽到馬克思就發飆?孫教授的答案是「無知」,這點我完全贊同,但是名嘴的無知和自由民主體制何干?其實這些人不只對馬克思主義無知,對自由民主政治也是無知。所以「無知」,尤其對民主政治的無知,才是台灣民主社會許多亂象的深層原因。

我可以不同意陳光標的作為,但是至少必須容忍他;我可以批評他的行善風格,但不應羞辱他。羞辱和自己想法、作法不一樣的人,其實是羞辱自由民主的核心價值。所以有些人對待陳光標的方法,並不是自由民主的意識形態必然會造成的結果,而是洩露自己文明的程度,更糟糕的是,他們的作為使我們在自由民主的成熟度上自曝其短。這一切都無關自由民主,所以自由民主何辜?